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天線封裝的毫米波雷達有什麼好處

2021-01-13 電子工程專輯
集成天線封裝的毫米波雷達有什麼好處
電子工程世界 2021-01-12 143瀏覽 0評論 0點讚
毫米波雷達是汽車和工業應用的主要傳感方式之一,因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它也能夠以高精度的距離,角度和速度精度檢測從幾釐米到幾百米的物體。 典型的雷達傳感器包括雷達晶片組以及其他電子組件,例如電源管理電路,快閃記憶體和組裝在PCB上的外圍接口器件。發送和接收天線也通常在PCB上實現,但是要實現高天線性能,需要使用高頻基板材料,例如Rogers的RO3003,這會增加PCB的成本和複雜性。此外,天線最多可佔用電路板空間的30%(圖1)。

圖1 PCB上的雷達傳感器天線約佔板級空間的30%。資料來源:德州儀器 可以設計將毫米波傳感器直接集成到封裝基板中的毫米波傳感器,從而減小傳感器的尺寸和傳感器設計的複雜性。圖2描繪了一個背腔的E形貼片天線元件,將60或77 GHz的毫米波輻射到自由空間。在器件的封裝上安排幾個這樣的天線元件會創建一個多輸入多輸出(MIMO)陣列,該陣列可以感應3D空間中的物體和人。

圖2背腔E形貼片天線元件向自由空間輻射毫米波。資料來源:德州儀器 圖3顯示了AWR6843AOP汽車雷達傳感器上三個發射器天線元件和四個接收器天線元件的布置。該天線可以在方位角和仰角方向上實現寬可視範圍。

圖3封裝上帶有天線元件的AWR6843AOP器件形成MIMO陣列。資料來源:德州儀器 較小的尺寸可以設計極小外形的傳感器。帶有天線封裝的雷達傳感器比PCB傳感器的天線小約30%。 通過繞過PCB中對昂貴的高頻基板材料的需求,可以降低BOM成本。 由於不需要天線工程師來設計天線,通過工具模擬性能以及設計實際電路板來表徵不同參數的性能,因此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由於從矽晶片到天線的路徑更短,因此可以實現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功耗。 對於MIMO系統,在小型且經濟高效的封裝解決方案中實現高性能天線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現有的解決方案在晶片頂側或底側實現天線元件。輻射信號穿過這種有損耗的模具材料傳播,這降低了效率並導致雜散輻射。而倒裝晶片封裝技術可以將天線放置在無需模具的基板上。此外,天線和矽晶片可支持多層基板上堆疊,從而帶來更緊湊的解決方案。 諸如「歐洲新車評估計劃」之類的監管機構正在解決因丟在車中而導致兒童死亡的問題。汽車製造商和Tier1製造商正在轉向60 GHz毫米波傳感器,以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準確檢測汽車內的兒童和寵物。 鑑於車輛的內部設計可能非常不同,對於無縫集成,傳感器的外形尺寸必須非常小。例如,可能很難將傳感器集成到具有全景天窗的車頂上。相反,它必須集成在空間有限的位置,例如後視鏡周圍的高架控制臺或支柱中。

圖4 PCB板載天線與晶片集成天線的對比 資料來源:德州儀器 傳感器上的單個貼片式FoV天線非常適合放置在車頂篷甚至車頭下方的正面位置。它啟用了車廂內感測用例,例如檢測和定位汽車,車內空間中的兒童,寵物或乘員。該傳感器在低功率操作模式下,還可以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條件下檢測入侵者。 開發人員還可以受益於集成的DSP,MCU,雷達硬體加速器和片上存儲器。將RF,數位技術和天線組件集成在單個晶片上可消除許多複雜性,並使設計更簡單,更快捷。 使用60 GHz封裝天線的兒童存在和乘員檢測參考設計通過毫米波雷達捕獲測試結果,以檢測各種座位位置的兒童和成人。傳感器放置在汽車前上方的位置。

圖5這是一個模擬嬰兒在汽車後座呼吸的測試結果。資料來源:德州儀器

圖6該測試檢測到了四名乘員:駕駛員,乘客,一名成人和一名兒童。資料來源:德州儀器

圖7該測試檢測到車輛附近的入侵者。資料來源:德州儀器 堆疊天線技術可幫助雷達傳感器設計人員以較小的工作量和更快的上市時間創建非常小尺寸傳感器,同時還提供系統級的成本優勢。TI的60 GHz AWR6843AOP傳感器通過啟用多種應用程式(例如兒童在場檢測,安全帶提醒,駕駛員生命體徵檢測和手勢控制)來簡化車內感測。 作者: Kishore Ramaiah是德州儀器(TI)毫米波雷達市場經理

推薦閱讀

智能鎖、電動汽車上熱搜,原因竟是北京天氣太冷!

拖拉機界的特斯拉,從此種田不用下地!

光子計算晶片能否讓AI駛入快車道?

有夢想最美:德生收音機創始人的無線電之夢

在公眾號內回復您想搜索的任意內容,如問題關鍵字、技術名詞、bug代碼等,就能輕鬆獲得與之相關的專業技術內容反饋。快去試試吧!


由於微信公眾號近期改變了推送規則,如果您想經常看到我們的文章,可以在每次閱讀後,在頁面下方點一個「贊」或「在看」,這樣每次推送的文章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裡。


或將我們的公眾號設為星標。進入公眾號主頁後點擊右上角「三個小點」,點擊「設為星標」,我們公眾號名稱旁邊就會出現一個黃色的五角星(Android 和 iOS 用戶操作相同)。

http://www.eeworld.com.cn/mp/wap   EEWorld(www.eeworld.com.cn)


免責聲明: 該內容由專欄作者授權發布或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站亦不保證或承諾內容真實性等。如若文章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本站刪除。侵權投訴聯繫: nick.zong@aspencore.com!

電子工程世界 關注EEWORLD電子工程世界,即時參與討論電子工程世界最火話題,搶先知曉電子工程業界資訊。
進入專欄

熱門推薦

當您想到有汽車電子產品及專長的半導體公司,您會首先想到哪幾家公司? 當你提到物聯網產品的半導體公司,您會想到哪些公司?

相關推薦

相關焦點

  • 在5G mmWave毫米波的發展帶動下 天線封裝技術逐漸受到關注
    打開APP 在5G mmWave毫米波的發展帶動下 天線封裝技術逐漸受到關注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9-04-29 15:48:31
  • 毫米波FMCW雷達測距、測速原理、應用
    因此毫米波系統更容易小型化。   為此,它們在通信、雷達、制導、遙感技術、射電天文學和波譜學方面都有重大的意義。利用大氣窗口的毫米波頻率可實現大容量的衛星-地面通信或地面中繼通信。利用毫米波天線的窄波束和低旁瓣性能可實現低仰角精密跟蹤雷達和成像雷達。在遠程飛彈或太空飛行器重返大氣層時,需採用能順利穿透等離子體的毫米波實現通信和制導。高解析度的毫米波輻射計適用於氣象參數的遙感。
  • 拆解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有哪些不同?
    今天找一個MRR的77GHz的毫米波雷達做拆解分析,毫米波雷達工作原理是通過天線向外發射毫米波,並接收目標反射信號,通過對信號進行對比和處理,最終完成對目標的分類識別。
  • 除了汽車,毫米波雷達還可以應用到哪些地方?
    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有什麼優勢?毫米波作為一種非接觸式傳感技術,可用於檢測物體,並提供物體的距離、速度和角度信息。而新的毫米波傳感器可將這些組件集成在一顆晶片上,甚至連天線陣列也封裝在晶片表面上,這使得毫米波雷達系統的尺寸和成本大幅降低,可以應用於傳統汽車雷達之外的更多領域。
  • 毫米波雷達及其應用
    位置毫米波雷達通過發射天線發出相應波段的有指向性的毫米波,當毫米波遇到障礙目標後反射回來,通過接收天線接收反射回來的毫米波。根據毫米波的波段,通過公式計算毫米波在途中飛行的時間,再結合前車行駛速度和本車的行駛速度因素,就可以知道毫米波雷達(本車)和目標之間的相對距離了,同時也就知道目標的位置。
  • 毫米波雷達系統方案
    因此24GHz雷達比77GHz的繞射能力更強,但77GHz雷達得益於更小的波長,相比24GHz距離檢測精度高,因此在使用的時候各有利弊。24GHz毫米波雷達和77GHz毫米波雷達的性能及算法其實相差不遠,更主要的差距還是在雷達體積上。由於24GHz雷達的頻率更低波長更長,因此雷達所需要的天線就更長,做成小體積雷達的難度就更高,因此24GHz毫米波雷達會比77GHz毫米波雷達的體積更大,在追求美觀與輕量化的車載領域體積是個關鍵問題。 2)77GHz毫米波雷達所需要的工藝更高。
  • 毫米波不簡單!毫米波雷達測方位原理+優勢
    已經研製出各種結構的前端,主要包括波導結構前端,微帶結構前端以及前端的單片集成。國內研製的射頻前端主要是波導結構前端。一個典型的射頻前端主要包括天線、線性VCO、放大器、平衡混頻器部分。前端混頻輸出的中頻信號經過中頻放大送至後級數據處理部分。數據處理部分的基本目標是消除不必要信號(如雜波)和幹擾信號,並對經過中頻放大的混頻信號進行處理,從信號頻譜中提取目標距離和速度等信息。
  • 採用封裝天線(Antenna-in-Package,AiP)技術的雷達晶片
    採用封裝天線(Antenna-in-Package,AiP)技術的雷達晶片 在汽車應用方面,射頻(RF)CMOS是雷達集成電路(IC)的下一代技術,其優點之一是低功耗。該優點對於物聯網領域等也很有吸引力。實際上,低功耗雷達晶片適用於停車管理、機器人避障、手勢識別、人體感應、液位計/物位計等應用。
  • 自動駕駛導航技術興起,國產毫米波雷達前景如何?
    2019年2月,岸達科技發布了77GHz CMOS毫米波雷達晶片ADT2001,是全球首款基於CMOS工藝,採用相控陣系統架構,單顆晶片集成16通道的車載77GHz CMOS毫米波雷達晶片。 3.廈門意行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意行半導體成立於2010年,是國內最早從事民用毫米波雷達射頻前端集成電路產品開發及提供雷達解決方案的企業。
  • 毫米波雷達
    近年來,隨著集成電路和天線設計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元器件成本的不斷降低,民用車載毫米波雷達產品不斷湧現並投入實際應用。車載毫米波雷達利用天線發射電磁波後,對前方或後方障礙物反射的回波進行不斷檢測,並通過雷達信號處理器進行綜合分析,計算出與前方或後方障礙物的相對速度和距離,並生成警告信息傳遞給汽車控制電路,由汽車控制電路控制汽車變速器和制動器作出應對動作,從而避免發生碰撞。毫米波雷達具有探測性能穩定、作用距離較長、環境適用性好等特點。
  • 24G毫米波雷達在機車測距及避撞應用的探索
    在網上搜尋了一段時間,可以選擇的有雷射雷達、超聲波雷達、紅外雷達和毫米波雷達。對比了各個雷達的特點,雷射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探測精確的特點,但是容易受到雨霧,特別是下雪和粉塵的幹擾,這個在軌道交通行業中適應性不是很好。
  • 一文了解汽車毫米波雷達工作原理與結構組成
    當目標出現在波束中,我們一般沒有辦法判斷目標具體在波束內部的哪個方向,所以必須把波束做窄,當然能和雷射雷達一樣最好,但這個很難。那麼把波束做窄,有幾種方法:一種使用定向天線,比如喇叭天線或者透鏡天線。對於毫米波來講,由于波長很短,所以做多根天線的代價就很小(代價指成本、尺寸),所以毫米波雷達大量使用陣列天線的方式來構成窄波束。能做到多窄呢?比如3~5度,這是汽車雷達常用的天線波束能力。
  • 一文讀懂毫米波雷達測方位原理及優勢
    為線性調頻雷達(LFCW)汽車毫米波雷達結構,包括天線、收發模塊、信號處理模塊和報警模塊。射頻收發前端是雷達系統的核心部件。國內外已經對前端進行了大量深入研究,並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已經研製出各種結構的前端,主要包括波導結構前端,微帶結構前端以及前端的單片集成。國內研製的射頻前端主要是波導結構前端。一個典型的射頻前端主要包括天線、線性VCO、放大器、平衡混頻器部分。前端混頻輸出的中頻信號經過中頻放大送至後級數據處理部分。
  • 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實現方式
    (圖片來源:英飛凌半導體) 每個國家對從2.4GHz到200GHz這些頻段都有不同的定義,現在微波爐應用集中在是2.4GHz、5G部分有sub-4GHz、汽車是77GHz。 在工業和自動化領域,越來越多的新興應用採用毫米波解決方案進行感測,大多選用的是24GHz和60GHz,這個頻段已經被分配給工業領域免費使用,在各個不同的國家和法規上面屬於定義明確的頻段。
  • 人體檢測 毫米波雷達 - CSDN
    毫米波雷達顧名思義就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30-300 GHz)的雷達。目前毫米波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類:1). 制導雷達、火控雷達,該類型雷達目前有一些選擇在毫米波波段的主要原因是提高探測能力、減小雷達體積,降低重量和體積,便於集成。
  • 加特蘭微電子多款毫米波雷達晶片SoC- ALPS亮相新品發布會
    ALPS系列晶片集成了高速ADC、完整的雷達信號處理baseband以及高性能的CPU核,是繼2017年發布第一代77GHz毫米波雷達射頻單晶片後 本次發布的77GHz產品的三個版本 在射頻部分,ALPS晶片包含最多4個發射通道、4個接收通道,有高度可配置的波形發生器,還集成了高達
  • 單晶片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有哪些優勢?
    由於天線的高度方向性,可以檢測到位置(方位角)。調頻雷達也可以測量運動和速度。片上處理器負責計算,以提供精確的測量數據,靈活且可編程的傳感器,用於多種獨特應用。sx5ednc毫米波傳感器還能做什麼?例子之一就是油箱中的液位傳感器。許多工業、過程控制和公共服務應用都需要用到某種形式的液位測量。sx5ednc另一個較為有趣的用途是照明控制。雷達傳感器檢測到人或移動,在有人或物體時開燈,在空無一物的情況下關燈。空調系統(HVAC)的使用也能從該方法中受益。
  • 豪恩汽車電子:「77G毫米波雷達」
    項目徵集完成之後,又歷經三個多月的評審,參評企業來自21個城市,有199家企業的支持和參與,共有281個項目參加評選,最終由獨立專家評審團的20多位專家,恪守公平、公正、公開、迴避的原則,經過三輪評審得出最終的評選結果。 深圳市豪恩汽車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優秀企業應邀參會,並憑藉「77G毫米波雷達」榮獲2019年度汽車電子科學技術獎突出創新產品獎、最具投資價值產品獎。
  • 毫米波雷達進入成像時代,低線束雷射雷達危險了!
    傳統的民用毫米波雷達,由於其信號天線只在二維方向上排布,因此其對目標的探測只有二維水平坐標,沒有高度信息。而毫米波雷達能夠通過都卜勒效應探測物體速度信息,加上二維坐標,這種雷達被稱為3D雷達。 傲酷的4D毫米波雷達,則在水平與垂直方向上,都布置了天線,因此能夠額外實現對物體高度的探測,謂之4D。 原理看上去很簡單,但傳統雷達巨頭們為何沒有做出來?
  •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現階段主流無人駕駛研發技術中,都選擇了雷射雷達,而一向「不走尋常路」的馬斯克選擇使用毫米波雷達。那麼,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