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殖民不切實際,這個擁有大氣層的星球,才是人類的未來?

2021-01-19 趣說科學

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人類重點關注的行星,只因為火星被當作地球的第二家園來培養,儘管火星如今的生態環境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有了人類的幹預和改造,火星的未來將翻天覆地。然而人類真的有必要花費心血卻改造火星嗎?除了火星之外,人類就再也不能找出一顆適合人類直接移民的星球了嗎?畢竟火星的改造難度也不小,火星沒有大氣層和磁場,火星即便有液態水,但可能根本不夠人類的生存所需。

事實上,不出太陽系,科學家就能找到第二顆的有可能孕育了生命的星球,未來實現移居的可能性或遠大於火星。這顆星球並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一顆衛星,它就是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了,在太陽系內能排到第二的位置。

土衛六又叫做泰坦星,它是太陽系內唯一一顆有大氣層的衛星。相比較火星來說,優勢也不遑多讓。對於一顆具備孕育生命的星球而言,大氣層磁場和液態水資源不容缺少,雖說這是基於地球生態環境的前提,但若是人類想移民到土衛六或任何一顆星球,這些生態環境都不容缺少,人類也不是說宇宙和地球環境差異極大的星球就不能孕育生命了。

土衛六的大氣層比地球大氣候還要厚實,且美國宇航局還在土衛六的大氣層中檢驗出了水蒸氣和甲烷氣體的成分,於是猜測土衛六或早已孕育生命了,因為甲烷一般而言是有機化合物死去之後,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才生成的氣體,至少在地球上,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再加上大氣層中的水蒸氣成分,就更讓科學家多想了。儘管土衛六的表面溫度在-179.16℃。但土衛六上若是存在固態的水資源,當眼光照射到的地方,固態水也會升華,而水又一直被人類當作是生命之源,人類沒辦法忽視土衛六極有可能存在生命的這種概率。

既然土衛六環境遠超火星,為何科學家們還是將主要目光集中在了火星呢?沒辦法,也是人類文明科技發展太落後了,以人類目前的能力,能登陸火星就是極限了。土衛六隻能放在未來科技提升了,才能考慮登陸了。大家覺得土衛六是否有生命存在了呢?

相關焦點

  • 火星殖民不切實際,這個擁有大氣層的星球,才是人類的未來?
    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人類重點關注的行星,只因為火星被當作地球的第二家園來培養,儘管火星如今的生態環境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有了人類的幹預和改造,火星的未來將翻天覆地。然而人類真的有必要花費心血卻改造火星嗎?除了火星之外,人類就再也不能找出一顆適合人類直接移民的星球了嗎?
  • 火星殖民是個錯誤騙局,這個擁有大氣的星球才是未來人類的家園?
    我們即將實現火星殖民,真的嗎?提起星際殖民,似乎絕大部分人腦海中浮現的都是火星和埃隆馬斯克,在馬斯克的不斷宣傳之下,似乎殖民火星已經是近在咫尺的事情。但真的是這樣嗎?吵得火熱的火星殖民很多人忘了,火星是一個水資源缺乏,沒有大氣的死寂星球,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解決水資源的問題
  • 未來人類能順利移民第二星球嗎?科學家認為不切實際
    關於地球的資源已經變得越來越少這個說法已經不再是傳聞,近幾年大自然已經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從地球上的環境問題愈演愈烈就可以看出來。現在人類的科學技術雖然已經變得越來越發達,但是地球付出的代價也是蠻大的,所以已經有不少的科學家稱,地球的資源或許有一天不再能夠支撐人類生活。
  • 什麼是人類殖民火星的意義?
    火星是太陽系的大獎,它是人類可以定居的最近的行星,這顆最近的行星擁有生命和文明所有必需的資源。火星一直以來都是廣受關注的星球,很多人都想著要殖民火星。甚至於有公司列出了人類殖民火星的計劃,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反響。既然計劃都已經有了,那麼肯定是有緣由的,不然人類不會無緣無故的將矛頭對準火星。
  • 人類殖民太空首選火星的原因
    "從長遠來看,人們不可能生存在一個星球上,未來某一天,雖然不知道是何時,但總有一天,住在外星球上的人類會比地球上的多。"迄今為止最適合人類建造殖民地的星球是火星。b,從滿足人類基本生存的三個條件來分析:溫度適宜,有水、有富含氧氣的大氣層。
  • 火星作為人類首選外星殖民地的優勢,殖民火星的步驟及巨大意義
    「從長遠來看,人們不可能生存在一個星球上,未來某一天,雖然我不知道是何時,但總有一天,住在外星球上的人類會比地球上的多。」——NASA局長麥可·格裡芬。以人類未來一百年內的科技水平,火星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殖民外星的唯一選擇。一,火星作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殖民地的優勢。a,火星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5%,質量為11%,表面積相當於地球陸地面積。密度約為月球的兩倍、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約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
  • 2030年人類就可能殖民火星 制氧成一大難題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已經預測,未來100年內地球上就可能發生這樣的災難,我們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開發運載火箭。人類能在世界末日到來之前做好太空殖民的準備嗎?參加Futurism民調的70%讀者認為,人類能夠在21世紀前50年建立起太空殖民地。此外,36%的參與者認為2030年左右就能實現這個目標。
  • 科學猜想:人類移民火星,他們的後代會來殖民地球嗎?
    本月初,埃隆馬斯克表示對在2026年移民火星的計劃高度自信。從目前來看,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之一,自然環境也比較接近地球,火星是人類移民的首選目的地。科學家們一度懷疑火星上曾經有生物存在。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移民火星的人,他們的後代以後回來殖民地球嗎?
  • 火星曾經也是一顆宜居星球,未來人類能否通過改造將其恢復原樣
    去往外星球,到外星球定居是人類的夢想,也是人類的目標。不過受制於光速的限制,人類要想衝出太陽系還非常的遙遠,所以去往外星球定居的計劃只能夠在太陽系之內進行,不過遺憾的是,在我們的地球附近並沒有特別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所以就誕生了行星改造計劃。既然沒有特別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那麼我們就自己動手,將周邊的星球改造一下,讓它變成一顆宜居星球不就可以了嗎。
  • 要準備星際殖民了?NASA提議在火星建設人造磁場!
    期間,3月1日,Jim Green主任作了題為「未來火星的科學和探索環境」的報告,討論了磁場對於火星大氣層的增強作用,以此促進未來的載人任務。當前科學界一致認為,火星曾經像地球一樣擁有磁場以保護自己的大氣層。約42億年前,火星的磁場突然消失,致使火星的大氣層逐漸散失到宇宙之中。隨後的5億年裡,火星環境從溫暖溼潤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知的寒冷荒涼。
  • 火星殖民計劃將被提上日程?科學家:這個問題沒解決,一切是徒勞
    火星,是古時候就已經發現的星球之一,其中的名字為熒惑星,而在西方的古代中又稱為瑪爾斯星,之所以名為火星,其實是因為我們古代的五行命名法所形成的。這是在太陽系中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兩顆行星之一,另一顆是金星,因此這兩顆星球都被成為是地球的鄰居,同時也被稱為是姐妹星。
  • 西瓜視頻:SpaceX送首批人類上火星殖民,星球領地爭奪大戰開始?
    不久前,埃隆馬斯克就曾公開表示其旗下的SpaceX計劃將會在2024年將首批人類送上火星,埃隆馬斯克的SpaceX計劃是把火星變成人類的永久居所,也就是說我們地球人類將正式開始了殖民外太空星球,殖民於火星。記得我們中國網民許多年前,調侃某些人是說他「從火星來的」。也許不久的將來,殖民火星的人類所生產的後代,成為了火星第一代人類,他們真的是「從火星來的」。
  • 如果火星殖民成功,未來會是什麼樣?看看科學家的分析
    4、火星的引力僅有地球的一半,空氣稀薄意味著風化腐蝕幾乎為零,同時也意味著一些大型的基礎建築,比如工廠、道路系統等等,維護和建造的難度都遠低於地球。當然了,火星能夠成為人類宇宙殖民第一站的原因並不只如此。而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如果人類未來火星殖民成功,那麼火星人類和地球人類會成為不同的物種嗎?
  • 這星球表面存在「海洋」,擁有大氣層,科學家將其視為未來的地球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雖然還沒有找到適居星球,但是還是有一些星球獲得了科學家的青睞,他們認為,這些星球在未來或許能發展成適居星球,在地球正式毀滅的時候成為人類新的家園。這類星球行列中有火星,木衛二,土衛六等,其中作為土星第一大衛星的泰坦星受到的關注並不比火星少,相反在某方面其實還略勝火星一籌。
  • 別那麼樂觀:人類許永遠都無法殖民火星
    很多人對以下這件事感到理所當然:人類將在不遠的將來,在火星上建立起欣欣向榮的,長期存在的定居點。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觀點可能過於樂觀了,它低估了定居火星可能將要面臨的挑戰和困難。除非我們極大地調整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去適應火星的極端環境,否則這顆紅色星球將永遠不適宜我們定居。
  • 人類未來有可能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以此來殖民外星球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行星,而像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相信也是有很多的。人類自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就知道了地球的渺小和人類的渺小。同時人類也激發了另一個強烈的欲望,那就是殖民更多的外星球,讓人類的腳步遍布宇宙的各個角落。
  • 科學家警告:殖民火星,遠非將人類送到火星那麼簡單
    儘管自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的足跡沒有踏上任何一顆地球以外星球的土壤,但是包括美國宇航局和矽谷科技大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內的眾多機構和人士,一直在致力於人類重返月球,甚至登陸火星,進行火星殖民。
  • 改造火星困難重重,科學家:若人類殖民火星,只能按這個方法
    一直以來,不管是在科學界還是在民間,都有人想殖民火星。很多人都認為,火星與太陽間的距離只比地球與太陽間的距離遠了一點,火星還是能接收到充足的光照與能量。從地理位置上看,火星應是人類未來的好去處。同時,從星球整體上看,火星與地球相似度極高,像是地球的「雙胞胎兄弟」,雖然目前火星星球條件較為惡劣,但經過一系列改造,火星應該能成為人類下一個美好家園。但在近期,科學界發布了一項新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將火星改造為地球的難度極大,未來人類殖民火星希望渺茫。這是什麼回事呢?該研究報告指出,導致火星難以被打造成「地球二號」的主要原因是,火星上二氧化碳濃度過低。
  • 殖民火星是人類成為星際文明的第一步
    (若當下人類可以用所有的軍費投入殖民火星的行動中,殖民火星應在10年內成功)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種手段向太空要生存空間和資源。以人來目前的科技水平,月球,火星,泰坦是進行太空殖民的首選。(火星,金星,月球都處於太陽系宜居帶內。)
  • SpaceX星艦計劃實驗初步成功,距離人類可以太空殖民還有多久?
    ,其主要目標就是幫助人類在月球、火星或其他宜居星球上定居,以達到太空移民的目的。未來SpaceX希望可以增加星艦的動力,讓星艦可以在45分鐘以內,到達太陽系的任一位置,並且提供類似於太空旅遊、太空冒險等載人深空旅行的任務,星艦內設計的空間可承載100個成年人。這個計劃看似天馬行空、不切實際。可地球的資源始終是有限的,為了人類文明的更好延續和發展,將一部分人移民至外太空的星球上去獲取更多為人類所需的資源似乎是必然之舉。那麼,我們距離真正的太空移民還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