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真的很大嗎?在64億公裡之外,地球是這樣的!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我們對於地球其實並不是那麼了解,曾經在科技落後的古代,我們認為地球其實就是一個平面,當時提出了渾天說,後來隨著麥哲倫一次又一次的航海,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圍繞著地球環繞一周,才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用一些儀器和設備來知道地球到底有多大,它是一個平均半徑在6371公裡的巨大星球,赤道的周長是4萬公裡,總面積是5.1億平方公裡,其實對於這些冰冷的數字可能很多人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地球到底有多大呢?在19世紀法國小說家凡爾納的80天環遊地球當中是這樣敘述的,用了80天的時間環遊地球一周,在當時看起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是現在我們可以乘坐著人類製造的飛行器,用更短的時間內環繞地球飛行。
在歷史上科學家所拍攝到的地球照片,最為經典的應該是1972年阿波羅17號宇宙飛船,在距離地球45000公裡處所拍攝的地球照片,當時它和地球的距離大概是赤道周長的一倍還多一點,從這個角度就可以把地球的環境盡收眼底,這是一顆蔚藍色星球,如果在縮小之後就像是小朋友們玩的玻璃彈珠,所以在1972年,他們給地球取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名字叫做藍色彈珠。
對於人們和我們所發射的探測器來說,地球確實是一個巨大的球體,但是和太陽系當中的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體積並不是特別的大,就像是太陽系當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它的直徑達到了142984公裡,是地球的11倍還要多,也就是說把11個地球,像糖葫蘆一樣串起來才是木星的直徑。
如果按照同比例的八大行星做出它們的模型,在八大行星當中,地球的體積實在是太過於渺小了。而真正讓我們認識到地球的渺小是在1990年,科學家們所拍攝的一張照片,當時在宇宙當中飛行了12年的旅行者1號,在接收到指令之後,朝著地球拍攝了這樣一張照片,旅行者1號在飛行了12年之後,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是64億公裡,在宇宙深處,它拍攝到的地球大小只是一個藍色的小斑點,如果不是特別標註,幾乎無法觀察到它的存在,科學家把這張照片稱為暗淡藍點。
在64億公裡之外所看到的這個藍色斑點就是承載了無數生命的星球,廣袤的土地和浩瀚的海洋,在64億公裡之外成為了宇宙當中的一粒塵埃。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