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華人如何更好融入當地?(僑界關注)
近日,紐西蘭梅西大學一名學者表示,紐西蘭的移民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筆「財富」。
紐西蘭作為移民國家,華人數量龐大。如何更好地融入當地,造福紐西蘭,是華人面臨的重要問題。
政策寬容 華人漸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移民海外。碧海藍天、水清沙白、風景優美的紐西蘭成為華人移民的熱點國家。
紐西蘭是典型的移民國家,2015年,歐洲移民後裔佔紐西蘭總人口74%。這種移民國家屬性使得當地人對移民的態度更加積極。
「當地人對外來民族是非常熱情包容的。紐西蘭的歷史源於英國殖民者登陸紐西蘭並與當時的土著人籤訂條約。這意味著這批英國殖民者從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也是外來移民。」旅居紐西蘭多年的華人政治評論作家肖志鴻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
一項紐西蘭全國民調顯示,針對同樣的問題,紐西蘭對移民持積極態度的人數是歐洲的兩倍甚至三倍。
「相比於歐洲複雜的政治生態與迥異的文化差異,紐西蘭的移民環境相對簡單。」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陳奕平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總的來說,相對開放的國家政策,相對寬容的移民態度,為紐西蘭移民營造了良好社會環境。」
紐西蘭政府出臺的延長過渡籤證時間、個人籤證時間等舉措,為移民提供了諸多便利。據紐西蘭先驅報中文網近日報導,從今年11月起,旅客離開紐西蘭時將不再需要填寫離境卡,這將大大便利經常出入境的華人。
「從華人的角度來看,紐西蘭也是相對比較容易融入的國家,華人可以更容易地接觸、了解和『玩轉』西方的社會習俗、政治規則,從而能夠更好地融入當地。」肖志鴻稱。
據紐西蘭統計局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來自中國的新移民正不斷增多,華人移民佔紐西蘭新移民人口比例不斷上升。2015年,華人新移民為11036人,佔當年紐西蘭外來移民總量的9.1%,華人總人數達20萬左右。
貢獻當地 廣獲好評
紐西蘭華人移民活躍於當地社會的各個領域,並在商業、文化、教育、科技、建築、服務等多個領域取得驕人成績,逐漸獲得了當地人的認可。
據紐西蘭先驅報中文網報導,越來越多的華人在紐西蘭嶄露頭角,獲得紐西蘭國家榮譽。臺大江是一位紐西蘭華人註冊建築師。他從奧大建築系畢業,之後進入紐西蘭頂尖建築事務所,2014年獲得紐西蘭全國建築設計新人獎。
7月,紐西蘭潮屬總會向紐西蘭兩個慈善機構捐助了1萬紐西蘭元和價值8萬紐西蘭元的救護車,接受捐贈的醫療慈善機構代表表示,這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僑團第一次向他們捐款。
「我在紐西蘭居住了十幾年,從未受到過當地人的歧視。當地人對華人的態度非常友善,我認為是中國人的勤勞守法贏得了他們的尊重。」肖志鴻說。
紐西蘭《信報》近日刊文稱,紐西蘭—中國關係促進委員會發布了首份「中國印象」調查報告。該委員會執行主任史蒂芬·雅可比表示,如今在紐西蘭的街道上有更多的中國人,包括遊客、移民和投資者。調查還顯示,大多數紐西蘭人對中國文化持積極態度,並且認為中國的普通話是學校最實用的語言之一。
目前,漢語已超過法語和西班牙語,成為紐西蘭小學最受歡迎的外語語種。此外,華人移民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帶來的不同文化、宗教差異也給這個美麗的國家添上了不一樣的色彩。
面臨挑戰 積極融入
不過,華人移民也面臨著一些挑戰。近日,在紐西蘭移民投資協會會議上,梅西大學副校長保羅·斯普利稱,在紐西蘭,儘管大部分當地人對華人移民比較友好,但仍有些人對華人抱有敵意。
紐西蘭亞洲基金會在2016年發布《紐西蘭人對亞洲和亞裔的認知:2015年度調查》報告揭示,雖然亞裔族群對紐西蘭的經濟、文化等都作出了突出貢獻,但紐西蘭人在了解亞洲、了解亞裔的問題上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華人在紐西蘭的確面臨著一些問題。一方面是隨著中國新移民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投資房地產的華人,引起了當地人的一些疑慮,影響到對華人的好感度。另一方面,是紐西蘭右翼政治力量在炒作華人對紐西蘭的負面影響。」陳奕平分析。
儘管移民問題成為一些政客撈取政治資本和吸引大眾眼球的手段,但令人欣慰的是,紐西蘭政府的移民政策、當地人對移民的看法總體上都是積極的。這種積極的態度實際上是一種客觀、長遠的考量。
如何化解誤會、消除對立情緒?保羅·斯普利認為,一個地方對移民的包容程度和與移民的「接觸」是緊密相關的,「紐西蘭有些地方和移民沒什麼接觸,通常那個地方對移民的敵意就會更高」。
接觸與融入是華人真正成為住在國財富的關鍵。華人應該為當地社會盡公民責任,積極參與社區建設,例如參加當地社區的消防隊、醫療隊等,「以小見大」,從細節中融入,真正成為當地社會的一分子。
「華人應該積極參與當地慈善活動,積極參政議政,讓當地人明白華人不是『杵在那裡不吭聲』的群體,而是與自己有共同利益的『命運共同體』,是『自己人』。唯有如此,紐西蘭人對華人的誤會或偏見才會被強力掃除。」肖志鴻說。
陳奕平認為,「華人最大的財富是橋梁,是中國與紐西蘭之間的紐帶」。當前,紐西蘭正在密切關注亞洲、關注中國。「一帶一路」建設,華人可以成為當地企業、政府之間合作共贏、互幫互助的橋梁。
融入當地,搭建橋梁,華人將不僅是住在國的財富,也將是中國的財富。(孫少鋒 王晴 馬海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