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卡脖子」我們的晶片,大家都在議論紛紛,國內科學家和企業也都不等不靠,奮起直追。實際上,一個更加長遠但重要的問題,也需要我們關注,就是美國正在野心勃勃地想殖民太空。
今年夏天,當第一批美國太空人乘坐SpaceX公司的太空船飛往國際空間站時,白宮對他們的評價是「who pursued our Manifest Destiny in to the stars」,這裡「Manifest Destiny」是顯然的使命的意思,也被翻譯做昭昭天命,因為美國人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美利堅合眾國的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就是不斷地向外擴張,在美洲不斷的拓展疆域。任何擋在美國擴張道路上的列強,都將是美國的敵人。
看到沒有,美國人認為阻擋他們擴張的都是「列強」,而我們這兒的列強都是侵略我們的。
美國人真是霸道,充滿野心。
目前,人類的科技發展明顯減緩,地球也被人類折騰得全球變暖了,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從來不關心全球變暖,一直拒絕籤署減緩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也許他們已經不在乎地球了,或者他們的觀念中,從來都是向外侵略的,當初他們佔領美洲大陸的時候,打的旗號就是傳播上帝的思想,然後把印第安人消滅殆盡。
一想到探索宇宙,我們心裡都是一些童真的、美好的想像。但在美國人那裡,宇宙就是另一個美洲,那裡有豐富的資源,能夠讓他們「自由」地索取,維持他們老子天下第一的位置。
今年以來,特斯拉的市值上漲了5倍,就是因為埃隆·馬斯克的商用太空計劃進展順利。順便說一句,很多人不知道,馬斯克做的這些事情,為什麼那麼天馬行空,實際上,馬斯克從開始到現在,只幹了一件事——為移民火星做準備。
移民火星需要什麼?
1、能源。火星沒有地球的空氣,所以不能用化石能源,只能用電,所以馬斯克做了電池。
2、交通。既然不能用化石能源,那就只好開電動車了,所以做了特斯拉。後來還做了地下高鐵。
3、飛船。移民火星的飛船不能太貴,否則就沒有多少人能過去,所以做了SpaceX的可回收飛船。
其實,從阿波羅登月以來,美國人就一直沒放棄殖民太空的野心。而且,他們發現,這種高科技項目,能夠把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都集中到他們手中,何樂而不為?
當我們羨慕美國的教育時,不要忽略了這個深層次的原因,如果美國沒有太空產業,那怎麼能夠留住那麼多優秀人才?這些人才年輕的時候幹活,年紀大了就去大學裡教書,再培養新一代人才,這是一整條產業鏈啊。人才不是靠高薪吸引來的,而是靠讓他們發揮所長的項目吸引來的。
其實,無論是晶片,還是網際網路,今天影響我們生活的種種高科技,都是美國軍方和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玩剩下的。軍隊各國都一樣,但航空航天產業,實在是我們該奮起直追的,要不然,等美國成功殖民了別的星球,那全世界都再沒有辦法跟他們競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