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鳥在很多人的童年裡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記事的時候就在地裡捉這個東西,小時候抓過這玩意兒,在林地裡野生的很多,早上地上撒上糧食,一吹哨子就把它引來了,在魯西南平原上的森林裡,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鳥,讓那些兒時在那裡抓過鳥的人津津樂道。
這種鳥個頭不大,善於短途低飛,遇到危險也會習慣性的躲進草叢裡,這種鳥的名字叫桂花雀。其實是鵪鶉的一種,學名叫藍胸鵪鶉,體重只有四十克左右,與我們常見的鵪鶉比較身材還要小很多。
雄桂花雀的顏色比較深,看起來相對比較靈動,雌桂花雀看起來顏色比較素淡,更像大家常見的麻雀。雌雄桂花雀不僅羽毛顏色不同,連爪子都不一樣。除了這個顏色的,它還有銀色的和駝色的三種顏色。
桂花雀也和普通鵪鶉一樣,在我國都有大範圍分布,屬於無生存危機的物種。普通鵪鶉的人工養殖歷史更長,人們養殖桂花雀和普通鵪鶉一樣。它最大的經濟價值是它的蛋,養殖戶主要是賣蛋獲得效益。看起來普通的鵪鶉個頭要比桂花雀大四五倍,那麼它們的蛋有沒有區別呢?
桂花雀蛋比鵪鶉蛋還要小,更加的精緻,而且它不像鵪鶉蛋上面會有那麼多斑點和花紋,它幾乎都是純色的,而且還有好幾個顏色,表面也比較光滑,看上去就像鵝卵石一樣非常的漂亮。
作為養殖的品種,桂花雀養殖,近幾年在廣東、湖南、山東等省份逐漸增多,這個鳥非常好養,因為它屬於野性的,然後它本身對普通的病抵抗力特別強,然後就是平時它吃的飼料都是我們自己配的,有豆粕、玉米、魚骨粉。除了吃這些之外,還可以給它加些菜葉,還有黃粉蟲,加加餐補充營養。這種自己配的飼料非常省錢。它從出殼到下蛋45天的時間,不到一元錢的成本。
它卻吃得少,和雞比起來卻是產蛋高手,據統計雞一年產蛋量是自身體重的七到八倍。桂花雀一年的產蛋量就可以達到它自身體重的23倍,就產蛋時間來說,雞一般105天進入產蛋期,桂花雀35天就進入產蛋期了。看來這小小桂花雀可真不簡單呢。
一斤桂花雀蛋 大約有82個左右,那就相當於一個桂花雀蛋是六克左右,一個雞蛋的重量一般是60到70克,那麼就相當於10個桂花雀蛋的重量,普通鵪鶉蛋也就是10克左右,那麼一個鴕鳥蛋相當於多少個桂花雀蛋。
養殖桂花雀,時間自由,蛋可以賣,自己家孩子也能吃,主要還是想有錢賺了,一隻桂花雀一年可產蛋三百多個,去掉人工和飼料成本,利潤還是很可觀的,在三年的產蛋高峰期過後,還可以當成鳥作為商品秒賣掉。
咱們這個桂花雀,就是要淘汰不下蛋的商品雀,咱們就能賣十幾塊錢,除了些經濟價值以外,因為桂花雀養殖成本低,個體嬌小可愛,往往還可以作為寵物飼養。桂花雀的蛋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卵磷脂、胺基酸、維生素C、鐵、磷、鈣等營養物質可補氣益血,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桂花雀養殖技術雖然並不複雜,但許多環節還是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剛孵化出來的時候必須照顧周到,特別是溫度要控制好,當然更主要的是先考察好市場,確定當地的消費者是否能認可這種比鵪鶉更小的鳥,再去大規模養殖。如果大家有農業養殖這方面知識的朋友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