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洩漏已經三年,善後工作至今沒有結束。據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3月18日)報導,東電仍在招募工人以完成福島第一核電站的退役工作。還記得人類歷史上同為7級的另一場最嚴重核洩漏事故嗎?不同於福島核洩漏,此前媒體對車諾比災後慘痛景象的大量報導一直令人印象深刻,但如果你去看一看那裡今天的生態狀況,恐怕要大吃一驚了。美國公共廣播電臺的一檔節目中,科研人員帶領觀眾一起遊歷了車諾比這塊如今欣欣向榮的人間淨土。
科學網的博客作者薛加民博士3月10日分享了節目中的圖片,他寫道:
Radioactive Wolves報導車諾比截圖
1986年4月26日凌晨,蘇聯共和國西南部(現為白俄羅斯與烏克蘭交界處),小城車諾比的寧靜與安詳在一瞬間被打破。劇烈的爆炸驚醒了所有睡夢中的人。核電站周圍方圓幾百公裡的數萬居民在幾天內被迅速撤離,留下了一個高度現代化的空城。
多年以後,當科研人員再次回到這塊曾經受過人類科技嚴重創傷的土地時,驚奇地發現,在沒有人類打擾的短短二十多年裡,自然界已經把核電站爆炸的陰霾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萬物欣欣向榮,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美好世界。美國公共廣播電臺PBS為此製作了一期節目,叫做RadioactiveWolves。
當年的核洩漏,經過大自然二十多年的自我療傷,已經幾乎消失於無形。生態學家發現在輻射區內白鼠新生兒殘疾率只比輻射區外略高。
沒有人類幹擾的自然,是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即使像車諾比這樣深受創傷的土地,也能很快變得欣欣向榮。「人禍」猛於「核」!試圖改變自然,徵服自然的人都只會把大好山河弄得烏煙瘴氣以後,自取滅亡。有時候甚至是對自然出於善意的改變,都會帶來災難。比如美國森林防火工作做得很好,閃電引發的天火都會被儘快撲滅,所以一片森林可以幾十年都不發生火災。但是後來發現,這些安靜幾十年的森林常常會發生一些無法控制的特大火災,把整片森林都燒得寸草不生,極難恢復。現在,人們意識到一些小範圍的天火是維持森林健康的必要途徑。它會燒掉一些枯枝敗葉,讓樹木生長得更加茁壯,也減少了堆積在地表的燃料,避免大範圍火災的發生。如果連這些火都撲滅了,那麼日積月累,等待人們的就是無法撲滅的大火。
理解自然,順應自然,我們才能在這個地球上生存下去。
以下是其中一些截圖。
車諾比核電站座落於一片水草豐茂,土地肥沃的溼地。從上圖我們還能看到當年被開墾出來的良田,以及漫無邊際的河流。
上圖展示了曾經繁榮的城市。影片的旁白說,這是蘇維埃共產主義的樣板城市。許多在核電站工作的工程師就在這裡安家。在人去樓空之後,樹木成了這裡的主人。地平線上隱約矗立著幾根煙囪一樣的地方,就是核電站。
走近核電站,時光停留在了1986年。如果不知道這裡曾經發生過爆炸與核洩漏,我們感受到的只有恬靜。
在核反應堆前面的湖泊裡,生活著各種魚。上圖就是一條碩大的鯰魚。它在淡水魚的食物鏈裡處於頂端,除了偶爾有空中的飛鷹會把它叼走,在水裡它無所畏懼。鯰魚長壽,無人為幹擾時可活百歲以上,所以湖泊裡有些鯰魚長達一米,老鷹都叼不動,它們就可以放心地頤享天年了。注意,這並非輻射導致的變異。
曾經的水渠漸漸變成小河,曾經的良田重新變作森林。
河流裡水鳥棲息,被當年的農夫趕走的水獺也回到了家園。
森林裡各種鹿出沒,而最為生態學家關注的狼群也活的很滋潤。狼活得好,代表了整個生物鏈的健康。
曾經一度在野外滅絕的矮腳馬被釋放在這片區域,出人意料地繁衍生息了下來。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野生矮腳馬種群。
坍塌的房舍外,野蘋果掛滿枝頭,也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