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星球》讚美自然力量,但人類才是這個時代的主角

2021-01-07 第一財經

「迄今為止,宇宙中已知只有一顆行星擁有生命,那就是地球——我們的家園。這是一顆完美星球。生命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諸多自然力量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微妙平衡。」

BBC年度巨製《完美星球》,由94歲的自然博物學家大衛·愛登堡擔任解說。這一電視史上最具辨識度的聲音出現,如同定海神針一般,預示著星辰宇宙的故事還將一直講述下去。對全人類而言,難熬的一年過去了,人們比過去任何時刻都需要自然的慰藉。淵博詼諧的智者如同引路人,跟隨著他的聲音,觀眾得以前往人跡罕至的世界盡頭,近距離看間歇泉噴湧,熔巖飛濺,探求地球上最壯美罕見的自然奇觀。

五集紀錄片《完美星球》揭示了地球的運轉規則,展現了火山、陽光、海洋和天氣等自然力量如何推動、塑造和維持地球生物的多樣性。最後一集則聚焦地球的新興力量:人類活動對自然的生態平衡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BBC星球系列代表了BBC自然歷史節目的最高水準,擁有《藍色星球》《地球脈動》《冰凍星球》《地球脈動II》和《藍色星球II》等經典系列作品。截至目前,該系列已在全球範圍內吸引到超過10億觀眾。1月4日,《完美星球》在央視紀錄頻道和騰訊視頻同步上線。

深入活火山底部,橫渡巨毒湖泊

《完美星球》總製片休·科迪(Huw Cordey)1995年加入BBC自然歷史部,參與過《地球脈動》等多部系列片的製作。在他看來,地球之所以能成為」完美星球」,是因為它在宇宙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非常完美,23.5 度的傾斜角恰好合適。它有著理想的自轉和公轉模式,還有一顆大小適中的衛星來穩定地軸。但地球若要維持生機勃勃,就需要自然力量之間的完美平衡,這也是這部系列記錄片的基礎。」

自然歷史紀錄片離不開生命萬物的故事,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前作的基礎上實現突破。《完美星球》的製作歷時四年,攝製組穿越六大洲、抵達31個國家,見證六次火山噴發。從印度潮溼土地到夏威夷熾烈火山,從巴哈馬的潮汐島嶼到極寒的埃爾斯米爾島,攝製組捕捉到此前從未拍攝到的動物行為:烏翅真鯊捕捉小魚,火焰烏賊覓食交配,白狼在極地夜晚捕獵麝牛,巨大的尼羅鱷爬上河岸,捕捉飲水的奎利亞雀和洋紅蜂虎。

攝製組在坦尚尼亞的納特龍湖拍攝五年一次的小紅鸛繁育盛況時,遭遇了風險。納特龍湖是世界上毒性最高、腐蝕性最強的水體之一,位置偏僻,對後勤保障和拍攝人員的體力提出考驗。這是人類首次利用無人機拍攝到小紅鸛繁殖地的超高清畫面,也是十多年來人類拍攝到規模最大的小紅鸛繁殖景象。

第一集《火山》中出現的吸血地雀在攝製組拍攝完成後的2018年才被正式確認為新物種,它們生活在渺無人煙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在過去30年裡只被拍到過三次。攝製組深入費爾南迪納島活火山底部,拍攝陸鬣蜥的築巢行為。「進入太空的人都比進入這處火山口底部的人多,很少有人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嘗試如此規模的拍攝行動。」休·科迪說。

隔離期的特殊製作

在《完美星球》進入後期製作最關鍵階段的時刻,英國開始實施封鎖政策。此時他們剛剛錄製了一集旁白、兩集配樂、大部分剪輯工作。這意味著,餘下的後期工作需要在彼此隔離的情況下製作,並和已經完成的部分保持同等水準。

在新冠爆發之前,創作團隊在倫敦的錄音棚邀請30名樂手,使用弦樂、銅管、木管、打擊樂和豎琴等樂器錄製了50段管弦樂,他們希望剩餘三集也能達到同樣的配樂效果。然而封鎖發生後,英國出臺了《新冠隔離法案》,倫敦沒有任何一家錄音棚能提供這樣的條件,最後他們在冰島組建了一個二三十人的管弦樂團,完成了配樂錄製。不過,無論是在冰島還是其它地方,他們都不能同時錄製銅管樂和木管樂。休·科迪解釋:」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這麼多人同時吹奏樂器太危險了。所以這部分的配樂都是演奏者在自家客廳裡錄製的。因此製作過程也變得更久,耗費了更多資金,更多時間。」

影片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便是大衛·愛登堡的解說。愛登堡通常會乘車前往離家100英裡的布裡斯託,在專門的錄音工作室錄製解說詞,但去年三月之後他被限制出行,只能待在倫敦里奇蒙的家中。錄音師格雷厄姆·懷爾德(Graham Wild)將錄音設備清潔、消毒、裝箱靜置72小時候後開車送達愛登堡家中,按照計劃安裝完畢後,餐廳便成了臨時錄音棚。一根電纜從餐廳窗戶的縫隙穿越至小花園,格雷厄姆坐在室外花園的陽傘下裡進行錄製,製片人則在遠程監聽錄音。愛登堡和女兒用床單和羽絨被罩將餐廳覆蓋起來,以減少雜音和回聲。

「大衛住在里奇蒙,任何去過里奇蒙的人都知道,許多往來希斯羅機場的飛機經過這裡。另外里奇蒙的鸚鵡非常有名,在錄製過程中,有好幾次成群的鸚鵡飛來飛去。當你專心解說洋流的時候,突然聽到鸚鵡的聲音確實有點心煩意亂,但我們最後還是完成了任務。」科迪說。

愛登堡曾在自傳中寫道,他之所以用這樣的方式度過自己一生,最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知道這世上還有比凝望自然世界並嘗試去理解它更為深刻的快樂。」愛登堡在不同場合呼籲人類珍視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如同《完美星球》用一集的時間揭示人類行為對自然世界產生巨大影響,又該如何與自然力量合作扭轉局面。他在劇集開始時便說:「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故事。」

「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這幾個月荊棘滿途,但面對艱難時刻所作出的反應,證明當我們團結一致,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在《完美星球》全球發布會上,愛登堡呼籲,人類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環境變化,比以往都更亟需採取行動 。」今年,世界各國將聚首格拉斯哥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這一時刻對人類歷史至關重要。這一年可以是帶來積極改變的一年,為我們自己、為地球,也為與我們共享這星球的神奇生命。這一年,可以是全世界銘記於心,並自豪宣告『我們做出了改變』的一年 。」

相關焦點

  • 讚美大自然!這部紀錄片超燃
    讚美大自然!這是一顆完美的星球。生命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諸多自然力量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微妙平衡。——《完美星球》BBC又又又出神級紀錄片!前幾天《完美星球》上線啦
  • 《完美星球》是一部與地球科學巧妙結合的藍籌自然歷史紀錄片
    《完美星球》是一部與地球科學巧妙結合的藍籌自然歷史紀錄片,它揭示了我們所生存的這顆星球的運轉規則。這部紀錄片共分為五集,展示了自然力量如何推動、塑造和維持地球生物的多樣性,前四集分別探索了火山、 陽光、天氣和海洋的力量,最後一集則著眼於新興的自然力量:人類,揭示了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巨大影響以及如何恢復地球完美的生態平衡。
  • 愛護地球生命,守護共同家園,《完美星球》全球同播!
    秉持放眼地球生態的創作理念,本片以最鼓舞人心和具有啟發意義的方式,指出了與地球共同繁榮才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福祉。這部年度史詩巨製是由BBC一臺、Discovery、企鵝影視、德國電視二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法國電視臺和公開大學聯合出品,Silverback Films承制。本片結合獨特的視角和突破性的影像技術,揭示了自然力量與生物多樣性的完美契合與相互支撐。
  • 《完美星球》上線
    前幾天,《完美星球》上線啦! 當自然博物學家大衛·愛登堡的聲音再次出現於影片中,我們就知道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回!來!了! 《完美星球》不長,一共5集,每集時間為1小時左右。 但它的製作卻歷時4年,攝製組穿越六大洲,抵達31個國家,製作之精細可想而知。
  • 你看過一定喜歡---紀錄片《完美星球》(A Perfect Planet)
    「海洋、日照、大氣,以及火山活動,這些威力無邊的自然力量看似強大,實則脆弱,正是它們將地球塑造成完美星球,可目前更具統治地位的力量正在改變這顆星球的面貌,那就是人類。」「要想保護好這顆完美星球,我們必須確保自己是那種起積極作用的力量。」大衛·愛登堡爵士將在紀錄片《完美星球》(A Perfect Planet)最後一集中揭示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擾動。
  • BBC星球系列新作《完美星球》2021年1月4日正式開播
    》今晚完美上線由大衛 · 愛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擔綱解說的最新BBC自然歷史類紀錄片《完美星球》(A Perfect Planet)已於2021年1月4日21點與中國大陸地區觀眾見面。
  • BBC又一視聽盛宴——《完美星球》,即將首播!
    ,從自然、科技到人文,適合從兒童到青少年的不同年齡層次,肯定能找到喜歡的!《完美星球》,由BBC與發現頻道合作拍攝,騰訊旗下的企鵝影視與德國電視二臺(ZDF)是《完美星球》的製片合作夥伴,CCTV-9也參與了該片投拍工作。而94歲高齡的大衛·艾登堡(DavidAttenborough)爵士,再度解說該片,他極具磁性的聲音,對觀眾來說是一種享受。
  • 戶外欣賞史詩級自然歷史紀錄片 BBC《完美星球》60秒精華版在重慶...
    站在洪崖洞觀景臺,目光望向以朝天門、江北嘴為核心的兩江四岸,一幅史詩級自然歷史紀錄片浮現眼前。4日晚8點,BBC《完美星球》系列紀錄片60秒精華版首映登陸重慶江北嘴戶外十屏,市民在家門口便能欣賞到震撼的史詩級大片。
  • 《完美星球》斬獲豆瓣9.8高分 BBC紀錄片的開年大作有多震撼?
    作為BBC星球系列的又一力作,《完美星球》雖因疫情來的較平時稍晚了一些,但澎湃的配樂和的隨手一截可當壁紙的畫面,仍沒有辜負人們漫長的期待。探尋「自然力量」 攝製組歷經取景地6次火山噴發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是最為活躍的火山之一。當炙熱的火山巖漿迸發奔騰於山崖之中,似乎視野之中只剩下極致的紅色。
  • BBC《完美星球》系列紀錄片60秒精華版戶外首映亮相重慶
    1月4日晚8點,BBC《完美星球》(A Perfect Planet)系列紀錄片60秒精華版戶外首映登陸重慶江北嘴戶外十屏。羅嘉 攝據了解,《完美星球》系列片共五集,展示了自然力量如何推動、塑造和維持地球生物的多樣性。這部與地球科學巧妙結合的藍籌自然歷史系列片,揭示了我們所生存的這顆星球的運轉規則。
  • 《紅色星球》:宇宙暫時還沒找到似地球般完美的生存之地!
    在科學家們日以夜繼的探索中,我們終於知道火星是與地球最相似的星球,如果某天地球無法生存,那麼火星一定是不二之選,可惜在多年來,我們又從科學家的各種言辭犄角旮旯處得知,想要生存在火星,還要克服很多問題,目前還沒有找到如地球般完美的生存之地,在尋找選擇餘地之時,我們更應該保護好地球。
  • 幾何紋身,自然和諧完美構造是最有力量的圖形
    紋神聖幾何圖案,這宇宙間的自然和諧完美構造是最有力量的圖形神聖幾何表明,在看似混亂的背後,隱藏著比例完美的結構與模式。從顯微鏡下的晶體,到自然界中花瓣的數量及其排列方式,許多事物都清楚地顯示了這種結構與模式確實存在。
  • 絕美震撼新作:《完美星球》再現奇景!
    火山——強大而不可控的力量,堪稱星球建築師海洋——奔騰不息 將養分輸送到世界各地最後一集則著眼於新興的自然力量:人類,揭示了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巨大影響以及如何恢復地球完美的生態平衡。人類——地球上的新興力量片中,從夏威夷的熾熱火山到印度的溼潤季風,從加拿大的冰天雪地到巴哈馬的潮汐島嶼……《完美星球》恢弘的拍攝風格和匠心獨運的人文角度體現了自然之力與生命之美的天然、壯麗,串聯起地球的過去和未來
  • 一組經典照片;植物的力量、人類的力量及動物的力量
    大風能吹得起漫天的塵土,但吹不走一隻煽動翅膀的蝴蝶,生命的力量在於抗爭!一,永不放棄生長的植物。生命具有強大的力量,只要有水,有泥土,有一絲縫隙,只要有種子,生命就能衝破一切阻礙,破土而出,在不可能的地方展現勃勃的生機。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卻是一部完美的星戰
    有些電影是要講情懷的,比如星球大戰。 誕生於70年代的星球大戰,如同歐美科幻60年代的黃金一代盛行的太空歌劇如出一轍,你甚至能很清晰看出《基地》《沙丘》等科幻聖經所投射的影子,是這些名著的集大成者。由這個系列所開創的太空歌劇也從此奠定了主基調,成為後來者的一個最優秀的範本。
  • 漫威:變種人的力量體系比人類更完美!
    在漫畫的設定中,100萬年前宇宙天神組來到了地球,並且對早期地球人類進行了實驗,「X基因」就是在那時被埋入部分人類基因之中的,只要能激活「X基因」那就成為了變種人。雖然同源但超能力則千差萬別!雖然這些稱呼並不是漫威官方定義的,而是漫畫粉絲根據角色的設定與力量等級推理出了的,但這也是有一定準確性的,多元宇宙級的角色肯定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影響多個宇宙。只不過這些等級稱呼針對的都是那些實力強大的存在,地球上的大部分英雄都不在其中。
  • 紀錄片《完美星球》開播,每一幀都能做壁紙
    《完美星球》是BBC歷時4年製作而成的大型自然歷史類紀錄片,拍攝地遍布六大洲31個國家。早在2006年BBC就推出了以地球為主題的紀錄片《地球脈動》(Planet Earth),以極具吸引力和影響力的內容,為網友們獻上不容錯過的發生在地球上的精彩故事。
  • 火星殖民不切實際,這個擁有大氣層的星球,才是人類的未來?
    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人類重點關注的行星,只因為火星被當作地球的第二家園來培養,儘管火星如今的生態環境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有了人類的幹預和改造,火星的未來將翻天覆地。然而人類真的有必要花費心血卻改造火星嗎?除了火星之外,人類就再也不能找出一顆適合人類直接移民的星球了嗎?
  • 火星殖民不切實際,這個擁有大氣層的星球,才是人類的未來?
    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人類重點關注的行星,只因為火星被當作地球的第二家園來培養,儘管火星如今的生態環境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有了人類的幹預和改造,火星的未來將翻天覆地。然而人類真的有必要花費心血卻改造火星嗎?除了火星之外,人類就再也不能找出一顆適合人類直接移民的星球了嗎?
  • 宇宙中所有星球都「漂浮」在空中,到底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它們?
    ,可是地球並不是太陽系中重量最大的行星,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它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17倍,也就是1.9億億億噸,木星夠大了,可是在太陽面前它很小,因為太陽的質量是木星質量的1000倍左右,所以太陽才是真正的巨無霸存在,在宇宙中存在大量的行星、恆星,有些行星和恆星的質量要比太陽大得多,就拿目前人類觀測到宇宙中質量最大的恆星R136a1恆星來說,它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265倍,所以宇宙中不管是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