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殖民時代來了?

2020-12-06 搜狐網

  「百年星艦」不只是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其突破性的技術與革新,將使星艦不同凡響。

  撰稿|石 渝

  390年前,一夥清教徒朝聖者開著「五月花」輪船,乘風破浪,闖入「新大陸」,開啟了美洲殖民史。390年後的現在,有一夥地球人,準備駕駛太空「五月花」浪跡星際,移民星球,衝出太陽系,遙遙百年曆程,一去不復返。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9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百年星艦」(Hundred Year Starship)的宇宙探索和移民計劃,此計劃於9月7日獲得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支持,並得到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資助,9月13日的休斯敦研討會,標誌著這一現代星際「五月花」計劃的開啟。

  初級目標:移民火星

  據美國《科學日報》庫爾扎韋爾·阿爾報導,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數周前曾問詢過NASA埃莫斯研究中心主任西蒙·沃登,他問單程前往火星的移民計劃,究竟要花多少錢?西蒙回答說大概需要百億美元。拉裡則問他能否控制到30億美元以下。

  谷歌創始人的詢價與報價,代表了民間資本對這一項目的興趣。這一「百年星艦」計劃最終將成為商業旅行和民間探險計劃,官方的公共財政資金,幾乎沒有多少投入。

  從目前公布的官方資金投入來看,NASA只「捐出」了十萬美元,而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大氣一些,但也只動用了百萬美元的「公款」。一個龐大的宏偉計劃,最終只花了納稅人區區一點小錢,不可思議。

  西蒙說這一計劃現在目標明確,就是移民到其他星球,開闢殖民地。「20年前(談到這一話題時)你還得低聲耳語,生怕酒吧裡有人向你開火。」西蒙感慨道。

  美國一份免費學術雜誌《宇宙學報》曾稱,載人太空探索計劃的預算,大部分花在了「如何把人安全運回」上,如果直接把人送上星球,然後跟他們揮手道別,稍後再由飛船提供補給,或移民星球的人類開發星球礦物資源,與地球進行「星際貿易」,這樣的計劃,將不會花到多少錢。

  誰會是第一批「移民」

  「星艦計劃」不是「阿波羅計劃」,到太空晃幾個小時就折回去了。「星艦計劃」中的「一去不復返」,意味著太空人要永久地告別地球上深愛的親人和熟悉的生活環境,意味著要在一個陌生星球冒險終老和繁衍後代。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火星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同其他行星相比,火星最像地球。火星的友善條件,成為人類對外星殖民的首選地。

  據英國媒體報導,「百年星艦」計劃合作單位、美國伊卡洛斯星際組織負責人亞當·克魯爾說,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火星,或是火星的兩個衛星。計劃的兩大挑戰是新的推進系統與定居火星的生命維持系統。「我們將致力於打造持續百年太空飛行的星際飛船,以及可行性星際技術,最終使人類受益。」按照計劃,飛船將搭載適合人類長期生活在宇宙的生命維持系統,到達目標星球後,在那裡建立一個人類星際殖民地。

  「百年星艦」的首任機長,有望是女太空人梅·傑米森,她於1992年成為第一個黑人女太空人,現年55歲。傑米森表示:「我願意為人類星際探索活動獻身。」

  但傑米森不會是星球上第一批「移民」,她的任務是駕駛「星艦」,送太空移民到目標星球,在太空穿越百年,努力衝出太陽系,並終老於「星艦」。理論上,那些被送上太陽系星球上的移民定居者,仍有機會被其他宇宙飛船「接回家」。 亞當·克魯爾說:「星艦機組人員開始星際旅行時,必須明白他們要耗費一生時間才能抵達另一個外星世界。所以星際旅行更像是一項巨大的社會實踐,星艦必須像一個可以完全自給自足的小城市。」為了這個目標,星艦設計自重至少在百噸以上。

  埃莫斯研究中心主任西蒙·沃登說,美國預計2030年將把4名志願者送上火星。沃登表示,招募志願者的前期工作,早在2010年時就已經展開。

  美俄競賽,俄處下風

  美俄太空競賽,在蘇聯時期就已經展開,從1960年起,蘇聯率先放出咄咄逼人的火星探測計劃,連續數年發射多個探測器,然而射出去的火星探測器,幾乎均告失敗,而美國在落後數年之後,迅速趕超,數次成功地把火星探測器送進火星預計軌道。2009年,中國也加入進來,但中國的「螢火一號探測器」,卻因2011年11月9日俄羅斯運載火箭發射失敗而墜毀,功敗垂成。

  2010年6月3日,俄羅斯開始在莫斯科進行世界首個模擬火星之旅實驗,6名來自俄羅斯、中國、法國等國的志願者在狹小的模擬密封艙內生活了520個日夜,這個時間,差不多是現有航天技術下地球與火星之間折返的時間。

  然而,這個實驗的成功,畢竟只是在地球表面上的模擬實驗,至今除了俄羅斯一個探測器曾從火星表面短暫傳回一些數據之外,所有俄羅斯的火星探測均未達到最終目的。目前俄羅斯最成熟的技術,僅是把太空人送上地球外太空軌道上的國際太空站。

  2012年8月6日,美國宇航局首輛核動力火星車在紅色的火星表面成功著陸,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火星探測任務。

  《洛杉磯時報》9月9日報導稱,科學家普遍擔心「好奇號」火星車鑽探到水,假如真的接觸到液態水,火星水將可能被地球微生物「汙染」,在火星上發現的「生命」,可能就是地球的「汙染雜交物」,或這些汙染物最終「滅絕」了火星上的「原住生命」,這將是極不道德的。美國的一名行星保護官員抱怨說:「他們不應先斬後奏,鑽探到水後才告訴我們。我們應負責任地遵守我們自己的規定。」

  美國不僅成功地展開了火星探測,而且已經率先制定和踐行「火星倫理規則」,為後來者確定了行事標準,牢牢把控住了火星探測與定居移民的主導權和話語權。

  美國曾想重啟「阿波羅計劃」,重返月球,但耗資巨大,於是採取實用主義,全力攻關最適宜人類居住的火星。可以說,美國此番展開民用和商業「星艦計劃」,已經把其他競爭者遠遠甩在了後面。

  衝出太陽系之遠景

  半人馬阿爾法星(Alpha Centauri),是組成黃道12星座中的半人馬座的主星之一,只有天狼星和大角星比它更明亮。半人馬阿爾法星距太陽4.3光年,是太陽最近的鄰居。假如人類有朝一日衝出太陽系,半人馬阿爾法星球無疑是人類最先訪問的地方。如果人類能以光速飛行,那麼,至少要花4年時間才能到達。而按「星艦」設計的四分之一光速極限速度,人類理論上至少要花20年才能到達半人馬阿爾法,一來一往,最少要花50年,一個20歲的青年從地球出發,歸來至少是個年屆70的古稀老人。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一名官員在一份聲明書中說,「百年星艦」不只是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其突破性的技術與革新,將使星艦不同凡響。而星艦的不同之處還在於,它是單程的。

  9月13日的研討會吸引了全美所有重量級太空科學家參與,這一計劃令美國重拾「偉大國家」和「上帝選民」的榮譽感,這是毫無疑問的。「百年星艦」將像成功著陸於火星的「好奇號」探測器一樣配備核動力。當「百年星艦」抵達半人馬星座之時,「百年星艦」上的人員,已經開始繁衍後代了。如果這些先行者能在其他星系中開拓人類殖民地,人類將與太陽系之外的天體生命握手,這樣的遠景,令人激動。

相關焦點

  • 美國外太空「殖民」時代到來? 探索火星徵途知多少
    美國外太空「殖民」時代到來?40多年來,火星一直是美國太空探測的重點目標之一。在不斷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同時,美國也在研究人類「遠徵」火星的可能性。此次美國宇航局公布重要發現,是否意味著人類「殖民」火星的時代已經到來?
  • 美開啟火星「殖民」時代?
    原標題:美開啟火星「殖民」時代?  40多年來,火星一直是美國太空探測的重點目標之一。在不斷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同時,美國也在研究人類「遠徵」火星的可能性。   NASA:發射21顆探測器   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共向火星發射了21顆探測器。
  • 人類要開啟太空殖民時代,準備向太空播種生命
    對於如此嚴峻的局勢,人類必須想辦法離開地球移民到外太空去,這樣還能給地球一個緩衝的機會,在NASA科學家有人已經登月球,這也是為了給人類擴展生存邁出去的一大步,主要想通過月球來作為基地到達太陽系中去。另外一個科學家利用重複火箭回收也能幫助人類到達太陽系中的殖民,聽上去這個消息振奮人心。
  • 太空殖民未必美妙,看看地球的現實紛爭就知道
    已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金曾經猜測,如果人類不能在100年內殖民太空,可能會面臨滅絕。為這一議題草創藍圖的先驅人物則是號稱現代宇航之父的齊奧爾科夫斯基(Konstantin Tsiolkovsky)。這位經歷了沙俄和蘇聯兩個時代的俄羅斯科學家提出了火箭推進計算的基本公式,為太空飛行奠定了理論基礎。他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中。」
  • 太空殖民未必美妙,看看地球的現實紛爭就知道
    SpaceX公司的創始人馬斯克從小深受科幻文化影響,一直想要殖民火星,這是他在2002年創立這家公司的根本動力。馬斯克認為,移居火星攸關人類生存,因為未來地球很可能不再適宜居住。此次龍飛船的成功發射,意味著登陸火星提上了議事日程。 像馬斯克這樣熱衷於太空擴張和外星殖民的人士絕非少數。
  • 太空殖民-2030年人類將開始徵服星辰大海?
    人類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開啟大航天時代,開始星際殖民。人類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宇宙間無數的超級地球等待著人類去徵服。人類殖民太空必須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首先在哪裡殖民。太陽系適合人類殖民的固態行星有月球,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塔)等,這幾個星球都有固態表面和水,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坦)還有大氣層。(NASA拍攝的火星照片,這是火星的一個蝌蚪型撞擊坑。
  • 白南準與他的「太空殖民」
    簡單地來說,人們以前總是是用他們的語言來組成電視影像,所以我說那我們來用我們的手指,來做電視吧,所以我用很多開關組建了一臺電視,這樣做很常規,因為從音樂的角度上來看,你會用你的手指來做音樂,因為我是一個很爛的音樂家,也是一個糟糕的影像藝術家,我就說好吧,可是幸虧我有十個手指,所以我告訴他們讓我用到我每個手指。這是一個錄像合成器,不是一個什麼新玩意,它已經存在幾百年了。
  • 人類未來有可能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以此來殖民外星球
    同時人類也激發了另一個強烈的欲望,那就是殖民更多的外星球,讓人類的腳步遍布宇宙的各個角落。人類想要實現太空殖民,除了要有速度越來越快的宇宙飛船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太空繁殖。人類想要在太空中生存,想要實現太空殖民,就需要有龐大的人口。
  • 太空殖民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人類具有探索和好奇的基因,人類只要存在就一定會走向太空殖民,不管結果如何......那麼,深海生活、太空生活、外星生活、地下城生活皆可成為可能從當大科技技術的發展來看,這兩項技術在100年內有可能突破。人類的跨星際生活將成為現實,而不只是人類的科幻想像。
  • 太空殖民拯救人類?滅絕可能性或上升 還需三思而行
    在太空殖民的宇宙中,人類滅絕的可能性實際可能會上升,而不是下降。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太空殖民一直是科幻作品中經久不衰的話題,如今似乎越來越引人注目,這其中的原因很多。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麥可·格裡芬(Michael Griffin)將太空殖民描述為事關「物種生存」的問題。已故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猜測,如果人類在一百年內無法殖民太空,那我們就將面臨滅絕的命運。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終將有一天需要離開地球,因為太陽在大約10億年後將使地球變得無法生存。
  • 這部科幻小說說,人類太空殖民從太陽系大開發開始
    (原標題:太空殖民從太陽系大開發開始) 本報記者
  • 去太空殖民需要...
    去太空殖民需要... 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和資源的減少,殖民太空已經從科幻逐漸變成了一個值得認真考慮的議題。那麼要建立一個太空殖民地要多少人才行?科學家給出了答案:10000人至40000人。曾經有研究稱150人就足夠,為什麼現在需要那麼多人呢?首先是距離問題。
  • 大家丨重返月球,殖民火星:今天的人類能重啟太空時代嗎
    甘迺迪希望的是設置一個挑戰科學和技術極限的目標,來展示美國的綜合國力。航天不只是幾個大國才能從事的事業,小國如以色列,還有私人企業,比如馬斯克的SpaceX,亞馬遜老闆貝索斯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都是太空探索的競爭者。而來自私營企業的競爭不僅大幅降低了太空探索的成本——SpaceX嘗試的可回收的第一級火箭就希望把發射費用減少到十分之一的水平——也讓更多人參與到回答「為什麼」的問題中來。
  • 《文明時代2》殖民攻略 開拓殖民地方法介紹
    導 讀 文明時代2怎麼殖民?很多玩家都想去殖民,擴大自己的勢力,那麼該怎麼做呢?
  • 人類開啟太空移民時代的兩個宏偉計劃
    現在很多人期盼著人類像中世紀大航海時代那樣,探索和移民太空,這個時代還需要多久才能夠來臨呢?太空移民看起來還是一個很遙遠很科幻的事情,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這件事情已經早就在醞釀中,甚至已經啟動。時空通訊覺得所謂深空「大航海」時代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回答,一是人類何時能夠地外殖民,二是何時能夠飛出太陽系。如果只是在地外殖民,在太陽系以內殖民,應該在本世紀就可以開始了,殖民多少不敢說,但只要有一個人在外星球生活就應該算吧?這樣的話,本世紀就一定能夠實現了。
  • 劉慈欣:殖民火星之前,先把南極洲殖民了再說
    登上太空——或者說我更想是去看一看,當然肯定還是在地球上生活的。因為你的生活的一切,目前還是在地球上,包括你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關係、家人都在地球上。但是我希望能夠到太空中,去儘可能多的地方、儘可能多的星球,還有其它太空的位置,但是在每個地方走不會待太長的時間,這是我的習慣。當然,真的到了這個時代,人人都能以承受的價格登上太空的時候,就相當於人類開闢了一個新世界。
  • 《外部世界》20分鐘視頻演示放出 開啟宇宙殖民時代
    《外部世界》20分鐘視頻演示放出 開啟宇宙殖民時代 時間:2019-03-31 15:20:38
  • 防止重蹈晶片覆轍,防止美國殖民太空
    實際上,一個更加長遠但重要的問題,也需要我們關注,就是美國正在野心勃勃地想殖民太空。今年夏天,當第一批美國太空人乘坐SpaceX公司的太空船飛往國際空間站時,白宮對他們的評價是「who​其實,從阿波羅登月以來,美國人就一直沒放棄殖民太空的野心。而且,他們發現,這種高科技項目,能夠把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都集中到他們手中,何樂而不為​?
  • 黑曜石《天外世界》19分鐘實機演示 開啟宇宙殖民時代
    黑曜石《天外世界》19分鐘實機演示 開啟宇宙殖民時代 時間:2019-09-19 12:16:33
  • 人類殖民太空首選火星的原因
    但金星環境極為惡劣宛如地獄,人類殖民太空的選擇不多,就是月球跟火星。2,月球跟火星之間的優劣對比。b,從滿足人類基本生存的三個條件來分析:溫度適宜,有水、有富含氧氣的大氣層。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火星是人類殖民外太空的首選。世界各大國若能聯合起來用所有的軍費都用於進行火星殖民,人類將在100年內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個地球,人類的一個新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