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蒙自:一抹黨建「紅」擦亮基層社會治理底色

2021-01-10 湘湘帶你看社會

蒙自市大力推進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建設,將機關黨組織和黨員融入中心工作、嵌入城市治理——

一抹黨建「紅」擦亮基層社會治理底色

機關黨員參與志願服務活動 圖片由蒙自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提供

原來的衛生死角變成一塊塊花園綠地,農貿市場和背街小巷與「髒亂差」說再見,越來越多的小區讓居民住得更舒心,從「市民吹哨、多元響應」到職能部門上門「跑腿」,更多的問題在基層解決……一個個變化,凸顯蒙自市這座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而這背後,凝聚著蒙自市激活機關黨建引擎、擦亮城市最美底色所作出的探索和努力。

區域化黨建聯盟聯出活力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市民平靜的生活。「像我們這種無物業服務、無單位、無業主委員會的『三無小區』該怎麼辦呀?」鐵路小區住戶李建明和許多居民不由得擔憂起來。

但很快,大家就安下心來——蒙自市迅速指導社區黨組織在「三無」小區成立臨時業委會,構建「黨組織—臨時業委會—居民自治小組—樓棟長—居民志願者」5級疫情防控體系,責任落實到人、層層扣緊鏈條。在文瀾街道社區大黨委的召集下,黨建聯盟成員單位41個基層黨組織與「三無」小區所在的12個社區黨組織肩並肩、共戰鬥,立即組織機關黨員投入到「三無」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不讓一個小區在疫情防控中掉隊。「看見黨旗黨徽,看見『紅馬甲』,我們不再擔憂,小區住戶的凝聚力一下子激發出來,齊心協力應對疫情!」李建明說。

共駐共建共治共享,區域化黨建聯盟,在疫情挑戰面前和引領城市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在推進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建設中,蒙自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按照「辦公地點相鄰,黨員人數相近,資源優勢相融」的原則,建立區域化組團式黨建聯盟,將市委市直機關工委直屬62個基層黨組織劃分為5個黨建聯盟片區,促進機關黨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動共贏。

「區域化黨建聯盟的實踐,有效引領機關單位黨組織提升自身黨建水平,融入到社區治理之中。」蒙自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楊方介紹,通過選聘兼職委員、實行黨建工作例會和聯席會議制度、全覆蓋開展駐區單位黨組織到社區報到為民服務等舉措,打破行政隸屬壁壘,將隸屬於不同系統、掌握不同資源、聯繫鬆散的黨組織,聯結成緊密型區域黨組織體系,機關、事業單位、「兩新」組織等各類型黨建融入到城市基層黨建中。

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創新採取「政治理論聯學、優勢資源聯享、實踐活動聯辦、黨建品牌聯創、黨員隊伍聯建、中心工作聯促、作風紀律聯抓」的「七聯」工作機制,推動黨建聯盟「聯」出了新活力——各機關黨組織通過運用區域化黨建聯盟這個平臺,將組織生活地點設在相鄰單位、社區小區,將參加對象擴大到了居民群眾,「悅讀書·悅分享」「機關文化大講壇」「紅色七月·最燃黨課」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在各黨建聯盟片區如火如荼開展。機關黨員不再單純屬於所在單位,還屬於黨建聯盟,主動到社區大黨委報到,走出機關、走下基層、深入群眾,在一線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黨員報到」用紅心點亮民心

「2米露出親切微笑,舉手示意;1米進行主動問候,熱情交流……」看到這樣規範的文明服務承諾,讓人以為走進了某個機關單位的服務大廳,但這裡卻只是蒙自市創泰華景小區的物業服務中心。黨建文化上牆,服務臺、書吧、兒童娛樂區、業主會客廳、睦鄰議事廳、多功能會議室一應俱全,居民在這裡或看書、或休憩閒聊,其樂融融的畫面與牆上「打造紅色物業、共建和諧社區」的紅色標語相得益彰。

「有黨旗、有標誌、有場所、有機關單位來的黨員、有豐富的活動開展,小區越來越好住,鄰裡之間有什麼問題也能及時解決。」在服務中心休憩的居民高銀琳談到小區的變化,豎起了大拇指。

「小區變化這麼大,根本原因在於強化了黨組織在小區物業管理中的領導地位,實現了公共服務與物業服務的循環聯動,讓小區業主訴求更順暢,服務更及時。」紅河州盛誠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謙介紹,融入黨建聯盟,在職機關幹部到小區報到,小區各方面力量明顯增強,主題黨日、健康講座、孝老愛親等活動也積極開展起來。

建網格、促融入,機關黨員走出單位參與社區和小區治理,已成為常態。

2020年以來,蒙自市依託社區大黨委成立111個小區(網格)黨支部,在具備條件的物業黨支部打造「紅色物業」,區域內黨建聯盟單位在職黨員積極到社區和包保小區報到,參與小區(網格)的政策宣傳、矛盾糾紛調解、環境衛生整治,帶動物業強化紅色服務功能,極大地提升小區治理水平。

除此之外,市委市直機關工委還積極組織開展「在職黨員回家」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將觸角延伸到基層。

社區吹哨幹部報到,支部吹哨黨員報到,機關黨員成為開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主力軍,帶頭講衛生、大掃除、推廣健康文明生活習慣,示範帶動周邊群眾參與愛國衛生「眾參與」活動。

機關黨組織和在職黨員以「文明市民榮譽超市」為載體,以「蒙自通」App為依託,機關黨員通過「隨手拍」發現不文明現象,通過「認領任務」治理不文明現象,率先垂範,成為參與城市治理、守護城市文明的先鋒隊。依託「蒙自建設者之家」,機關黨員志願者到建設者之家報到,整治城市零散務工市場,在各指定服務點引導務工人員到建設者之家,讓城市務工者更全面地了解崗位信息……

2020年,蒙自市各機關黨組織共開展活動1600餘次,3000餘名機關黨員參與志願服務活動。

提升服務群眾的速度和溫度

37個部門的21名黨員率先佩戴黨徽上崗,亮身份、亮承諾、亮標準、亮行為,在窗口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2020年4月2日,在市委組織部、市委市直機關工委的指導下,蒙自市首個窗口臨時黨支部——市政務服務中心臨時黨支部成立。

優化營商環境第一線黨員,緊盯群眾和企業辦事流程多、時間長等堵點問題,優化審批程序,創新服務方式,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積極推進「馬上辦、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刻畫出蒙自市機關單位服務群眾的速度和溫度。

「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是口頭承諾,而是要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落實到服務群眾的第一線。」楊方介紹,2020年,市委市直機關工委以「我的黨支部因我文明」為主線,引領市直機關基層黨組織和廣大機關黨員在思想上、行動上走在前、作表率,堅持「幹」字當頭,「實」字託底,積極做到「貫徹執行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發揮作用在一線、鞏固成果在一線」。

圍繞「我的支部」建設行動,各機關單位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領導幹部分片包幹、服務下沉、「四重四亮、承諾踐諾」等一系列舉措凸顯出良好成效。

蒙自市城市綜合執法局踐行市委「一線工作法」,將城區管轄範圍劃分網格,黨組成員掛聯,黨支部嵌入網格,黨員下沉街巷,組建起「城管家」黨員志願服務隊,維護城市管理秩序,在街頭巷尾幫助市民解決家門口的煩心事2700多件。

與此同時,各機關單位創新「機關微黨建·支部工作法」,湧現出了市檢察院「三融入」工作法、市交通運輸局「爭當開路先鋒,做強先行黨建」、市稅務局「為國聚財為民收稅,黨建引領稅務力量」、市自然資源局「黨建引領新發展,描繪『美麗自然』新篇章」等黨建品牌。(紅河日報記者 倪琴)

【來源:雲南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雲南紅河蒙自:全民吹哨齊治理 多元響應解難題
    近年來,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創新「全民吹哨、多元響應」治理機制,把工作對象變為工作力量,黨建引領下的基層社會治理從「獨角戲」走向「大合唱」,直接推動20萬件治理問題解決,群眾綜合滿意度在全省縣市排名從第107名躍升到第41名,同比上升66位。
  • 探索黨建引領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王森近年來,鶴峯縣立足黨建引領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新變化新特點新規律,以「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堅持把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擺在重要位置,凸顯政治屬性,突出政治功能,強化政治引領,不斷完善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工作格局,加大基礎保障力度,開闢了黨建引領城鄉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新路徑和新境界。
  • 凝心聚力 崑山陸家以基層黨建"大磁場」引領基層治理有作為
    2020年以來,崑山陸家鎮按照年初制定的「書記項目」計劃,依託社區「大黨委」制度,積極探索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整合資源力量、強化協同聯動,聚焦基層黨建和治理難題,不斷推進組織網絡與黨建網格「兩網融合」,實現了黨建引領下基層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雙提升」。全體黨員幹部充分發揚艱苦奮鬥優良作風,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先鋒「十帶頭」,勇當高質量發展「熱血尖兵」。
  • 黨建引領開闢小區治理新路徑,中國車谷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樣板
    「人民群眾在哪裡,民生需求在哪裡,黨建就應該覆蓋到哪裡。」武漢經開區工委組織部負責人說,住宅小區不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單元,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黨委和政府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百米」,小區治理水平直接影響居民生活質量、關係居民幸福指數。
  • 州委書記在蒙自調研這樣說~
    以下是正文原標題:姚國華在蒙自市調研時強調持續落實「六個大抓」奮力推進重點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12月1日,州委書記姚國華率州委調研組到蒙自市,調研檢查城市黨建
  • 濟南市人民政府 政務聯播 擦亮基層黨建萊蕪品牌
    去年以來,萊蕪區嚴格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突出目標導向抓提升,從嚴履行責任、從實推進工作,強化組織引領、優化人才支撐,配強幹部隊伍、夯實發展基礎,將黨的全面領導落到基層、沉到一線,推動基層組織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 西藏拉薩市城關區:區域共建共治理 推動城市基層黨建高效聯動
    近年來,城關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上海會議」和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專題培訓班精神,以城市基層黨建創新引領社會基層治理創新為突破口,著力構建以區委政府為領導、街道黨工委為核心、以社區黨組織為基礎,駐區單位黨組織和新興領域黨組織共同參與的城市發展共同體,真正實現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局面。
  • 河南平頂山衛東區:基層黨建有力度 社區治理有溫度
    如何推動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相融合是做好新時代基層黨建的必答題。近年來,河南省平頂山市衛東區全面加強以黨的建設為核心的基層工作,聚焦強化基層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探索建立以城市社區為依託、以「紅色引擎」為抓手的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機制,打造具有衛東特色的社區治理模式。
  • 紹興推進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深度融合紀事
    原標題:讓每一個社區都成為共同體 如同細胞之於人體,社區治理的優劣決定社會運行的質量。 著眼於構建一個個社區治理共同體,紹興市探索以「契約化」共建,推進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 組織的引領力 ——核心作用落到實處,基層治理有了「中樞」 「契約化」共建誕生于越城區府山街道越都社區,這並非偶然。 這個地處紹興市中心的社區,較早遭遇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脫節的問題:社區黨建曾經「掛在牆上」,制度優勢如何轉化為治理效能?
  • 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激活基層組織細胞
    九真社區的路燈亮起來了,車站社區的困難「黑戶」有戶口了,漢光社區的300多個「攔路虎」拆除了,曬書臺社區的「一核多元」組織體系建起來了……市直單位下沉主城區社區開展「雙報到、雙報告」工作兩月有餘,下沉工作隊活躍在組織建設、入戶走訪、志願服務、矛盾調處、興辦實事的第一線,為基層組織添活力,讓居民群眾得實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成效初顯。
  • 人民日報頭版:天津創新黨建引領,打通社會治理「最後幾米」讓水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天津出臺配套措施,夯實「一核多元」基層治理模式。1月7日的人民日報頭版刊登名為《天津創新黨建引領,打通社會治理「最後幾米」讓水流到地頭》的文章,人民日報記者以深動的筆觸和貼地氣的報導,關注天津創新黨建的新作為和社會治理的新成效。
  • 這就是山東|黨建引領、黨員爭先,山東各地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6日訊 (記者 楊廣科 盧偉霞 胡高彤) 以黨風促行風、黨建引領助村民致富…… 山東各地加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路徑探索,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構建精細化服務、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讓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越來越好。
  • 濟南杆石橋街道:黨建引領激活社會治理「一池春水」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杆石橋街道一直以來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居民為導向,著力建設「紅色社區、韌性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智慧社區」五大社區,不斷夯實社區治理和發展的基礎。紅色引擎激活發展動能要把社區建設好,首先必須把社區黨委建設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重大作用。
  • 富蘊:「1314」新模式 打通基層社會治理「任督二脈」
    近年來,富蘊縣聚焦市域基層社會治理短板,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探索推行以建強支部堡壘、凝聚服務隊伍、構建服務體系、做好治理服務為內容的「1314」基層治理新模式,著力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全力打通基層社會治理「任督二脈」。  建強一個支部堡壘。
  • 高古馬村:黨建引領「全國文明村」基層治理新實踐
    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原文提出,要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村(社區)是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裡」。這些重大部署在村(社區)落實得怎麼樣,直接影響基層治理成效和治理水平。
  • 「經驗介紹」紹興市柯橋區凝聚老幹部正能量 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創新
    今年以來,紹興市柯橋區積極探索老幹部志願服務工作新途徑,持續擦亮「銀耀柯橋」志願服務品牌,組織開展五項品牌行動,助力鄉村治理、服務基層群眾、推動強村富民,為基層社會治理貢獻老幹部力量。一、「鄉賢參事會」助力基層治理各村居社區成立「鄉賢參事會」,退休幹部在其中起到帶頭作用。該組織已成為「連結民心、服務社區、助推發展、倡導新風」的陣地。
  • 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新知新覺: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
    原標題: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新知新覺: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  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
  • 讓每一個社區都成為共同體——紹興推進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深度...
    如同細胞之於人體,社區治理的優劣決定社會運行的質量。  著眼於構建一個個社區治理共同體,紹興市探索以「契約化」共建,推進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  這個地處紹興市中心的社區,較早遭遇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脫節的問題:社區黨建曾經「掛在牆上」,制度優勢如何轉化為治理效能?上萬人的社區,辦事缺人缺錢,如何提升服務能力?社區凝聚力不強,大事小事「幹部一頭熱、居民冷眼看」,如何激發自治活力?  2008年5月,越都社區率先破題,與轄區內20多個單位籤訂協議,探索「契約化」共建。
  •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浙江實踐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浙江實踐新華社記者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作出明確部署。新華社記者近日在浙江基層採訪,從一個個鮮活故事中,感受到之江大地勇立改革潮頭,在實踐中探索創新,強化黨建引領、推進科技支撐、引導群眾參與,譜寫著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新篇章。
  • 董亞煒:不斷創新基層黨建的結構和功能
    改革開放以來,針對流動黨員增加、基層黨組織建設軟弱渙散等問題,黨中央加強了基層黨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關於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的推動下,基層黨建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中央確立了通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來引領和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的戰略,現代社會治理為基層黨建開闢了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