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村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現場,數十米高的冷卻塔已經初見規模。 王忠巖 攝
中新網齊齊哈爾8月30日電(姜輝)「南有華西村,北有興十四」,這句話囊括了中國農村發展的兩個典型。30日,記者隨「壯麗70年振興看鶴城」採訪團在「龍江第一村」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村了解到,該村正在建設生物質熱電廠,電廠投產運行後,每年可消耗秸稈等生物質約70萬噸,相當於甘南縣全年的秸稈產量。興十四村人將徹底告別「燒荒」,盡享碧水藍天。
寬闊整潔的水泥路、紅頂黃牆的花園別墅、迎風吐翠的落葉松,很難相信這是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不通火車、沒有高速公路的一個小村子。
在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村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現場,工人正在緊張施工。 王忠巖 攝
1956年,36名山東臨沂移民來到這裡,在荒原上搭了幾個草窩棚,釘上了興十四村的橛子;46年後,136棟別墅拔地而起,80%農戶住上花園式別墅,這裡成為「龍江第一村」。
在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村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現場,工人正在緊張施工,數十米高的冷卻塔和幾棟建築物已經初見規模。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興十四村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總投資10.56億元人民幣,去年8月底開工,建設2x150t/h高溫高壓循環流化床蒸汽鍋爐及2x30MW高溫高壓抽凝式汽輪機發電機組,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電廠明年投入試運行,可年發電量4.32億千瓦時,帶動就業人數近千人。「更關鍵的是,電廠每年可消耗秸稈等生物質約70萬噸,電廠周圍半徑30公裡內的秸稈都能輻射到,能解決甘南縣當地大量秸稈等生物質資源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
「生物質熱電廠只是興十四村的一個項目,我們要做精第一產業,做好第二產業,做熱第三產業」。甘南縣興十四村黨委書記付華廷介紹說,目前該村耕地由村裡2%的勞動力種植,98%的勞動力成為二、三產業工人。2018年,興十四村和村裡創建的富華集團總資產達到23.84億元人民幣,總收入實現21.41億元人民幣,人均收入7.68萬元人民幣。到2020年末,力爭總資產達到35億元人民幣,總收入達到70億元人民幣,人均純收入達到10萬元人民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