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2003年 SARS疫情爆發的根源——2020年的啟示

2020-12-04 UniversalLily

很難相信,病毒是這個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微生物之一。它分布於世界的各個角落,冰川、土壤、熱泉、鹽湖、海洋,以及各種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體內,甚至人類的腸道中也存在著大量的病毒。可以說,人類生活的環境中充斥著病毒。

1886 年,科學家第一次發現了引起菸草疫病的原因,即後來命名的菸草花葉病毒,從此打開了病毒研究的大門。在人們的印象中,病毒通常面目可憎,要麼引起可怕的人類傳染病,如天花、流感、伊波拉出血熱;要麼引起經濟動物的疾病,如豬瘟、禽流感;要麼引起經濟作物的損失,如玉米條紋矮縮病、菸草病毒病(俗稱菸草花葉病)等。病毒對人類生存的影響巨大,然而人們對這一類生命形式的了解依舊十分有限。迄今為止,在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的病毒目錄中,上了「戶口」的病毒也不過五千多種。在病毒分類學中,病毒大多依據形狀來命名,並根據基因組和宿主等信息進行分類。

在這些病毒中,有一類病毒極為特殊,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它就是冠狀病毒。在種類眾多的病毒中,它是極少數能導致人類及其他哺乳動物共同患病的病毒,因此格外危險。目前已知的冠狀病毒種類繁多:感染蝙蝠的有 15 種,感染人的有 7 種,感染鼠的有 3 種,感染豬的有 3 種,感染鳥類的有 7 種,感染貂類的有 2 種,感染白鯨的有 1 種,感染刺蝟的有 1 種。

為了自身的生存,冠狀病毒在進化中獲得了幾項特殊的能力。首先,病毒的結構一般比較簡單,通常由蛋白質外殼包裹著核酸構成,而冠狀病毒在蛋白質外殼之外,又穿了一層脂質的「外衣」,這套「外衣」與細胞膜的成分十分相似,因而可以幫助病毒與細胞膜接觸融合;其次,冠狀病毒使用 RNA 而非 DNA 作為儲存遺傳信息的載體,而遺傳信息的複製則採用從 RNA 到 RNA 的複製方式,這套遺傳信息的存儲和複製機制使得冠狀病毒極易變異。

對病毒來說,有些利用 DNA 作為遺傳物質,有些利用 RNA 作為遺傳物質。由於 DNA 的化學性質比 RNA 穩定,因此以 DNA 為遺傳物質的病毒,基因組較為穩定。如果病毒利用 RNA 作為遺傳物質,同時利用 RNA 為模板直接複製 RNA,由於 RNA 本身的結構不夠穩定,複製速率快,突變率大大增高。因此,以 RNA 為遺傳物質的病毒,更容易發生變異。

2003 年爆發的 SARS 是本世紀初一場極為嚴重的烈性傳染病,病死率超過 10%。而造成疫病傳播的病原微生物,不是細菌,不是真菌,不是衣原體或支原體,而是一種冠狀病毒——SARS 冠狀病毒。為了找到 SARS 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切斷冠狀病毒傳播的源頭,防止它們再次為禍,科學家開始了艱難的溯源過程。

溯源,就是追溯病毒的自然宿主。那麼如何追溯呢?我們如何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動物感染了冠狀病毒呢?這裡就要用到兩種技術。一種是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科學家從動物身上取樣,進行病毒基因的體外擴增,並用螢光染料標記反應的進行,那麼能在反應中顯示強螢光信號的就說明動物感染了病毒;如果沒有檢測到螢光信號,就可判定該動物沒有被這種病毒感染。另外一種是免疫學技術,製備檢測用的檢測試劑,對樣品進行測試,抗體反應呈陽性的可判定為被病毒感染。

SARS 流行早期,病例的職業多為廚師或與動物相關的行業,因此推測病毒可能來自動物。科學家用上述方法檢測了廣東野生動物市場的很多動物,最終發現,在果子狸的群體中大量存在著冠狀病毒。因此,人們大量撲殺果子狸,以防止疫情進一步發展。

那麼,果子狸是否就是 SARS 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呢?病毒的自然宿主需要滿足以下條件:病毒與自然宿主和平共處,病毒並不引發自然宿主患病,因為病毒和其自然宿主在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逐漸達到了相安無事的狀態。但是,科學家在擴大了對家養和野生果子狸的檢測後,發現在野生動物市場之外,果子狸並未大規模地感染冠狀病毒。在實驗室中,科學家還發現,造成人類 SARS 的病毒同樣可以使健康的果子狸出現嚴重的臨床症狀,這提示雖然野生動物市場的果子狸是傳播 SARS 冠狀病毒的途徑,但是 SA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另有其「人」。

那麼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到底是誰?儘管 SARS 冠狀病毒已經銷聲匿跡多年,科學家依然沒有放棄溯源,他們將懷疑的目光投向了一種特殊的哺乳動物——蝙蝠

是什麼線索導向了蝙蝠?這得益於科學領域的國際合作。蝙蝠是很多動物病毒的宿主,包括出現在澳大利亞的亨德拉病毒和橫行東南亞的尼帕病毒。由於受到獨特的免疫系統的保護,儘管持續感染了多種病毒,蝙蝠卻沒有染病的症狀。在一些食物匱乏的小島上,蝙蝠甚至是島上土著主要的蛋白質來源。自己攜帶多種病毒卻不發病,蝙蝠成了冠狀病毒自然宿主的熱門「候選者」。

科學家輾轉廣東、廣西、湖北、天津等地,尋找蝙蝠棲息的天然洞穴,採集了 400 多份蝙蝠的血液、糞、咽拭子等樣品,進行血清和核酸的檢測。發現有很多菊頭蝠感染了冠狀病毒。而這些感染了冠狀病毒的蝙蝠,分布在各地。因此,它們很可能是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

科學家同時對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進行基因測序。序列分析表明,蝙蝠群裡含有種類多樣的冠狀病毒,其中一些病毒的基因組序列與造成 SARS 流行的 SARS 冠狀病毒相似(相似度達 88%~92%)。隨後,在歐洲和非洲也發現了與 SARS 冠狀病毒類似的冠狀病毒(與 SARS 冠狀病毒的相似度達到 76%)。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科學家能夠在蝙蝠體內識別並分離到SARS 冠狀病毒的「祖先」,就能證明蝙蝠是 SARS 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然而,經過基因系統發育分析發現,這些冠狀病毒與導致 SARS 流行的 SARS 冠狀病毒並非直接的「祖孫」關係;實驗結果也表明,這些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並不能利用人類細胞的 SARS 冠狀病毒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 2(ACE2)感染宿主細胞,也就是說這些冠狀病毒理論上沒有感染人的能力。因此,這些冠狀病毒並不是 SARS 冠狀病毒的祖先。

如果不能在蝙蝠體內找到 SARS 冠狀病毒的「祖先」,就無法確定蝙蝠是 SARS 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我們也無法從根本上切斷 SARS 的傳播來源,人類仍將在這類傳染病的陰影下生活。溯源之路走到這裡,仿佛陷入了僵局。

科學家並沒有放棄這條路,SARS 疫情爆發的十年後,他們在中國西南的一個洞穴中找到的中華菊頭蝠體內發現了兩株冠狀病毒,它們具有與 SARS 冠狀病毒最為相似的基因組序列,其用於與細胞受體 ACE2 結合的刺突蛋白序列更是與 SARS 冠狀病毒極為相似。更重要的是,他們從蝙蝠的糞便中分離到了活的冠狀病毒株,命名為 WIV1。實驗顯示,WIV1 能夠利用人類、果子狸的 ACE2 蛋白入侵宿主細胞。對動物進行體內實驗,也發現 WIV1 能夠導致多種動物感染,符合蝙蝠—果子狸—人的傳播途徑。這一工作有力地證明了,中華菊頭蝠可能就是造成 2003 年疫情暴發的 SARS 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

不過,病毒傳播的陰雲依然徘徊在人類的頭頂。這是因為科學家發現蝙蝠種群中存在的多種冠狀病毒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冠狀病毒基因庫,而冠狀病毒的 RNA 之間極易發生重組。一旦冠狀病毒在自然界發生重組,具有致病性的冠狀病毒獲得了能與人類 ACE2 蛋白結合的刺突蛋白,它就掌握了打開人體細胞大門的「鑰匙」,具備在人群中傳播的潛力。那麼這種重組在自然界中有可能發生嗎?科學家對中國西南這一洞穴中的蝙蝠進行了長達 5 年的監控。監控的重點,就是冠狀病毒刺突蛋白的變化。

最後的結果令人震驚:第一,發現其編碼刺突蛋白的基因及其附近的序列可能存在頻繁的重組;第二,它們的刺突蛋白具有很高的多樣性,形成了規模巨大的基因庫。科學家選取了其中三種刺突蛋白進行結合實驗,發現它們均能作為「鑰匙」打開人類 ACE2 蛋白之「鎖」進入宿主細胞。這意味著,原本只在蝙蝠群體傳播的病毒,一旦通過重組獲得了這把「鑰匙」,是有可能再次尋找機會進入人類社會興風作浪。

人類文明的歷史,也是人類與病原微生物鬥爭的歷史。隨著人類探索自然界活動的增加,新發傳染病也越來越多。當野生動物剛剛把病毒傳染給人類時,病毒毒力可能比較強,而傳播能力較弱。比如伊波拉病毒,病死率高達 50%~90%,大部分宿主都被它消滅了,所以它的傳播地域也比較局限。然而,有些病毒在個體之間鏈條式傳播的過程中,可能快速發生變異,在短時間內向著毒性減弱,但傳染性大大增強的方向發展。此時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其傳播和變異,並最終阻斷其在人群中的傳播,病毒極有可能發展成像流行性感冒病毒那樣傳播能力超強的病原體,成為長期籠罩在人類頭頂的陰霾。

2003 年,我們成功地戰勝了 SARS,但 2012 年爆發的 MERS 直到 2019年仍有零星病例。面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我們希望能像戰勝 SARS 一樣,將它從人類社會驅逐出去,不要讓它成為長期襲擾人類的惡魔。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病毒對人類生存也有積極影響。在海洋中,病毒數量比其他海洋微生物至少高一個數量級,是控制微生物數量的關鍵因素,調節著地球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在實驗室裡,病毒因其簡單精緻的結構,被科學家用來研究微生物遺傳和生物化學;而在臨床上,當出現「超級細菌」感染患者,抗生素用盡時,能夠裂解「超級細菌」的病毒甚至會為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因此,如何辯證地看待人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包括人與微生物的相互關係,相信每個人心中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正確答案。

相關焦點

  • 2003年SARS(非典)疫情回顧及2019-nCoV疫情發展趨勢
    2003年非典疫情回顧從2002年12月5日,世界首例非典病人被發現,到2003年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該病命名為SARS為止,病程持續近8個月,確診人數8069人。2003年全球確診非典人數統計確診病例的統計數據很難看出疫情傳播的趨勢,確診人數的日增長量可以得出更直觀的結論。由於香港地區的SARS病例數據較為完整,以香港為例,可以看出一開始即以每天近30例的速度增長,到3月28日之後則開始爆發性增長而達到增長高峰。
  • 2003年,我們是如何消滅SARS的?
    2020年1月,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攪動了全國人民的神經。同樣是起源於野味市場,同樣是冠狀病毒,同樣是肺炎症狀,一切都那麼似曾相識。1月20日,上次對抗SARS的領軍人物鍾南山在CCTV上接收訪談,確認了這次病毒傳播的嚴重性,之後,一系列行動展開。
  • 2003年「非典病毒」到底來自哪裡?專家鑽研十幾年,終於發現兇手
    大家可能記得十幾年前有一場流行病席捲世界,連我國都進入了緊急狀態,這就是「非典」。可能上年紀的網友可能還記得那時候的樣子,當年的sars病毒雖然得到了控制,但是並未徹底解決。這時候很多醫生專家為了防止病情在未來再次爆發,依然在尋找sars病毒的源頭。當時的很多人認為「果子狸」是元兇,但是現在有了新發現。
  • 冠狀病毒研究:2003年SARS-CoV的起源、傳染與消失
    祖宗:Bt-SLCoV爺爺:UE-SLCoV1爸爸:UE-SLCoV2本代:SARS-CoV (流行於2003年初)後代:SARS-CoV (流行於2004年)在廣東省人類中瘋狂流行的,是2003年初那一代SARS-CoV。
  • 「2003年非典病毒」來自哪裡?專家苦研13年,終於發現幕後真兇
    相信大家肯定記得十幾年前,有一場流行病傳遍了全世界,影響了世界。雖然現在十幾年過去了,但是因為這件事情影響很大,很多上年紀的人還是記憶猶新。雖然當年的sars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中國科研人員一直在尋找sars病毒的來源,有人當時認為這種病毒起源於果子狸,但是很多科研人員覺得沒那麼簡單。
  • 2020車市開年遇冷,會像SARS之後迎來「報復性消費」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3日電 (張旭)2020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給汽車行業帶來巨大衝擊。有觀點認為,此次疫情和2003年的SARS非常相似,疫情結束後汽車市場將出現「報復性消費」, 因此對2020年的車市充滿信心。2020年車市的機會在哪裡,「報復性消費」會再次上演嗎?
  • 「後疫情時代」產業發展機遇在哪裡?付於武的五個啟示告訴你
    「新冠疫情是一個突發性的事件,給汽車產業造成的影響是空前的。」付於武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記者,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主要是由於疫情爆發的時間點非常特殊。「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下行周期,汽車產業結束了近30年的快速增長,大環境的變化已給產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 2003:SARS讓城市堅強
    2003年4月,在杭州慶春路購書中心,兩名少年為蒙娜麗莎「戴」上了口罩。她們希望生活的安寧和微笑不要被「非典」感染。記者 吳煌 攝  浙江在線07月14日訊 2003年2月26日,當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籠罩在伊拉克上空的戰爭陰雲時,一名美國商人在越南河內出現SARS症狀,世界衛生組織醫生報告在該地區發生了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此後,SARS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4月19日,杭州報告三例SARS病例。這是一場對危機公共管理能力的大考。
  • 2003年的非典疫情持續多久,為什麼會突然消失?原因竟如此簡單
    2002年12月10日,在深圳打工的廚師黃杏初因高燒不退、呼吸衰竭等症狀被河源市人民醫院轉院至廣州軍區總醫院。入院後,檢查發現他的肺部出現大片的實變,高燒七天不退的黃杏初來到廣州軍區總醫院時,已全身發紫、神志不清。他,就是2003年春節,國內確診的第一例非典病人。
  • 2003非典曾給保健行業十年爆發增長,這次疫情也會?
    銀髮產業網&健康產業人首席專欄作者 程英雄2020-01-27「近日,受健康產業人、銀髮產業網的毛總委託代寫一篇《告全體同仁書》「靜思才能致遠文章的觀點引起了很多共鳴,再次受毛總委託與請求,在春節期間特別推出英雄有話說—疫情系列:《新零售視角看疫情——概論篇》《疫情橫行,幾家歡樂幾家愁——市場篇》《面對疫情,健康產業何去何從?
  • 2021年春節期間疫情會不會像去年春節一樣爆發
    自2020年12月2日0時起滿洲裡市東山街道辦事處已被劃定為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地區。這些疫情反彈現象使一些人開始擔心2021年的春節會不會還要像2020年的春節一樣關在家裡呢?其實這個問題需要我們一分為二去看待:2021年的春節客觀上仍會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要恢復往年春節那種熱鬧喜慶的氛圍恐怕不現實,但全國絕大多數地區不會再像2020年那樣需要封城、封村、封路,適當的走親訪友、玩耍娛樂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不會存在問題。首先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疫情並不會在2021年春節到來之前過去。
  • 2002到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19到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
    從2002年到2020年整整18年個頭,人類嚴重受到3次自然災害,這些災害嚴重危害到人民的生命。2002年11月16日在廣東順德爆發,感染者近8000人,死亡近千人,延至2003年7月才側底平復根治。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5.12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大,傷亡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
  • 2003年爆發的超強萬聖節太陽耀斑事件
    2003年10月26日到11月4日太陽上爆發了一系列強烈耀斑,被稱為「萬聖節風暴」。根據美國宇航局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空間環境中心的記錄。這場強烈太陽風暴級別達到了X28級,峰值可以衝到X45級,這是史上有記錄以來最強大的太陽耀斑。天文學家在《自然》雜誌中寫道,這次強烈的太陽爆發極大地影響了範艾倫輻射帶。
  • 管軼教授口述:2003年港大實驗室是如何鎖定SARS源頭的?
    當晚9點多鐘,我在白天鵝酒店給遠在美國的導師韋伯斯特發電子郵件,說我正在廣州,這裡爆發了一種不知原因的疫病,有醫護人員感染死亡,不能排除有流感的爆發,緊急要求10萬到15萬美元作為調查費用。第二天,2月12日早晨六七點,導師給我打電話,說錢已經到帳,可以用了。錢來自我們在NIH申請的流感項目,這就是我們課題組的反應時間,一兩百字的郵件,研究經費就直接打了過來,沒有任何條件。
  • 專家苦研15年,終於發現源頭
    相信大家可能記得,十幾年前有一場流行病傳遍了世界,影響了很多國家,這就是「非典」。雖然很長時間過去了,但是很多上年紀的人還對那個時期記憶猶新。當年的sars得到了控制,但中國的研究人員還是在尋找sars病毒的真正來源。當年很多學者覺得這個病毒來自於果子狸,但是很多科研人員表示懷疑。
  • 世界抗疫之戰的啟示——寫在2020年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2020萬之際
    世界抗疫之戰的啟示——寫在2020年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2020萬之際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題:世界抗疫之戰的啟示——寫在2020年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2020萬之際新華社記者孫萍 包爾文2020年8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
  • 《賽博朋克2077》世界觀時間線03(1999年-2003年)
    《賽博朋克2077》的故事背景建立在Mike Pondsmith創作發行的系列跑團桌遊《賽博朋克(Cyberpunk)》之上,賽博朋克的世界觀非常龐大,設定為現實世界1989年後的平行世界。在上一篇中我們梳理了1994年-1998年發生的大事件,這次將從1999年開始。
  • 03年的非典是怎麼消失的?怎麼治癒好的?
    今年的新型肺炎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春節的時候不再走親訪友,不再去旅行,當時的消毒酒精和口罩很快成為了稀缺品,為了疫情防控,響應號召,大家都閉門在家,後來疫情也得到了控制。 讓很多人的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響。這不禁讓人想起2003年的非典,這種病毒是通過飛沫或者接觸患者的分泌物傳播。
  • 2021年春節還會封城嗎?疫情還會二次爆發嗎?疫情專家這樣說!
    特別是元旦春節假期將至,屆時人員流動會增加,民眾最關心的話題就是:2021年春節還會封城嗎?疫情還會二次爆發嗎?為大家整理疫情專家有關2021春節疫情如下:一、2021年春節還會封城嗎?全國大範圍封城概率比較低,但如果有地方出現確診病例,就會封閉當地社區。像近日,黑龍江、遼寧出現了本土確診病例,就發布通知稱,近期廣大市民如無特殊情況,不要前往大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