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國際影城1月8日影訊
影城謝絕外帶食品進入影廳觀影
1.遙遠的銀河系
每一部《星球大戰》作品的開篇都會出現相同的一句話:「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銀河系.」這句話暗示《星球大戰》的故事發生在一個不同的時間和空間。《星球大戰》裡的「銀河系」不是我們所在的銀河系,那裡沒有地球。對我們來說,那是一個河外星系。那個銀河系遵循的物理法則與我們的銀河系大體一致,但也不盡相同。
2.銀河帝國
在這個銀河系居於主導地位的政體原本是奉行民主的銀河共和國。但是在千年未有的大規模戰亂的和平時期中,銀河共和國逐步腐化,邪惡勢力趁虛而入,最終在《俠盜一號》所處時間點的十九年前將共和國改制為銀河帝國。
3、義軍同盟
帝國建立後,廣大平民深受帝國壓迫,苦不堪言。一部分有良知的舊共議員不忍帝國暴政,開始逐步聯合小股反抗力量,組建義軍同盟(Rebel Alliance),與帝國展開艱苦鬥爭。在《俠盜一號》中,這場反帝鬥爭已經發展到關乎義軍存亡的決定性時刻。
4、原力
原力(The Force)屬於「星球大戰」宇宙所獨有的設定,是所有生物產生的一種能量場,包含一切,穿透一切,把萬事萬物聯繫在一起。原力敏感者可以運用原力實現隔空移物、控制心靈、預見未來、原力閃電等技能,但強弱因人而異。
5、絕地
絕地(Jedi)是一個崇高的團體,由尊崇並使用原力的保護者組成。絕地武士團非常古老,在銀河共和國繁榮發展的年代裡,絕地一直為共和國服務,擔任和平與正義的衛士。
但是,在共和國改制為帝國的同時,絕地不幸陷入圈套,被登基稱帝的共和國議長設計消滅。到《俠盜一號》所處的時間點上,絕地已經成為接近於傳說的存在。
6、光劍和凱伯水晶
光劍是絕地的武器——一種屬於更文明時代的優雅武器,攜帶一把光劍意味著擁有難以置信的技藝與自信。
製造光劍的關鍵部件是起聚焦能量作用的凱伯水晶(Kyber Crystal),這是一種介於有機與無機之間的神奇材料,甚至具有接近活體的性質。
更重要的是,凱伯水晶同時也是「死星」超級雷射炮的核心部件之一。凱伯水晶的開採權在共和國後期幾乎為絕地所專有,但隨著絕地的滅亡而落入了帝國的掌控之中。
1、「俠盜一號」團隊
「俠盜一號」(Rogue One)是竊取「死星」設計圖的團隊為自己取的代號。其主要成員有琴·厄索、卡西安·安多、K-2SO、菩提·魯克、奇魯·英威和貝茲·馬彪斯,此外還有一部分義軍突擊隊員。
琴·厄索(菲麗希緹·瓊斯 飾)是全片的第一主角,從小與父親蓋倫·厄索離散,常年孤身一人,憑著過硬的本領在銀河各地漂泊,堪稱「叛逆激進的獨行俠」。
卡西安·安多上尉(迭戈·魯納 飾)在獲取「死星」相關情報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他是義軍同盟「沉著冷靜的情報官」,也是確保琴·厄索不會失敗的理想人選。
K-2SO(艾倫·圖代克動作捕捉)原本是帝國的安保機器人,但後來被卡西安重新編程,轉而效忠於義軍同盟的事業。他經常跟隨卡西安行動。
奇魯·英威(甄子丹飾)並非絕地,但信仰原力並能在一定程度上運用原力,是「武力高強的盲僧」。
2、義軍同盟領導層
電影中,義軍同盟的政治領袖是蒙·莫思馬(Mon Mothma)。她曾在1983年的《絕地歸來》和2005年的《西斯的復仇》中出場,是舊共與帝國的議員,在皇帝上位後與貝爾·奧加納(Bail Organa)等人聯手,暗中創建了義軍同盟。
同盟的軍事領袖則是拉杜斯(Raddus)上將。他與著名的阿克巴(Ackbar)上將(出場於《絕地歸來》)同屬蒙卡拉馬裡人(Mon Calamari,外形酷似水生生物),是一位講求實效的海軍將領。
除此之外,同盟的領導層還有情報長官德雷文(Draven)將軍和戰鬥機群指揮官梅裡克(Merrik)將軍等。
3、索·格雷拉
索·格雷拉(Saw Gerrera)首次出場於動畫《複製人戰爭》第五季,是翁德倫(Onderon)行星的一名抵抗鬥士,後來組建了一支令人畏懼的武裝力量。他是最早的起義者之一,但行事較為極端,近乎恐怖分子,因此他的派系在電影的故事發生前已經遭到義軍同盟的排斥。格雷拉很早就認識了厄索一家人,還曾經幫助他們逃脫帝國的抓捕。
4、威爾赫夫·塔金
威爾赫夫·塔金(Wilhuff Tarkin)最早出現在1977年的《新希望》中,是「死星」工程的總負責人,秉持著以恐懼管束民眾的「塔金主義」理念。
他早年曾在母星埃裡亞杜(Eriadu)從政,後來一度加入共和國海軍,帝國建立後又重回政界發展,很快便被封為高級星區總督,並保有這個頭銜一直到死於《新希望》。
5、達斯·維達
達斯·維達(Darth Vader)在年輕的時候是絕地武士阿納金·天行者,但如今早已墮入邪道,轉而為皇帝效力。他曾經身受重傷,穿戴的黑色盔甲其實是一套生命保障服,維持著他那殘破軀體的生理機能。儘管如此,他依然擁實力強大,兇名遠播。只要他在場,很少有人不會心生畏懼。
6、蓋倫·厄索
蓋倫·厄索(Galen Erso)是琴的父親。他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數學天賦,因此被共和國未來計劃錄取,並在學校裡和同學奧森·克倫尼克成為好友。畢業後,他進入科學界發展,以凱伯水晶相關的原理和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
帝國成立後,蓋倫應奧森·克倫尼克的邀請加入了「天能計劃」(Project Celestial Power)。該計劃以研究民用能源科技為幌子,實際目標則是攻破死星主炮的技術難關。蓋倫被蒙在鼓裡,為帝國做出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大約兩年時間過後,蓋倫終於得知該計劃的真相,於是果斷決定與妻女出逃,最終在索·格雷拉的幫助下避開帝國,獲得了暫時的寧靜。
7、奧森·克倫尼克
奧森·克倫尼克(Orson Krennic)早年被共和國未來計劃錄取,是蓋倫·厄索的同學與好友。畢業後,他進入共和國工程兵團發展,監督了許多大型項目的建設,後來被秘密選入共和國戰略諮詢室的特種武器小組,負責死星超級雷射炮的開發。
帝國成立之後不久,超級雷射炮原型的第一次試射取得圓滿成功,他因此被晉升為中校。後來,他成為帝國先進武器研究部的總監,負責保衛死星的安全。他一心想獲得皇帝的青睞,同時又與塔金格格不入。
蓋倫出逃是他遭遇的一大挫折,而《俠盜一號》的故事就將以他與蓋倫的「重逢」拉開帷幕。
1、拉穆(Lah'mu)
拉穆是一顆寧靜的行星,位於外環星域,土地肥沃但人煙稀少。厄索一家決定逃離帝國後,索·格雷拉幫他們找到了這個絕佳的藏身之地。「拉穆」在內莫伊迪亞語中有「繁榮、美滿」的意思。
該星球的取景地是在冰島。
2、沃巴尼(Wobani)
琴·厄索在加入義軍之前,一度被帝國囚禁在沃巴尼行星的勞改營。後來,義軍陸戰隊把她救了出來。
3、傑達(Jedha)
傑達是一顆位於銀河系中環的荒漠衛星,是凱伯水晶的產地之一,在傳說中甚至是絕地武士團的發源地。這裡有著名的聖城,城中最高的建築物名為凱伯聖殿(Temple of the Kyber)。許多信仰原力的人將傑達視為朝聖之地,即使在絕地被帝國清洗之後也依然如此。
在聖城中有一個名為威爾守衛(Guardians of the Whills)的武士團體,其殘存的成員以保護聖殿為己任。奇魯·英威就是一名威爾守衛,而貝茲·馬彪斯也與該團體有密切關係。
該星球的取景地是在約旦。
另外,索·格雷拉的組織在電影中就藏身於傑達的凱德拉墓穴(Catacombs of Cadera)。
4、雅文4號(Yavin 4)
雅文4號最早出現在1977年的《新希望》中。這顆衛星位於外環的偏僻地區,地表生長著茂密的雨林,是義軍同盟大本營的所在之處。
在遠古時期,雅文4號衛星上曾經存在名為馬薩西(Massassi)的文明。該文明如今早已消失不見,但義軍的基地就建立在他們遺留下來的馬薩西大神殿中。
該星球的取景地是在英國。
1、義軍陸戰隊
義軍陸戰隊(Rebel Marine)是義軍同盟的軍事單位之一,參加了最終的斯卡裡夫大戰。同時,在電影早期從勞改營救出琴·厄索的亡命徒小隊(Bravo Team)也是陸戰隊的一部分。
2、義軍飛行員
星際戰鬥機軍是義軍同盟最寶貴的資產之一,其飛行員的背景則可謂五花八門,不僅有從帝國叛逃的人和改過自新的僱傭兵,還有渴望冒險的農家小子,甚至有隻駕駛艙中才感到充滿活力的蠻勇之人。
3、常規衝鋒隊員
常規衝鋒隊員(stormtroopers)配備著標準型E-11爆能槍,穿戴著標誌性的全白盔甲,是銀河帝國最常見的兵種,也《星球大戰》電影的標誌性形象之一。
4、死亡士兵
死亡士兵(Death Troopers)是隸屬於帝國情報部(Imperial Intelligence)的精銳部隊,裝備著DLT-19重型爆能步槍、E-11D爆能步槍、SE-14r輕型連發爆能手槍和C-25破片手雷等武器,職責之一是擔當部分高層官員的警衛。
該兵種受到過機密醫療手段的強化,身體素質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正常人類。
5、岸防士兵
岸防士兵(shoretroopers)是駐守在斯卡裡夫基地的特種衝鋒隊員,靈活的迷彩盔甲便於他們在那顆行星的沙丘等地形中作戰。
6、坦克士兵
帝國作戰駕駛員負責操作帝國的各類地面突擊載具。他們的輕量型盔甲不僅能提供保護,還足夠靈活,使他們能坐進坦克之類的裝甲載具中。
7、地勤人員
帝國地勤人員(ground crew)負責指揮帝國太空和陸地設施周圍的交通,維持穩定的秩序。
8、禁衛軍
帝國禁衛軍(Royal Guards)又稱紅衣衛隊,職責主要是擔任皇帝的貼身侍衛。在他們的紅色長袍下面,藏著許多致命武器。
1、U翼戰機
U翼由英康公司(Incom Corporation)生產,正式型號為UT-60D,是一種功能多樣的義軍飛船,可以充當炮艇、運兵機、信使船、穿梭機和救傷飛船等。U翼配備著兩門雷射炮,不如X翼快,但更為堅固。其機翼能在飛行中向後摺疊,從而增大飛船的翼展和偏導護盾的覆蓋範圍。
2、MC75巡洋艦
MC75巡洋艦由蒙卡拉馬裡獨立工程公司(Mon Calamari Independent engineering)生產,全長約1204米,高約435米,配備著20門點防禦雷射炮、12門渦輪雷射炮、4門離子炮、12個質子魚雷發射器和6個牽引波束投射器。
片中這艘MC75名為「深奧」號(Profundity),是拉杜斯上將的旗艦。
3、突擊坦克
TX-225「佔領者」(TX-225 "Occupier")戰鬥突擊坦克由羅薩納重型工程公司(Rothana Heavy Engineering)生產,配備著兩門可升降的中型雙管雷射炮。每輛該型坦克需要三名乘員:一名車長、一名駕駛員和一名炮手。
4、TIE「打擊者」戰機
TIE「打擊者」( TIE striker)由西納艦隊系統公司(Sienar Fleet Systems)生產,是標準型TIE戰鬥機的改型,經過了專門的設計,在大氣層內飛行時更為迅速而靈活。該型戰鬥機配備著四門雷射炮。
1、英國首相邱吉爾是外星人原型
在11月份的一次訪談中,本片的生物特效總監曾表示,拉杜斯上將參考了著名的英國首相邱吉爾。而且,這種參考不僅體現在角色的體貌特徵上,還體現在演員對角色的塑造上。
2、甄子丹角色曾找李連杰出演
對奇魯的飾演者,盧卡斯影業最初只有兩個選擇:甄子丹或李連杰。選角導演最開始找到甄子丹,因為他的薪酬只要400萬美元,比李連杰的1000萬美元少很多。
為了引起甄子丹的興趣,導演加裡斯·愛德華斯也給甄子丹提供了一個後備選擇,飾演貝茲。甄子丹對電影很感興趣,但是因為摘要倫敦花五個月的時間拍攝讓他猶豫不決,最後他的星戰迷兒子才讓他下定決心。甄子丹提出把這個角色設計成盲人,他表示這是為了致敬日本劍客座頭市。
3、邁克·吉亞奇諾配樂救場
《俠盜一號》是《星球大戰》系列第一部片頭沒有出現爬行字幕,第一部沒有運用約翰·威廉士創作的經典主題音樂的電影。好萊塢著名配樂師邁克·吉亞奇諾為影片創作了全新的主題音樂,新音樂在片頭響起的時候還能依稀聽出其與原版主題音樂的相似之處。
影片原本籤約的配樂師是來自法國的亞歷山大·迪普拉,但是因為電影在重拍後改了基調和情節,所以他寫的曲子就被棄用了。迪普拉後來又忙於為呂克·貝松的《星際特工》做配樂,就沒有參加《俠盜一號》音樂改寫的工作。最後片方找來邁克·吉亞奇諾救急,後者只花了一個月就寫完了所有配樂。
訂票電話:0453-7566555
影城地址:海林市子榮街俄羅斯商城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