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紀錄片報導車諾比:人間最後的淨土

2021-01-15 觀察者網

福島核洩漏已經三年,善後工作至今沒有結束。據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3月18日)報導,東電仍在招募工人以完成福島第一核電站的退役工作。還記得人類歷史上同為7級的另一場最嚴重核洩漏事故嗎?不同於福島核洩漏,此前媒體對車諾比災後慘痛景象的大量報導一直令人印象深刻,但如果你去看一看那裡今天的生態狀況,恐怕要大吃一驚了。美國公共廣播電臺的一檔節目中,科研人員帶領觀眾一起遊歷了車諾比這塊如今欣欣向榮的人間淨土。

科學網的博客作者薛加民博士3月10日分享了節目中的圖片,他寫道:

Radioactive Wolves報導車諾比截圖

1986年4月26日凌晨,蘇聯共和國西南部(現為白俄羅斯與烏克蘭交界處),小城車諾比的寧靜與安詳在一瞬間被打破。劇烈的爆炸驚醒了所有睡夢中的人。核電站周圍方圓幾百公裡的數萬居民在幾天內被迅速撤離,留下了一個高度現代化的空城。

多年以後,當科研人員再次回到這塊曾經受過人類科技嚴重創傷的土地時,驚奇地發現,在沒有人類打擾的短短二十多年裡,自然界已經把核電站爆炸的陰霾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萬物欣欣向榮,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美好世界。美國公共廣播電臺PBS為此製作了一期節目,叫做RadioactiveWolves。

當年的核洩漏,經過大自然二十多年的自我療傷,已經幾乎消失於無形。生態學家發現在輻射區內白鼠新生兒殘疾率只比輻射區外略高。

沒有人類幹擾的自然,是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即使像車諾比這樣深受創傷的土地,也能很快變得欣欣向榮。「人禍」猛於「核」!試圖改變自然,徵服自然的人都只會把大好山河弄得烏煙瘴氣以後,自取滅亡。有時候甚至是對自然出於善意的改變,都會帶來災難。比如美國森林防火工作做得很好,閃電引發的天火都會被儘快撲滅,所以一片森林可以幾十年都不發生火災。但是後來發現,這些安靜幾十年的森林常常會發生一些無法控制的特大火災,把整片森林都燒得寸草不生,極難恢復。現在,人們意識到一些小範圍的天火是維持森林健康的必要途徑。它會燒掉一些枯枝敗葉,讓樹木生長得更加茁壯,也減少了堆積在地表的燃料,避免大範圍火災的發生。如果連這些火都撲滅了,那麼日積月累,等待人們的就是無法撲滅的大火。

理解自然,順應自然,我們才能在這個地球上生存下去。

以下是其中一些截圖。

車諾比核電站座落於一片水草豐茂,土地肥沃的溼地。從上圖我們還能看到當年被開墾出來的良田,以及漫無邊際的河流。

上圖展示了曾經繁榮的城市。影片的旁白說,這是蘇維埃共產主義的樣板城市。許多在核電站工作的工程師就在這裡安家。在人去樓空之後,樹木成了這裡的主人。地平線上隱約矗立著幾根煙囪一樣的地方,就是核電站。

走近核電站,時光停留在了1986年。如果不知道這裡曾經發生過爆炸與核洩漏,我們感受到的只有恬靜。

在核反應堆前面的湖泊裡,生活著各種魚。上圖就是一條碩大的鯰魚。它在淡水魚的食物鏈裡處於頂端,除了偶爾有空中的飛鷹會把它叼走,在水裡它無所畏懼。鯰魚長壽,無人為幹擾時可活百歲以上,所以湖泊裡有些鯰魚長達一米,老鷹都叼不動,它們就可以放心地頤享天年了。注意,這並非輻射導致的變異。

 

曾經的水渠漸漸變成小河,曾經的良田重新變作森林。

河流裡水鳥棲息,被當年的農夫趕走的水獺也回到了家園。

森林裡各種鹿出沒,而最為生態學家關注的狼群也活的很滋潤。狼活得好,代表了整個生物鏈的健康。

曾經一度在野外滅絕的矮腳馬被釋放在這片區域,出人意料地繁衍生息了下來。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野生矮腳馬種群。

坍塌的房舍外,野蘋果掛滿枝頭,也無人問津。

相關焦點

  • 《拯救車諾比》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拯救車諾比》託馬斯·詹森執導,一部紀錄片。影片講述了1986年4月26日凌晨的1點23分,前蘇聯烏克蘭地區車諾比核電站的一聲爆炸,帶來了人類和平使用核能歷史上的一次最大的慘劇。車諾比核電站是前蘇聯最大的核電站,共有4臺機組。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使得原本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鎮,卻因為一次不普通的核電站爆炸事件而聞名世界,方圓百裡內,成為地獄之外的人間地獄。怎麼說呢,人遠遠不能深刻感受到除自己自身以外的痛。對於沒經歷過的我們,是幸福的,卻又是慚愧的,因為我們無法想像,他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
  • 香港中文大學舉行「人間淨土與彌陀淨土」研討會
    研討會於10日下午五時於葵湧觀音講堂隆重閉幕(圖片來源:香港西方寺) 2016年1月9日至10日,「人間淨土與彌陀淨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隆重舉行。此次研討會由香港西方寺與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及中華佛教文化院主辦,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遼寧大學永惺佛學研究中心、佛光大學、南華大學、珠海學院、香港菩提學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智度會弘法慈善基金及觀音講堂等國際多家大學協辦。來自中國內地、臺灣、日本、馬來西亞、澳門、韓國、美國、英國、澳洲、越南、新加坡及香港等世界多所大學的專家學者共60人,遞交論文59篇。
  • 《車諾比》登頂榜首,災難改編如何向紀錄片「偷師」?
    其中最後一集的評分更是可怕的9.9分。「看著人們在輻射粉塵裡翩翩起舞,我都屏住了呼吸,大氣都不敢喘,仿佛粉塵會穿過屏幕一樣。」「真正的恐怖片,因為真實,更顯得可怕。」「雖然只有短短五集,但帶來的壓抑感已經沉重得讓人難以入睡。」
  • 人間最後一片淨土也面臨威脅
    遙遠的北極,潔白又神秘,一直被視為人類尚未「染指」的人間淨土。然而,這片稀罕的美好如今也面臨著塑料汙染的威脅。   根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北極積雪中發現了大量微塑料。
  • 《車諾比》完結,IMDb評分9.7一部像紀錄片一樣真實的美劇
    《車諾比(Chernobly)》是HBO推出,今年5月6日首播的核災難5集迷你劇,並已於昨日完結。《車諾比》是對發生在三十多年前這場核災難的真實回顧,借用西方影評人的評價:《車諾比》的畫面製作和細節設計是「非同尋常的」(Extraordinary)。
  • 最後一片「人間淨土」南極爆發疫情,智利研究基地36人確診新冠
    正當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的時候,地球最南端有「人間淨土」之稱的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22日援引智利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1日,智利官方消息稱,智利位於南極的研究基地報告了36例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病例,其中有10人為南極科考基地的維修工人,另外26人則是智利陸軍人員。
  • 《車諾比》最後的饋贈:真相一直在靜靜等待……
    《車諾比》播完了最後一集。主持核洩漏調查和救援的列加索夫院士,在法庭上說出真相,指出了事故的來龍去脈。法庭警告他:「如果你是暗示蘇聯政府應對所發生的一切負責,那你的立場很危險。」
  • 《車諾比》,是真相還是渲染?
    美英:劇集真實,更是警醒新劇《車諾比》(圖1)以當年主持事故處理的蘇聯核物理專家瓦列裡·列加索夫的回憶開始,將觀眾帶回1986年的災難時刻,展現出整個蘇聯,上到戈巴契夫,下到普通市民、消防員和士兵等各個層面的反應。
  • 「人間淨土」紐西蘭,特卡波湖這樣玩才浪漫!
    位於紐西蘭南島上的特卡波湖,平靜的湖水被南阿爾卑斯山包圍,美得讓躁動的心都得了治癒。晚上在約翰山看漫天星辰,銀河一覽無餘的呈現在眼前,伸手可及。這樣的地方被稱為「人間淨土」再合適不過了。「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是每個見過特卡波湖魯冰花的一致感受。
  • 盤點中國那些美到骨子裡的地方,堪稱人間仙境,藏著最動人的風景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但我們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同樣也擁有著無數的美景,如果你能看遍中國的美景,那同樣也能驚豔你的所有時光,下面就給大家盤點下我們中國那些美到骨子裡的地方,真的堪稱人間仙境啊,藏著最動人的風景。
  • 車諾比一日遊
    視覺中國供圖當地時間2017年4月15日,烏克蘭車諾比,廢棄的幼兒園內。黃小婉/攝當地時間6月7日,烏克蘭車諾比,遊客參觀禁區。據報導,由於新劇《車諾比》的熱播,這個地方的旅遊業突然變得非常受歡迎。歷史上最可怕的核事故災難現場,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旅遊景點。
  • 車諾比紀錄片第一集
    近日,HBO發布了五集關於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紀錄片,將我們的回憶帶回了當年的那個凌晨。車諾比核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當時屬於蘇聯的烏克蘭普裡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
  • 去嗨皮|四川稻城亞丁,藍色星球上最後一片淨土!
    去嗨皮今天,想要帶你們去稻城亞丁看看那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如果上帝有個失落天堂,那一定是稻城亞丁的樣子。它的傳說古老遙遠,它的文化絢麗多彩,它的風景震撼壯美,它是「最後的香格裡拉」、「藍色星球上最後一片淨土」!
  • 這是我國最後一片淨土,幾百年來幾乎無人涉足,被譽為天然基因庫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國家,可能有很多地方還沒有開發,但就在中尼邊境,就有這樣一個地方,這個地方被央視評為中國最後一個淨土,300年來無人涉足,甚至這裡的美女也被戲稱為野生的,這到底在哪?
  • 《搶救車諾比》:無形的敵人
    《搶救車諾比》中的畫面經濟觀察網 曾榛/文 好幾年前就知道《搶救車諾比》是discovery一部很火的紀錄片,但一直沒提起興趣去看車諾比核洩漏事故成為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慘重的核災難。這是一部肅然起敬的紀錄片,它再現了災難發生後被隱瞞多年的珍貴畫面,這些畫面由數名記者冒著核輻射的巨大威脅紀錄下來的,他們中的許多人因此被奪去了生命,倖存者也終身飽受病痛折磨。然而,這部紀錄片的偉大並不在於公布了多少令人震驚的災難畫面, 而在於它揭示出這場曠世浩劫的悲劇根源——「最大的災難,並不是輻射,而是謊言。」
  • 紀錄片回春潮:《風味人間》美食誘惑,西瓜視頻探秘宇宙
    文|阿木「人間至味在身邊。」周日,騰訊視頻《風味人間2》即將帶著各式各樣的美食回歸,這或將給已經趨於平靜的紀錄片江湖,帶來了一些新的活力。由《舌尖上的中國》原班團隊所打造的《風味人間》,可以說是近幾年美食紀錄片臺轉網試水的典範,總導演陳曉卿從央視離職後,成立稻來傳媒,與騰訊視頻聯合製作了這部美食探索紀錄片。
  • 藍色星球的最後一片淨土——稻城亞丁
    亞丁,一個傳說中的人間聖地,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五彩繽紛的人間仙境。有人說,稻城—亞丁是「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這裡最早是被美國探險家約瑟夫,洛克發現,他於1928年到達亞丁,並把所拍到的照片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引起了巨大轟動。
  • 此地被稱為「最後的淨土」,2003年才被移交中國,300年杳無人煙
    此地被稱為「最後的淨土」,2003年才被移交中國,300年杳無人煙紛雜喧囂的塵世間,真的存在淨土嗎?若要真的有,你會去嗎?夏爾希裡被稱為「中國最後的淨土」,不了解她的人也許會懷疑,但看完小編的文章後,你便會認為它名副其實,甚至還要拿起手中的相機去遊覽一番,因為它實在是太美了!
  • 紀錄片推薦《極地》:21個藏區故事,一起領略極地特有的人文之美
    最近有好多關於藏區的紀錄片,比如《極地》、《香巴拉深處》。這部紀錄片是由《第三極》原班人馬打造的,它講述了21個發生在藏區裡平凡而精彩的故事。每一幀都是壁紙,每一幕都是人間仙境。與多數紀錄片不同,《極地》最初就決定選擇一位演員來配音,而這部紀錄片由蘇揚、楊爍配音。講真,我倒挺喜歡楊爍的聲音,當然最喜歡的還是央視版啦!然而某些觀眾對於他的討論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從未停止過,因為他們覺得旁白太出戲了。
  • 《車諾比》:34年後,被仰望與被遺忘的
    截圖來自紀錄片《車諾比:30年後》(美)30年後,科學家們來到這裡,去探索其中未被了解的真相。如今的紅樹林雖然開始重新煥發生機,但依然不適合人類居住。地上堆積的樹葉一點也沒有腐爛,而是「被永遠地保存在了永恆的秋季」,就像變成了化石一樣。原因是,這裡沒有能夠分解樹葉的微生物、細菌和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