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星艦」不只是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其突破性的技術與革新,將使星艦不同凡響。
撰稿|石 渝
390年前,一夥清教徒朝聖者開著「五月花」輪船,乘風破浪,闖入「新大陸」,開啟了美洲殖民史。390年後的現在,有一夥地球人,準備駕駛太空「五月花」浪跡星際,移民星球,衝出太陽系,遙遙百年曆程,一去不復返。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9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百年星艦」(Hundred Year Starship)的宇宙探索和移民計劃,此計劃於9月7日獲得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支持,並得到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資助,9月13日的休斯敦研討會,標誌著這一現代星際「五月花」計劃的開啟。
初級目標:移民火星
據美國《科學日報》庫爾扎韋爾·阿爾報導,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數周前曾問詢過NASA埃莫斯研究中心主任西蒙·沃登,他問單程前往火星的移民計劃,究竟要花多少錢?西蒙回答說大概需要百億美元。拉裡則問他能否控制到30億美元以下。
谷歌創始人的詢價與報價,代表了民間資本對這一項目的興趣。這一「百年星艦」計劃最終將成為商業旅行和民間探險計劃,官方的公共財政資金,幾乎沒有多少投入。
從目前公布的官方資金投入來看,NASA只「捐出」了十萬美元,而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大氣一些,但也只動用了百萬美元的「公款」。一個龐大的宏偉計劃,最終只花了納稅人區區一點小錢,不可思議。
西蒙說這一計劃現在目標明確,就是移民到其他星球,開闢殖民地。「20年前(談到這一話題時)你還得低聲耳語,生怕酒吧裡有人向你開火。」西蒙感慨道。
美國一份免費學術雜誌《宇宙學報》曾稱,載人太空探索計劃的預算,大部分花在了「如何把人安全運回」上,如果直接把人送上星球,然後跟他們揮手道別,稍後再由飛船提供補給,或移民星球的人類開發星球礦物資源,與地球進行「星際貿易」,這樣的計劃,將不會花到多少錢。
誰會是第一批「移民」
「星艦計劃」不是「阿波羅計劃」,到太空晃幾個小時就折回去了。「星艦計劃」中的「一去不復返」,意味著太空人要永久地告別地球上深愛的親人和熟悉的生活環境,意味著要在一個陌生星球冒險終老和繁衍後代。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火星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同其他行星相比,火星最像地球。火星的友善條件,成為人類對外星殖民的首選地。
據英國媒體報導,「百年星艦」計劃合作單位、美國伊卡洛斯星際組織負責人亞當·克魯爾說,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火星,或是火星的兩個衛星。計劃的兩大挑戰是新的推進系統與定居火星的生命維持系統。「我們將致力於打造持續百年太空飛行的星際飛船,以及可行性星際技術,最終使人類受益。」按照計劃,飛船將搭載適合人類長期生活在宇宙的生命維持系統,到達目標星球後,在那裡建立一個人類星際殖民地。
「百年星艦」的首任機長,有望是女太空人梅·傑米森,她於1992年成為第一個黑人女太空人,現年55歲。傑米森表示:「我願意為人類星際探索活動獻身。」
但傑米森不會是星球上第一批「移民」,她的任務是駕駛「星艦」,送太空移民到目標星球,在太空穿越百年,努力衝出太陽系,並終老於「星艦」。理論上,那些被送上太陽系星球上的移民定居者,仍有機會被其他宇宙飛船「接回家」。 亞當·克魯爾說:「星艦機組人員開始星際旅行時,必須明白他們要耗費一生時間才能抵達另一個外星世界。所以星際旅行更像是一項巨大的社會實踐,星艦必須像一個可以完全自給自足的小城市。」為了這個目標,星艦設計自重至少在百噸以上。
埃莫斯研究中心主任西蒙·沃登說,美國預計2030年將把4名志願者送上火星。沃登表示,招募志願者的前期工作,早在2010年時就已經展開。
美俄競賽,俄處下風
美俄太空競賽,在蘇聯時期就已經展開,從1960年起,蘇聯率先放出咄咄逼人的火星探測計劃,連續數年發射多個探測器,然而射出去的火星探測器,幾乎均告失敗,而美國在落後數年之後,迅速趕超,數次成功地把火星探測器送進火星預計軌道。2009年,中國也加入進來,但中國的「螢火一號探測器」,卻因2011年11月9日俄羅斯運載火箭發射失敗而墜毀,功敗垂成。
2010年6月3日,俄羅斯開始在莫斯科進行世界首個模擬火星之旅實驗,6名來自俄羅斯、中國、法國等國的志願者在狹小的模擬密封艙內生活了520個日夜,這個時間,差不多是現有航天技術下地球與火星之間折返的時間。
然而,這個實驗的成功,畢竟只是在地球表面上的模擬實驗,至今除了俄羅斯一個探測器曾從火星表面短暫傳回一些數據之外,所有俄羅斯的火星探測均未達到最終目的。目前俄羅斯最成熟的技術,僅是把太空人送上地球外太空軌道上的國際太空站。
2012年8月6日,美國宇航局首輛核動力火星車在紅色的火星表面成功著陸,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火星探測任務。
《洛杉磯時報》9月9日報導稱,科學家普遍擔心「好奇號」火星車鑽探到水,假如真的接觸到液態水,火星水將可能被地球微生物「汙染」,在火星上發現的「生命」,可能就是地球的「汙染雜交物」,或這些汙染物最終「滅絕」了火星上的「原住生命」,這將是極不道德的。美國的一名行星保護官員抱怨說:「他們不應先斬後奏,鑽探到水後才告訴我們。我們應負責任地遵守我們自己的規定。」
美國不僅成功地展開了火星探測,而且已經率先制定和踐行「火星倫理規則」,為後來者確定了行事標準,牢牢把控住了火星探測與定居移民的主導權和話語權。
美國曾想重啟「阿波羅計劃」,重返月球,但耗資巨大,於是採取實用主義,全力攻關最適宜人類居住的火星。可以說,美國此番展開民用和商業「星艦計劃」,已經把其他競爭者遠遠甩在了後面。
衝出太陽系之遠景
半人馬阿爾法星(Alpha Centauri),是組成黃道12星座中的半人馬座的主星之一,只有天狼星和大角星比它更明亮。半人馬阿爾法星距太陽4.3光年,是太陽最近的鄰居。假如人類有朝一日衝出太陽系,半人馬阿爾法星球無疑是人類最先訪問的地方。如果人類能以光速飛行,那麼,至少要花4年時間才能到達。而按「星艦」設計的四分之一光速極限速度,人類理論上至少要花20年才能到達半人馬阿爾法,一來一往,最少要花50年,一個20歲的青年從地球出發,歸來至少是個年屆70的古稀老人。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一名官員在一份聲明書中說,「百年星艦」不只是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其突破性的技術與革新,將使星艦不同凡響。而星艦的不同之處還在於,它是單程的。
9月13日的研討會吸引了全美所有重量級太空科學家參與,這一計劃令美國重拾「偉大國家」和「上帝選民」的榮譽感,這是毫無疑問的。「百年星艦」將像成功著陸於火星的「好奇號」探測器一樣配備核動力。當「百年星艦」抵達半人馬星座之時,「百年星艦」上的人員,已經開始繁衍後代了。如果這些先行者能在其他星系中開拓人類殖民地,人類將與太陽系之外的天體生命握手,這樣的遠景,令人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