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郎溪縣民政局切實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探索做好民生大文章的「加減乘除法」,真正把群眾最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解決好、把惠民政策落實好,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
兜底保障大力做好「加」法
根據《宣城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2020年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特困人員供養基本標準的通知》(宣政秘〔2020〕27號)文件精神,2020年7月份起我縣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2019年的590元/月·人提高至640元/月·人;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每人每月850元、年10200元(其中每月財政補助資金680元、基礎養老金120元、承包土地收益50元);農村特困人員護理補貼標準統一為,半護理每人每月85元、全護理每人每月105元。截止1-11月,城鄉低保累計救助108627人次,發放低保金4789.85萬元;累計救助特困供養人員14253次,發放財政基本生活補助資金1037.397萬元、護理補貼30.9921萬元;孤兒供養73人,累計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83.085萬元;發放低保對象、特困供養價格臨時補貼100834人次,421.04萬元;疫情期間發放愛心消費券10756人次,107.56萬元。各項救助標準高於扶貧標準,堅決兜住脫貧攻堅之底,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同步提高。
提升效率著力做好「減法」
精減審批手續,打通服務群眾「綠色通道」。為提高救助時效性,針對急難型臨時救助的特殊性和緊急性。2020年,縣民政局進一步簡化審核審批程序,建立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積極實施「先行救助」「先救後補」解決困難群眾的燃眉之急。截至目前,已為513戶困難家庭先行救助,發放臨時救助資金27.69萬元。消減救助盲點,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為進一步加大惠民政策宣傳力度,讓貧困群眾及時了解救助政策,縣民政局通過建立救助政策宣傳欄、發放服務導示、開展集中宣傳、開通服務熱線、製作發放《郎溪縣申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流程》等宣傳資料,利用各類載體大力宣傳惠民政策和救助措施以及開通「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等窗口服務功能,切實提高了群眾對救助幫扶政策的知曉率。
強化措施合力做好「乘法」
該縣不斷細化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強化政策保障。為更好發揮臨時救助救急解難作用,切實兜住民生底線,該縣民政局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出臺了《郎溪縣城鄉居民臨時救助實施細則》,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的家庭或者個人給予應急性、過渡性的救助。完善救助機制。全面建立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依託鄉鎮政務大廳、辦事大廳等,設立統一的救助申請受理窗口,制定社會救助申請分辦、轉辦流程。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減少困難群眾外出,積極引導困難群眾利用手機平臺在線申請辦理臨時救助,及時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有力解決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打造臨救工作「綠色通道」。截止11月份,全縣臨時救助1006人次,167.82萬元。
掃除盲點全力做好「除法」
為進一步掃除救助政策落實盲點,把好救助審核「核准關」,守住新納入對象「鐵門坎」,確保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動態管理常態化、制度化,縣民政局通過不斷加強工作人員廉政意識、100%調查入戶、嚴格經濟核對等措施,掃除救助政策落實盲點,確保政策在陽光下落實。及時印發《2020年郎溪縣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實施方案》(民救〔2020〕29號),在全縣開展農村低保的專項治理,對在冊的農村低保開展「全覆蓋」摸排。做到符合條件的「應保盡保」,不再符合條件的「應退盡退」,全年已取消生活條件改善不再符合低保條件的974人,並嚴把資金安全關,確保使用規範、發放到位。(蔣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