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iyi. 發布時間:
作者:Siyi. 發布時間:
芥末堆 11月29日 Siyi 報導
「我想呼籲大家,藝術教育也是教育龐大體系中的一部分,希望藝術教育能贏得更多教育者的重視和關注。」
11月24日,在由芥末堆舉辦的GET2020「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教育科技大會上,景德鎮學生手工藝人代表、大魚瓷活工作室主理人周馨分享了她對於傳統手工藝和藝術教育融合的思考。
作為一名在研究生在讀期間選擇創業的學生,她認為,傳統教學方式需要根據時代進步作出改變,網際網路美育和走出校園的藝術實踐都是新時代必不可少的藝術教育形式。
以下是周馨演講實錄,略有刪減:
作為藝術專業的在校生,想從兩個角度去分享藝術教育的更多可能性,那就是教和學。我對於教育是完全沒有經驗的,我可能是教育的實踐者,應該分享更多學習的經歷。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三個關鍵詞:第一個是「手藝人」;第二個方面是手藝傳承,它並沒有那麼具體,可能只是單純講述我從學生時代學習藝術專業的歷程;最後藝術教育的創新,也是從我作為一個經歷者的角度來講述這個故事。
之所以給手藝人加了引號,是我對自己的想法,我覺得我是一個年輕的手藝人,但是現在年輕的手藝人越來越少。這個行業其實是非常需要經歷和時間的,很多人可能覺得太苦就望而卻步了。年輕的力量應該注入到更多傳統行業當中去,不僅僅是手藝傳承,還有思想的創新。對於藝術教育來說,這方面的引導非常重要。
大魚瓷活是我們現在目前正在做的品牌,我們是以手工藝為主的工作室。我本科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陶藝專業,這是一個非常具像的傳統手工業領域。我們售賣自己的原創作品,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傳播傳統文化,但我發現這遠遠不夠。讀研究生時,我選擇了展覽策劃專業,它和傳統手工業的關聯在於,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推廣文創服務或者說有更多連帶化的服務。
我特別遺憾的是,一進大學老師就說了一句話:「你們的目的就是考研究生。」可我們如願考上研究生之後該做什麼呢?可能我們只是短暫地接觸了這個行業,但並沒有使命感在身上。大學四年,我們學到了很多關於傳統手工藝的技法。但在史論和技法不斷重複磨合的過程中,我反而更迷茫了。我不知道這個行業的核心到底是什麼,我們可能少了很多美育教育的議題。對陶瓷的新鮮感與日俱增,但是對於我們未來的事業,似乎越來越模糊。
尤其是對於傳統手工藝這件事,現代年輕人遇到第一個就是經濟問題。如果連溫飽都解決不了,何談傳承手工藝。還有的時候,東西已經做出來了,並不知道賣到哪去。或者很多學生花好幾萬做一個畢業設計作品,那可能承載了他四年的夢想,但畢業展結束之後,很多大型的雕塑和陶藝作品就被就扔在校園的角落,甚至被回收的工人直接拉走去賣一個很低廉的價格,我覺得這是對藝術非常不尊重。但是這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或者沒有形成一個藝術閉環。我們創造出來了,下一步該教給誰?
後來我慢慢接觸了藝術培訓這個行業,加入了藝術遊學等等。我開始思考,在經歷了被受教育之後並且再想要傳達的時候,我需要在哪些方面做一些功課或者努力。
在做成年人陶藝培訓的時候,目的感非常強:一兩個月內必須學有所成。他們或想回去開陶吧,或是大城市的小學老師、初中老師需要完成非遺的教學任務而來我這裡學習。他們在短期內要有一個成果,後來才會慢慢的進入一個專業體系。
對於少兒培訓,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小朋友每年暑假都會有藝術遊學的活動,這兩年已經特別豐富了,尤其是藝術研學。不管他們去體驗傳統手工藝也好,還是有小記者去做很多調查,包括去博物館臨摹古蹟,這些活動能夠很好的開發孩子們的左右腦,很早去啟蒙他們的藝術天賦,也會引導他思考。我們每年都會接到這樣的學校和學生,這說明藝術教育從小開始,它在一步步不斷根據時代的潮流在改進。
第二個部分叫手藝傳承。我想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經歷,尤其是新時代以來創新為根本的特徵。知識經濟時代呼籲我們成為有創新思維和有創新能力的人,因此藝術教育在新世紀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和機遇。大概有三個方面:
第一,傳統教學方式需要改變。大學四年裡,老師會把一個很大的東西分為很多很小的點,甚至每一個傳統技法都用一個月來學。但是說真的,一個月真的學不到什麼,不過沒辦法,課程需要這樣安排。如果能在網際網路的教育下,有更多的方式去隨時隨地鞏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
第二,網際網路美育教育初嘗試。我自己做一個大魚瓷活自媒體帳號,分享自己在陶瓷大學上大學是什麼樣的體驗,也加入了很多傳統手工藝簡單的教學視頻,或者說簡單的理論知識分享。
第三個是走出校園的藝術實踐。這是我現在研究生在讀期間創業過程中,慢慢覺得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從走出課堂開始,之前我們一直在呼喚「三走」,走出寢室,走向網絡,走向操場。但現在對於藝術而言,更多的是要走向藝術社會實踐,不然很有可能是在大學完成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到畢業那一刻就徹底懵了,對自己的未來完全沒有任何思路。
我覺得在教育創新的四個點,可以用泛在化、多元化、特色說和實用說來講,尤其在陶瓷方向裡面。
泛在化就是讓它的受眾面更廣;多元化就是讓人們看見陶瓷、提到陶藝時,想到的不再僅僅只是鍋碗瓢盆,陶瓷它能夠作為China代名詞,一定有很多中華傳統文化的靈魂在裡面;特色說就是作為景德鎮陶瓷大學唯一一個以陶瓷命名的特色大學,如何弘揚這樣一個教育觀念,能夠讓更多人把這個特色用到最恰當的位置;第四點叫做實用說,受益於我們學生群體個人,這樣的藝術創新教育到底有什麼樣的理念教給我們,或者說我們能夠實用地去做一些什麼事情,這個是我覺得在高校藝術教育裡比較重要的。
最後,在藝術教育創新思路裡面,我們看到有三個點:
第一點就是在學科教育上的豐富性與交融性,包括我們在做國際藝術基金非遺傳承項目的時候,會把陶瓷與線雕結合,會把陶瓷跟漆藝結合,會把陶瓷跟銅器結合。
第二點就是在人才培養實用性和綜合性上面,大學生更多的不在於技法,而在於思想傳播。如何在思想和技法之間做到很好的融合,這個是實用性和綜合性的考量標準。
第三點叫做有務實精神和特色意識。建立校外平臺可能是未來必須要去探索的,也是具有無限可能,更是需要去保護的。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