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搶劫、殺人後潛逃24年之久,被江蘇警方網上追逃的命案嫌疑人王某,在合肥市瑤海區某物流園被一舉抓獲。「你們是怎麼找到我的?」當他被刑警們按倒在地時,一臉驚愕地問。在全國四處流竄的他,逃亡生涯劃上了句號,得力於合肥市公安大數據平臺建設成果運用。
「我們全家人都急瘋了,太感謝了,將我母親送了回來!」6月25日,陶奶奶在中廟被發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她提供不了任何有效信息,接警民警使用移動警務通人像比對功能,掃了掃老人的臉立即確認了老人的名字和住址,將老人送回了家。
7月30日,一場跨越大半個合肥市區的緊急救援接力,讓病危的幼童僅用了14分鐘就被送到了醫院,這一視頻感動了全城。7.2公裡,19個紅綠燈路口,卻在合肥市城市交通超腦平臺的指揮下一路暢行,為幼童贏得了寶貴的治療時間。
……
這一件件神速破案、快速救助的背後,是合肥警方以科技創新引領社會治安防控、打造智慧警務服務民生的結果。「智慧公安是城市智慧治理的突破口、必由之路。近年來,合肥市加快推進智慧警務建設,公安大數據平臺、雪亮工程、智能交通、智慧平安社區等一批重點項目投入運行,推動警務數據『跑』起來,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合肥。」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馬軍表示。
合肥市公安局智慧警務指揮平臺
用數據指揮讓「單兵突擊」變「合成作戰」
2019年6月4日晚,19名犯罪嫌疑人被民警從緬甸抓獲並押解回合肥,「2·27」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成功告破。2020年2月17日,合肥市公安局偵查指揮中心通過警情梳理發現,市區接連發生三起車內財物被盜案件,民警從案發區域周邊的視頻監控入手,僅用20餘小時就將犯罪嫌疑人緝拿歸案。
合肥警方押解電信詐騙團夥
這都是合肥公安機關通過大數據為實戰服務、提升效能的一個縮影。一組數據可見成效:全市公安機關刑事類警情、刑事案件立案連續3年呈下降趨勢,現行命案連續6年全破,命案發案數、8類嚴重暴力案件數及其佔刑案比重始終處於全國省會城市最低行列。
合肥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利用大數據進行案情研判
「一旦接到命案報警,合肥警方會立即進入多警種合成作戰模式,天網啟動追蹤、嫌疑人信息調取分析、快速調集就近警力……這一切都在依託大數據中心構建的合肥市公安合成作戰中心這一『智慧大腦』的指揮下,快速布下天羅地網。」合肥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劉釗介紹。
近年來,合肥市公安局以一個中心、兩張網、八大技術平臺、九大實戰應用,再加上N種工作實效,構建合肥智慧警務「1289N」的建設目標。在這個整體規劃的指引下,由合肥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隊牽頭,組建全市公安大數據中心,融合形成計算能力超強的公安大數據平臺基礎資源池,為合肥警方打擊犯罪、社會治理、治安防控、服務民生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違法犯罪案件發生後,爭取第一時間、全程掌握犯罪嫌疑人動向,才能跑在犯罪分子前面,起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打擊態勢。」合肥市公安局科信支隊副支隊長劉躍這樣介紹智慧警務建設。
海量數據採集,是打造智慧警務首要環節。「以前,數據採集依靠民警上門逐戶走訪,一天最多可以採集40戶到50戶,如今可以通過視頻等各種科技設備進行數據採集,並匯聚政務資源以及企業數據,讓海量數據源源不斷構成警方大數據,從而從人、車、電、網、像的多維度、全時空刻畫,發現潛在線索、標籤、關係、行為規律等,為公安實戰賦能。」劉躍介紹。據悉,截至目前,大數據中心已整合1441類2526.8億條數據。
用數據說話讓「眼睛守護」加「拳頭出擊」
今年4月,合肥市公安局視頻偵查支隊對瑤海轄區三車被盜警情進行視頻梳理,發現前後兩起電動車被盜案件應該為一人所為,且作案後嫌疑人在同一個地點消失,可能為嫌疑人落腳點。民警立即調取該消失點的白天視頻,通過視頻大數據分析,很快將聶某某抓獲。聶某某如實交代近期多起盜竊電動車的犯罪事實。
視頻偵查支隊民警利用大數據進行視頻偵查
「『蒼蠅式』犯罪指多發性的侵財案件,比如盜竊電動車、扒竊等。一直以來,警力少案件多,侵財類的『小案』破案率不高。可如今科技賦能,在視頻技術的有力支撐下,可以將看似單一發生的『小案』,通過大數據串並,成為『順藤摸瓜』的系統『大案』,實現一舉破獲。」合肥市公安局視頻偵查支隊支隊長陳月明介紹。
2019年,合肥公安持續探索視頻技術數據化、智慧化發展方向,創新「視頻+」警務模式改革,構建起基於視頻技術的主動進攻、快速反應的協同聯動作戰格局。「這就如同『眼睛』+『拳頭』,卓有成效破解社會治安管控和侵財類犯罪打防難題。」陳月明說。
「請幫我調取一下宿州路小學門口監控。」「現在調出合肥南站入口下穿處畫面。」在市公安局指揮調度中心大廳內,隨著一道道指令下達,系統立刻調取所需的監控情況。被中央綜治辦、國家發改委、公安部確定為「雪亮工程」示範城市的合肥,已經構建起全市視頻資源融合一張網、基礎應用四大支撐平臺、智慧應用五張視頻防控網、六道視頻防控圈。整合接入各類視頻資源8萬餘路,實現「動態預警、全時可控、區域聯動」。
據了解,2019年,合肥市公安局視頻作戰中心支撐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2178人,其中逃犯488人,視頻應用抓獲數居全省首位。2019年,全市組織開展「拂曉行動」,打擊處理盜竊三車、盜竊電瓶、扒竊等「蒼蠅式」違法嫌疑人1499人,扒竊警情在連續6年大幅下降基礎上,同比再降48.23%;盜竊三車、盜竊電瓶警情同比分別下降44.26%、30.69%。
合肥市公安局「拍蠅行動」返還涉案物品現場
「『視頻+』不僅可以滿足公安治安防控、打擊犯罪業務需求,還為全市政府部門提供海量數據支撐,在綜合治理、安全生產、防災救災、治安防控、生態環保、智慧交通、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劉躍說。
用數據創新讓「腳板警務」變「智慧警務」
「大數據」給公安基層警務工作帶來怎樣「質的飛躍」?劉躍拿出移動警務通向記者演示:「以前,出勤民警發現可疑人員,需要與內勤聯繫,讓其幫助核查,然後進行比對,這往往會造成抓捕錯失良機。而如今,民警只要用移動警務通現場查詢,就能迅速從大數據中心調取相應資料進行核實,並及時上傳平臺供後方更好研判。」
科信支隊民警在檢查設備
據了解,合肥公安依託大數據中心,搭建起移動警務平臺。目前,合肥警方移動警務平臺已上線特色App應用70個,一線全員配備移動警務終端7900餘臺。一線民警通過手持終端,即可輕鬆從大數據中心調取相應資料,並上傳資料。合肥公安形成大數據應用的濃烈氛圍,僅2019年,全市民警對大數據中心訪問次數就達1000餘萬次,刑事拘留人員被警務雲查詢研判過的達96.72%。
合肥市優秀的科技創新氛圍,為合肥公安的信息化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去年4月,合肥市智慧警務聯合創新中心啟用,「引智」科大訊飛、華為等十餘家國內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
合肥市公安局與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共建的警民融合創新基地揭牌儀式
「傾聽基層單位的聲音,找準科技信息化與實戰的結合點,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新技術、新手段集成創新應用到公安工作中,營造全警應用氛圍,向科技要警力,在更高層次上推進城市平安建設。」馬軍表示。
往
期
推
薦
來源 | 合肥市公安局
原標題:《「你們是怎麼找到我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