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團開放日:新常態下「加減乘除」法轉型發展

2020-12-0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5日電 題:湖南團開放日:新常態下「加減乘除」法轉型發展

  記者 鄧霞 劉雙雙

  不沿邊、不靠海,外向型經濟仍是短腿;武陵山扶貧攻堅任務艱巨;母親河湘江重金屬汙染治理……新常態下,中部內陸省份湖南面對這些「攔路虎」如何破題發展?

  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南團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放日活動,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省長杜家毫與中外媒體面對面對話,用「加減乘除」法向記者解疑釋惑,清晰繪出湖南轉型發展的路徑圖。

  用心做「加法」,湖南用依法治省的升級版助力經濟提速。近年來,湖南相繼出臺實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湖南省政府服務規定》等「一規劃兩規定六辦法」,規範權力運行,有效解決了政府「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問題,堪稱依法治省的湖南樣本。

  「我們要繼續發揮領導幹部在法治建設中的模範帶頭作用,奮力把依法治國方略落到實處,努力打造法治湖南建設『升級版』。」徐守盛深有感觸地說,領導幹部要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上率先垂範,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讓老百姓感受到湖南依法治省工作真正在滋潤著經濟社會的每一個方面。

  巧妙做「減法」,湖南用精準扶貧帶領貧困山區奔向小康。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看望慰問少數民族群眾,就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作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經過一年多時間,湖南探索出「可複製可推廣」的十八洞村精準扶貧模式,讓越來越多的武陵山農民脫掉貧困的「帽子」。

  徐守盛介紹,圍繞精準做文章,湖南主要是從精準識別、精準扶持、精準管理三個方面下工夫,確保扶貧資金真正用到貧困戶手上,帶領貧困地區人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我們現在摸清了扶貧『家底』,湖南到去年底造冊登記的貧困人口596萬。」徐守盛說,只有精準識別才能根據每一戶的具體情況分類施策、分類指導,實現精準扶貧。

  善於做「乘法」,湖南用創新驅動打造經濟轉型的強力引擎。去年底,國務院批覆同意支持長沙、株洲和湘潭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努力打造成為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區、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中西部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

  在國家明確提出走創新驅動戰略的背景下,湖南省長杜家毫認為,長株潭新捧回的這塊「金字招牌」既是對湖南過去成績的肯定,也是責任和壓力。

  世界運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世界大面積畝產最高的超級雜交稻、世界運行速度最快列車的牽引電傳動系統……,杜家毫說,這些重大創新成果的取得都與科技體制的改革分不開。下一步,湖南將在原有基礎上做好規劃,同時繼續抓好科技體制的改革,通過正確政策和措施,形成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要創造更加寬鬆的環境,讓各種人才在自主創新區齊聚,充分展示他們的聰明才智。」

  敢於做「除法」,湖南用生態立省造福三湘民眾子孫後代。湖南是「有色金屬之鄉」,長期以來,全省80%的重金屬汙染集中在母親河湘江流域。一直以來,湖南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湘江治理。2013年,湖南更是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實施湘江治理和保護「三年行動計劃」,並將其列為省政府「一號重點工程」。其中,2014年湖南共完成湘江治理和保護項目1143個,關閉淘汰涉重企業173家,湘江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堵源頭」任務取得明顯成效。

  「現在湘江水質已有較大改善,是淡淡的綠,我感覺與省環保廳匯報的數據基本相符。」今年農曆春節獨自一人騎行單車去湘江邊視察水情的杜家毫說,湘江治理不僅僅是投入多少錢的經濟問題,更關乎老百姓的當前和未來。(完)

相關焦點

  • 向總書記匯報 巧用加減乘除法 江蘇用綠色發展擘畫「最靚顏值」
    五年時間,江蘇結合實際,全力落實中央部署要求,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巧用「加減乘除法」,從根源上破「除」高耗能高汙染,為發展底色「加」一抹綠,為優質企業「減」負,讓經濟「乘」上生態之風。除:壓實責任、問題整改,從根源上破「除」高耗能高汙染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 開放大學試點轉型改革發展研究
    通過對開放大學的調研,尤其是對北京開放大學發展建設的十年曆程的轉型過程進行回顧,以北京開放大學建設過程作為例證,從學術思維視角,對於開放大學體制機制轉型發展進行反思,從歷史縱向發展探索規律性認識,為開放大學試點的持續建設發展提供經驗和啟迪。
  • 適度弱化投資趨同有利於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長
    原標題:適度弱化投資趨同有利於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長 經濟新常態下,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動力之源是什麼?投資作為過去高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在新常態下應怎樣發揮作用?
  • 中鋁集團:做好「加減乘除法」 抓黨建助扭虧為盈
    「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成為中鋁集團人事調動的新常態,得到了廣大員工群眾的擁護。2016年以來,全集團17名幹部通過降職免職等退出崗位。在專項整治中,共清理「閒官」213名、「閒崗」108個。集團黨組約談了5戶滿意度較低企業的黨委書記,宣布18人違規選用結果無效,對12人談話提醒或誡勉、12人黨內警告或調離崗位。
  • 嶽西河圖:加減乘除法,做好信訪工作
    人民網訊 今年以來,嶽西縣河圖鎮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創新工作機制,採取「加減乘除」法,認真做實信訪工作,形成了解決信訪問題的工作合力和長效機制,取得了較好成效。截止7月底,該鎮受理各類群眾訴求46件,已辦結44件,辦結率96%,已辦結訴求中群眾滿意率100%。
  • 張琦:新常態下的房地產市場新特點新趨勢
    未來新常態下的2015年房地產政策取向綜合各種宏觀經濟形勢、環境因素和微觀房地產市場因素,考慮到國家改革發展的政策動向,未來房地產市場總體政策取向和存在的問題可能會有以下幾方面特點:(一)不動產登記的實施對新常態下的房地產市場影響儘管將不如預期那麼大,但將為未來土地和房地產制度改革構成強有力支撐2014年12月
  • 創新開放的湖南美如「藍」
    文/魯言 9月12日,以「新時代的中國:創新湖南 融入世界」為主題的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動在外交部藍廳舉行。 如果非要給創新開放繪上一種顏色,那一定是藍色。這次湖南與世界相約「藍廳」,正寓意著湖南在走向更加海闊天空的美好未來。 湖南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發揮作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區位優勢」的期望,提出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讓創新和開放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驅動湖南經濟社會發展。伴隨經濟加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創新開放正澎湃在這一壯闊的時代大潮中。
  • 湖南召開創新型省份建設院士諮詢會 以創新驅動湖南高質量發展
    11月16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賀佳 周帙恆)今天上午,創新型省份建設院士諮詢會在長沙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30餘位院士歡聚一堂,共商湖南創新型省份建設大計。諮詢會上,歐陽曉平、廖湘科、張希、袁亞湘、田紅旗、聶建國、鍾志華、張平文、桂衛華、丁烈雲、羅安、唐本忠等「兩院」院士,圍繞產業轉型升級、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基礎研究、大數據產業發展、創新型人才引進和培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建設、高等教育發展、創新資源配置等主題積極建言獻策,並就編制創新型省份建設實施方案提出意見建議。
  • 上海市重大工程北橫通道啟動復工:運用加減乘除法保障安全
    原標題:上海市重大工程北橫通道啟動復工:運用加減乘除法保障安全   3月8日,由上海城投公路集團負責建設、隧道股份
  • 翁牛特旗法院創新多元解紛「加減乘除法」
    □ 張雲峰  2018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人民法院(以下簡稱翁旗法院)黨組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新模式,創新多元解紛「加減乘除法」,有效破解了涉訴信訪量居高不下、矛盾糾紛易發多發等難題
  • 巧用「加減乘除法」 助力審批改革「加速度」 灃西新城行政審批...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高續 記者 周婷婷)「我們從北京派駐到灃西新城來,對這裡的情況不熟悉,灃西新城的政務服務人員幫我們把一切手續都辦理妥當了,還不用我們跑一次路,讓我們堅定了在這裡發展壯大的信心和決心。」在西鹹新區西部創新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對灃西新城行政審批局的工作人員讚不絕口。
  • 加減乘除符號怎麼打
    我們在編寫試卷的時候經常用到加減乘除的符號輸入,如果我們每次都要調出符號庫插入符號真的很麻煩,有沒有更好的輸入加減乘除的方法呢,今天小編就和各位一起來學習快速輸入加減乘除符號的方法我們常用的方法:office中是插入——符號,或者給這些符號設置快捷鍵用輸入法直接輸入加減乘除符號智能
  • 復原力解放力想像力 聯想探尋新常態下更多可能
    個人智能日上,聯想集團為不同用戶帶來新常態背景下的全新體驗,展示了全場景個人智能2.0版圖下的最新產品和技術,並構建了包含設備、雲和服務為一體的智能生態體系。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新常態下,科技在個人生活數位化轉型中肩負著復原力和解放力兩大使命,「我們正置身於『現在進行時』的歷史之中,還要大膽發揮科技的想像力。人類每一分鐘節省下來的時間,就是一分鐘還給你的自由!這就是科技最根本的價值。」
  • 湖南打好三大攻堅戰 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唐小晴 攝中新網長沙12月1日電 (記者 唐小晴)送技能培訓到鄉、嚴厲打擊非法捕撈、大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審議32個重大改革事項、成為全國首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記者12月1日從中共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上獲悉,一年來,中部省份湖南繪就了一份漂亮「成績單」。
  • 做好高質量發展的「加減乘除」法——市住建系統優化服務紀實
    針對工程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市住建系統完善工作機制,做好「加減乘除」法,幫助和指導企業化解了很多疑難問題,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實施,促進我市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創新機制 護航項目建設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建立「四個一」(即:一個窗口、一個系統、一套機制、一個通道)施工圖聯合審查機制,進一步完善了項目施工圖審查工作。
  • 巧用「加減乘除法」 審計監督保效能
    市審計局積極適應新時代審計工作發展新要求,巧用「加減乘除法」,以「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工作為契機,不斷推進大數據審計,審計監督保障效能獲得顯著提升。鼓勵幹部對大數據審計方式、方法進行探索與研究,2019年市審計局丁萬洲撰寫的論文《信息化環境下大數據審計工作模式及改進措施》入選審計署中國審計學會「大數據審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並代表遼寧省審計系統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大數據審計理論與實踐論文專題研討。
  • 湖南郴州北湖區「壯士斷腕」 工業轉型走出可持續之路
    周峰 攝   中新網郴州4月11日電 題:湖南郴州北湖區「壯士斷腕」 工業轉型走出可持續之路  作者 唐文利 阮濤 李華  「我們公司入駐郴州經開區後,滿負荷生產每月可產手機200萬臺,年產值20億元(人民幣,下同),創稅收2000萬元不成問題!」
  • 伍氏愛心助學團發展歷程
    在2017年第三屆伍氏愛心助學獎學金頒發大會上,伍尚佳接過助學團接力棒,擔任伍氏愛心助學團團長。助學團在他的帶領下不斷的發展壯大,制度日臻完善。設立了榮譽團長及宣傳部、監事部、財務部、後勤部等部門,助學團成員逐年遞增。從最初的2015年20多人,2016年79人,2017年120人,2018年170人,發展到2019年近230人。
  •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七大機遇
    原標題: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七大機遇 編者按 當前,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如何看待新常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怎樣的挑戰?又將迎來哪些機遇?
  • 郎溪縣:做好加減乘除法 兜牢民生保障線
    今年以來,郎溪縣民政局切實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探索做好民生大文章的「加減乘除法」,真正把群眾最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解決好、把惠民政策落實好,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