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植物很罕見,根部是幼蟲身子,一斤賣千元很稀有,遇見要珍惜
在我國的農村有很多種類的野生植物,有些我們見過,有些我們沒見過。但是對於非常常見的植物,也許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它的作用,但是對於不常見的野生植物,恐怕我們站在它的面前,也不知道它是對我們人類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大家在閒暇的時候,可以多查閱一下關於野生植物的書籍,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種野生植物叫「蟬花」有些地方還叫它蟬蛹草、蟬茸、冠蟬、胡蟬、蜩、螗蜩、唐蜩等一些名字。蟬花根其它的野生植物不太一樣,它的花體很像動物的身體,它的根部是蟬的幼蟲身體,花是單生的,也有些是在蟬幼蟲頭部生長出來的,有2個到3個不等。花的尺寸大概有一寸多長,它開花是從頂端開始的。花粉的顏色是乳黃色,其實就是它的種子。
「蟬花」形成是蟬的幼蟲在被蟲草菌感染的時候寄生的。所以一旦環境適宜它的時候,它就會大量吸食蟲體的營養從而轉化成菌絲體。到了最後菌絲體會被它完全佔據,直到最後只剩下一個軀殼。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菌絲體的營養就會轉化給具有繁殖能力的」蟬花孢子粉「,慢慢的從分枝出發芽,它發的芽看上去跟花朵一樣,所以人們就稱它為「蟬花」。
被蟬花感染後的蟲體,它的菌核被三層結構包圍著,最外面的一層是乳白色的,厚度大概在0.5毫米,最好的蟬花這一層完整包裹蟲體。它中間是蟬幼蟲的外殼,最裡面的一層是「菌絲體」這些就是蟬的營養物質轉化成的。但是有這三層結構的蟬花是非常難得一見的,菌核是長腎形的,稍微有些彎曲,長度大概在2.5cm到3.5cm之間,直徑的長度大概在1cm到1.4cm之間,樣子很像蟬的幼蟲。
「蟬花」性味:甘;寒;無毒。它有抗腫瘤的作用,而且對於中區神經調節也有著很好的作用。而且它對於小兒夜啼,麻疹等都有很好的作用,對於它的作用,小編就不一一為大家解說了,如果大家有需要它的地方,可以查閱一些專業的醫書,上面對它會有很好的記載。
「蟬花」基本上生長在我國的四川、江蘇、浙江、雲南省東部等很多地方。它們喜歡生長在地勢平緩,溼度大的一些地方,一般在地面覆蓋,有竹蟬活動的地方,都可以採摘到它。因為蟬花的作用被人們所知道,所以每年很多人專門去大山上尋找它,而它的價格也被賣到了上千元一斤,就算賣這麼貴,它的種類還不是最好的,如果運氣好,有些老農朋友靠它就能賺取一家人一年的花銷。
聲明:本內容僅為講解農村動植物文化,不做用藥,食用和治療參考。部分瀕危動植物有保護等級,請遵守法律,保護野生動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