圍繞食品安全主題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傾情打造
科普欄目「識飲識食」
進一步提升大眾的食品安全意識、
企業的誠信責任意識、
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讀懂食品標籤
是了解產品很重要的一步
消費者可以通過標籤內容
了解食品屬性、特性
可以藉助標籤選購食品
從而保護自身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今天
我們給大家講講
如何通過「六看」法
快速讀懂食品標籤
看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貯存條件
1
保質期指可以保證產品具備出廠時應有品質的日期,過期後產品品質有所下降,一般情況下不建議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消費者儘量選擇距離生產日期較近的產品,並避免購買超過保質期的產品。此外,貯存條件也極為重要,需按照標籤標註的條件貯存。
看產品名稱
2
按國家規定,除了要在標籤的醒目位置標註產品名稱,還要使用同一字號及同一字體顏色標示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如「橙汁飲料」中的「橙汁」「飲料」都應使用同一字號,而不能把「飲料」標示的很小或灰暗不顯眼,使人誤解食品的屬性。另外,產品名稱應細看,例如,橄欖食用調和油不等於橄欖油,前者為調和油,後者才是橄欖油。
看產品類別
3
要了解產品的真實屬性,就要看食品類別。例如,如果飲料包裝上註明產品名稱「咖啡乳」,要確定其究竟是飲料還是乳製品,可以查看標籤上標註的食品類別,如果「食品類別(產品類別/種類)」項標註的是「調味牛奶」或「調味乳」,則說明產品是在牛奶中加了咖啡和糖,屬於乳製品,如果標註的是「含乳飲料」,則是添加了咖啡和牛奶的飲料,不屬於乳製品。
看產品標準
4
食品標籤應明確標註產品標準,產品標準中有等級規定的,還應標註質量(品質)等級。我國標準主要分為五類: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或者經備案的企業標準,產品標準可以是上述五類的任一類。
看配料表
5
產品配料表中的各種成分是按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的(加入量不超過2%的配料可以不按遞減順序排列),加入量最大的應當排在第一位,加入量少的排在後面。
看營養成分表
6
一般的食品營養成分表標註5個基本營養數據,包括食品中所含的能量(熱量、卡路裡)、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鈉的含量,以及這些含量佔一日營養供應參考值(NRV)的比例。而對於以口感取勝的食物來說,也要小心其中的熱量、脂肪、鈉含量等指標。
素材來源:廣州市場監管、區食安辦
編輯:黃家榮、劉櫻潔
責編:朱卓東、鄭德宏
審核:吳琨
疫情低風險地區口罩怎麼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