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蕉溪鎮高升村東山支部91號「微網格長」高怡超<右>帶著聯戶群眾修補路面。)
星辰在線9月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賀亞玲 通訊員 陸晞)「我們村一位群眾失蹤了,申請吹哨!」 隨著瀏陽市蕉溪鎮水源村黨總支書記彭書磊的一聲哨響,拉開了蕉溪鎮「村級吹哨、站所報到」機制的序幕。
今年來,為全力推動「黨建+微網格」工作走向縱深、抓出實效,在瀏陽市委的統一安排部署下,蕉溪鎮通過「微網格-支部-村級黨組織-鎮黨委」四級聯動的方式,探索實行「村級吹哨、站所報到」機制,著力讓黨員幹部、基層站所等力量在一線聚合,條塊切割解決矛盾糾紛調處、為民事項諮詢代辦、公共設施建設維護、安全隱患排查處置、扶貧幫弱公益服務、幹部作風建設等六大類問題,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後一公裡」,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為群眾辦好「微實事」,474名「微網格長」築好問題「防火牆」
徐家屋場附近道路有個缺口,小轎車經過容易刮到底盤,摩託車有被絆倒的危險,東山支部91號「微網格長」高怡超在接到群眾反映的當天下午便拉來一車沙石和聯戶群眾一起將缺口補上了;三茶組通往金雲村的拐彎處排水不暢,群眾擔心持續強降雨會影響交通出行,東山支部高積會、趙光禮、趙長江等幾位「微網格長」和40餘戶群眾在「民主議事廳」商議解決辦法,並帶領20幾位群眾拖水泥、鋪沙子、埋水管,不到一天的功夫修好了排水渠;很多村民的孩子馬上升初中了,但自己的學識不能好好輔導作業,又沒錢報補習班,蕉溪村江興支部1號「微網格長」陳宏花就組織返鄉大學生開展暑期愛心支教活動,為52名貧困學子進行了為期7天的暑假作業輔導……這些細微問題悉數得以解決,獲得群眾點讚。
(蕉溪村江興支部1號「微網格長」陳宏花就組織返鄉大學生開展暑期愛心支教活動,為52名貧困學子進行了為期7天的暑假作業輔導。以上圖片均由 通訊員 陸晞 提供)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為了方便群眾辦事,蕉溪鎮474名「微網格長」充分發揮前哨和探頭作用,利用每周的「網格走訪日」主動到聯戶群眾家中宣傳政策、收集民意。對於一些路燈維修、小微水利修復、路面簡單修補、鄰裡矛盾糾紛調解等平常小事項,以及戶口登記管理、惠農補貼信息變更、基本養老服務補貼申請等政策諮詢事項,「微網格長」均主動領辦,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快辦事、辦成事。
3月以來,蕉溪鎮通過民主議事、群眾自主籌資籌勞等方式充分聚集民智民力解決取水難、環境整治、屋場建設等問題121個,實現了從有問題等著鎮村幫助解決到網格內主動商議解決的有效轉變。同時,為全力保障「微網格長」有條件、有平臺辦成事,鎮村以微網格為單位,賦予每個微網格長1000元「微實事」為民服務公益金使用權,經相關程序申請、批准後可以用於網格內「微實事」工作開展。截止目前,6個村黨組織已統籌解決脫貧攻堅、危房改造等為民事項67件。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新機制讓群眾訴求全得到響應
「我兒子彭明(化名)失蹤了,怎麼打電話都沒人接!」日前,水源村桐江支部40號「微網格長」吳西林收到聯戶群眾求助。吳西林立即將問題反饋給桐江支部,支部與家人再三核實情況、又多次與公司負責人聯繫,均無果。鑑於事情複雜且緊急,支部立即將問題上報至水源村黨總支,黨總支在用盡了所有方式均聯繫不上彭明本人的情況下,向蕉溪鎮黨委提交了「吹哨申請卡」。目前調查已經有了初步進展。
「申請『吹哨』的問題一般都比較大、比較難,基本上在村級無法得到解決,需要由鎮黨委集中各部門、各站所力量辦理。」蕉溪鎮黨委主要負責人介紹,「在村級範圍內能夠化解的問題,我們根據職責範圍,由微網格、支部、黨組織分級解決。」
據統計,3月份以來,微網格、支部、村級黨組織、蕉溪鎮黨委四級聯動發力,共解決群眾問題487個,「12345」投訴件同比下降近30%,滿意率達98.4%,初步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站所能報到、群眾訴求全響應」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