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經開區。 周峰 攝
中新網郴州4月11日電 題:湖南郴州北湖區「壯士斷腕」 工業轉型走出可持續之路
作者 唐文利 阮濤 李華
「我們公司入駐郴州經開區後,滿負荷生產每月可產手機200萬臺,年產值20億元(人民幣,下同),創稅收2000萬元不成問題!」4月11日,位於湖南郴州經開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天瓏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勇信心滿滿地說道。
引進天瓏芯科技有限公司是郴州市北湖區(經開區)貫徹新發展理念,培育新經濟體系,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作為「石墨之都」「中國有色金屬之鄉」,北湖區探明的石墨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為改變粗放開採、低端賤賣、破壞自然生態的發展方式,推動有色金屬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該區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開展專項整治,對魯塘、新田嶺、芙蓉三大礦區進行整頓,關停礦產個體經營200多家,同時引進中國建材、雲南錫業集團、湖南有色等戰略投資者進行礦產資源整合,借力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所開展技改,實現了從「賣資源、賣汗水」到「賣製造、賣科技」的嬗變。
北湖區區長、郴州經開區管委會第一主任王洪燦介紹,該區把石墨精深加工作為工業發展主攻方向,建設魯塘石墨產業園,進一步培育這一傳統優勢產業。其中,中國建材依託魯塘礦區、中國五礦湖南有色依託新田嶺礦區、雲南錫業集團依託芙蓉礦區分別組建了分公司,鎢礦、錫礦、石墨去年分別實現銷售額8.9億元、2.3億元、3.7億元,創歷史新高。
在抓傳統有色金屬產業提質的同時,北湖區還在著力培育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郴州經開區創新創業園量身建設標準廠房,超市、食堂、宿舍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園區先後被評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國家級眾創空間。
同時,該區不斷放大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優勢,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菜單」,瞄準珠三角、長三角、大亞灣等地,著力引進高標準、現代化、效益好的產業項目。近5年,北湖區共引進企業100餘家,其中郴州經開區有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機械製造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納入高新產值統計企業68家。創新創業園共孵化創業實體146家,新增工業產值20億元,吸納就業人員5000多人。
「近年來,北湖區從體制機制上與郴州經開區『區區合一』,推動園區經濟轉型升級,形成了『一體兩翼、雙翼齊飛』(以北湖區為主體,經開區電子信息、先進位造業和魯塘石墨新材料為兩翼)的現代都市工業體系發展格局。」中共北湖區委書記、郴州經開區黨委書記蔣利民說,北湖區還著力淘汰高耗能汙染企業產業,引導高耗能企業提質改造,降低耗能、減少環境汙染;嚴把準入關,拒絕低標準、效益差的企業項目,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轉型升級轉出一片新天地。據統計,2017年,郴州經開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600億元,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2.92億美元,在湖南省級經開區中排名第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