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人類就可能殖民火星 制氧成一大難題

2021-01-19 TechWeb

網易科技訊 8月19日消息,據Futurism報導,專家預測,如果我們不儘快建立起太空殖民地,人類可能被單一災難徹底摧毀——也許這樣的災難會在未來100年裡發生。但是我們能夠及時登上火箭嗎?這裡有個人類首個太空殖民地建立的時間表,或許你本人就有希望成為首批太空殖民者。

2030年人類就可能殖民火星 制氧成一大難題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許多偉大的思想家認為,人類必須分散在多個星球上,以免被一場自然災難完全摧毀。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已經預測,未來100年內地球上就可能發生這樣的災難,我們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開發運載火箭。

人類能在世界末日到來之前做好太空殖民的準備嗎?參加Futurism民調的70%讀者認為,人類能夠在21世紀前50年建立起太空殖民地。此外,36%的參與者認為2030年左右就能實現這個目標。軟體工程師薩蒂什·瓦爾莫(Satish Varma)解釋稱,人類在太空飛行器設計技術、人工智慧(AI)以及仿生學方面的進步將成為新的驅動力,最終推動我們進入太空時代。他說:「在很短的時間框架內,SpaceX、谷歌以及特斯拉等公司在太空探索和人工智慧方面已經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

瓦爾莫的觀察是正確。SpaceX和Blue Origin公司最近開發的可重複使用火箭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它成為太空旅行經濟可行的關鍵。谷歌最近開發了一種人工智慧,它幾乎可以像人類那樣快速學習,這項技術在現實世界中應用更有前途,比如幫助駕駛飛船。

這些技術已經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公司關注,並認真對待太空殖民的想法。對於人類來說,建立殖民地的最佳目標就是月球和火星。近來,月球引發的關注似乎正在降低,但科學家們估計,我們可以在那裡用6年時間建起太空殖民地,成本只要100億美元。中國和歐洲的航天機構正在仔細研究在月球建立基地的可能性,因為這樣的策略將大幅降低前往其他星球的費用,包括火星。

在火星殖民方面,阿聯(UAE)宣布,計劃於2117年底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建立定居點。然而,其他國家可能會先於阿聯實現這個目標,因為美國政府要求美國宇航局2033年將人類送上火星,中國擁有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標,要在2020年之前實現。這些政府努力顯然與讀者的預測相一致。

但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希望證明,私營企業比政府機構效率更高。他也計劃在202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但這不是他的唯一目標。他希望能打造廉價的「紅色星球旅遊」,他的最新計劃是在火星上建立能夠自給自足的太空殖民地,而不是簡單的外星探測,他為此設定的太空旅遊票價僅為20萬美元。

馬斯克還稱,這種太空殖民地對人類物種的未來至關重要。他在去年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歷史表明,總會有一些世界末日事件發生,我希望得到你們的認同:成為多行星物種是人類正確的選擇。我想在有生之年,讓火星殖民成為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這些幫助人類遠離地球的所有努力似乎都是很好的賭注,火星殖民不僅是我們這代人能看到的東西,我們或許還有機會親手去嘗試。」

前往火星是我們這代人期盼的最大太空項目,直到我們真正地把人送到這顆紅色星球上。這樣一個大膽的嘗試有大量細節需要解決,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需要建造能夠將探測器和人類送上火星的火箭和宇宙飛船。對於美國宇航局的火星計劃來說,這也需要建造月球空間站,以充當前往太陽系其他地方的跳板。

在SpaceX成功完成CRS-12發射任務後,美國宇航局代理局長小羅伯特·萊特福特(Robert Lightfoot)解釋了如何登陸火星的詳細步驟。他說:「當你看到我們今天的火星計劃時,你會發現我們儘可能多地利用國際空間站,在那裡進行各類測試,包括生命支持系統。而月球將是完成登陸火星使命的下個重點步驟。」

當然,對於任何火星探險計劃來說,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生存與到達火星同樣重要。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宇航局對其Mars 2020任務充滿期待的原因,這項任務就包括在火星表面製造氧氣的試驗。萊特福特表示:「我們想要確保,當我們執行科學任務或者載人航天任務時,我們能在科學和人類探索之間找到交叉點。」

現在,沒有人願意飛到火星,並在成功著陸後大喊「我做到了!」,然後轉身回家。太空探索不僅僅是象徵性的幌子。我們想留在火星上,並建立起殖民地。當然,最終的計劃是改造火星,但這可能需要幾千年時間來完成。因此,在萊特福特看來,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要想在火星上維持生存,還有比獲得安全的呼吸空氣更基本的需求嗎?

萊特福特說:「未來的登陸器要前往火星,Mars 2020要嘗試在火星大氣層中製造出氧氣,這顯然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所知道的是,火星大氣層比地球稀薄,其中二氧化碳佔95.32%、氮佔2.7%、氬佔1.6%,氧氣大約只佔0.13%,其他元素含量更少。相比之下,地球大氣層含有78%的氮和21%的氧。當然,獲取水不會有太大問題。

利用火星大氣能製造出氧氣嗎?美國宇航局自2014年以來就在制定相關計劃,當時它首次公布了Mars 2020號探測器計劃。這個計劃包括攜帶微生物前往火星,也許是細菌或藻類,它們將利用火星土壤作為燃料,然後釋放出氧氣。氧氣可以被用來呼吸,也可以為製造返回地球所需的火箭燃料。

現在,這些聽起來可能更像科幻小說中的想像,但是實驗室的實驗表明這是有可能實現的。這也就是為什麼Mars 2020任務如此重要的原因。其他使火星適合居住的其他努力包括,環繞火星建造類似地球的磁盾,建造核反應堆,以及像《火星救援》(The Martian)中的馬特·達蒙那樣種植土豆。(小小)

相關焦點

  • 殖民火星第一步?NASA探測器明年登陸挑戰制氧實驗
    美國航太總署( NASA)希望十年後太空人就能登陸火星,但人類想在另一個星球殖民,該如何解決供氧的問題?首先,遠從地球載運氧氣和燃料過去並不可行,必須想辦法在火星上自給自足。由於火星大氣有96%是二氧化碳,因此NASA的對策是運用一種實驗裝置,就像地球上的樹行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NASA今年7月底發射探測器毅力號,預計明年2月18日就會登陸火星。除了繼續勘查火星地形,毅力號還肩負一項特殊任務,就是要在這顆紅色行星上進行製造氧氣的實驗,利用一個體積小如烤麵包機、名為MOXIE的裝置。
  • 太空殖民-2030年人類將開始徵服星辰大海?
    人類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開啟大航天時代,開始星際殖民。人類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宇宙間無數的超級地球等待著人類去徵服。人類殖民太空必須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首先在哪裡殖民。很顯然,人類首先要徵服的是太陽系。太陽系適合人類殖民的固態行星有月球,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塔)等,這幾個星球都有固態表面和水,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坦)還有大氣層。(NASA拍攝的火星照片,這是火星的一個蝌蚪型撞擊坑。
  • 其實,去火星殖民,也不是不可能!
    《火星救援》講述的是2030 年人類的載人登陸火星的任務,面對席捲而來的沙塵暴,太空人們不得不撤離火星,留下一個孤獨的隊員在火星上獨自生活。  那麼電影中的情節,到底會不會出現,火星又是否適合人類生存呢?  在太陽系中,火星被認為是自然條件與地球最為接近的。
  • 2030年殖民火星!可惜這只是款VR遊戲
    《火星2030》是一款以殖民火星為主題的VR遊戲,遊戲特點就是開放,可以允許玩家在40平方公裡的開放環境中自由探索。這款遊戲支持HTC Vive、Oculus Rift等VR設備,當然也有非VR版本可以體驗。
  • 「火星VS地球」人類殖民火星漫談 千年大計始於當下
    火星,太陽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外行星。自從1964年人類第一次發射探測器對其近距離探索後,已經過去五十多年。我們對火星了解多少呢?人類要想大規模殖民火星,就一定要對火星進行改造,使火星更適合人類生存。第一步:載人登陸火星依靠目前技術,人類從地球出發登陸火星大概需要9個月時間。這個期間內人類不僅會長時間暴露在宇宙輻射中,且地球與火星往返期間的飲食供應也是一大難題。
  • NASA研火星制氧儀器Moxie 為載人登火星任務鋪路
    NASA研火星制氧儀器Moxie 為載人登火星任務鋪路(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太空總署(NASA)計劃2030年可以送太空人登陸火星,但目前未解決如何運送足夠氧氣和燃料支持火星任務。NASA為此正研發一個名為Moxie的儀器,它可收集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抽取當中的氧原子,並結集起來製造氧氣,有望為載人登陸火星任務鋪路。
  • 什麼是人類殖民火星的意義?
    火星是太陽系的大獎,它是人類可以定居的最近的行星,這顆最近的行星擁有生命和文明所有必需的資源。火星一直以來都是廣受關注的星球,很多人都想著要殖民火星。甚至於有公司列出了人類殖民火星的計劃,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反響。既然計劃都已經有了,那麼肯定是有緣由的,不然人類不會無緣無故的將矛頭對準火星。
  • 殖民火星是人類成為星際文明的第一步
    (若當下人類可以用所有的軍費投入殖民火星的行動中,殖民火星應在10年內成功)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種手段向太空要生存空間和資源。以人來目前的科技水平,月球,火星,泰坦是進行太空殖民的首選。(火星,金星,月球都處於太陽系宜居帶內。)
  • NASA測試在火星制氧 人類可自給自足
    如果人類如願在2030年登陸火星,那就必須在火星上實現自給自足,因為飛船無法搭載足夠的物資。為此,美國宇航局正在測試利用火星土壤獲得氧氣的新技術。新技術需要利用細菌和藻類,它們可以把火星土壤作為產生氧氣的「燃料」。
  • 人類殖民太空首選火星的原因
    "從長遠來看,人們不可能生存在一個星球上,未來某一天,雖然不知道是何時,但總有一天,住在外星球上的人類會比地球上的多。"迄今為止最適合人類建造殖民地的星球是火星。1,火星跟金星都位於地球宜居帶附近,月球位於地球宜居帶內。但金星環境極為惡劣宛如地獄,人類殖民太空的選擇不多,就是月球跟火星。
  • 人類真有可能在2030年實現登陸火星的夢想嗎?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計劃於2030年前後實施的載人登陸火星任務無論是對於美國政府還是NASA來說都堪稱「重中之重」,為載人火星計劃挑選的太空人甚至最早將於今年夏天開始執行訓練任務。不過,在載人登陸火星之前,正在研製的重型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和「獵戶座」飛船則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 科學家警告:殖民火星,遠非將人類送到火星那麼簡單
    儘管自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的足跡沒有踏上任何一顆地球以外星球的土壤,但是包括美國宇航局和矽谷科技大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內的眾多機構和人士,一直在致力於人類重返月球,甚至登陸火星,進行火星殖民。
  • 馬斯克:2030年移民火星!劉慈欣早就打算移民木星、土星、海王星
    馬斯克:2030年移民火星!劉慈欣早就打算移民木星、土星、海王星!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5月31,13點02分,SpaceX公司的"龍"飛船,帶著兩名太空人成功升空,並與國際空間站接軌,整個世界為之沸騰。一個私人商業公司,居然能造出載人飛船,並成功送太空人進入空間站,其最大的功臣莫過於公司總裁,埃隆·馬斯克。
  • 火星殖民的重大突破-火星將迎來第一架無人機
    人類要殖民太陽系,最佳星球就是火星。火星適合人類殖民的四大因素:
  • 大氣雄厚的土衛六,它或許比火星更適合人類殖民
    土衛六比火星有一些優勢,這可能使土衛六成為人類殖民的更好選擇。土衛六的優勢:土衛六的大氣層很厚,主要由氮氣組成。其地表壓力大約是地球大氣壓的1.45倍。(一點多餘的氮是無害的,而且人類可以在1.45倍大氣壓下正常生活)。低重力(地球的14%)和厚大氣層的結合意味著空中旅行將非常容易實現。有翼飛機和飛艇在土衛六上的運行將比在地球上更好。(使用電力,因為沒有游離氧。)有了人造翅膀,人類可以用自己的肌肉力量在土衛六上飛行。多麼酷啊!土衛六受到的輻射要低得多。
  • 送人類去火星,馬斯克沒有「吹牛」
    除了在可回收火箭方面,馬斯克與他的SpaceX公司,一直在努力之外,對於殖民火星計劃也沒有閒著。在近日的壓力測試中,SN星際飛船原型,再次表現了其優秀的材料結構,可以適應未來的太空任務。如果一切順利,可能到2024年,馬斯克便可以將星際飛船,發射到太空之中,經過數月飛行到火星軌道。
  • 殖民火星:人類將在火星上哪個地方定居?
    當世界各地的生物學家為新冠病毒的疫苗而戰時,科學家們正在解決一個同樣雄心勃勃的任務,火星上的哪個地區,適合歷史上第一批徵服火星的太空人著陸?人類必須做好有拯救的選擇,如果在火星上出現新的可怕的威脅,那犯錯的代價太高了。因為人類的生命和昂貴的設備都處於危險之中,人類在火星上是否會準確踏上這片土地,是什麼使這個地區成為著陸點的必備條件?
  • 送人類到火星,馬斯克夢想,值得相信
    除了在可回收火箭方面,馬斯克與他的SpaceX公司,一直在努力之外,對於殖民火星計劃也沒有閒著。在近日的壓力測試中,SN星際飛船原型,再次表現了其優秀的材料結構,可以適應未來的太空任務。如果一切順利,可能到2024年,馬斯克便可以將星際飛船,發射到太空之中,經過數月飛行到火星軌道。
  • 火星作為人類首選外星殖民地的優勢,殖民火星的步驟及巨大意義
    「從長遠來看,人們不可能生存在一個星球上,未來某一天,雖然我不知道是何時,但總有一天,住在外星球上的人類會比地球上的多。」——NASA局長麥可·格裡芬。以人類未來一百年內的科技水平,火星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殖民外星的唯一選擇。一,火星作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殖民地的優勢。a,火星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5%,質量為11%,表面積相當於地球陸地面積。密度約為月球的兩倍、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約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