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在月球上不穿航天服?網友:不要命了!

2020-11-25 騰訊網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乘帶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成功登上月球,在晚上10點,尼爾·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荒蕪月球的地表。從此人類在月球上留下人類的腳印,但是他們都是穿著重量保護級的航天服進入月球,如果有人挑戰在月球上不穿航天服,會怎樣?網友:不要命了!

太空在人類還沒有開始探索的時候就是充滿危險的遙遠之地,但是當人類不斷攻克艱難險阻進入太空之後,才發現人們嚮往的太空有無盡的黑暗,也有刺眼的光芒,但是更多的是害怕,因為太空中存在太多的危險,不管是引力、磁場、飛行的各種物質、高溫還是零氧氣等等都是對人類存在威脅,甚至是致命的威脅!

太空人進入太空除了需要乘坐火箭之外,還需要穿航天服。航天服是用來保障太空人生命活動安全以及工作能力的密閉裝備,可以用來防護太空中的真空、高低溫、太陽輻射以及微流星等環境對人體的威脅。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並使用航天服的國家當然是美國,他是一位冒險家——威利.波斯特。近代航天服是在1961年於美國問世,5月便在美國水星計劃亞軌道試飛行成功。當時所穿的航天服是由高性能戰鬥機飛行員穿的MK-4型壓力服所改造而成,但是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當內壓提高時,航天員活動身體是難上加難。

60年代中期,第二代航天服問世,為了更好地解決內壓升高時,難以活動這一問題,研究人員便在壓力囊外蒙上一層用特氟綸混紡材料織成的網,即便是航天服整體十分膨脹也不妨礙活動。當阿波羅計劃率先實施的時候,研究人員為了更加安全地保護太空人,便研究出了第三代航天服。考慮到在月球表面行走並且還要彎腰撿拾各種標本,以及防止太陽輻射的危害,還有避免被天外飛石「小隕石」砸傷,便在關節周圍打造出容易伸縮自如的褶皺,運動性能大大增加。除此之外還要穿上特質的「內衣」,然後的航天服有絕熱層、壓力層、限制層好幾重的層疊,最外面便是最終的保護層,外加強化樹脂製作成的盔帽。但這並不代表航天服就此止步,隨後還有第四代以及新一代的太空衣問世,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在太空中「作業」。

航天服是去到外太空的重中之重,那如果站在月球表面上不穿航天服會怎樣?其實可想而知:受傷會很嚴重!估計重者會導致死亡。因為人體血液內含有氮氣,在真空環境中會變成氣體,從而導致人體十分膨脹,如果不穿戴帶有壓氣密的航天服,最終會因為體內外的壓差相差懸殊而引發致命危險;因為通過月球表面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有眾多的隕石坑,這也就說明月球經常被隕石所撞擊,而在不穿航天服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被突然襲來的小隕石所砸傷;並且太空中太陽輻射十分強大,沒有航天服的保護就是身體完全暴露給太陽,這種輻射並不是小小身體可以承受住的;太空是沒有氧氣的,所以脫離了航天服也就失去了供氧,在真空的環境中存活不了多久。

所以網友的觀點很正確,在月球上不穿航天服的話基本上就和死亡拉近了距離,不過現如今科技發展十分迅速,而且馬斯克預計在2050年在火星建成火星殖民城市,相信在未來的世界中人們可以不穿航天服在太空中遨遊!

相關焦點

  • 華裔航天專家焦立中:穿航天服感覺像開飛機
    焦立中:要進行太空行走必須有航天服,通常要有兩個人進行太空行走,首先從太空艙中走出,而且要把艙門打開,帶著的工具、設置取決於要進行什麼樣的空中行走,比如要帶一些緊急裝置,但是這種只是在一些緊急情況下才需要的,太空行走在美俄過去行走過程當中,我們會做一些試驗,同時對空間站做一些建設。  朱華:記不記得第一次行走有多長、感覺怎麼樣?
  • NASA公布新一代太空衣,2024年人類將穿上它重返月球
    月球漫步?沒那麼簡單儘管人類已經在月球「邁出」第一步,但不管是阿姆斯特朗還是他的同伴們,因為身著笨重的太空衣膝蓋難以彎曲,在月球上都要以「兔子跳」的方式移動。這種方式讓移動效率又低又危險。1972年,美國太空人哈裡森·施密特在月球上想要拿起一個掉落的設備時,不得不跳過去撿,然後栽了個大跟頭。這種因移動不便造成的失誤輕則導致太空衣被戳破,重則危及太空人生命安全。
  • 趙今麥挑戰暗黑系風格,穿「斑馬服」凹造型,網友:清純路線不好嗎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趙今麥挑戰暗黑系風格,穿「斑馬服」凹造型,網友:清純路線不好嗎,如今的娛樂圈中,我們都是知道的,競爭真的是非常的大,很多藝人為了更受關注也是想盡了辦法。
  • 不是一次性的那種,認識一下把飛船穿在身上航天服
    美國阿波羅計劃的的太空衣太空衣是保護太空人在太空不受低溫,射線等的侵害並提供人類生存所需的氧氣的保護服。1969年7月20日,奧爾德林在月球上,阿姆斯特朗拍攝太空衣的氧氣罐為太空人提供氧氣。而排出的二氧化碳則由氫氧化鋰所吸收。
  • 美國太空人在水下測試新太空服,計劃2024年在月球上待一周
    獵戶座飛船中飛向月球美國宇航局要求人們分享他們帶去月球的東西作為準備工作的一部分,太空人已經在休斯敦的NASA詹森航天中心測試了Artemis月球漫步太空服在水下美國宇航局 正在測試第一名女性和下一個男子登上月球時所穿的太空衣
  • 首批航天服材料將登陸火星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準備將第一位女性和第二位男性送上月球,而更為宏大的目標,則是將第一批太空人送上火星表面。但是在到達紅色星球之前,太空人將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大氣極為稀薄、受太陽和宇宙射線的輻射更強的火星上,他們應該穿什麼?艾米·羅斯正在尋找這一問題的答案。
  • 如果太空人在月球上撒了一泡尿,結果會怎麼樣?
    不能鬆懈,但人有三急,如果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撒了一泡尿,結果會怎麼樣?答案是真實又很可怕。有的人卻覺得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太空中沒有生物的存在,更沒有所謂的外星人。所以安全應該不成問題。其實答案並非如此。
  • 鄧紫棋穿國旗航天服訓練 成亞洲首位太空漫遊歌手
    近日,鄧紫棋穿國旗服參加太空訓練的照片曝光,引發粉絲和網友的稱讚。鄧紫棋穿國旗服進行太空訓練,莫非是要變身太空人?這位因內地綜藝「我是歌手」走紅的女星,將成為亞洲首位衝出地球上「太空漫遊」的歌手,值得期待。觀察者網此前報導,9月30日,她在澳門被任命為「環宇太空」大使,並確認將於2015年正式飛天,會在太空逗留6分鐘。鄧紫棋笑言在太空中會用手機錄自己唱歌,落地微博分享。
  • 「讀好書-腦洞大開」假如不穿太空服去月球會怎樣?
    假如你偷偷爬上中國探月的宇宙飛船,沒有太空服,只穿了日常的衣服(比如:T桖和短褲),會發生什麼呢?如果你能順利到達月球,最終結果是死掉,成為乾屍。飛船在啟動後,八分鐘內加速到時速25000英裡,你會承受4G的加速度,跟坐最激烈的過山車差不多,不過時間長很多。你能活下來,由於沒有太空服和安全座椅,你會非常不舒服,可能會昏過去。
  • 當科幻走進現實——航天服的「上天」歷史
    ,回看一路走來的載人航天,航天服始終是個繞不開的話題航天服也是滿滿的科幻感,但這真的不是電影,沒有持續壓力的環境就不含可呼吸的氧氣此外,太空中的溫度低至零下-273°C,為了讓太空人在太空中不受到傷害,就必須綜合這些保護條件航天服就是為了重現地球大氣層的環境條件而設計的,它可以提供維持生命的基本必需條件,如氧氣、溫度控制、加壓封閉、二氧化碳清除以及免受陽光、太陽射線和一些太空微粒的傷害,它是在地球大氣層外工作的太空人的生命保障系統航天服已被用於許多重要的太空任務
  • 暴飲暴食、催吐、鬼椒麵挑戰:「不要命」的吃播,有多可怕?
    如果吃不下可以不吃,像那些比較正經的吃播,介紹食物或者做法,也是很不錯的。這些博主從未想過,在中國乃至世界還有無數人因為饑荒吃不上飯。而在這些博主中間還有一些心智未成熟的學生,觀看群體中還有許多的未成年。
  • 行走的「太空飛船」:解密航天服的前世今生
    航天服是在飛行員密閉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功能服裝。  航天服從功能上可分為艙內航天服和艙外航天服。無論哪種航天服都由多層組成,它們互相連接形成一個整體服裝,要求各層的質量要高、要輕、不能過厚,避免影響航天員的行動。  航天服的起源  「一切從那本科幻書開始」  科學幻想常常啟發人類的重大發明創造。
  • 伊朗發布未來太空衣,卻慘被網友打臉,原是20美元買兒童服改的!
    ,標題是「太空衣#bright_future」,暗示這是伊朗太空人未來穿的太空衣。 不過很快就有網友發現,這件太空衣似乎與亞馬遜和沃爾瑪等零售商在線出售的一款兒童服裝很像,這是一件萬聖節的遊戲服裝
  • 第一套商業航天服來了,太空旅行也要穿「時裝」
    安德瑪和維珍銀河推出了第一套商用航天服,這套航天服的出現讓 Branson 覺得旅程即將開始。我喜歡太空服的樣子,我喜歡它的感覺。我還喜歡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下次我穿上它的時候,我已經踏上了太空之旅。換句話說,這件航天服對比真正的太空衣還有不小的距離。這套服裝的存在是為了讓穿著者離開座位在機艙內漂浮的過程中依然能受到保護。因此,航天服選取了特殊的輕質面料,在拉伸時會變厚。而肘部、膝蓋等關節部位還有墊子減震,力圖減輕人們在失重過程中發生碰撞的衝力。安德瑪的 CEO Kevin Plank 表示這款航天服能夠為乘客保暖,同時保證乘客的安全和舒適。
  • 航天服的分類和特點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 李宣良、王經國) 在航天服問世之前,世界上最貴的衣服也許是金縷玉衣,但價值數十萬元乃至數千萬元的航天服比金縷玉衣還要貴上許多倍。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主任李潭秋介紹說,航天服其實不是服裝,而是穿在航天員身上的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    航天服按功能可分為艙內用航天服和艙外用航天服。
  • 太空人在進入太空為什麼要穿厚厚的航天服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電視中我們看到,火箭或者飛船發射的同時,太空人們都會穿著厚厚的航天服從頭到腳裹的嚴嚴實實,而升入太空後,太空人在太空艙內又會把太空衣脫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講解,看完你就明白啦。太空人們穿的衣服是保障太空人生命活動和工作的一種裝備,其實就是航天服把人包裹在裡面讓太空人形成一個真空的狀態(就和我們吃的真空薯片包裝一樣)。
  • 不穿太空衣,你能在不同的星球上存活多久?
    下面是太陽系中的幾顆行星,不穿太空服,你平均能存活多久。因為水星離太陽太近,所以水星上的大氣被太陽風吹走了。因此,水星不具有溫室效應。這意味著在陽光的照射下,白天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430℃,而夜間溫度可以降低到零下160℃,晝夜溫差接近600℃。 2.
  • 新一代航天服亮相,重量減輕性能逆天,太空人穿在身上都笑了
    隨著人類將活動範圍擴展到太空,科學家又研發出一種新的服飾——航天服,這種服飾只能用於太空人在登上太空的時候使用,最根本的作用就是保護太空人不受太空射線的傷害,並為他們在真空環境下提供減壓保護。過去的航天服是什麼樣子的?自1961年,美國研發了首代航天服之後,航天服就在不斷迭代更新,發展到現在,無論是外觀上,還是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改變。
  • 航天員在飛船裡什麼時候可以穿工作服,什麼時候必須穿航天服?
    "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 在飛船飛行全過程中相對的事故高發段,通常指上升段、返回段及飛船實施變軌和交會對接的飛行時段,航天員應該穿著好航天服就坐於航天座椅,系好束縛帶,連接好通風和應急供氧管路,實現與飛船環境控制生命保障系統
  • 艙外航天服首度上電視 楊利偉解讀科學奧秘
    向未來》本周日迎來航天英雄楊利偉,他親手為一名13歲少年穿上神舟五號「同款」航天服,更為觀眾介紹首度在電視曝光的艙外航天服。 對於13歲的初中少年段禹辰來說,乘著神舟五號凱旋歸來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少將是「一個特別偉大的人物」。他從未想過自己可以穿上神舟五號「同款」航天服,更從未想過親手為自己穿上這套衣服的是航天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