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航天服亮相,重量減輕性能逆天,太空人穿在身上都笑了

2021-01-15 三體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隨著人類將活動範圍擴展到太空,科學家又研發出一種新的服飾——航天服,這種服飾只能用於太空人在登上太空的時候使用,最根本的作用就是保護太空人不受太空射線的傷害,並為他們在真空環境下提供減壓保護。

過去的航天服是什麼樣子的?

自1961年,美國研發了首代航天服之後,航天服就在不斷迭代更新,發展到現在,無論是外觀上,還是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改變。就拿第一代航天服來說,是由美海軍戰鬥飛行員的MK-4型壓力服進行改進的,但後來發現,這種改進過後的航天服在遇到空氣壓力的時候,就會讓太空人無法動彈,不利於艙外活動。

因此,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又研發了第二代航天服,這一次的航天服解決了上一次的問題,讓太空人在面對空氣壓力的時候,也能保持活動,並且具有極佳的運動性,但是這種航天服如果要用於登月行動的話,可能還會有所欠缺,所以,在美國開始「阿波羅登月計劃」之後,第三代航天服也就順利誕生了。

第三代航天服的特點在於關節處有很多褶皺設計,這種現象能夠有效的提升運動性能,並且,還加入了便捷式生命保障系統,這種生命保障系統能夠固定在每位航天員的背部,可以進行供氧、淨化二氧化碳以及排熱等需求,大大提升穿著的舒適性。

第四代航天服的優點

前三代的航天服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需要定做,而且,一件航天服只能用一次,這不僅耗費時間,也還會浪費資金。為了改變這種現象,美國研究出第四代航天服,這種航天服就是後來在太空梭上使用的航天服,是通過分別製作,並具有多個尺寸的航天服,據了解,一款第四代航天服的使用壽命曾計劃可以達到15年。

而除此以外,第四代航天服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穿著過程比較節約時間,在以前穿一件航天服需要1小時,而穿第四代航天服時,僅需10-15分鐘,當然,第四代航天服也並不是沒有缺點的。

在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表示,在未來的太空時代,太空人在太空工作的時間或會大大延長,到時候,第四代航天服或許不能滿足使用。因此,航天服仍在不斷發生變化。

新一代的航天服已亮相,重量輕了40%

根據《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導稱,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在5月29日報導中提到,在5月27日,NASA載人龍飛船太空人道格·赫利(Doug Hurley)和鮑勃·班肯(Bob Behnken)身上所穿的航天服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據悉,這套新型航天服充滿未來感,和以往的航天服有著很大差別。

例如,這款新型航天服的頭盔採用連衣帽的形狀設計,質感很柔軟,據說是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而成的。而在航天服的內層中還具有調控體溫的效果,可以預防過熱問題。在手套上也經過改造,具有觸屏功能,這讓太空人即使人在太空中,也能輕鬆操作平板電腦。

最為重要的是,這套新型的航天服在重量上有了很大變化,其至少比以前的航天服要輕40%,一套輕便的航天服能夠讓太空人活動更靈活,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升舒適度。不過,據了解。這套航天服似乎只能在龍飛船內使用,而不能在艙外穿著使用。

但在2019年10月,NASA公布了為「阿爾忒彌斯計劃」而研發的兩款新一代太空服,據了解,這兩款太空服一套將用於獵戶座飛船內使用,而另一套將用於艙外探索活動使用,這是為了太空人在飛船外活動的時候,阻隔微小隕石和小顆粒太空碎片的傷害。因此,這兩款太空服或許不久後就能和大家見面,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6月2日發表文章《英媒:太空服變化折射人類航天科技進步》

相關焦點

  • 不是一次性的那種,認識一下把飛船穿在身上航天服
    航天服功能保持太空人體溫;保持壓力平衡(使太空人承受的壓力與在地球上的相似);阻擋強而有害的輻射(如來自太陽的輻射)和隕石;處理太空人的排洩物提供氧及排出二氧化碳美國的太空衣價值大約在俄羅斯製造的Orlan-MKS 2 太空衣 (2013年)艙內太空衣是太空人在載人太空飛行器座艙內使用的,一般是在發射時和返回地球時穿用,一旦座艙發生氣體洩漏和氣壓突然變低時,艙內太空衣迅速充氣,起保護太空人的作用。
  • 「航天服」是太空人最後一道保護傘?除了價格驚人,功能也逆天!
    太空的環境比地球惡劣,並且太陽系中的每一個星球的環境也各不相同。航天服分為兩種:一種是艙內太空衣,也就是在飛船裡面穿的;另一種是艙在太空衣,是到飛船外邊工作時穿的。這兩種太空衣之所以分的很清,就是因為兩者的功能有著明顯不同。
  • 研發團隊解密景海鵬在天宮穿的藍色航天服:從重量到線頭都十分講究
    說起航天員的服裝,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那種白色、厚重的航天服。而事實上,航天員在太空中會根據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換上各種不同功能的衣服。 據央視新聞10月30日報導,記者近日採訪了此次天宮二號航天員的服裝設計和研發團隊,從他們那裡記者了解到了一些航天服的相關信息,每件航天服從重量、顏色到做工、功能,其實都暗藏玄機。
  • 挑戰在月球上不穿航天服?網友:不要命了!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乘帶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成功登上月球,在晚上10點,尼爾·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荒蕪月球的地表。從此人類在月球上留下人類的腳印,但是他們都是穿著重量保護級的航天服進入月球,如果有人挑戰在月球上不穿航天服,會怎樣?網友:不要命了!
  • 太空衣重量比人類還重,為什麼太空人卻能夠健步如飛?
    我們通過新聞聯播可以清晰看到太空人們都是身穿重重的白色宇宙服,很是不方便。有人會詢問,為什麼人類到宇宙中要穿這樣笨重的服裝呢?第二,太空人在登入太空時,是處在一個真空的狀態中,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如果不穿太空衣的話,人類血液中的氮氣就會轉化為氣體使人體像氣球一樣膨脹。
  • NASA公布新一代太空衣,2024年人類將穿上它重返月球
    據NASA稱,比起50年前阿波羅計劃中採用的太空衣,新一代太空衣更舒適、更靈活、更安全。這兩套太空衣也將成為美國 2024 年重返月球計劃中的主力,協助一男一女兩位太空人在月球表面開展科研活動。不管是髖部、膝部還是腳掌,都為太空人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在月球表面也可以自由轉身、下蹲和行走。xEMU的上肢則採用了分體設計,太空人可以輕鬆轉動手腕,或者把胳膊舉過頭頂。而阿波羅太空衣的上肢移動全靠關節處的褶皺,不僅活動範圍小,而且手腕和小臂都沒法轉彎,移動起來非常僵硬。
  • NASA公布新一代太空衣關於太空衣的知識你真的了解嗎?
    日前,NASA公布了兩款最新一代太空衣——登月太空衣和獵戶座飛行服,為2024年登月和未來的火星探索做準備。全稱Exploration Extravehicular Mobility Unit的登月太空衣,簡稱XEMU。
  • 行走的「太空飛船」:解密航天服的前世今生
    進擊的航天服  「當科幻變成現實」  第一個真正進入太空的航天服是前蘇聯的SK-1 航天服。1961年4月,前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開創了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的創舉,他當時穿的太空衣就是SK-1 航天服。
  • 太空人在進入太空為什麼要穿厚厚的航天服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電視中我們看到,火箭或者飛船發射的同時,太空人們都會穿著厚厚的航天服從頭到腳裹的嚴嚴實實,而升入太空後,太空人在太空艙內又會把太空衣脫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講解,看完你就明白啦。太空人們穿的衣服是保障太空人生命活動和工作的一種裝備,其實就是航天服把人包裹在裡面讓太空人形成一個真空的狀態(就和我們吃的真空薯片包裝一樣)。
  • 太空人在宇宙空間不穿太空衣會怎樣?科學家的答案令人驚訝!
    自從人類進入航空航天時代以來,各國都在極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載人航天也層出不窮!作為太空人,能夠飛上太空需要的不僅僅是個人鍛鍊出來的身體素質,也需要很多外部條件做輔助,比如我們經常見到的太空衣!太空衣不僅能夠提供太空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氣,還能防止太空人不被宇宙射線傷害,保持太空人的體溫等!如果在太空人在宇宙空間不穿太空衣會怎樣?我們知道,宇宙空間的溫度非常低,基本可以達到零下273度的絕對零度,如果太空人不穿太空衣,豈不是很快就被凍死了嗎?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美國新一代登月太空衣亮相 做了哪些改進?
    美國「阿耳忒彌斯」重返月球計劃將使用的新一代太空衣15日亮相。太空衣有如迷你版太空飛船,是太空人出艙活動時的必備設施。新型太空衣長什麼樣?與舊裝備有何不同?未來有何「用武之地」?10月15日,在美國華盛頓美航天局總部,一名身穿新一代太空衣的工程師演示舉手動作。
  • 太空人在太空中穿的航天服,要多少錢一件?聽聽太空人怎麼說!
    太空人在太空中穿的航天服,要多少錢一件?聽聽太空人怎麼說!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我們國家科研的進步,在技術研究上的進展或者是又發射了那顆衛星,哪個航天飛船順利的飛向太空中,還記得之前有一次那位女航天員在太空給我們講課,當時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在看直播,那是值得我們光榮的事情。
  • NASA公布新一代登月太空衣 百年來太空衣有了多大突
    來源:新京報新京報記者陳沁涵第一款真正進入太空的太空衣出自蘇聯,名為「SK-1」NASA 公布了最新一代太空衣,主要為2024年登月和未來火星探索準備。NASA新一代太空衣發布會現場。圖/NASA直播截屏從上世紀70年代阿波羅計劃中的初代太空衣到現在,NASA首次對太空衣進行大升級,更新之後最大的特點就是:「更加靈活」。雖然NASA提升了太空衣的性能,但是其顏值遭到了一波無情的吐槽。推特網友:太空衣的性能很贊,但是真的醜。天啊,太糟了。最新一代的兩套太空衣究竟先進在哪裡?百年來各國是如何一步步改進太空衣設計的?
  • NASA公布新一代太空衣,最大特點是「更靈活」
    本文轉載自「科普中國」上個月,NASA公布了兩款用於執行2024年「Artemis」載人登月計劃的最新一代太空衣——登月太空衣(XEMU)和獵戶座飛行服(Orion suit)。太空衣是一種個人防護裝備,是為了讓航天員能夠在太空中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危害,給太空人提供必要的氧氣、壓力、溫度等生存條件。從功能上看,航天服可以大致分為艙外航天服(EVA)和艙內航天服(IVA)兩種。
  • 從好萊塢超級英雄到NASA太空人!他是SpaceX航天服背後的男人!
    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下午3點22分,佛羅裡達州卡納維爾角成功發射「獵鷹9號」火箭,將載有兩名太空人的「飛龍號」送往國際太空站(ISS)。其中有趣的是,兩位太空人鮑勃·本肯以及道格·赫爾利,身上所穿的白色航天服被不少人盛讚,認為整體有別於過往的臃腫造型,看起來利落且不失功能性,而這次改變要歸功的是好萊塢電影服裝大師——何塞·費南德茲(José Fernández),航天服是由他旗下的鐵頭工作室打造。
  • 第一套商業航天服來了,太空旅行也要穿「時裝」
    他不想帶攝像機,只想帶家人的照片,把家人的照片放到他們新出航天服的口袋內側珍藏。「我肯定不會帶相機或手機,好好看著窗外。」安德瑪和維珍銀河推出了第一套商用航天服,這套航天服的出現讓 Branson 覺得旅程即將開始。我喜歡太空服的樣子,我喜歡它的感覺。
  • 太空人在太空如何工作生活?
    即使航天員走出「紅房子」,在航天城裡活動,也有專車把他們送到需要去的地方,外人很難接觸到他們,他們隨時都被很好地保護起來。如果外出執行任務,一般情況都有警車開道,護送他們到指定地點。  航天食品要求非常高。為了節省飛船的空間和發射時的有效載荷,航天員攜帶的航天食品盡可以重量輕、體積小、營養好,而且不含殘渣,如骨、刺、皮、核等。食品必須符合失重條件下航天員生理改變的要求。
  • 有顏值、更安全:SpaceX新一代太空衣由《復聯》設計師監製
    美國當地時間5月30,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升空,NASA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穿上由SpaceX設計和製作的全新一代太空衣,這款太空衣採用純白色一體化設計,比老式笨重的的航天服要美觀得多,考慮安全性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外表。
  • 當科幻走進現實——航天服的「上天」歷史
    「雙子星座(Project Gemini)」任務時候的航天服事實上,1961年5月5日乘坐「自由7號」宇宙飛船遨遊太空並成為美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艾倫·謝潑德(Alan Shepard),他在美國進行第一次亞軌道載人飛行上穿的航天服,就是一件改自美國海軍高空噴氣式飛機上會穿的加壓服,這套衣服只有兩層
  • 太空人是怎麼穿上太空衣的,看完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在研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型太空衣原型的故事時,我無法證實新聞媒體提出的一一些疑問。但我在觀察的過程中確實了解了以下有趣的事實:據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稱:在持續數小時的太空行走中,太空人都穿著「類似尿布的衣服……這是為了最大限度能在惡略的環境下長時間的活動。」太空人「通常不喜歡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