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長時間觀測星空,你可能會有一個感覺是什麼,所有的星都東升西落,但是為什麼叫東升西落呢?
就是實際上所有的星,它都圍繞著一個星在轉圈。哪個星呢?就是北極星。為什麼呢?因為實際上並不是星空在轉,是因為地球在轉。地球它繞著一個自轉軸,那個自轉軸它正好就指的是這個北極星,所以地球在自轉的時候,你看天上的星星都在轉。你要對著這個北極星拍才有這種圓圈這種感覺,要不然你不對它拍的話,你拍出來只是些弧線。
另外就是天文拍攝也有一些技巧,你可以加一些比較漂亮的前面這些風景,比如說有一棵樹,一些漂亮的巖石,然後這樣的話,拍出來這個照片它的藝術性會更強一點。
大概400多年前,有一個天文學家叫伽利略,他最早的時候當時其實望遠鏡已經發明了,但是大家一般比如說在電影裡面看,看到一個海盜是經常拿一個望遠鏡看前面有沒有什麼船,或者看到別的海盜有沒有來。就拿一個這個單孔望遠鏡,然後一抽出來一看特別酷,能看特別遠。但是伽利略當時做了一件事,相當於是天文學的一個非常巨大的一個飛躍。
在400多年前,伽利略把這個望遠鏡指向了天空,然後這個一下就發現這個怎麼看到的東西和咱們平時拿眼睛看到東西完全不一樣。比如說伽利略當時他看到了月球,很多這種環形山坑坑窪窪的,然後有高山有峽谷,包括看到這個木星。
然後另外一個,他也看到一些別的奇觀,比如說像這個金星。咱們看金星可能這只是一個小點,但有時候感覺特別亮,有時候感覺稍微暗一點。實際上伽利略當時也發現它有時候會特別亮。它其實有那種盈虧,類似於這種月亮,就有時候它是圓的,有時候它是個月牙。金星也有這種情況,因為它這個運行軌道在這個地球軌道裡邊,所以有這種情況。
大家經常會說一句話,人和動物一個最大的區別在於會製造和使用工具。你如果用眼睛來看的話,比如說人類可能看這個星空,其實各個國家的文明,你看那個最早的記載裡面,都有介紹的星空,但是他都是拿眼睛來看,然後伽利略這個相當於是他用一個工具來看,所以是一個非常有劃時代的意義。他是人類第一次用的工具看,這個工具它不是不變的,它是在變化的,你一旦用了這個工具之後,你可以把這個工具變得越來越大越粗。
18世紀晚期,一個英國天文學家叫赫歇爾,他建造了一個望遠鏡,就是1.2米的望遠鏡,這個望遠鏡實際上已經非常厲害了。就以當時這個科技,大家感覺就是一個房子上,架了一個像大炮一樣的,就是它這個聚光能力,看的這個就是收集這個光澤能力一下就提升了很多,讓人就能一下子看到非常遠的天體。
20世紀初的時候,就是1917年的時候,美國的一個富商叫胡克,他資助建造一個2.5米的一個望遠鏡叫胡克望遠鏡,宇宙膨脹就是用這個胡克望遠鏡發現的。
然後大家看這個望遠鏡,就覺得這個望遠鏡好像看著好像不是很大。但是實際上它是非常大的一個望遠鏡。全世界最大的這個折射望遠鏡就是這個葉凱士望遠鏡,實際上它的口徑只有40英寸也就是一米。
像這個圖上這個叫海爾的5米望遠鏡,當時是那個大概1948年的時候建成的,就是在美國,它的口徑是5米,然後它這個望遠鏡建成之後,相當於是四五十年裡面一直保持著全世界一個成像質量非常好的情況下最大的口徑這個光學望遠鏡。
1991年的時候,凱克望遠鏡造成。之後大家都知道那個凱克望遠鏡十米的口徑,所以在那個之前一直是這個海爾望遠鏡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