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市審計局牢固樹立科技強審理念,將大數據思維貫穿審計全過程,積極構建大數據審計工作模式,不斷推進大數據審計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創新審計理念,在理論研究與成果轉化上做「加法」。狠抓人才培養,結合年度審計幹部培訓計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通過「以審代訓」「崗位練兵」等方式形成「整體推、人人學、人人用」的局面。目前,全市審計機關共有10餘人獲得了計算機審計中級證書,為全市開展大數據審計工作奠定人才基礎。同時,鼓勵幹部對大數據審計方式、方法進行探索與研究,2019年該局丁萬洲同志撰寫的論文《信息化環境下大數據審計工作模式及改進措施》入選審計署中國審計學會「大數據審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並代表遼寧省審計系統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大數據審計理論與實踐論文專題研討。
二是提升審計效率,在審計時限上做「減法」。堅持「數據集中分析先行、現場核查取證跟進」審計模式,拓寬審計廣度,提高審計精度,提升審計效率,在審計時限上做「減法」,大幅度壓縮了現場審計時間,實現審計監督新突破。疫情期間開展的全國醫保基金審計,通過大數據進行疑點篩查,再將疑點交由被審計單位進行核實,既減少了現場審計時間,又保證了審計質量,及時高效地完成了審計任務。
三是拓寬審計廣度,在審計成效上做「乘法」。近年來,已將大數據審計技術在財政、社保、扶貧、保障房等多個領域的審計項目中進行了廣泛應用,擴大了審計覆蓋範圍,提升了審計精準度,有效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與質量,尤其在民生審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脫貧攻堅審計、低保審計、保障性住房審計項目中,通過對享受待遇人員及建檔立卡人員與房產、公積金、社保、工商、財政供養人員等數據進行關聯比對,篩查違規享受待遇人員;在新農合與醫保基金審計項目中,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醫院診療數據及報銷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大量問題線索,在此基礎上,通過審計揭示了民生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發現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以審計監督促進了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落地,實現了審計成果由「多點發力」向「面上見效」轉變,有效提高了審計監督的廣度與深度。
四是助推審計全覆蓋,在疑點排查上做「除法」。面對上級審計機關提出的預算單位審計全覆蓋這一硬任務,該局黨組高度重視,積極運用大數據思維進行科學布局,堅持「數據先行」的理念,按照「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系統研究」的數位化審計模式,對市本級139家財務資料庫集中管理的一、二級預算單位財務數據進行統一採集,實現了數據綜合分析全覆蓋,在疑點排查上做「除法」,通過數據篩查共確定數據疑點2萬餘條。結合數據分析疑點,該局對32家市政府組成部門實施了重點審計,對另外107家一、二級預算單位進行數據分析疑點延伸核實,確保了預算單位審計全覆蓋項目精準實施,助推審計全覆蓋工作取得實效。
【來源:遼寧省審計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