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猜想:人類移民火星,他們的後代會來殖民地球嗎?

2021-01-18 麥麥科技觀察

本月初,埃隆馬斯克表示對在2026年移民火星的計劃高度自信。從目前來看,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之一,自然環境也比較接近地球,火星是人類移民的首選目的地。科學家們一度懷疑火星上曾經有生物存在。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移民火星的人,他們的後代以後回來殖民地球嗎?

未來的火星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目前地球上所有存在的生物都經過了大自然的篩選,人類同樣也不例外。而這也正是人類能夠走上生物鏈頂端的原因,因為人類對大自然有極強的適應能力。進化論誕生60多年來,似乎很好地解釋了地球生物的多樣性。

達爾文塑像

但是關於最早的生物到底是如何產生的這一問題,則始終存在爭議。目前最為大家接受的是,最早地球的大氣層存在氮氣、甲烷等氣體,在閃電的作用下產生了胺基酸類物質,這些物質在海洋環境中逐漸組成具有活性的蛋白質,逐漸演變成了最早的生物。由此可見,大氣層和海洋是地球生物起源的基礎條件。

最早的地球生物三葉蟲化石

基於此,科學家們在判斷一個星球是否存在生物時,也主要以該星球是否存在水和大氣為主要依據。目前看來,由於火星質量很小,缺乏對大氣層的吸引力,空氣非常稀薄。另外,火星表面都是沙漠和山丘,沒有發現有水存在的確切跡象。因此,火星上存在原始生物的可能性不大。

未來的火星人會是這樣嗎?

但是如果我們從進化論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儘管火星的環境不適合物種的起源,但是如果有物種存在,能否進化得更快呢?而早期移民火星的都是地球上的精英,攜帶的是地球上最優秀的基因。如此高的起點,在與火星惡劣自然環境的鬥爭中能否進化得更快,變得更聰明,更強壯呢?等到火星上資源不夠的時候,他們會不會回來殖民地球呢?

未來的火星人會是這樣嗎?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需要留給時間回答了。畢竟按照進化論,人類花了幾十億年時間才走到了生物鏈的最頂端。

相關焦點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火星會成為地球的接班人,成為人類另一個家園嗎?移民火星,這些「大拿」早有計劃早在2012年年底,荷蘭一家私人公司「火星一號」啟動「有去無回登陸火星計劃」。他們預計於2018年將無人駕駛汽車發送到火星上,在2024年將首批4名火星太空人發射升空,並於2025年初步完成火星永久殖民地建設,此後每兩年都將輸送4名太空人到火星,並最終達到有40人定居火星的目標。
  • 人類移民火星之後,地球將會「大出血」,哲學家表示非常擔憂!
    但是當我們深入了解之後,火星也就成為了人類移民的候選星球,當時是用洞察號的成功登陸,可以說是讓很多人接觸到了這個非常陌生的星球,而當時美國的一家公司甚至還對外宣稱,在2024年的時候他們將會見到六艘宇宙飛船,前往火星勘查改造火星地貌,他們表示只有這樣才能讓人類移民火星的時候更加的迅速。
  • 什麼是人類殖民火星的意義?
    為何是火星?其實很早就有科學家認定,火星能成為人類未來移民的星球,當然也不是去了就能生活,這需要進行全方位的改造。火星處在太陽系宜居帶內,它和地球有不少相似的地方。火星的自轉軸是傾斜的,所以它上面也有一年四季、也會有春夏秋冬。
  • 殖民火星後,人類身體將發生重大變化,新人類將誕生!
    人稱現實社會中的鋼鐵俠的馬斯克麾下的航天公司SpaceX,聯合NASA發布了他們大膽的火星移民時間表,將在10年內憑藉超大型火箭的強大動力、運輸能力,將火星拓荒者送往火星,並在火星表面實現軟著陸,開啟太空移民的新篇章。
  • 火星疑似誕生過遠古文明、火星最適宜人類移民,人類何時殖民火星
    而古羅馬人稱火星為「瑪爾斯星」,「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國土與戰爭之神。「火星」這個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一直被人類認為是戰爭和災禍的象徵。火星人現在還存在嗎?火星文明留存了遺蹟嗎?火星遠古文明之謎,人類在火星成功建立社區之後或可解密。二,人類何時移民火星。火星是太陽系中最適宜人類移民的星球。
  • 人類移民火星的願望能成真嗎?火星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央廣網北京7月23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火星,至今仍是人類尚未涉足之地。火星在文學作品中登場的機會不計其數,更是無數科幻電影中的主場地。老舍筆下,火星被貓國人統治;電影《火星救援》裡,主人公靠自種土豆獨自在火星上生存了四年。無論天馬行空的無限想像,還是基於科學的超前推測,人們對火星寄予厚望。人類移民火星的願望能成真嗎?火星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 讓人熱血沸騰的「火星移民計劃」只是幻想嗎?
    簡單來說是這樣一個計劃:一家荷蘭的私人公司,向全世界宣布要搞火星移民。公司有一系列的時間表,哪一年幹什麼,其中最重要的是二〇二三年,要把四名志願者送往火星。這四名志願者去了火星就不回來了,他們要住在火星,所以說是移民。還計劃又過若干年要讓那裡的移民達到二十人。第一輪宣傳之後不久,就有媒體對它產生懷疑了:這樣一個私人公司能搞成這事嗎?
  • 人類會移民火星嗎?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何飛:火星探測的一個主題是生命,即火星上有沒有可能存在過生命或者有沒有可能支撐生命。天問一號的科研目標也圍繞這個主題來展開,經過前期科學團隊的論證,確定了以下科研目標:研究火星形貌和地質構造特徵,通過探測火星全球地形地貌特徵,獲取典型地區高精度地形地貌數據,開展火星地質構造成因以及演化研究。
  • 馬斯克為何執著於上火星?100萬人移民火星現實嗎?
    ,並將帶領100萬人移民火星時,你多半會認為這個人有精神類疾病。或許這句話是很多人對馬斯克的評價,認為馬斯克殖火星的計劃,將促使人類科技向前邁進一大步,但事實卻並非如此,馬斯克殖民火星更多是為了完成個人夢想,以滿足內心的哲學欲望,因為馬斯克得哲學觀認為,人類應該成為跨星球物種。
  • 低重力、缺氧氣,人類該如何設計火星殖民城市?
    儘管埃隆·馬斯克堅信我們必須在火星上建立一個殖民地,以確保人類的未來不會由於小行星撞擊或者是氣候方面的災難而終結,但沒人能夠保證人類可以在火星上長期生存下去。火星上的低重力環境會削弱我們的骨骼、心臟和免疫系統,土壤有毒,大氣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人類無法呼吸。人類可以在這種微重力的環境中繁衍後代嗎?沒有人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除此之外,我們向火星發射運送的每一批物資,都將耗資數億美元。
  • 人類開啟太空移民時代的兩個宏偉計劃
    時空通訊覺得所謂深空「大航海」時代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回答,一是人類何時能夠地外殖民,二是何時能夠飛出太陽系。如果只是在地外殖民,在太陽系以內殖民,應該在本世紀就可以開始了,殖民多少不敢說,但只要有一個人在外星球生活就應該算吧?這樣的話,本世紀就一定能夠實現了。
  • 人類移民火星 只能存活68天
    人類移民火星,只能存活68天。   中化新網訊 綜合媒體報導,新研究顯示,太空愛好者想移民火星的計劃恐怕要再等等了,因為紅色星球上的環境可能讓人類在68天內就死亡。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報告,氧氣含量在2個月後會開始耗盡。科學家說,人類想要永久居住火星,還需要開發新科技。
  • 火星環境惡劣,為何卻被當成人類第2家園?人類未來真能移民?
    若說宇宙中和地球生態環境最相近的一顆星球。這顆星球毫無疑問非克卜勒452-b行星莫屬。但克卜勒452-b行星距離地球1400光年,人類看得見摸不著,也只能無奈暫時放棄了克卜勒452-b行星。若將範圍無限縮小,以人類目前能力,能登陸殖民的星球,這顆星球可能也只有火星了。人類選擇火星看似是非常無奈的,畢竟人類沒得選。
  • 星際移民大暢想:永久殖民火星,未來火星上的生活應該是這樣的!
    對於火星來說,我們是入侵者,憤怒的紅色星球已經向我們開戰,利用其本性,炙熱的輻射,稀薄的空氣,致命的沙塵暴。為確保生命,將陷入一場持久戰。那麼何苦要生活在太空呢?為何這些勇敢的開拓者就不能擠在安全的陸地上呢?。有科學家認為,我們人類應該至少是兩棲生物,換句話說,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太危險了。火星是我們最近的鄰居,不管好歹是最類似於我們地球的行星,也是最具潛力的星球。
  • 火星探測器紛紛上天,人類離移民火星還遠嗎?
    據說,馬斯克造汽車、造火箭、挖隧道,還有搞能源公司,用賺來的錢和研究出的技術,為「火星移民」做準備,並計劃在2050年送100萬人上火星。對於我們這些整天在地球忙忙碌碌的人類來說,可能會非常好奇:火星到底有啥獨特的魅力,吸引這麼多國家投入巨資去做探測?還吸引著馬斯克這樣的科技狂人要去搞什麼「火星移民」?現在我們距離火星移民還有多遠呢?
  • 人類「殖民」火星?那可能要派細菌和藻類先行……
    人類殖民火星 可能要派細菌和藻類先行本報記者 付毅飛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這意味著我國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實施在即。雖然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卻已引發了火星迷們的無限遐想——將來我們能不能在火星上建旅館?火星上能不能採礦?在火星上可以開展哪些科學實驗?
  • 為什麼人類在火星生育會面臨巨大困難?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資源的過度開發,環境的惡化,全球人口的不斷增加,未來的地球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移民外星球來減輕地球的壓力,而在人類有能力探索的外星球裡,只有火星還算可以,科學家現在正加緊對火星的探索。
  • 太空殖民時代來了?
    初級目標:移民火星  據美國《科學日報》庫爾扎韋爾·阿爾報導,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數周前曾問詢過NASA埃莫斯研究中心主任西蒙·沃登,他問單程前往火星的移民計劃,究竟要花多少錢?西蒙回答說大概需要百億美元。拉裡則問他能否控制到30億美元以下。  谷歌創始人的詢價與報價,代表了民間資本對這一項目的興趣。
  • 人類殖民火星 可能要派細菌和藻類先行
    雖然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卻已引發了火星迷們的無限遐想——將來我們能不能在火星上建旅館?火星上能不能採礦?在火星上可以開展哪些科學實驗?更有甚者提出了科幻界中最現實的問題:等我們移民到火星,該種什麼菜吃?「從長遠來看,在火星上發展出獨特的人類文明,包括各種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以及技術文明是可以期待的。」
  • 美國曾經殖民了美洲,如今他們準備殖民火星
    火星是人類繼月球以來探索的第二顆行星。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有一些可以讓人類生存的條件,也許去火星生活並不是什麼異想天開的事情。於是美國打起了火星的主意,他們想要殖民火星!​Space X公司已經宣布了移民火星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