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毀滅,人類找到了另一個宜居星球,殊不知這星球上充滿了危機

2021-01-15 PeJoy遊戲說

環境被破壞,臭氧層破裂,溫室效應等,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這些嚴重的生態問題也隨之出現。這也就意味著地球正在遭受到破壞,總有一天,地球會不再適合我們人類居住,那時候留給我們的選擇,可能就只有遷移到其他星球了。

《獨自一人(The Solus Project)》為一款第一人稱視角的探索生存遊戲,玩家將扮演一位外星探險家,肩負人類文明存續的艱巨任務,在未知的異星球上展開探索活動。

而在這個神秘又美麗的星球上,卻是充滿了致命的危機,但敵人可不是什麼兇猛的外星怪獸,而是嚴酷的自然環境,玩家必須尋找食物和乾淨的水、適應劇烈異常的天氣變化、閃避天災、尋找庇護所等等。除了在美麗又致命的環境下試著活下去以外,還必須探索島上謎一般的外星文明遺蹟,深入未知的地底,為人類生機爭取一線希望。

這款作品是《The Ball》精神上的續作,《The Ball》是一款第一人稱動作解謎遊戲,玩家推著一顆大鐵球在地底遺蹟亂竄,利用鐵球觸動機關或殲滅敵人來通過層層關卡。不過沒玩過《The Ball》的朋友也不必擔心,不會有劇情理解上的障礙。有玩過的玩家更可以了解兩款作品之間的關係,以及神秘的大鐵球的來源。

這款作品更支持虛擬實境技術(VR),同時支持Oculus Rift和HTC Vive,讓玩家能更身歷其境的體驗異星球上獨特的美麗環境、更有臨場感的感受大自然下的劇烈天候,或者在漆黑的地底遺蹟探索的詭譎神秘感,經驗另一層次的遊戲體驗。儘管遊戲的優化非常良好,不過生動逼真的環境在VR下也對硬體相當苛求。

01外星探索:人類存續的最後希望

《獨自一人》故事設定在遙遠的未來,由於B型恆星的衝擊使得整個太陽系毀滅,僅存的人類搭乘太空母艦在外太空試著活下去,然而在資源越來越匱乏下,為了爭奪有限資源人們開始內鬥,人類文明就處於崩潰邊緣,為了延續人類的存續,五艘探索太空船分別被派往各處,尋找可以適合居住的星球,整個探索計劃就稱為「獨自一人」。玩家扮演的主角Sken便是在Solus 3探險隊中其中一名成員。

而當Solus 3探索太空船接近Gliese-6143-C行星時,卻意外墜毀,主角搭上緊急逃生艙迫降於星球上,與基地失聯,隊員生死不明,然而肩負人類存續的使命決不能輕言放棄,主角Sken便開始探索這片土地,原來這片土地上原來早有其他文明曾經存在過,什麼原因導致它們的滅絕?這顆星球真的安全嗎?

除了要在險惡的環境中生存以外,還要探索神秘的地底遺蹟,並想辦法與主基地聯繫,展開一連串的探險不只攸關自己性命,也是賭上人類存續的的大冒險。

02美麗又致命的大自然,最容易忽略的索命殺手

這款探索遊戲在生存要素方面的設計下了不少功夫,玩家必須時時刻刻提防大自然加諸有形或無形的傷害,尋找食物、飲用水、庇護所只是基本功。星球上劇烈的氣候非常不穩定,早晚溫差極大,半夜冷到-20℃以下乃是家常便飯,主角身上雖有防護衣禦寒,但可不防水,在低溫又溼身的情況下很容易失溫,筆者一開始遊玩不熟悉環境要素,多次失溫而被冷死,深刻體會到原來溫度和溼度也能殺人。

除了氣溫和溼度以外,不穩定的天氣常常形成暴風雨、打雷、龍捲風,有時甚至會出現流星雨,只要被龍捲風卷到或是流星雨砸到都會馬上Game over,讓野外探索更多了數分捉摸不定的驚險。而不穩定的天候更使得野外睡眠效果不彰,常常被打斷,尋找室內庇護所來睡眠或躲避天災也很重要。

03神秘的地底遺蹟,探索未知的滅絕文明

除了在地表上與大自然搏鬥以外,玩家也會常常深入地底探索,相較於地表,地底相對安全許多,溫差較小不容易失溫,常有充分的水源,也容易找到外星食品,不過四通八達的洞穴常常讓人迷路,而地底遺蹟也布滿各種機關陷阱,中後期出現更會出現藏身於黑暗中的致命威脅,讓地底探索添增了一些驚悚元素。

而作為一款探索遊戲,探索活動本身便是遊戲的重要核心,玩家最討厭探索體驗的不外乎就是繞了一大圈卻發現什麼也沒有,因此星球各區域都藏了不少秘寶,透過搜集寶物來獲得素質上的加成,提升主角的生存能力,而透過閱讀四散各處的碑文和壁畫,也能了解前住民的故事,是了解遊戲劇情的關鍵。

每個地區都是不小的開放性區域,更刻意沒有設計「小地圖」這種東西,玩家需依賴記憶來記住各種地標來導航,滿足喜愛探索兼生存要素的玩家。

04直線下滑的遊戲體驗

然而,《獨自一人》帶來的新奇體驗並無法持久,異星球上的自然風情、失落文明遺蹟是很讓人耳目一新,然而隨著遊戲進行,遊戲體驗轉趨平淡,中後期不外乎就是尋找鑰匙、開機關,前往下一個地區,很少有體驗上的重大轉折,也缺乏深刻的配樂來營造氣氛。

而缺乏小地圖的盲目探索有時也讓人感到相當不耐,搜集密寶的過程更是容易消磨耐心。然而,直衝主線又會略過6成以上的地區,以一款探索為主的遊戲著實讓人感到空虛,更不用說遊戲的主要故事都是透過四散各處碑文和日記來了解,《獨自一人》在體驗上的準頭拿捏似乎不太夠,非常可惜。

05總結

《獨自一人》算是一款不錯的探險生存遊戲,讓玩家體驗在美麗的紅色星球下,嚴酷的大自然考驗,而地底遺蹟未知文明的探索,更揉和輕度驚悚與神秘感。生存、探索、未知事物、神秘文明很元素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擁有VR設備的玩家更能體驗到更高層次、身臨其境的直接體驗。可惜的是,遊戲體驗很快的下滑,當玩家摸通生存要領、失去新奇感後,盲目探索的不耐感油然而生,無小地圖的設計從挑戰性變成煩躁,生存要素大幅減低也降低了不少挑戰性,一直要到最後才有較大的轉折。不過整體而言,還是能給予正面的肯定。

相關焦點

  • 宜居星球年終大盤點,五大星球適合人類居住,甚至有一顆有生命!
    為什麼歐美國家的科學家,對於宇宙中宜居星球這樣感興趣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估計很多人忙忙碌碌,不知道我們的地球已經出現危機,美女小倩根據相關的資料告訴大家,首先地球的資源已經開始逐步的枯竭,尤其是淡水資源越來越少,這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危機。
  • 如何讓火星上充滿水,從而成為宜居星球?
    地球終究不宜居,人類必須要尋找星際殖民最佳星球。火星自然條件是太陽系與地球環境最為接近的,使得改造火星成為太陽系所有星球中相對難度最小的一個,而且隨著太陽系宜居帶的外移,火星本來就越來越進入最好的宜居帶。
  • 24顆「超宜居星球」被發現!比地球更完美,其上或已存在生命
    提到宜居行星我們都知道,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所謂的宜居行星,就是指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樣的星球上氣候環境適宜,適合生命在上面繁衍生息。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第一次在宇宙中發現系外行星後,就開始尋找宇宙的宜居行星,因為從地球的演化來看,地球並不會永遠是人類的家園,終有一天,地球會資源枯竭,氣候環境也會變得不再宜居,而在那之前,人類需要為自己找到另一個新家園。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這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劉慈欣曾這樣回答:「我們的宇宙就像一座杭州城,你衣食無憂地生活在一個地下室(地球)裡面,你知道外頭存在著很多的地方,而你也知道你這輩子永遠也打不開地下室那個門,你只能用想像力去逛那些地方。」宇宙中存在著通用的規律,比如牛頓三定律在地球上和火星上同樣適用。既然一個並不特殊的太陽系中有一顆行星地球產生了生命,產生了文明,再小的概率乘以2萬億億顆這樣超巨大的數量,外星生命幾乎是必然存在的。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這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劉慈欣曾這樣回答:「我們的宇宙就像一座杭州城,你衣食無憂地生活在一個地下室(地球)裡面,你知道外頭存在著很多的地方,而你也知道你這輩子永遠也打不開地下室那個門,你只能用想像力去逛那些地方。」
  • 距地球9000光年,科學家發現充滿氧氣的星球,適合人類嗎?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卻並不是地球的主人,如果有一天地球迎來生存危機,人類如果沒有辦法離開地球,人類文明也將不復存在。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宇宙中去尋找其它的宜居星球,希望未來當人類飛行速度提升後,可以移民到其它星球之上。
  • 盤點最適合人類居住的五大宜居星球,其中一個簡直就是地球的翻版
    科學始終充滿神奇,特別是宇宙科學更是令人充滿無限的遐想。我們地球的歷史已經接近四十億年了,很多跡象表明,人類不可能永遠在地球居住,因此科學家開始尋找宜居星球,這是為了人類未來的繁衍生息。因此今天美女小倩統計出最近幾年科學家發現的宜居星球,將最有可能的五大星球列舉出來,供大家品評。
  • 「光年」之外,每個宜居星球的發現,都能牽動地球的神經,值得嗎
    經常看到天文學家又找到某「宜居星球」,跟地球相似指數多少?但是一看距離,樂了!人類目前連出太陽系的能力都沒有,你談多少「光年」外的事,這不是有點扯嘛!事實果真如此嗎!而地球人類群體,也害怕人類是宇宙的唯一,一直在尋找,證明人類不孤獨的證據,在這一過程中,人類內心矛盾的,既想證明宇宙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又怕一但真的存在,遭受毀滅的打擊如果一個星球被證明適合宜居,那麼只要時間足夠,那個星球上很大概率會誕生生命,以至於進化出高級智慧生命,誕生出文明。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比地球更適合住人,人類發現24顆「宜居」星球,地球將被捨棄?
    地球一直都是人類生存的家園,愛護地球,保護環境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懂得的道理,但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科學家認為,地球不一定就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其實在太陽系外面還有24顆星球的條件也非常好,而且比地球更適合住人!
  • 科學家發現24個比地球更舒適的宜居星球,人類啥時候搬遷?
    地球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家園,我們需要好好愛惜並且保護環境。今日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宣布了發現在太陽系之外有24顆比地球更加宜居的星球,這些星球的舒適程度遠超過地球。,以此標準來判定該星球是否宜居。現在已經發現了宇宙中有24顆超宜居星球,這些星球的年齡比地球要更久遠,同時也更溫暖潮溼。
  • 科學家發現24個比地球更舒適的宜居星球,人類啥時候搬遷?
    地球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家園,我們需要好好愛惜並且保護環境。今日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宣布了發現在太陽系之外有24顆比地球更加宜居的星球,這些星球的舒適程度遠超過地球。原來華盛頓州立大學針對4500個已知太陽系外行星,特意制定了一套適合人類居住的標準,以此標準來判定該星球是否宜居。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科學家發現比地球更宜居的星球,可惜人類永遠無法到達
    近日,有一個科學研究表明,研究人員至少發現了24顆比地球更宜居的行星,但是它們都處在太陽系之外。如此遙遠的距離人類能夠到達嗎?人類發現這些所謂的宜居星球是為了移民,還是為了探索太空生命呢?地球上生命的演化足足進行了35億年,生命的演化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只有一個恆星系統處於青壯年狀態才有可能有充足的時間等待生命的萌芽。
  • 科學家發現24個可供人類居住星球,宜居程度更甚地球
    從古至今,人類從不缺少飛天夢,隨著科技進一步發展,甚至曾經遙不可及的外星夢也仿佛變得一點點觸手可及。據海外媒體10月6日報導,最近美國的科學家就在移民外星這一課題上有了重大發現。甚至這些星球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 科學家發現24個可供人類居住星球,宜居程度更甚地球!
    從古至今,人類從不缺少飛天夢,隨著科技進一步發展,甚至曾經遙不可及的外星夢也仿佛變得一點點觸手可及。據海外媒體10月6日報導,最近美國的科學家就在移民外星這一課題上有了重大發現。來自華盛頓大學的一群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究地球以外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勤勤懇懇研究了數十年,沒想到還真讓他們找到了,還不止一顆,足足有24顆!甚至這些星球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 外星人致電地球科學家發現神秘信號,它來自一顆宜居星球
    比方說如果這顆系外行星擁有很強的磁場,那麼在恆星的輻射作用下,就會出現電磁信號,當然,如果這個推力成立,另一個猜想也會隨之出現:那就是距離地球51光年之外的這顆行星,或許會是一顆宜居星球。    不妨再讓我們看另一個問題:如果這顆系外行星真的宜居星球,那麼,神秘信號是上面文明發出的可能性有多大?  其實,這就需要判斷這顆行星的年齡了,如果它的年齡和地球相仿,是不排除上面存在著智慧生命的。說起來,不止是我們普通人在看到類似的報導時,總會第一時間聯想到「地外文明」,就連科學家,也都會往這個方面猜想。
  • 和地球最像的星球,有山有水有大氣層,宜居星球榜榜首!
    文/冰辰想要找到適宜居住的星球談何容易,而且還要考慮距離的問題,那麼就只能在太陽系中尋找。地球作為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已經是一個奇蹟了,所以說想要找到「第二個地球」還是很有難度的。可即使再困難也不會阻止人類進步的步伐,目前人類已經有目標星球,那就是火星以及土衛六。相信很多小夥伴對火星都有所了解了,對於土衛六可能不太了解,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土衛六這顆星球吧!土星算是一個「皇帝」,因為它「後宮佳麗三千」。土星擁有很多的衛星,而土衛六則是最大的一顆,應該算是「皇后娘娘」!同時土衛六還是太陽系中衛星大小排名第二大的衛星。
  • 如果地球毀滅,人類應該移民去哪個星球,然後再到那裡炒房?
    最近,在「2017騰訊WE大會」上,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髮表視頻演講,給出了人類即將探索外太空的宏偉的「突破攝星」計劃。前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主任Pete Worden隨後也發表演說,他更是給未來人類的去向指出了道路!
  • 一個與地球非常相似的美麗星球,人類的下一站或許就在那
    想必大家都看過《阿凡達》這部科幻巨作,它講述的是人類飛到遙遠的&34;開採資源。但是這個星球上的藍色原住民並不滿人類的做法,於是對人類發起了反擊。電影描繪了一個巨樹參天、生意盎然的美麗星球&34;,甚至比地球還要美麗很多倍,可惜的是空氣並不適合人類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