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先生在《聊齋志異》裡為我們津津樂道地講述了一段他幼時親眼所見的魔術表演,今天我們再看,這不三哥的「通天繩」嗎?
具體請讓我們看表演:
話說,蒲松齡先生童年去濟南府參加考試,正趕上春節,按照舊例,立春前一日,五行八作的商人們都會用彩帶紮成棚架,一路抬著,吹吹打打地來到官府門前,這就叫作「演春」,就好比我們每天都要有個「春晚」一樣。
總之,藩司門口這個春晚熱鬧的緊,借用宋丹丹的話那叫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蒲松齡先生也禁不住誘惑,趕緊和和朋友擠進去看熱鬧。
只見公堂上端坐著四位官員,身穿緋紅色官服,東西兩面對坐著。可惜當時「我」年紀小,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官。
這時,從人群中走出一個賣藝的人,領著一個披頭散髮的小孩,挑著副擔子走上公堂,口裡還念念有詞。但是四周說話聲、鼓樂聲響成一片,「我」根本聽不清他說些什麼。
不知是不是說,「觀眾朋友們,我可想想死你們了」,大老爺在堂上,估計不敢吧,總之,沒說幾句話,就逗得堂上之人哈哈大笑。
老爺問他爺倆還會什麼,那人說會變戲法,還能顛倒時令,控制植物生長。
老爺說那行,你給我取個桃子來。
變戲法的點頭答應,脫下衣服蓋在竹箱上,假裝抱怨說:」眼下冰都沒化,我上哪找桃子去?不去取吧,又怕長官生氣,這可咋辦?「
他兒子說:「您都答應了,怎好推辭?」
他遲疑良久說:「我想到了。眼下季節未到,在人間是找不到桃子;只有王母娘娘那蟠桃園裡,四季如春,興許會有。但是要到天上去偷。」
兒子說:「嗨,跟沒說一樣!您以為天上有梯子吶,說上去就上去?」變戲法的說:「我有辦法。」說著打開箱子,取出一團繩子,約麼有幾十丈長。
他把繩的一頭向空中一拋,繩子竟然就掛在半空中。繩子又開始上升,愈升愈高,升到雲端都快看不見了,手中繩子也用完了。
他把兒子叫到身邊,說:「我老胳膊老腿的不中用了,你替我走一趟吧。」說著把繩子頭交給兒子:「往上爬吧。」
兒子顯得很為難,埋怨說:「您真老糊塗了,這麼細的繩子就叫我爬。要是半道上繩子斷了,我掉下來可不得摔個粉身碎骨啊,于謙老爺了說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說的是石灰,兒我可是肉體凡胎啊。「
父親說:「兒你可別貧了,我都答應長官了,你還是辛苦走一趟罷。再說,咱上天偷來仙桃這神物,長官們一高興賞咱黃金百兩,那咱父子下半生就有希望了,不用再作『魯漂』了,到時爹再給給你娶個漂亮媳婦,多美啊。」
兒子一聽高興了,拉住繩子,手腳並用向上攀去;漸漸沒入雲端,看不見了。
過了一會,果然從天上掉下來碗大的一個桃子。
變戲法的很高興,雙手捧桃獻於堂上。官老爺們看了半天,也說不清是真是假。
忽然,繩子從空中落下,變戲法的驚惶失色:「糟了,天上有人把繩子砍斷了!我兒子可怎麼辦啊?」
不一會兒,又掉下個東西來。一看,原來是他兒子的頭。他大哭起來:「這肯定是被看守蟠桃園的人發現了。我兒休矣!」
正傷心,從天上又掉下一隻腳來;不一會,肢體、軀幹都紛紛落下。
他跪在地上悲痛欲絕, 一 一撿起來裝進箱子蓋上蓋,說:「老漢就這麼個兒子,跟我走南闖北,不料遭此橫禍,只好把他背回去安葬了。」
又回到堂上,跪下哀求:「為了給老爺去偷桃子,我兒被害了!大人們可憐小人,賞我幾個錢料理後事吧。」
官老爺們也大驚失色,趕緊拿出許多金銀打發他,心說,看一場戲,看鬧出了人命,這老頭也夠可憐的,咱就出點兒血吧。
老頭把錢接過來收好,咚咚敲著箱子喊道:「我的兒,還不快出來叩謝大人們的賞錢。」
話音剛落,一個頭髮蓬亂的小孩用頭抵開箱蓋,跳了出來,笑嘻嘻地向堂上磕頭,眾官員嚇得倒抽一口氣。眾人伸長脖子看過去,那小孩不正是藝人的兒子嘛,手足完好,毫髮未傷。
先生在文末說,「以其術奇,故至今猶記之。後聞白蓮教能為此術,意此其苗裔耶?」
筆者未考證過印度通天繩歷史,不知是白蓮教學三哥,還是三哥盜的白蓮教,有知道的小夥伴可以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