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慈恩宗又名法相宗、唯識宗,三是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佛主釋迦牟尼
佛教祖庭,是指佛教宗派祖師常住、弘法或歸葬的寺院。
那麼,佛教八大宗派的祖庭分別在哪裡?
佛教八大宗派的祖庭:
1、三論宗祖庭:草堂寺
草堂寺,「佛教八宗」之一「三論宗」祖庭,是中國第一座國立翻譯佛經譯場,也是佛教三大譯場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譯場,是佛教中國化的起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戶縣圭峰山北麓。
草堂寺創建於東晉,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原為後秦皇帝姚興在漢長安城西南所建的逍遙園,弘始三年(401年),姚興迎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居於此,苫草為堂翻譯佛經,由此得草堂寺名。
佛教中著名的「中觀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都是由鳩摩羅什在草堂寺譯出,為三論宗的創立提供了經典,所以他被尊為該宗開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為三論宗祖庭。草堂寺被中國佛教三論宗、華嚴宗和日本佛教日蓮宗尊奉為祖庭,在世界上獨一無二。草堂寺被中國佛教三論宗、華嚴宗和日本佛教日蓮宗尊奉為祖庭,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草堂寺
2、慈恩宗祖庭: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中國「佛教八宗」之一「唯識宗」(又稱法相宗、俱舍宗、慈恩宗)祖庭,唐長安三大譯場之一,已有1350餘年歷史。
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創建慈恩寺。玄奘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了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成為唯識宗祖庭。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又是玄奘親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佛教界的重視。
大慈恩寺大雁塔
3、天台宗祖庭:國清寺
國清寺,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城關鎮,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寺廟佔地面積7.3萬平方米。
隋代高僧智越在國清寺創立天台宗,為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影響遠及國內外。鑑真東渡時曾朝拜國清寺。日本留學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經,從道邃學法,回國後在日本比睿山興建沿歷寺,創立日本天台宗,後尊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為祖庭。國清寺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該寺曾駐錫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師、寒山、拾得、濟公和尚、日本東密開宗祖師空海大師、日本臺密開宗祖師最澄大師等。
國清寺
4、賢首宗祖庭:華嚴寺
華嚴寺是「佛教八宗」之一「華嚴宗」的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國佛教重點寺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少陵原。
據《長安志》所載,華嚴寺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年),是長安城南著名風景區,這裡既是春秋宴樂、夏日避暑的勝地,又是文人墨客駐足蟄隱之處,留下了大量的詩文詠誦。唐代詩人杜牧《望故園賦》中寫道:「餘三思歸兮,走杜陵之西道。巖曲天深,地平木栳。隴雲秦樹,風高霜早。周臺漢園,斜陽暮草。」
華嚴寺
5、禪宗祖庭:少林寺
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佔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現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門釋永信。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少林寺
6、淨土宗祖庭:香積寺
香積寺是中國「佛教八宗」之一「淨土宗」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香積寺村。
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淨土宗創始人之一善導大師圓寂,弟子懷惲為紀念善導功德,修建了香積寺和善導大師供養塔,使香積寺成為中國佛教「淨土宗」正式創立後的第一個道場。
香積寺殿宇莊嚴整齊、環境優雅、規模廣大,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曾寫《過香積寺》詩予以讚揚:「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日本淨土宗直紹淨宗創立者善導一脈,向來把善導尊為祖師,把香積寺奉為祖庭,《過香積寺》詩還被編入日本小學課本。
香積寺
7、律宗祖庭: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是隋唐皇家寺院,帝都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位於長安城東靖善坊內(今西安市小寨興善寺西街)。《長安志》卷七載:「寺殿崇廣,為京城之最。」
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已1700餘年歷史,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開皇年間擴建西安城為大興城,寺佔城內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興」二字,取坊名「善」字,賜名大興善寺至今。
隋唐時代,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長安傳教及留學的僧侶在寺內翻譯佛經和傳授密宗,大興善寺因此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
大興善寺
8、密宗祖庭:淨業寺
淨業寺,中國「佛教八宗」之一「律宗」祖庭,為樊川八大寺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終南山北麓,距西安市約35千米。《長安古剎提要》載:「律宗之淨業寺,猶相宗之慈恩寺也。因道宣住終南山,又稱為南山宗,今寺為各叢林之冠。」
淨業寺建於隋朝,唐初為高僧道宣的弘法道場,因而成為佛教律宗祖庭。律宗後由道宣再傳弟子鑑真傳到日本,成為日本律宗的始祖。後世研習律經,都以道宣的解釋和規定為依據,至今中國出家的僧徒仍大多以道宣的學說為自己持戒的楷模。
淨業寺是國務院確定的142座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寺外峰頂上有道宣律師舍利塔巍然屹立,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淨業寺
怎麼樣?佛教八大宗派的祖庭你知道幾處?去過哪裡?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