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隨著人類將活動範圍擴展到太空,科學家又研發出一種新的服飾——航天服,這種服飾只能用於太空人在登上太空的時候使用,最根本的作用就是保護太空人不受太空射線的傷害,並為他們在真空環境下提供減壓保護。
過去的航天服是什麼樣子的?
自1961年,美國研發了首代航天服之後,航天服就在不斷迭代更新,發展到現在,無論是外觀上,還是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改變。就拿第一代航天服來說,是由美海軍戰鬥飛行員的MK-4型壓力服進行改進的,但後來發現,這種改進過後的航天服在遇到空氣壓力的時候,就會讓太空人無法動彈,不利於艙外活動。
因此,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又研發了第二代航天服,這一次的航天服解決了上一次的問題,讓太空人在面對空氣壓力的時候,也能保持活動,並且具有極佳的運動性,但是這種航天服如果要用於登月行動的話,可能還會有所欠缺,所以,在美國開始「阿波羅登月計劃」之後,第三代航天服也就順利誕生了。
第三代航天服的特點在於關節處有很多褶皺設計,這種現象能夠有效的提升運動性能,並且,還加入了便捷式生命保障系統,這種生命保障系統能夠固定在每位航天員的背部,可以進行供氧、淨化二氧化碳以及排熱等需求,大大提升穿著的舒適性。
第四代航天服的優點
前三代的航天服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需要定做,而且,一件航天服只能用一次,這不僅耗費時間,也還會浪費資金。為了改變這種現象,美國研究出第四代航天服,這種航天服就是後來在太空梭上使用的航天服,是通過分別製作,並具有多個尺寸的航天服,據了解,一款第四代航天服的使用壽命曾計劃可以達到15年。
而除此以外,第四代航天服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穿著過程比較節約時間,在以前穿一件航天服需要1小時,而穿第四代航天服時,僅需10-15分鐘,當然,第四代航天服也並不是沒有缺點的。
在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表示,在未來的太空時代,太空人在太空工作的時間或會大大延長,到時候,第四代航天服或許不能滿足使用。因此,航天服仍在不斷發生變化。
新一代的航天服已亮相,重量輕了40%
根據《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導稱,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在5月29日報導中提到,在5月27日,NASA載人龍飛船太空人道格·赫利(Doug Hurley)和鮑勃·班肯(Bob Behnken)身上所穿的航天服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據悉,這套新型航天服充滿未來感,和以往的航天服有著很大差別。
例如,這款新型航天服的頭盔採用連衣帽的形狀設計,質感很柔軟,據說是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而成的。而在航天服的內層中還具有調控體溫的效果,可以預防過熱問題。在手套上也經過改造,具有觸屏功能,這讓太空人即使人在太空中,也能輕鬆操作平板電腦。
最為重要的是,這套新型的航天服在重量上有了很大變化,其至少比以前的航天服要輕40%,一套輕便的航天服能夠讓太空人活動更靈活,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升舒適度。不過,據了解。這套航天服似乎只能在龍飛船內使用,而不能在艙外穿著使用。
但在2019年10月,NASA公布了為「阿爾忒彌斯計劃」而研發的兩款新一代太空服,據了解,這兩款太空服一套將用於獵戶座飛船內使用,而另一套將用於艙外探索活動使用,這是為了太空人在飛船外活動的時候,阻隔微小隕石和小顆粒太空碎片的傷害。因此,這兩款太空服或許不久後就能和大家見面,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6月2日發表文章《英媒:太空服變化折射人類航天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