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進行修訂

2021-01-10 今報在線

近日,記者從國家衛健委食品司獲悉,為更好滿足消費者的營養和健康需求,我國將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以下簡稱《標籤通則》)進行修訂,目前已進入官方徵求意見階段。

修訂後的《標籤通則》將強制企業標示與全民營養健康相關的成分,如糖、飽和脂肪酸等。在自願性標識中,鼓勵企業對鹽、糖和油的含量作出聲明,使用「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圖形」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信息等。

「營養標籤是向消費者提供的有關食品營養信息和特性的說明,可以幫助消費者合理選擇預包裝食品。」健康中國行動之合理膳食行動成員、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介紹,新的營養標籤主要內容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營養成分表是對食品中營養成分名稱、含量和所佔營養素參考值(NRV)百分比進行標示的規範性表格。其中,能量和一些與人體健康關係尤為密切的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等,需要在所有預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籤中強制性標示。

另外,當在預包裝食品中強化了某些營養成分,或者要強調說明某些營養成分的含量水平及其生理作用時,例如某種食品想要標示「富含某某營養素」,這些營養成分信息也要強制在營養成分表中標示出來。

「新的營養標籤標示內容還包括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李寧介紹,營養聲稱是對食品營養特性的描述和聲明,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是對某營養成分能夠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描述。「比如,可以在營養標籤中標示『鈣有助於骨骼和牙齒更健康』,這樣的聲稱有利於消費者進一步理解食品中營養素的生理作用。」李寧說。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表示,通過實施營養標籤,提示脂肪、糖和鈉等含量,可以提高消費者的營養健康意識,鼓勵全社會參與減鹽、減油、減糖行動。

「營養標籤對於食品生產企業具有引導作用,有利於規範企業正確標示食品營養成分。」稻香村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研發經理周蕊介紹,企業在研發、生產食品時,需要關注消費者關心的食品營養、安全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也是引導企業不斷進行產品優化升級的有效措施。

國家衛健委食品司司長劉金峰表示,接下來,國家衛健委將按照合理膳食行動的要求,紮實推進營養標籤標準修訂工作,「增加蔗糖等糖的強制標識,鼓勵企業進行『低糖』或者『無糖』的聲稱,積極推動在食品包裝上使用『包裝正面標識(FOP)』信息,幫助消費者快速選擇健康食品」。

相關焦點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中)
    然而GB13432—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通則》中4.3.3的類似表述是:能量或營養成分的標示數值可通過產品檢測或原料計算獲得。在產品保質期內,能量和營養成分的實際含量不應低於標示值的80%,並應符合相應產品標準的要求。兩個標準中,「允許誤差範圍」和「實際含量」是一個意思嗎?
  •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問答(修訂版)
    一、修訂《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目的和依據食品標籤是向消費者傳遞產品信息的載體。做好預包裝食品標籤管理,既是維護消費者權益,保障行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食品安全科學管理的需求。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原衛生部組織修訂預包裝食品標籤標準。
  • 衛生部解讀我國首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
    根據《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為指導和規範我國食品營養標籤標示,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預包裝食品,促進公眾膳食營養平衡和身體健康,保護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監督權,衛生部在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和國內外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組織制定了《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以下簡稱「營養標籤標準」),於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二)實施營養標籤標準的意義。
  • 食品營養標籤將立新規 油鹽糖等成分明確標識
    食品營養標籤將立新規 油鹽糖等成分明確標識2020/10/14 15:09: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近日,記者從國家衛健委食品司獲悉,為更好滿足消費者的營養和健康需求,我國將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以下簡稱《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來了……
    答:按照GB 7718-2011對預包裝食品標籤真實、準確、不誤導消費者的原則,生產者根據自身生產加工原料的情況進行標示,若直接使用大米為原料,則配料表中應標示大米;若使用稻穀為原料,則配料表中應標示稻穀。類似還有分裝芝麻油的企業和以芝麻為原料生產芝麻油的企業。
  • 標籤備案取消了?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籤檢驗監管模式變化大
    還有一個多月,即從2019 年10月1日開始,海關總署 2019年第70號《關於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籤檢驗監督管理有關事宜的公告》 就要正式實施了, 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籤檢驗監管模式將迎來巨大的變化。接下來,就讓小編為你詳細講解一下吧。
  • 如何讀懂食品標籤上的安全和營養信息
    A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下稱GB 7718-2011)的定義,食品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食品標籤的主要用途是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的組成、特徵等各種相關信息,包括與食品安全和營養相關的信息。
  • 如何讀懂標籤的食品安全和營養信息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下稱GB 7718-2011)的定義,食品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食品標籤的主要用途是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的組成、特徵等各種相關信息,包括與食品安全和營養相關的信息。二、食品標籤應當標示哪些信息?
  • 預包裝食品與散裝食品、裸裝食品的區別
    本文通過對《GB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中預包裝食品定義的分析,闡述了預包裝食品的兩大特徵,預包裝食品與散裝食品、裸裝食品的聯繫和區別,以及實踐中對預包裝食品定義的把握問題。預包裝食品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一個概念。準確界定預包裝食品定義的內涵和界限,對於依法開展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問答
    一、制定情況    二、關於標準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直接飲用的包裝飲用水,即:密封於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和相關規定的包裝容器中,可供直接飲用的水,不適用於飲用天然礦泉水。天然礦泉水將另行修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
  • 奉新縣開展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採集工作
    食物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其營養價值不僅關乎人民的健康保障,也是制定健康服務政策和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的先決條件。隨著農業生產、食品工業和相關經濟貿易的發展,如何準確描述食物營養與膳食模式的變遷,從營養需求的角度把握食物供給與經濟命脈的關係,預測營養攝入與疾病防控的風險效益,都離不開食物成分數據。
  • 北京整治食品標籤
    檢查的重點內容是標籤真實性、合法性,以及標註形式是否規範、符合要求等,並在執法檢查中藉助《食品添加劑查詢系統》,一旦發現涉嫌存在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立即立案調查,嚴肅處理。  市質監局要求,各區縣質監局要將標籤檢查作為日常執法檢查的重點內容,對發現存在產品名稱不能反映真實屬性、無配料表或引導詞不規範、偽造生產日期、無營養標籤等不需要產品檢驗即可認定的違法行為,要直接予以立案查處。
  • 從呈味核苷酸二鈉的標準名稱談《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修訂
    本報記者 黃勝錦    GB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發布後,食品生產企業都陸續進行了食品標籤改版。有一家企業在對食品標籤進行改版時,一併對標籤上其他標示的內容進行了規範,按照QB/T2845-2007《呈味核苷酸二鈉》標準,將原配料中的"5'-呈味核苷酸二鈉"修改為標準名稱"呈味核苷酸二鈉".新標籤投入使用後,有一家商超對此提出異議,認為"呈味核苷酸二鈉"與GB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以下簡稱GB2760)規定的名稱不符,儘管企業向商超提供了QB/T2845-
  • 預包裝食品營養成分表標註單位千差萬別,100%果汁不一定是「原榨純...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購買薯片等高熱量食品前,大家都會通過外包裝的營養成分表看能量數值,選擇能量較少的同類型產品購買。不過,記者走訪發現,在同類型產品中,不同品牌的食品在標註「能量」、「鈉含量」時,選擇的單位克數(或毫升數)標準並不相同,消費者稍不注意就會「看走眼」。業內人士表示,國家標準對營養成分表內的信息標示有明確規定,如果商家違規,市民可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投訴舉報。
  • 全省食品標籤標識專項檢查 造假將被嚴厲打擊
    楚天都市報12月29日訊(記者詹鈃)近日,記者從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為切實規範食品標籤標識,更好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該局將進一步加強食品標籤標識監管,重點檢查白酒、固體飲料等,產品的標籤標識,嚴厲打擊食品標籤標識違法違規行為。
  • 媒體稱營養標籤新國標百姓難懂 存三大認識誤區
    》,是我國第一個食品營養標籤國家標準,屬於強制執行的標準。近期,半月談記者走訪了上海多家超市、賣場、便利店後發現,不少食品營養標籤標註得並不規範,甚至沒有進行標註。消費者對營養標籤往往不看或是看不懂。  進口食品成標註不規範「重災區」  儘管自認為挺關注健康和食品安全的,上海白領李陽在選擇預包裝食品時,關注的重點也只是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有時會看看成分表,知道很多食品背面有個『小方塊』,但是從來沒有研究過。」  李陽所提到的這個「小方塊」,叫做營養成分表。
  • 國家衛生計生委:特殊膳食類食品11項標準擬廢止
    國家衛生計生委1日就《特殊膳食類食品標準的清理建議》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指出,專家組分析整理了相關的25項標準,提出清理建議:  建議廢止《營養強化小麥粉》等11項標準;建議將《運動營養食品通則》等3項標準修訂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建議將《運動營養食品 能量補充食品》等5項標準整合到《運動營養食品通則》;《綠色食品 嬰幼兒谷粉》為認證認可標準,不納入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議《嬰兒配方食品》等5項標準繼續有效。
  • 膠州市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食品標籤標識自查
    本報訊 孫開珍 近日,為規範食品標籤標識管理,推動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優化食品市場發展環境,膠州市市場監管局堅持問題導向,完善監管措施,在轄區內開展食品生產企業產品標籤標識自查,進一步規範食品生產經營行為,遏制假冒偽劣、「山寨」侵權及利用標籤標識欺詐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積極構建食品標籤標識監管長效機制。
  • ...完善標識管理 將食品過敏原「拒之門外」 ——食品安全中的食品...
    11月25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國際食品科技聯盟主辦的「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首場線上專題活動「食品安全中的食品過敏問題專家研討會」上,來自國內外食品科學、臨床醫學、標準法規等領域的權威專家圍繞食品加工過程中過敏原調控、檢測方法、過敏原標識等內容進行交流探討。
  • 老奶奶瓜子「0」含鹽量遭質疑 專家稱營養標籤應規範
    中國網7月16日訊(記者魏公銘 趙春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所購買食品的營養及安全性關注度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重視各類營養成分的攝入。2013年1月1日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開始施行,消費者開始通過食品營養標籤挑選適合自己食用的產品,學會了怎麼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