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努力實現「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的目標,以全省「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為指引,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盱眙縣桂五鎮緊緊圍繞「硬體建設高規格、職能整合高配置、作用發揮高效率、服務群眾高質量,以社會治理成效助推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的「四高一新」總目標,運用「加減乘除」法,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榮獲市網格化社會治理「十佳鎮街」殊榮。
人員資金設施配備做「加法」
硬體上以實戰化為目標,高標準打造1000多平方米集綜治、信訪、矛調等功能於一體的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在全鎮7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統一規範化建設村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築牢平安建設第一道防線。軟體上率先接入「雪亮工程」,運用審批服務綜合執法一體化平臺,將黨建引領、網格管理、指揮調度、審批服務、綜合執法進行資源整合,整體入駐,構建鎮級社會治理實戰型樞紐,實現社會治理信息一中心掌控、事件一中心辦理、應急一中心指揮。緊緊抓住網格員隊伍建設這個關鍵,初步建立了以縣鎮兩級綠領及村後備幹部為主力的年輕優秀網格員選配、培養、更新和待遇保障及激勵考核機制。出臺《桂五鎮網格員考核辦法補充意見》,對網格員進行上不封頂的獎勵,為網格員配備有桂五鎮專屬網格標識的巡查電動車和網格服裝、裝備,提升網格員歸屬感和榮譽感。
工作負擔做「減法」
以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按照每網格戶數200-300戶的標準劃分綜合網格,針對網格內的人口、房屋等基本要素因農房改善等原因改變的情況,不斷對網格內實有戶數和人口進行重新統計、修正、校對,以準確數據助推工作開展。「以前我還兼有村內好幾項工作,現在實行專職網格員,我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村民服務了。」六橋村網格員丁以雲開心地說。「『輕鬆』之餘,我也感到肩頭的擔子更重了。」桂五社區網格管理員殷志兵說,社區最近在調整,他正從兼顧的工作中抽身,準備在網格本職崗位上大展拳腳。
提升治理服務做「乘法」
創新開設「桂格網事」新媒體欄目,每周發布網格內工作與網格員事跡,增強網格員榮譽感、身份認同感,引導網格員積極發現上報解決矛盾糾紛、城鄉管理、安全隱患等問題。創新製作「網格工作日誌本」,通過網格日誌本搭建與居民聯繫的橋梁,切實發揮網格員實效,在全體網格員中營造比學趕超良好氛圍,不斷提升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群眾可以通過「網格小助手」平臺上報遇見的問題,後臺自動推送到所屬網格員處,網格員須在規定時間內處理回復,網格化治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多群眾知曉網格員、參與網格化工作,更好的貫徹「網格化治理、服務心貼心」宗旨。
解決群眾矛盾做「除法」
網格員通過各自的網格為民服務微信群,發布與群眾生產生活相關的重要信息和有關通知,網格內的群眾也可以直接通過微信群表達訴求,一些問題動動手指即可得到解決,讓群眾享受到更便捷化的服務,哪裡有矛盾哪裡就有網格員「和事佬」的身影。自今年網格化工作開展以來,共妥善化解了各類矛盾糾紛532起,及時發現並排除各類隱患622處,為困難群眾解決各類生活上的難題400餘件,全鎮的社會綜合治理體系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