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期盼著人類像中世紀大航海時代那樣,探索和移民太空,這個時代還需要多久才能夠來臨呢?
太空移民看起來還是一個很遙遠很科幻的事情,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這件事情已經早就在醞釀中,甚至已經啟動。
時空通訊覺得所謂深空「大航海」時代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回答,一是人類何時能夠地外殖民,二是何時能夠飛出太陽系。
如果只是在地外殖民,在太陽系以內殖民,應該在本世紀就可以開始了,殖民多少不敢說,但只要有一個人在外星球生活就應該算吧?這樣的話,本世紀就一定能夠實現了。
但要飛出太陽系,就很可能是下個世紀的事情了。但這個不能保證到太陽系外殖民,只能說飛出去看看,飛到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a星三星系統的比鄰星能不能到達都還是個未知數。
時空通訊說的上面一些時間和目標絕非空口白牙空穴來風,而是有一定的依據的。這個依據就是美國NASA已經啟動的兩個計劃,一個是火星改造計劃,另一個時百年星艦計劃。
火星似乎已經成為人類移民的第一站。這是因為在所有的太陽系行星裡,只有火星與地球環境最接近,而且有水。
NASA的火星改造計劃是用1000年到10000年的時間,將火星改造成為一個人類宜居的星球。對於這個時間科學界還有爭議,有的說1000年就能有個雛形了,有的說要10000年也弄不好。
但不管怎樣,這個計劃已經開始啟動了,已經招募了首批火星殖民志願者,將在2033年左右飛往火星。這是一張單程票,有去無回,就是要在火星上創造自己的生存環境。當然在這之前,科學家們會研究創造出儘可能多的生存保障技術,以及備足在火星上生存的一些物質裝備。
這是一個龐大的計劃,一旦實現了在火星上殖民存活,哪怕只有幾個人,下一步就是改造計劃了。
先要在火星上建立核電站和化工廠,製造溫室氣體,增加火星大氣,溶解火星凍土,使火星水變成液態水,然後將科學改造後適宜火星生長的植物種子帶上火星播種。隨後經過漫長的時間,火星大氣得到改造,生態循環建立起來,而人類基因也會得到適宜火星環境的改造。
這個改造計劃還有幾套其他的方案,比如在火星軌道安裝巨大的反射鏡,融化火星凍水;利用小行星或彗星撞擊火星融化火星水,增加火星大氣等等。這裡面有很多複雜的技術和方法,這裡就不一一展開來說了,過去時空通訊曾有過更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查看。
1000年後(有人說這個計劃要10000年),人類可以開始大量移民火星,以規避地球越來越壞的生態環境。
其實火星移民和火星改造計劃並非NASA這種官方背景深厚的機構在做,民間商業機構也在做,最著名的就是美國SpaceX太空公司火星殖民計劃。
這個計劃是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英國倫敦皇家航空學會演講時宣布的。
這個計劃準備招募8萬志願者前往火星定居,這些人在火星生活,繁衍的後代將成為火星人。它們的計劃更激進,從2023年就開始,送首批殖民者登陸火星,以後每兩年送2~4名上去,到了2033年,火星人將不少於20人了。
這些「殖民先驅」都只有單程票,還需要付出50萬美元的船票,然後他們將在火星創造一個自給自足的新文明。當然對於最初的殖民者,公司會創造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條件,提供生存和開發的必要裝備。
這個計劃看起來比NASA的計劃更快更高級,但似乎不是那麼靠譜,有點像吹牛。因此,時空通訊更看好NASA的計劃,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
NASA還有一個計劃是「百年星艦」計劃,就是在100年內建造出一艘五萬噸級的太空航母,飛出太陽系。
飛船的引擎將使用核聚變或者更高級的能源,將飛船動力提升到更高的比衝量,從而達到12%的光速。
這個計劃也在招募志願者,而且確定了首任機長,她是美國第一個黑人女太空人梅·傑米森。
百年星艦計劃是與載人登陸火星任務為一體的,可以說火星移民計劃就是這個百年星艦計劃的前期演練。
這些參加百年星艦任務的志願者們也將是單程船票,有去無回,他們或者在茫茫太空中繁衍生息,或者在太陽系外找到一個殖民點,將人類的火種在那裡延續,但更多的可能是在漫漫徵途中遭遇無法意料的意外而犧牲。
太空探險是一個充滿著不確定性的危險任務,但人類最終必須要走出太陽系,就必須有這樣的先驅,今後拯救人類的諾亞方舟遠行之路,就是這樣一批批探路者的犧牲鋪就的,他們是人類的英雄。
這些就是時空通訊基於了解到的信息得出的預測,這個預測的結果就是本世紀人類將在火星建立殖民地,下世紀將飛出太陽系。
但我不敢保證這個預測十分精確,僅供朋友們茶餘飯後海闊天空一下,可以不必當真。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原創版權,抄襲可恥,侵權必究。多謝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