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LID設施模型參數敏感性研究

2020-12-08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隨著各地海綿城市建設的推進,模型評估在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設計中得到廣泛運用,準確的LID設施模型參數確定是其應用可靠的關鍵性問題。以廈門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為契機,採用Morris分析方法,對SWMM模型中的幾類LID設施模型參數進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表面粗糙係數對於植草溝設施而言是高敏感參數,土壤導水率對於綠色屋頂、生物滯留池設施而言是高敏感參數,土壤導水率和表面粗糙係數對於透水鋪裝設施而言是高敏感參數。

0 引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各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隨著各地海綿城市建設的推進,模型作為技術評估手段在海綿城市規劃及方案設計中得到廣泛運用。廈門市在2017年頒布了《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規範》,明確全市建設用地超過1.5 hm²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採用模型進行建模評估。

目前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模型主要採用以SWMM為內核的模型,其LID設施的模型參數通常採用SWMM用戶手冊即美國地區的經驗參數,而我國地幅遼闊、南北差異性較大,更應儘快積累出各地的屬地化LID模型參數進行應用。在確定屬地化LID模型參數之前,需對LID設施參數進行敏感性分析,根據參數的優先級通過實測數據進行率定。同時,國內現有的研究主要是在排水防澇模型方面對管網模型參數進行敏感性分析和率定驗證,在LID設施的參數研究上較為缺乏。

本次採用Morris法對SWMM模型的LID設施進行敏感性分析,目的在於研究SWMM模型中各類LID的敏感性參數,為廈門市及其他城市的LID模型建模率定及各地市LID屬地化參數的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1 敏感性分析方法

1.1 局部與全局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通常分為局部敏感性分析和全局敏感性分析兩類。局部敏感性分析是為了確定F(x)這個函數在一個特定輸入值附近敏感性,例如函數y=F(x)在x=3附近的敏感度。全局敏感性分析是為了確定函數在輸入值域的敏感性,例如函數y=F(x)在輸入值域0≤x≤5的敏感性,其主要分析方法包括Morris法、傅立葉幅度靈敏度檢驗法、多元回歸法等。通常情況下,函數F(x)的敏感度不是一個定值的,如x=3所對應的敏感度不同於x=5所對應的敏感度,本次主要研究某個參數在推薦值域的平均敏感度,並且沒有固定輸入的基準值,因此採用全局分析方法。

1.2 計算算法

通常,在Morris的分析方法中,針對有n個輸入參數的函數,需要至少運行n+1次模型,即運算:

y0=F(x1, x2, …, xn)

y1=F(x1+Δ1, x2, …, xn)

y2=F(x1+Δ1, x2+Δ2, …, xn)

yn=F(x1+Δ1, x2+Δ2, …, xn+Δn)

如此重複R次來生成一個R×(n+1)個輸出值的樣本。因此,對於輸入值xi的函數的敏感性,則要用第(i-1)次運行和第i次運行的結果來計算的。即di=(yi-yi-1)/Δ。

同時,Morris 方法給出了初始運行的一個隨機起始點,這有利於模型可在參數值域中運行。此外,改變輸入參數的步長(Δ1, Δ2, …, Δn) 也是隨機的,|Δ|是由運行的次數決定的,並且Δ取值的正負有著相同的概率。

2 模型建立及參數選取

2.1 參數選取

在植草溝、綠色屋頂、生物滯留池(雨水花園)和透水鋪裝4類LID設施的建模分析中,有部分設施的模型參數是設計值,本次研究主要是對海綿方案設計中除了設計值外的模型參數進行敏感性分析,並用於今後的模型參數率定或屬地化參數確定,因此此次暫時不對這些設計確定的參數進行敏感性分析,主要包括:表面層下凹深度、表面坡度、植草溝邊坡、透水鋪裝厚度、透水鋪裝滲透速率、透水鋪裝孔隙率、透水鋪裝堵塞係數、土壤層厚度、儲蓄層厚度、儲蓄層孔隙度、儲蓄層滲漏速率、儲蓄層堵塞係數、排水層的排放係數、排水盲管偏移高度、海綿設施單體個數、海綿設施單體面積和海綿設施處理不透水表面的比例。

根據篩選結果,選擇了四大類12個LID設施參數,首先參考SWMM手冊中的推薦值,界定初步的測試範圍,具體如表1所示。

2.2 模型設置

本次研究考慮到實測降雨數據的不確定性,在建模的參數敏感性分析時仍採用設計降雨進行敏感性分析。此外,結合廈門試點區的LID在線監測數據發現,在1年一遇高頻率降雨時,大部分LID設施在實測數據及模型中出流量很小,因此最終採用2年、3年和5年一遇的2 h設計暴雨進行測試分析,待參數敏感性確定後,再採用實測數據對SWMM模型的LID設施進行參數率定。考慮到雨水調蓄池的模型參數通常取決於設計值,本次分析的LID設施主要包括植草溝、綠色屋頂、生物滯留池(雨水花園)和透水鋪裝4種海綿設施類型,對總出流量,峰值流量和峰值時刻3個輸出變量分別進行分析。

2.3 模型建立

對於每類LID對象,都有不同個數的輸入參數,在建立測試模型時,需要先對每個參數給出一個「基準值」,再在基準值的基礎上進行改變,則每類擁有n個參數的LID設施,加上這個「基準值」,需要建立的測試模型個數就是n+1。對於Morris敏感性測試,最少需要4輪的測試,以達到相對可信的分析結果,本次測試決定採用10輪分析來增強敏感性分析的可信度,見表2。因此,需要對植草溝建立40個單體水文模型,對生物滯留池建立110個單體水文模型,對綠色屋頂建立120個單體水文模型,對透水鋪裝建立100個單體水文模型,用於單體LID設施模型參數敏感性參數測試的分析。下面以植草溝為例介紹模型的建立過程。

2.4 敏感性指數計算

根據Morris在1991的研究結果,並沒有建議使用特定的敏感性指數,而是鼓勵用戶去參考這些變量的物理意義。在本次研究中,假定敏感性指數(SI)為所有di的平均值,主要認為該方法包含所有輸出值的標準化度量方式(總流量,峰值流量,峰值時刻),並且說明了參數在整個值域範圍內的敏感性,即SIi=R·mean(di)。

按照敏感性指數的計算方法,針對這3個指標給予一定的權重,水量的控制是廈門海綿設施需要發揮作用最關鍵的地方,其次是峰值流量的控制,最後是峰值出現時刻的控制。因此,本次將敏感性分為1~10個等級,並對總出流量、峰值流量和峰值到達時間這3個指標設置了3∶2∶1的權重,從而可以計算出每個LID設施在設計工況下的具體量化數值,根據敏感性指數的量化結果,將海綿參數的敏感性分為3個等級:SI≥6.0:高敏感參數;2.0≤SI<6.0:中敏感參數;SI<2.0:低敏感參數。

針對每種海綿設施,本次研究分別對3種設計暴雨和3個指標分別進行了敏感性的量化,以下稱為「分類參數敏感性」;同時又將每個參數在以上暴雨工況下和指標下的敏感性的量化進行了加權平均,得到「總體參數敏感性」。詳見表3,表4。

3 LID設施參數敏感性分析與討論

3.1 植草溝

植草溝的敏感性分析包含3個海綿參數,分別是初始飽和度(initial saturation)、表面粗糙係數(surface roughness)和植物體積係數(surface vegetation volume fraction)。通過分析,得到圖1、圖2的「分類參數敏感性」和「總體參數敏感性」分析結果。根據敏感性指數的高、中、低敏感度劃分,表面粗糙係數對於植草溝是高敏感參數,植物體積0係數是低敏感參數,而初始飽和度沒有敏感性,主要原因在於SWMM模型中,植草溝並沒有專門設置土壤層參數或者儲蓄層的參數。

3.2 綠色屋頂

綠色屋頂的敏感性分析中包含11個海綿參數,見圖3、圖4,分別是初始飽和度(initial saturation)、排水墊層粗糙係數(drainage mat roughness)、排水墊層孔隙率(drainage mat void fraction)、土壤吸入水頭(soil suction head)、土壤導水率坡度(soil conductivity slope)、土壤凋萎點(soil wilting point)、土壤田間持水能力(soil field capacity)、土壤孔隙率(soil porosity)、土壤導水率(soil conductivity)、表面粗糙係數(surface roughness)和植物體積係數(surface vegetation volume fraction)。根據敏感性指數劃分,土壤導水率和土壤初始飽和度對於綠色屋頂而言是高敏感參數,表面粗糙係數和田間持水能力是中敏感參數,其他的參數如排水墊層粗糙係數、排水墊層孔隙率、土壤吸入水頭、土壤導水率坡度、土壤凋萎點、土壤孔隙率和植物體積係數則為低敏感參數。而由於綠色屋頂表面層通常較薄,一般不做成下凹形式,因此與下凹深度有關的植物體積係數在綠色屋頂中暫不考慮。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GB51345-2018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8年12月26日前言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研究編制工作的函》(建標標函[2016]12號)的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並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了本標準。
  • 《對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若干認識》(全文)
    在海綿生態敏感性分析中,採用層次分析法和專家打分法,給各敏感因子賦權重,通過ArcGIS平臺進行空間疊加,得到海綿生態敏感性綜合評價結果;並將其劃分為高敏感區、較高敏感區、一般敏感區、較低敏感區和低敏感區。
  • 《基於綠色海綿城市的居住小區模型》周綺苒
    作品介紹:基於綠色海綿城市的居住小區模型是一個展示海綿城市工作原理的模型裝置,該模型主要是把地面汙水,雨水等地面積水經過過濾,給集中到中央儲水室,再把多餘的一部分水重新排到地下,又通過水泵將地下水運輸到天空通過降雨的形式回到地面,呈現水資源的循環與再利用。
  • 鎮江海綿城市設計規範_2020年鎮江海綿城市設計規範資料下載_築龍...
    小編說 針對海綿城市建設中水力模型輸入的設計暴雨問題,分析了源頭、過程和末端在不同設計工況條件下的設計暴雨強度公式及設計暴雨過程的建立方法和適用範圍
  • 趙樂軍:邊研究邊應用 高地下水位地區海綿城市建設如何重重過關?
    趙樂軍:邊研究邊應用 高地下水位地區海綿城市建設如何重重過關?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13年底,中國正式提出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世界範圍內,在城市建設尺度上同時探索水資源、安全、環境、生態等多維度任務,中國的海綿城市探索和實踐,具有重大意義,也面臨巨大挑戰。
  • 案例:海綿城市「源頭-過程-末端」在線監測體系構建
    在線監測體系的構建應能夠監測設施長期運行效果,及時發現運行風險及問題並進行有效的處理處置,支持現場運行情況的應急預警,提高設施的運行保障率。(1)全面評價海綿城市建設效果。通過在線監測,獲取大量連續監測數據,全面評價海綿城市建設在城市水生態系統保護、水環境質量改善及排水防澇能力提升方面所帶來的效果改善,並支持多項、多區域、多層次評價指標的定量化計算。
  •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活動在福田開展
    深圳晚報訊(記者 方壯芳) 近日,由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海綿城市科普小站」活動在福田區卓悅匯購物中心開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科普宣傳讓社會公眾了解海綿城市,向全社會普及海綿城市理念,讓市民了解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感受到海綿城市帶來的生態效益、品質提升、民生改善等,並成為海綿城市建設的「參與者」和「支持者」,共建綠色生態城市。
  • 江蘇翰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五分鐘了解海綿城市設計審評軟體
    有助於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審批流程規範化;有利於城規劃、排水、道路、園林等有關部門指導和監督海綿城市建設有關工作;支持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配套建設海綿設施的設計計算、數學建模;適用於建築與小區、城市道路、綠地與廣場、城市區塊等多種項目類型的海綿城市審批。
  • 天津生態城如何破解濱海鹽鹼區海綿城市建設技術瓶頸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業內此前普遍認為,在濱海鹽鹼區域建設海綿城市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自然條件的限制,生物滯留設施等常規海綿設施不適宜建設,雨水收集和利用受到很大限制,城市綠化層面的鹽鹼區原土綠化技術一直是世界難題……而這正是天津生態城建設海綿城市面臨的現實挑戰。
  • 「論文推薦」魯義等:再生頂板裂隙注泡沫流體擴散模型及參數敏感性...
    基於此,筆者開展再生頂板裂隙注泡沫流體擴散模型研究並對其施工參數及裂隙參數進行敏感性分析,以期為煤礦井下再生頂板注漿防滅火設計、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並採用ANSYS FLUENT軟體構建了泡沫流體在再生頂板裂隙中的擴散數值模型,對比驗證了數學模型的合理性。
  • 任南琪院士:海綿城市的地區分類建設範式
    現為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城市水質轉化規律與保障技術」國家創新研究群體帶頭人。兼任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部委員,國際水協會(IWA)Fellow,教育部環境類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能源學會副會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等。
  • 寓教於樂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走進社區
    11月27日-29日,由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活動在南山區大衝城市花園開展。本次活動走進居民小區,通過海綿城市理念科普宣傳,讓小區居民了解海綿城市及其建設的必要性,感受到海綿城市帶來的生態效益、品質提升、民生改善等,並成為海綿城市建設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傳播者」,共建綠色生態城市。
  • 濟南海綿城市建設七成以上項目開工 地下水補給有了數值模型
    濟南海綿城市建設七成以上項目開工 地下水補給有了數值模型18日下午,中外專家就濟南市「海綿城市」建設進行專題對接會商,提煉海綿城市建設成熟做法,共助泉城「地下水銀行」建設。目前,我市海綿城市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已開工建設的項目佔全部項目的七成以上。其中,地下水補給水力模型研究課題已完成水文地質概念模型及數值模型的初步建立。
  • 水文水汙染模型的開發及在海綿城市設計、洪澇風險調控與水汙染...
    報告內容:水文水汙染模型的開發及在海綿城市設計、洪澇風險調控與水汙染控制及預警中的應用 基於洪頤助理研究員在法國多年的研究與工作經驗,報告將系統闡述水文及水汙染模型的定義、系統分類、模型的開發與應用前景、國際先進的研究方向、申請人在法國參與開發的多個模型及項目介紹以及結合中國大數據與物聯網的合作及應用前景。
  • 海綿城市景觀設計應用技術研究
    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加強規劃建設管控,通過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採取屋頂綠化、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等措施,使建築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和綠地、水系等具備對雨水的吸納、蓄滯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目前全國已有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
  • 溼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建設雨水滲蓄風險防控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針對溼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建設雨水滲蓄引發環境地質災害風險等問題,系統梳理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經驗,結合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提出開展溼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設計預評估的建議與方法,探討構建包括主動消除溼陷性、設置安全防護距離、貫穿溼陷性黃土層、防滲漏處理、強化疏排水
  • 《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英文版由國際水協出版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海綿城市的要求,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城市防災減災能力、擴大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規範海綿城市建設效果評價、提升海綿城市建設的系統性,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5號)確定的任務和目標
  • 說說海綿城市那些事兒 全國各地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海綿城市技術的研發和適用性篩選是實現中德海綿建設的必要途徑。」弗勞恩霍夫建築研究機構的Gunnar Grün教授,就綠色建築技術對徑流水質的影響進行了論述。德國SBA公司中國區創意總監JuergenKunzemann先生詳細介紹了海綿城市的理念和技術應用於城市設計項目的途徑,包括透水鋪裝、人工溼地、屋頂綠化等,以滲透、收集、淨化降雨,緩解城市雨水管網的壓力。
  • 海綿城市能解決「城市看海」嗎?
    近代城市文明的發展史,是人不斷和水爭空間的過程。從一些城市的發展來看,是不生態的。第五,對平原圩區的城鎮化地區,例如蘇錫常地區,建設強排設施。在圩區內按照「一片地對一片天」的思想建設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設施,實現局部的蓄排平衡。《瞭望》:海綿城市試點了好幾年,遇中小雨可發揮一定作用,一旦遇到超強暴雨,還得依靠強排設施。如何為海綿城市進一步賦能?
  • 海綿城市:一條光明的中國特色城市發展之路
    重點研究領域有城市水環境規劃與管理、城市徑流控制與河流修復、環境模擬模型、海綿城市、3S技術應用研究等。1.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您如何理解和看待海綿城市建設對於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