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乘除冪」做實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

2021-01-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李 貞 任 俠 孔令偉

近年來,山東省濟寧高新區洸河街道為有效解決基層社會治理難題,以推動基層治理重心下沉社區為主線,緊密結合「雙基」三年行動計劃,綜合運用「加減乘除冪」五項措施,逐步做實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實現管理無死角、服務全方位,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在優化網格上做「加法」

讓小網格撐起大治理

精細化設置網格。以洸河街道四個社區為基本框架,按照每300~500戶或1000~1500人的標準,劃分80個基礎網格,做到規模適度、體量相當、界定清晰、無縫銜接,確保社情民意零遺漏、為民服務全覆蓋、全域管理無盲點。

專業化管理網格。拓寬網格員選任方式,配齊配強專兼職網格員。通過社會化方式招聘專職網格員充實到小區網格,村(居)網格由「兩委」成員擔任兼職網格員,統一培訓後入職。根據工作表現,每個社區推選2名能力強、資歷深的專職網格員擔任網格長,劃片負責若干基礎網格。按照「定人員、定崗位、定職責、定任務」的原則,細化任務清單,壓實網格責任。

全要素融入網格。建立「1+1+Z+N」服務管理體系。第一個「1」即網格長,第二個「1」即專兼職網格員;「Z」為專業網格員,通過整合環境保護、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等部門單位專屬網格,由專業人員擔任,通過「多網合一」,打造「綜合網格」;「N」為網格輔助力量,包括物業公司員工、社會志願者等,各類力量優勢互補,形成「基礎力量一員一格、專業力量一員多格、輔助力量多員一格」的格局,由基層黨組織的「獨角戲」變各方參與的「多重奏」。

在幹群距離上做「減法」

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裡

「外來人」變身「自家人」。推行「一巡、兩訪、三必」工作模式,每日巡查不少於4小時,每季度入戶走訪不少於兩次,發生突發事件和鄰裡糾紛必到,困難家庭和空巢老人每月必訪,安全信訪隱患、外來人員流入等情況必報,讓網格員辦公在網格,管好「一畝三分地」,做到居民有需求,網格員立即響應,變被動為主動,拉近與群眾的距離。

「小細節」體現「大防疫」。疫情防控期間,網格員與街道包保幹部密切配合,嚴格落實測溫登記、查碼驗證、封閉管理等出入防控措施以及摸排隨訪、幫辦代辦等重點人員管控措施,織密織牢了防控網。

「領頭幹」帶動「共創建」。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網格員帶領物業員工和文明勸導員,逐樓棟單元、路面街角排查,清理垃圾雜物、擺正亂停車輛、勸導不文明群眾,以實際行動引導群眾從「站著看」到「幫著幹」再到「自覺幹」,形成濃厚的共創氛圍。

在業務能力上做「乘法」

塑造優質服務隊伍

一人擔當「多面手」。明確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調處、政策法規宣傳等10項網格員職責,居民的家長裡短、大事小情都屬於網格員的業務範圍。網格員既是信息員、聯絡員、服務員,又是宣傳員、調解員、管理員,一人能頂多人用,「千條線」都可穿過「一根針」。

一網兜盡大小事。洸河街道各職能部門系統梳理需納入網格的工作清單,每個社區明確一名聯絡員對接職能部門,將下派任務轉發給相關網格員,形成部門、街道、網格「三方聯動」,打造工作落實、問題收集、匯總上報、分類處置、反饋銷號「五級閉環」。對重大問題、重要事項和複雜矛盾,街道網格化服務中心進行協調,各職能部門、社區協同處置,實現「小事一格解決,大事全網聯動」。

一站服務全流程。以洸河街道西閘社區便民服務站為試點,優選4名網格員在前臺負責群眾接待和業務受理,其他工作人員在後臺協同完成業務辦理,實現下放業務的「一窗式受理、一口清導辦」。

在紀律作風上做「除法」

完善監督考評機制

洸河街道制訂出《網格員管理辦法》《網格員年度考核獎懲暫行辦法》,明確網格員聘用、待遇、考核、獎懲、離職等各方面規定,督促網格員遵守紀律、履職盡責。

待遇能上能下。每季度開展一次網格員考核,通過查閱工作資料、考勤記錄以及述職評議等方式,以社區意見為主,兼顧部門意見,確定考核等次,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三等,強制比例分布,拉開待遇差距。鼓勵網格員提升專業能力和業務水平,對考取社會工作者的按照初、中、高三級每月分別增加200元、300元、400元補助,對聘為網格長的每月增加200元補助。

工作能獎能罰。洸河街道黨政辦公室、紀工委監察室不定期赴各網格進行明察暗訪,對疫情防控、創建文明城市等重點工作進行常態化督導,督導中發現的問題依規依紀問責相關責任人,給予通報批評並扣發績效獎金。對於表現優異的,給予通報表彰,在年終考核中加分,每年評選一次優秀網格員,並擇優推薦參評各類榮譽。

在黨建引領上做「冪方」

聯動各方面力量

聯合「紅色物業」隊伍,解決群眾的煩心事。選取陽光盛景園等物業小區作為試點,打造7支「紅色物業」隊伍,推行「1234」工作法,與網格員共同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難題化解率顯著提升,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

聯動「雙報到」隊伍,當好群眾的「主心骨」。先後有3名市委常委和16家市直單位、7名高新區班子領導和13家區直單位共計2200餘名在職黨員到洸河街道各社區報到,在社區網格員配合下,梳理共駐共建項目清單、資源清單和需求清單130餘項,充分發揮「人、財、事、物、權」等方面優勢,幫助社區解決棘手難題。

融合「民情書記」隊伍,做好群眾的貼心人。洸河街道的64支民情書記隊全部來自濟寧市直部門,每個工作隊均由一名網格員擔任聯絡員,做好工作對接。民情書記通過「說事拉呱」、入戶懇談、調查問卷等方式傾聽群眾呼聲,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照單全收,按照分級分類辦理的原則,能現場答覆的現場答覆,不能現場答覆的匯總上傳至公眾號平臺限時辦理,並及時向群眾反饋辦理結果。

(作者單位為山東省濟寧高新區洸河街道辦事處)


探索「全域治理」打造現代化治理標杆街區

黃秋新

近年來,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注重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在福田區香蜜湖街道試點社區管理體制改革,以「全域治理」理念為指導,以科技手段為重要支撐,著力破解基層治理痛點和難點問題,狠抓「發展、治理、民生」,致力打造科學精緻的現代化治理標杆街區。

社區管理體制改革

——減負增效,凝聚民心

針對社區管理行政鏈條過長、街社職責不清、社區黨建弱化、居委會邊緣化等突出問題,福田區香蜜湖街道展開了「街社一體化」的社區管理體制改革,不僅為社區「去行政化」、減負增效,讓社區黨委能夠專注黨建主業主責,專注共建共治,專注為民服務;將社區工作站職能中原本屬於居民自治的部分剝離出來歸還居委會,推動實現還權、賦能、歸位。

改革後,社區黨委回歸主責主業,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形成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等各類治理主體協調運行機制,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積極性,形成社區治理合力,讓黨委核心領導地位更加凸顯,推動資源快速高效融合下沉一線,更充分發動依靠群眾共建共治共享。

香蜜湖街道僑香社區黨委在實踐中摸索出「黨建引領+專業保障+多方參與」的全鏈條社區聯防聯控模式,實現疫情防控零社區傳播、零醫護人員感染、零死亡病例,得到了世衛組織專家組和居民群眾的高度認可,充分印證了「集中力量辦大事、辦急事」的優勢和社區黨委一心一意抓黨建、抓服務、抓治理的工作成效。

科技賦能基層智治

—— 一網統管,科學高效

針對基層開展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工作所存在的模式粗放、管理不夠精細、服務不夠精準的問題,福田區香蜜湖街道建立智慧指揮中心,通過綜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構建起「一中樞五大能力」科學治理體系,形成城區治理問題隱患處置高效閉環,大大提高了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香蜜湖街道還通過打造「智享香蜜」黨群共建共治共享平臺、試點「秒批」政務服務、開通「不打烊」人工智慧民生諮詢平臺等智慧方式手段,實現為民服務的「高效化」。今後,按照福田區5G應用示範區建設規劃,香蜜湖街道將全力推進「5G+智慧城市」融合應用試點落地,積極打造「未來社區」,優化升級政務服務模式,開通「雲上」智能服務平臺,提升群眾、企業辦理業務的便利度。

惠民服務政社協同

——多方參與,精準專業

福田區香蜜湖街道重視特殊困難群體服務,通過引入省試點社工站這一專業社會力量,依託街道智慧指揮中心「塊數據」工作平臺,共同打造了分級分類、多方參與、政社協同的特殊困難群體精準服務體系。

該體系依託香蜜湖街道智慧指揮中心設立民政工作「塊數據」的智能化移動工作平臺,建立特殊困難群體主動發現機制、分級分類需求評估機制、政社聯動專業協同機制與民生服務常態長效機制四大機制,形成特殊困難群體的識別、評估、資源連結與統籌管理、服務及反饋的閉環,實現快速解決問題,精準回應群眾需求,拉近黨群關係,樹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作為福田區社區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香蜜湖街道以夯實黨的執政根基為目標,積極探索黨委領導下的多方共治制度化、常態化,加強社區黨委聯繫服務群眾功能,健全黨建引領下的社區治理體系。接下來,福田區香蜜湖街道將繼續全力推進「一平臺四機制」建設,創新民生幸福的實踐路徑,建立「全覆蓋可持續」的服務體系,秉持共建共治共享、「全域治理」的理念,進一步打破邊界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全力打造黨建引領下的現代化治理標杆街區,為超大城市基層黨建、基層治理提供「福田香蜜湖經驗」。

(作者單位為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香蜜湖街道辦事處)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0.12.17)


相關焦點

  • 全通州將建一張統一網格 網格化管理將進「一把手」考核標準
    記者從通州區了解到,通州確定用3至5年時間,構建「一個組織體系、一套運行機制、一張統一網格、一個信息平臺、一支綜合力量」的網格化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綜合服務管理水平,為副中心建設的精細化管理添磚加瓦。
  • 江蘇盱眙:巧用「加減乘除」法 網格治理出實效
    盱眙縣桂五鎮緊緊圍繞「硬體建設高規格、職能整合高配置、作用發揮高效率、服務群眾高質量,以社會治理成效助推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的「四高一新」總目標,運用「加減乘除」法,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榮獲市網格化社會治理「十佳鎮街」殊榮。
  • 樓棟院壩裡的「加減乘除」
    樓棟院壩裡的「加減乘除」     巴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前移,提升治理水平——□本報記者 龐峰偉為了讓管理者走向服務一線,巴中市實施社區書記、主任擔任網格督導員制度,每周不少於兩次到網格督導,實地指導、處理網格管理中的難、重問題,為網格員排憂、為群眾解難。  這只是巴中「加減乘除」齊用,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前移、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一小部分。
  • 朱正威|網格化治理應著力加強「韌性」建設
    更多內容,請點擊封面購買本期雜誌「後疫情時代」的基層網格化治理自2004年北京市東城區嘗試實施「萬米單元網格管理」以來,網格化管理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基層治理實踐的各個領域,並逐步實現了由空間網格化、信息網格化向服務網格化的轉型升級,
  • 社區戒毒網格化管理實現無縫對接
    近年來,海城區不斷完善社區戒毒網格化管理,切實構建黨委政府「總指揮」、各職能部門「集體大合唱」模式,開創了社區戒毒(康復)各個環節無縫對接新局面,有力確保戒毒(康復)人員不脫管、不失控,幫助他們儘快戒除毒癮,順利回歸社會。
  • 綜合保稅區出口業務增長迅猛 網格化管理既有速度也有溫度
    原標題:綜合保稅區出口業務增長迅猛 網格化管理既有速度也有溫度   去年底,「踐行囑託開新局」主題採訪團來到江蘇省徐州市。
  • 2021昌平兩會|網格化管理社區 構建治理新格局
    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社區以小區自然院落為基礎區劃分為6個服務網格,以黨建引領、多元協商為工作思路,探索構建小區網格化精細治理新格局。2020年,華龍苑中裡社區黨支部廣泛吸納居委會、物業公司、轄區單位、業委會、物管會和黨員隊伍、志願者隊伍參與社區建設,不斷提高社區管理、人口計生、文化體育等基層服務保障水平。
  • 翁牛特旗法院創新多元解紛「加減乘除法」
    找準與街道社區黨組織深入融合的切入點,實行每月「定時到」、有糾紛「及時到」的工作機制,聯合社區黨組織開展法律服務活動,積極幫助社區選聘社情民意監督員、社會協理員、小區樓道長等,實現網格化訴源治理全覆蓋。及時將街道社區內的矛盾排查化解,助推社區形成「零失聯、零失控、零進京、零非訪、零事故」的「五零」信訪維穩工作局面。同時,在全市法院系統率先打造黨建引領下的「無訟」治理品牌。
  • Python自學筆記,編程中簡單的加減乘除
    加減乘除Python中數值運算符有哪些?其實程式語言中的加減乘除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加減乘除也是相同的,只是有一些符號上的區別。取餘數還有一個冪運算,就是我們常說的多少的平方次方冪運算,用兩個星號表示(「**」)。就是我們所說的平凡次方。
  • 嶽西河圖:加減乘除法,做好信訪工作
    人民網訊 今年以來,嶽西縣河圖鎮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創新工作機制,採取「加減乘除」法,認真做實信訪工作,形成了解決信訪問題的工作合力和長效機制,取得了較好成效。截止7月底,該鎮受理各類群眾訴求46件,已辦結44件,辦結率96%,已辦結訴求中群眾滿意率100%。
  • 濟南五裡溝街道「加減乘除」法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為鞏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五裡溝街道巧用「加減乘除」法,構建更高水平的和諧社區。疫情防控用好「責任落實」加法為進一步壓緊壓實疫情防控責任,五裡溝街道組織網格員加強對涉疫人員的排查,嚴格落實屬地責任、主管責任、主體責任。
  • 森根科技IPO:網格化+大數據治理成未來智慧公安行業發展新趨勢
    此次森根科技擬在上交所科創板發行不超過 2000萬股,擬募集資金5.82億元,分別擬投資於數據融合平臺產品升級及產業化項目、無線網絡安全治理平臺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裝備產線升級及研發測試中心建設項目、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為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 潛山:巧用「加減乘除」法 千方百計惠民生
    今年以來,潛山市堅持以「加減乘除法」做實就業創業,千方百計穩就業保就業惠民生。截至目前,安置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重點群體3271人,發放和返回企業各類補助補貼共計1269.51萬元,創業帶動就業近3000人。 在就業創業動能上做「加法」。
  • 網格化監管建起政群「連心橋」
    原標題:網格化監管建起政群「連心橋」   靖江市目前有528名環保網格員,他們隸屬於13個二級網格、248個三級網格。
  • 匯川區:網格化信息化治理 打造平安幸福家園
    新華網貴陽12月21日電(通訊員袁泉 陳娟)近年來,匯川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治理模式,依託社區著力開展網格化和信息化服務
  • 華日通訊:網格化研發監測技術
    據華日通訊總經理莫舸舸介紹,華日通訊自主開發的監測產品在測向體制方面從比幅法到相關幹涉儀直至空間譜估計,在形態上囊括了固定式、車載式、搬移式、可攜式和網格化前端傳感器等多種類型,開發了多個版本的監測系統軟體,提出了網格化管理的一體化平臺用戶解決方案,目前產品已涵蓋了無線電頻譜資源管理的各個方面。
  • 國內首個城市級網格化無人機管控系統震撼發布
    9月14日,在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第五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上,上海特金正式發布國內首款TDOA城市級網格化無人機管控系統,填補了國內在城市環境大區域多目標無人機感知領域的技術空白。上海特金無線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特金」)在本屆大會上給出了漂亮的答案——正式推出TDOA城市級網格化無人機管控系統(簡稱「網格化系統」),構建城市級大區域無縫覆蓋的低空安全治理體系,打造業界領先的「網格化智慧城市低空感知網」解決方案。
  • 「鐘形曲線」和「冪次定律」管理模式
    他們使用了幾十年的績效管理程序,如今也被廢止了,因為這一管理方式使很多優秀高管離開了公司。最近我同一個著名上市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領導做了一次談話,她告訴我他們的設計總監堅持要推這一等級制度。她向他詳細解釋了「正態分布」這一統計模式後,才使他有了新的不同看法。
  • 嚴格獎懲措施 強化責任落實 經開區持續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
    12月23日,經開區管委會研究制定了《四川雅安經濟開發區網格化環境監管考核辦法》(簡稱《考核辦法》),為推動落實《四川雅安經濟開發區網格化環境監管實施方案(試行)》提供了考核依據,強化了責任落實,持續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積極構建經開區生態環境保護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 先鋒鎮:網格化「微治理」 治出和諧幸福新家園
    二、實行「微管理」,提升基礎治理水平(一)推行網格化管理,推動村民自治更加科學。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按照居住相鄰、管理幅度適宜、易於集中、便於活動的原則,每10—20戶村民劃分一個網格,每個網格推選一名群眾基礎較好,威望較高的黨員或戶代表擔任網格員。主要負責本網格內的事務管理、示範引導和政策宣傳、村民管理、民情民意的收集上報等工作。通過建立「一對一、一對多」結對聯繫服務群眾機制,積極了解社情民意,幫助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糾紛,反映群眾訴求,做到提戶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