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管理區:「大數據」比對實現重點人群精準核查

2020-11-22 新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3日訊(通訊員 許琴)「我負責抽查的10個人信息都很準確。但是在監管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1月9日從武漢回來的1名學生沒有人上門測量體溫,也無人聯繫管控。」2月1日,嶽陽市屈原管理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許義中帶頭參與近期有旅居湖北返鄉人員電話核查工作。

「全區重點對象是否存在虛報、錯報的現象?」根據市委、市紀委最新督查要求,嶽陽市屈原管理區紀委迅速響應、立即行動,運用「大數據」比對,對全區摸排上報的811名重點對象的真實性、全面性和管控情況進行抽查核實。

據了解,該區創新監督檢查方式方法,在區公安局「大數據」系統,通過調閱手機信號、比對暫住證信息和高鐵、飛機、客運售票信息,摸排出該區到武漢去過的人員472名。為確保查清、查實、查透,該區將472名人員按照屬地原則,分成南北兩個片區,由黨風政風監督室將任務分解至各督查組,採取電話方式進行抽查核實。

截止目前,該區紀委通過對227名重點人員進行抽查,全區摸排登記的數據基本準確。發現漏報人員2名,發現其他信息登記不準確、摸排不細緻、管控不到位等問題45個,對11名工作開展不力的幹部啟動了責任追究,其中立案審查2人。

相關焦點

  • 屈原管理區普愛水務處理有限公司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
    剩餘汙泥脫水後由嶽陽市屈原管理區城鎮管理辦公室處理。(汙泥處置協議見附件3)②建設單位由屈原管理區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變更為嶽陽市屈原管理區普愛水務處理有限公司。③投資總額由4426.36萬元(含管網)變更為2398.34萬元(不含管網)。除上述外,項目其他方面均不發生改變。
  • 重慶社會救助核查實現10項信息實時比對
    本報訊  (記者  李標洪  通訊員 鄒宛佚) 為準確高效認定社會救助對象,強化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重慶市大力推進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查認定信息平臺建設。2015年10月,重慶市級核查系統上線運行。今年6月完成新系統升級改造,並在江北、渝北、江津三個區的部分鎮街試運行。
  • 王哥莊街道加速推進七人普摸底數據比對核查工作
    青島新聞網10月30日訊(通訊員 張家榮)王哥莊街道人口普查摸底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為切實提高數據質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人普辦工作人員強化督導,加速推進摸底數據比對核查工作。與此同時,10月30日,在王哥莊大集開展人口普查正式登記宣傳工作,為居民發放一封信、宣傳折頁、宣傳袋等宣傳品,為11月1日的正式登記營造良好氛圍。
  • 洛陽市有了首套人像比對系統 技防進入「精準時代」
    一群人中的某個人面部被放大,照片比對相似度指數、犯罪前科等信息同步顯示,系統發出「發現目標」的提醒……這在電影大片中常出現的場景,日前出現在金谷派出所新都匯人像識別報警中心,該系統的投用標誌著洛陽市公安機關技防工作進入「精準時代」。
  • 智慧公安如何通過大計算使大數據變成有效資源
    智慧公安如何通過大計算使大數據變成有效資源隨著當前錯綜複雜的治安形態,數據、科技是網際網路資訊時代做好公安工作的主要戰鬥力,而強化公安基礎工作的信息技術支撐勢在必行。、戰力排行、模型共創等功能,指令下發、核查、反饋、檢查全流程閉環管理,並可通過大數據支撐實現線索研判和案件研判的合成化、自動化和智能化。
  • 荊州觀察 | 「應保盡保」更需「精準施保」
    要「託底」,就必須精準識別、精準施保。確保「精準」,需在「核」「查」「比」上下足「繡花功夫」——堅持「逢進必核」,嚴守低保準入門檻,實現精準施保;堅持「查家庭收入」「查家庭財產」,全面掌握低保對象家庭收入變動情況,精準識別保障對象;堅持「大數據比對」「低保動態管理比對」「定期覆核比對」,從加強動態管理、日常監管、建立投訴舉報和快速處理反饋機制三個方面著力,做到應保盡保、有進有出、動態化精細化長效化管理。
  • 【人民日報】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啟動
    記者1月10日從中科院獲悉:該院正式啟動重點部署項目「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牽頭、多個院所參加的交叉學科團隊將在4年內完成4000名志願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採集,並對於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
  • 中科院啟動「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預期4年完成
    日前,中國科學院宣布啟動該院重點部署項目「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將在4年內完成4000名志願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採集,並對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研究包括全基因組序列分析、建立基因組健康檔案及針對重要慢性病的遺傳信號開展預警和幹預研究等。 中國精準醫學計劃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牽頭、多個院所參加的交叉學科團隊。
  • UNDP與百度首度發布:大數據助推中國2020前實現精準扶貧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副國別主任何佩德在發布會上指出,大數據開創了中國貧困研究新維度,作為以收入劃分貧困人群的傳統方式的有益補充。他說:「實現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需要我們採取果斷、快速的行動,不讓任何人掉隊。
  • 打開臨床診療與醫學科研「數據通路」——大數據於臨床醫學價值的...
    通過後結構化處理,在保證醫生書寫的原始病歷數據可溯源的基礎上,實現對既往病歷的結構化處理,滿足科研數據採集需求。第三,數據質控/核查/數據分析環節。醫療大數據企業必須有專業的質控團隊進行數據的核查,包括人工核查、邏輯核查和醫學核查,並且每年都需要對相關人員進行一次資質考核。此外,醫生採用的統計方法是影響數據質量的重要因素。國外的雜誌普遍對統計方法學十分看重,如該項研究所涉及的人群篩選、統計方法等,因此需要專業的統計團隊針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 事後核查調整為事前比對 東海解決退休工資發放難題
    本報訊 東海縣近日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上線運行社保卡號比對識別信息系統,解決工資發放存在的「錯卡無卡」難題,確保全縣離退休人員工資及時領取率達100%。  去年起,東海通過社保卡「一卡通」發放離退休人員工資,每月都出現工資發不到位的問題。經過調查分析,發現問題集中在社保卡丟失、換卡、註銷、「睡眠」等方面。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啟動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
    日前,中國科學院的重點部署項目「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正式啟動。項目由北京基因組所牽頭,中科院多個院所交叉學科團隊參加。  研究將在4年內完成4000名志願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採集,並對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包括全基因組序列分析,建立基因組健康檔案和針對一些重要慢性病的遺傳信號開展疾病風險和藥物反應的預警和幹預研究。這一計劃還包括進行糖尿病人群的表觀基因組研究和腫瘤的早診與治療的精準醫學方案等研究項目。
  • 多準數據深度實踐大服飾GROW模型,幫助品牌提升價格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多準數據把握趨勢,幫助服務品牌特步定位了一條運用趨勢性潮品尖貨實現數位化生意增長的道路,一系列創新貨品布局在大促期的效果尤其凸顯,利用價格力帶動品牌雙11整體客單價同比增長近四成,並登頂大服飾行業GROW榜單運動戶外類目TOP5。
  • 營口市審計局巧用「加減乘除法」大數據審計取得實效
    目前,全市審計機關共有10餘人獲得了計算機審計中級證書,為全市開展大數據審計工作奠定人才基礎。同時,鼓勵幹部對大數據審計方式、方法進行探索與研究,2019年該局丁萬洲同志撰寫的論文《信息化環境下大數據審計工作模式及改進措施》入選審計署中國審計學會「大數據審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並代表遼寧省審計系統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大數據審計理論與實踐論文專題研討。
  • 人像比對系統8月啟用 實現戶口和公民身份證號碼唯一性
    原標題;陝西省8月將使用人像比對系統 解決戶口登記「重錯假」  陝西省將加快人像比對系統建設,確保8月底以前建成並投入前端使用,將有效解決戶口登記管理中的「錯、重、假」問題,實現戶口和公民身份證號碼唯一性。
  • 《為屈原做心理治療》第1集:屈原——史上第一個抑鬱症名人
    經過推理分析和人格調查問卷以及諮詢案例匯總分析,我得出了以下結論:容易患抑鬱症、焦慮症、自愈難度大,需要第一時間求助專業醫生和治療師,需要第一時間吃藥鞏固否則很快發展為重度的人群:1、易患抑鬱症——Ni(內向直覺):主要人群:INFJ(作家型勸告者),INTJ(軍師,戰略家)2、易患焦慮症——Te (外向思考):主要人群:ESTJ(元帥,中層管理者),ENTJ(領袖、企業家
  • GPB大數據與精準醫學專輯: 解析你獨一無二、錯綜複雜的生命密碼
    又一期GPB要空降啦~[敲黑板]2014年8月,「中國科學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獲準正式成立2015年初,美國提出「精準醫學計劃」 (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 工信部:電信大數據可統計分析人員流動情況 助力疫情防控
    據了解,該服務可以幫助有關部門提高對流動人員行程查驗的效率,對重點人群進行排查,實施精準防控,特別是有助於做好當前形勢下的復工復產。   韓夏稱,手機用戶在被問到有關行程問題時,也可用此簡訊向用工單位、社區管理等部門證明自己的行程。
  • 醫學領域大數據科研平臺應用依靠它實現
    通過建立大數據科研平臺,提高臨床科研的效率及質量,並促進研究成果有效轉化。根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實際情況,建立以智能醫學數據中臺為核心的大數據科研平臺,通過專病庫建立、描述性統計分析、統計挖掘、單病種分析及疾病預測等,優化科研流程,提升科研質量,實現科研成果的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