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新知新覺: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

2020-12-05 中國江西網

  原標題: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新知新覺: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

  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需要不斷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各項舉措的系統集成。使各個治理主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形成合力,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是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著力點之一。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基層社會治理各領域全過程,使黨建「一條紅線」貫穿基層社會治理各環節各方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讓法治理念全面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實踐;加強農村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充分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在城鄉社區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弘揚公序良俗,實現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促進現代科技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通過現代科技促進社會溝通、改進管理服務,打造治理新模式。

  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積極探索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組織引領、機制引領的途徑和載體;完善聯動融合、集約高效的執行機制,建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工作聯動的合作機制,實現社會治理資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綜合;引導和支持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城鄉社區居民組織等各類社會治理主體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形成強大治理合力;最大限度調動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形成基層社會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

  提高社會治理精細化程度。這是及時回應不同社會群體利益訴求的客觀要求,也是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向。要倡導和形成精細化治理理念,努力把基層社會治理做「細」、做「小」、做「巧」、做「精」,根據各地區和不同社會群體的特點,採取個性化、精準化的社會治理方式。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熟悉法律、掌握治理方法、善於做群眾工作的專業化隊伍,為社會治理精細化提供人才保障。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將群眾滿意度作為主要評價標準,切實發揮考核評估的激勵功能,為治理行為和服務效果提供科學有效的監督評判依據。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和各項制度,為基層開展精細化治理確立執行標準、制定權力清單、明晰監督體系,以制度為保障,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

  促進信息技術與社會治理有機結合。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推動社會治理手段向智能化轉變。一是強化智能化社會治理意識,促進基層社會治理數位化轉型。二是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有機融合線上和線下治理網絡,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全面整合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大數據資源,將大數據分析計算運用於基層社會治理,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精準度和精細化水平。三是積極探索「網際網路+社會治理」「大數據+社會治理」「人工智慧+社會治理」模式,通過智能化拓展基層社會治理的廣度和深度,構建以智能化為引領的「大聯動、微治理」體系,建設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生態圈。

相關焦點

  • 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黃波 楊安 趙菡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重心和難點均在基層。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是平安中國建設的重中之重。
  • 探索黨建引領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王森近年來,鶴峯縣立足黨建引領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新變化新特點新規律,以「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堅持把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擺在重要位置,凸顯政治屬性,突出政治功能,強化政治引領,不斷完善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工作格局,加大基礎保障力度,開闢了黨建引領城鄉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新路徑和新境界。
  • 萊西市水集街道以德治教化加強基層社會治理
    為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有效解決基層長效管理難、鄉風文明建設難等問題,萊西市水集街道不斷探索德治教化模式,使得群眾的精神面貌得到較大改善、參與社會治理的熱情越來越濃厚,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 海南省衛健委主任韓英偉:創新衛生領域社會治理模式,提高社會治理...
    >創新社會治理模式 事業產業兩輪驅動為決勝全面小康提供健康基石  文 | 韓英偉  自2009年新醫改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為指導,在省委
  • 加強黨的領導 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推動物業服務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健全業主委員會治理結構、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推動發展生活服務業、規範維修資金使用和管理、強化物業服務監督管理6個方面對提升住宅物業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出要求。
  • 從五個維度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基層幹部處在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的第一線,直接與群眾接觸,直接決定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不走樣地在基層貫徹執行,直接關係到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提升基層幹部的社會治理能力,需要通過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引導廣大基層幹部從強化制度意識、增強制度自信、抓好制度落實,不斷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層社會治理理念。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關鍵在體制創新,核心是人,只有人與人和諧相處,社會才會安定有序。
  •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浙江實踐
    (新華全媒頭條·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為何能走在良治、善治的前列?——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浙江實踐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題:為何能走在良治、善治的前列?——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浙江實踐新華社記者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作出明確部署。
  • 鄉鎮社會治理機制創新研究
    因此,研究鄉鎮社會治理機制創新,為有關部門制定鄉鎮社會治理的政策和法律提供政策建議,具有重要意義。1.1.2.3基層自治:重視基層社會自治,發揮群眾參與的基礎作用    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基本要求。社會治理首先需要社會的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這是維持社會和諧穩定和社會安全秩序的自動調節機制。要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新途徑、新形式,形成社會治理人人參與、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 以德治培育市域社會治理內生動力
    自我市創建全國第一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以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領導小組德治教化組在德治教化上下功夫,切實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不斷豐富基層社會治理精神內涵,著力提高群眾道德素養,引領形成良好社會新風尚。
  • 「越地女兒」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新年第一會掀起頭腦風暴!
    她指出,「越地女兒」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是市婦聯圍繞市域治理現代化所科學謀劃的「牽一髮動全身」的重點工作。2021年要圍繞這個主題,緊扣創造性張力的方法論,進行系統性、生成性設計,統籌推進工作。她強調,全市各級婦聯要堅決扛起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使命擔當,不斷更新理念,改進工作方式,加強協同推進,引領廣大婦女群眾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
  • 專家熱議「社會治理精細化」:社會管理創新的升華和進步
    《建議》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平安中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健全利益表達、利益協調、利益保護機制,引導群眾依法行使權利、表達訴求、解決糾紛。增強社區服務功能,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 人民日報頭版:天津創新黨建引領,打通社會治理「最後幾米」讓水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天津出臺配套措施,夯實「一核多元」基層治理模式。1月7日的人民日報頭版刊登名為《天津創新黨建引領,打通社會治理「最後幾米」讓水流到地頭》的文章,人民日報記者以深動的筆觸和貼地氣的報導,關注天津創新黨建的新作為和社會治理的新成效。
  • 發揮信息技術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新知新覺)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提出,著力發揮信息化在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支撐作用,繁榮發展鄉村網絡文化,構建鄉村數字治理新體系。近年來,我國鄉村治理能力明顯提升,鄉村治理效能不斷增強。
  • 黨建引領開闢小區治理新路徑,中國車谷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樣板
    武漢經開區工委組織部負責人說,住宅小區不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單元,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黨委和政府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百米」,小區治理水平直接影響居民生活質量、關係居民幸福指數。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 創新社會治理:治什麼 誰來治 怎麼治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進一步認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現「十三五」規劃提供堅強保證的重要抓手。2010年,全國確定35個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並制定了《全國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指導意見》。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求「創新社會治理體制」,並從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四個方面提出了原則性要求。
  • 湘江理論|深度|吳春紅:傳統家風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潤滑劑」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四中全會報告中強調:「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家風標示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獨特精神氣質與道德風貌,良好的家風關乎著家庭成員健康成長、清新社會風氣的塑造,是達到基層社會「善治」的重要內容。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必須堅持「四個注重」,充分發揮傳統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  注重充實時代內容。
  • 濟南杆石橋街道:黨建引領激活社會治理「一池春水」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杆石橋街道一直以來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居民為導向,著力建設「紅色社區、韌性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智慧社區」五大社區,不斷夯實社區治理和發展的基礎。紅色引擎激活發展動能要把社區建設好,首先必須把社區黨委建設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重大作用。
  • 基層智慧在閃光 50件鮮活案例集中展示上海社會治理創新亮點
    原標題:基層智慧在閃光 50件鮮活案例集中展示上海社會治理創新亮點   「家門口」服務網點星羅棋布、基層創新活力持續迸發、各類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社區洋溢著滿滿的獲得感
  • 中國抗「疫」觀察:基層社會治理「病」在何處?如何療愈?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抗「疫」觀察:基層社會治理「病」在何處?如何療愈?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題:中國抗「疫」觀察:基層社會治理「病」在何處?如何療愈?  中新社記者 張蔚然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其中包括對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全方位「體檢」。
  • 定海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舉措——「三把鑰匙」,多元解鎖糾紛
    近年來,定海區不斷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思路、新舉措,通過群眾自治、社會共治、公共服務等方式,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形成了「有事一起幹,事事有商量,人人成風尚」的基層善治新格局,並連續14年獲評「平安縣(市、區)」。定海到底擁有哪些基層治理「金鑰匙」,開啟了城鄉群眾「幸福門」?近日,記者走進該地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