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課的內容是鋁板腐蝕畫。先從腐蝕開始講起,腐蝕是指因材料與其周圍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而導致解體的現象。常見的是鐵生鏽的腐蝕和橡膠手套的腐蝕。
鐵什麼時候會生鏽?鐵的腐蝕又叫生鏽,我們知道日常中自行車淋雨之後容易生鏽,那麼鐵生鏽的條件是什麼呢?生鏽必須要有水和空氣,而且在食鹽水中比在自來水中更容易生鏽。
從腐蝕談到腐蝕品,腐蝕品可以灼傷人體和對物體造成損壞。生活裡可以通過刷漆和s刷油脂預防腐蝕,當然也可以對物體表面鍍鋅防止腐蝕。
用什麼在鋁片上畫畫?塗上黑色蠟油,放到酸性溶液中。蝕刻液裡有什麼奧秘呢?表面塗層保護裡面的鋁,避免被蝕刻液腐蝕,然而未被保護的部分被腐蝕。這樣的方法我們可以用來製作銘牌,製作電路板,採用電子印刷術製作,實現電子元器件之間的相互連接。
從微觀世界來看,我們知道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帶正電的稱為陽離子,負電的稱為陰離子,那腐蝕液中的離子有什麼用,我們先做實驗,做實驗的過程中注意觀察現象,然後我們再講。
1、撕去鋁片兩面保護膜
2.將貼紙貼在鋁片上
3.在貼好貼紙的鋁片上滴上蝕刻液(蝕刻液:3g硫酸銅:5g氯化鐵:10g水)
4.等待幾分鐘,觀察反應現象
5.衝洗並擦拭被腐蝕的部分,然後揭下貼紙
反應比較複雜,蝕刻液為氯化鐵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鋁可以與氯化鐵水解產生的氫離子反應,也可以與鐵離子和銅離子發生置換反應。反應產生的氫氧化鐵又可以分解成氧化鐵。
實驗原理:
溶液裡有鐵離子,銅離子,鋁與溶液中離子反應,反應後,鋁原子變成了鋁離子。
今天的知識就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