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敏君
近日德雲弟子張雲雷一段以「國難」作為笑點的段子被網友扒出,一時間受到了來自官媒和網友們的口誅筆伐。連帶著德雲掌門人郭德綱曾經調侃先烈的段子也被扒出,結合近來吳鶴臣等人的「騙捐」事件,德雲社的麻煩可真不小。
正值「512地震」紀念日期間,張雲雷用國人的痛處編成的段子一經扒出就引發了很多網友強烈的不滿,雖然當事人隨即誠懇地表達了歉意,但大家似乎並不買帳。很多人認為用逝者的不幸作為生者的笑料,這本身就是對生命和對藝術的不尊重。
近年來張雲雷憑藉出色的基本功和帥氣的外形迅速走紅,並且收穫了大量的粉絲。很多人因為他愛上了相聲,再反觀郭德綱將德雲社做大做強的這些年,也為相聲的推廣工作助力不少。所以此消息一出,網絡上瞬間形成了兩個陣營,一方為堅持抵制張雲雷郭德綱行為的人,一方則是他們的粉絲。
首先,調侃先烈和用「國難」做段子本身就是大錯特錯,這一點雙方也不置可否。但關於相聲藝術的底線究竟在哪的問題大家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且一直難有結果。有一部分網友認為藝術是不受限制的,就好像有些演員為了拍戲可以冒著生命危險或者挑戰自己的極限一樣。
就像電影或者電視劇中的劇情也不都是中規中矩的一樣,大家不應該對「藝術家」的表演上綱上線。可大部分的網友還是很難接受這種說法,他們認為畢竟段子不止一個,不說這個內容也可以換成其他。無論傳播的媒介是什麼,聽眾有多少,有這樣低級趣味的想法就是不對的。
目前雙方仍各執一詞,在網絡上「打」得不可開交。雖然最終的結果還沒有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很多人會因此不再關注德雲社,不再關注相聲。這樣的結果也是大家最不想看到的,畢竟相聲也算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
而進入21世紀以來,諸如京劇這樣的國粹已經逐漸被大眾遺忘。相聲藝術也有很長一段時間被大眾拋諸腦後。但隨著德雲社的發展壯大,一批諸如曹雲金、嶽雲鵬這樣的相聲演員橫空出世,讓本已走入陌路的相聲重回大眾的視野。
如今專門為相聲開設的節目也有很多,不只德雲社的演員,還有很多素人相聲演員也擁有了展示的舞臺。可以說郭德綱和他弟子們的發跡為中國相聲帶來了短暫的春天,之所以說是短暫的春天,也是因為走紅之後的相聲演員們似乎都有些「飄」了!
最早是曹雲金負氣出走,之後還和師父大戰300回合,至今沒有分清是非對錯。如今的曹雲金早已不說相聲改走影視之路了,雖然依舊人氣超高,但一切也都變味了。而之後走紅的嶽雲鵬現在也是綜藝演戲兩不誤,偶爾回歸舞臺卻搖身一變成了嘉賓或者評委。
本以為徒弟人才輩出是件好事,但張雲雷走紅之後乾脆還開起了歌友會,出了單曲。眼看著「小辮」的下一步就是和師哥一樣進軍影視圈了,卻不料被自己曾經編的段子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眼下他和師父還能否重新贏得大眾的支持再登舞臺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不過郭德綱似乎並沒有受到外界質疑聲的影響。他還忙著在社交平臺為自己執導的評劇做起了宣傳,隨後還轉發了防詐騙宣傳視頻。
目前張雲雷的天津專場相聲行程也並未取消,雖然能否登臺還是未知數,但他的粉絲們依舊力挺他。可就是師徒二人這一波若無其事的操作再次引發了網友的不滿,郭德綱以前的相聲視頻被曝光之後甚至都沒有和網友作出解釋。
對負面傳聞視若無睹還高調宣傳自己的新作,這樣的行為再次掀起軒然大波。一個「相聲大師」不僅將國家的英雄作為調侃的對象,事情發酵至今也沒有明確表態,這樣的做法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已經有不少網友提議要「封殺」張雲雷和郭德綱了,對於德雲社大家也一併抵制。再加上前段時間吳鶴臣眾籌「騙捐」事件,郭德綱和他愛徒們的口碑已經直線下降了。如果段時間內事件無法平息,恐怕會對整個德雲社的運轉產生很大的影響。
也有人對此表示擔憂,好不容易受到重視的相聲文化難道又要涼了?這次究竟是相聲會涼還是德雲社會涼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一個說法,網友們是不會就此打住的。郭德綱接下來的行動也勢必會受到大眾的強烈關注!
德雲社的掌舵人和當家小生已經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作為「德雲一哥」和「太子爺」,嶽雲鵬和郭麒麟身上的擔子也明顯加重了。有人認為這次事件之後重振德雲社口碑的事情恐怕只有他們兩個能做了。
不過目前嶽雲鵬正在錄製綜藝節目,之後也有很多影視項目要進行。郭麒麟也把事業的重心放在了表演上,這兩位郭德綱最親近的人恐怕也志不在此。不過好在郭德綱還有很多明星徒弟,諸如歐弟、孫藝洲還有郭京飛這些人都是老郭的「愛徒」。
或許通過這些徒弟的幫助,德雲社的口碑和人氣或許依舊可以維持下去。不管這場關於「藝術底線」的口水戰結果如何,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能否繼續將相聲發揚光大才是最重要的。但做錯事要道歉也很正常,如果粉絲們真的希望郭德綱和張雲雷可以走得更長遠還是要先分清是非,不要盲目力挺,那樣反而會為他們帶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