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殖民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2020-12-06 黑瞳娛樂新視野

人類具有探索和好奇的基因,人類只要存在就一定會走向太空殖民,不管結果如何......

從當代技術來看,人類要完成星際移民,有兩個必備的條件;

(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

首選是可控核聚變,人類需要穩定的廉價的相對無限的能量輸出。

其次是工業化生產有機物(人工製造葉綠體)

有了這兩個條件,人類就算不改造人類身體,人類的生存和生活也不再局限於土地、陽光,空氣。

那麼,深海生活、太空生活、外星生活、地下城生活皆可成為可能

從當大科技技術的發展來看,這兩項技術在100年內有可能突破。

人類的跨星際生活將成為現實,而不只是人類的科幻想像。

但是跨星際生存將對人類文明造成重大的影響,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而在以光年計算距離的宇宙,千差萬別的星球環境將對人類文明造成什麼影響呢?

預測未來就要回看歷史!根據過往人類歷史的經驗,如果人類跨星際生存可能會產生以下結果。

(火星殖民地概念圖)

第一,文明一旦散開就會發生隔離,人類歷史上北美洲的人類源自西伯利亞,但是由於美洲大陸同亞歐大陸分隔,美洲文明發展的最高點是新石器文明晚期,而當歐洲大陸的工業文明再次與美洲新石器文明相遇,美洲文明滅絕。

(月球殖民地概念圖)

第二,文明隔離會導致某些文明快速退化,比如與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如果人類在南門二建立殖民地,就算人類發明光速飛船,往還一趟需8.44年,而接近光速的飛船基本上人類不可能創造出來;這樣會造成兩個後果:首先若比鄰星南門二殖民地人口不上一千萬,文明極有可能退化。其次,文明若不退化,也會發展成同地球文明差別很大的文明。

第三,隔離後的文明,如果相隔時間過久,產生極大的差異,再次相遇大概率是戰爭;由於光速的不可逾越,相距20光年以上的文明將會獨自發展,若文明再次相遇,極有可能發生戰爭;未來的星際戰爭,更有可能是人類殖民點之間的戰爭。

(美劇太空無垠,描述的就是火星殖民地,小行星帶殖民地同地球人類的戰爭)

第四,當然人類也許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解決的辦法之一是建立太空高速公路,在太空高速公路每隔0.5光年,建立太空城;絕對不允許超過2光年的跨星際殖民;人類慢慢的建造一條太空高速網絡逐步向太空推進,可以防止,文明的隔離。

(太空電梯可以用來組成太空高速公路)

第五,太空殖民對於人類來說是不可逆轉的,可能的結果。

a,人類團結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參照歐盟)

b,地球外星際殖民地獨立(參照美國)

相關焦點

  • 星際殖民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將人類文明發展到難以想像的高度。的新人類文明誕生,對地球母星文明意味著什麼?因為根據人類走出東非,遍布地球的歷史經驗,情況不容樂觀。當然討論人類星際殖民必須先定義兩個基本不變。第一,真空中的光速不可超越,光速約等於300000km/s第二,人類始終以肉身的形式存在,不會數據化;若人類信息化,像電影《黑客帝國》那樣虛擬生存,則人類沒有動力和必要進行星際殖民。
  • 殖民火星是人類成為星際文明的第一步
    人類越來越多,欲望越來越強;地球上的空間相對越來越小,資源越來越稀缺。為了爭奪資源人類在小小的地球上爭奪不休,甚至發明了可以毀滅人類的文明的核武器。人類文明如果再繼續生存在一個小小的地球上,極度危險。(若當下人類可以用所有的軍費投入殖民火星的行動中,殖民火星應在10年內成功)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種手段向太空要生存空間和資源。以人來目前的科技水平,月球,火星,泰坦是進行太空殖民的首選。(火星,金星,月球都處於太陽系宜居帶內。)
  • 太空殖民拯救人類?滅絕可能性或上升 還需三思而行
    在太空殖民的宇宙中,人類滅絕的可能性實際可能會上升,而不是下降。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太空殖民一直是科幻作品中經久不衰的話題,如今似乎越來越引人注目,這其中的原因很多。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麥可·格裡芬(Michael Griffin)將太空殖民描述為事關「物種生存」的問題。已故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猜測,如果人類在一百年內無法殖民太空,那我們就將面臨滅絕的命運。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終將有一天需要離開地球,因為太陽在大約10億年後將使地球變得無法生存。
  • 人類殖民太空首選火星的原因
    "從長遠來看,人們不可能生存在一個星球上,未來某一天,雖然不知道是何時,但總有一天,住在外星球上的人類會比地球上的多。"迄今為止最適合人類建造殖民地的星球是火星。但金星環境極為惡劣宛如地獄,人類殖民太空的選擇不多,就是月球跟火星。2,月球跟火星之間的優劣對比。
  • 人類未來有可能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以此來殖民外星球
    人類自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就知道了地球的渺小和人類的渺小。同時人類也激發了另一個強烈的欲望,那就是殖民更多的外星球,讓人類的腳步遍布宇宙的各個角落。人類想要實現太空殖民,除了要有速度越來越快的宇宙飛船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太空繁殖。人類想要在太空中生存,想要實現太空殖民,就需要有龐大的人口。
  • 人類需要怎樣的科技才能殖民外太空,從而成為真正的宇宙文明?。
    人類文明科技在過去的幾百年時間裡取得了極為快速的飛躍式發展,速度之快甚至讓人不敢想像接下來的幾百年時間裡,人類科技能達到何等的高度,人工智慧,生物科技以及量子技術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驚喜。不過或許是我們對於人類科技發展期待過高了,很多人顯然並不滿足於目前的科技水平,他們想看到的是類似科幻電影和小說裡的那種在浩瀚太空遨遊的科技,甚至殖民外太空的夢想。
  • 太空殖民未必美妙,看看地球的現實紛爭就知道
    SpaceX公司的創始人馬斯克從小深受科幻文化影響,一直想要殖民火星,這是他在2002年創立這家公司的根本動力。馬斯克認為,移居火星攸關人類生存,因為未來地球很可能不再適宜居住。此次龍飛船的成功發射,意味著登陸火星提上了議事日程。像馬斯克這樣熱衷於太空擴張和外星殖民的人士絕非少數。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局長格裡芬(Michael Griffin)將其定位為「物種生存」問題。
  • 太空殖民未必美妙,看看地球的現實紛爭就知道
    SpaceX公司的創始人馬斯克從小深受科幻文化影響,一直想要殖民火星,這是他在2002年創立這家公司的根本動力。馬斯克認為,移居火星攸關人類生存,因為未來地球很可能不再適宜居住。此次龍飛船的成功發射,意味著登陸火星提上了議事日程。 像馬斯克這樣熱衷於太空擴張和外星殖民的人士絕非少數。
  • 讓地球去宇宙流浪,人類殖民太空有多難?
    若人類具有創造一個新的生態系統的能力,人類也就成「神」了,能在火星,月球,泰坦等相對適宜人類生存的宇宙空間創造新的世界。這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但迄今為止都失敗了。最近及最著名的就是生物圈2號。2,成本太高,能量是生命的基石;人類在沒有獲得可以源源不斷輸出能量的廉價超級能源之前,是去地球之外殖民的。(單細胞生物。)地球的歷史約有46億年,而在32億年之前,地球才出現了單細胞生物;換句話說,地球花了14億年的時間,才進化出適宜生命生存的條件。
  • 太空殖民-2030年人類將開始徵服星辰大海?
    人類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開啟大航天時代,開始星際殖民。人類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宇宙間無數的超級地球等待著人類去徵服。人類殖民太空必須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首先在哪裡殖民。很顯然,人類首先要徵服的是太陽系。太陽系適合人類殖民的固態行星有月球,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塔)等,這幾個星球都有固態表面和水,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坦)還有大氣層。(NASA拍攝的火星照片,這是火星的一個蝌蚪型撞擊坑。
  • NASA為研究太空殖民將人類精卵送入太空受精
    是否看過機器人總動員裡面的太空人類,體形肥大,躺著生活,衣來張手,飯來張口,如果人類真的在太空生長,會是那樣嗎?無數科學家和民科愛好者都分析過太空人,如果人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生長會怎麼樣呢?目前只有各種分析,沒有人類科學實驗去驗證,為了研究太空殖民的可行性,NASA大膽邁出了一步,將人類精子和卵子冷凍,搭乘SpaceX火箭前往太空國際空間站,送入太空再解凍後受精,觀察受精卵在微重力環境下,各種生命數據,將數據和視頻發回地球,由相關專家在地面進行科學分析。目前,NASA研究外太空生物的科學家埃姆斯表示,在微重力環境下,由於沒有重力的影響,精子移動更高效。
  • 什麼是人類殖民火星的意義?
    當你回顧人類的遷徙史:當人們發現一個適合居住的環境時,有些人便會遷徙過去。如果有天,人類可以在多個星球上紮根,我們將真正的增加長期生存的機會。在廣袤的太空中,有一個目的地脫穎而出,是傑出的殖民首選之地。
  • 殖民火星後,人類身體將發生重大變化,新人類將誕生!
    若殖民火星成功,人類將以火星為更遠處太空探索的前沿基地。因為逃逸速度小,屆時的宇宙飛船可以以更小的能量就能進入太空,星際探索的難度、成本都將下降,當然,前提是人類能在火星基地上用來自火星的原材料製造飛船。大家在乘坐飛機、電梯等交通工具時,都有失重的體驗,感覺身體變輕,心裡空落落的不踏實。若身處火星表面,相比於在地球上,你的身體會感覺到自身好像變輕了一半多。
  • 人類要開啟太空殖民時代,準備向太空播種生命
    地球已經到了癌症晚期的景象,畢竟太多地球資源都是有限度的,不能無止境的開發下去,特別是人口不斷增長對地球的承受力也是造成一方面影響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主要小編從以下的幾個方面給大家簡單說說!對於如此嚴峻的局勢,人類必須想辦法離開地球移民到外太空去,這樣還能給地球一個緩衝的機會,在NASA科學家有人已經登月球,這也是為了給人類擴展生存邁出去的一大步,主要想通過月球來作為基地到達太陽系中去。另外一個科學家利用重複火箭回收也能幫助人類到達太陽系中的殖民,聽上去這個消息振奮人心。
  • 科學:宇宙中最先進的文明,太空文明專題紀錄
    我們所知道的地球和文明,在過科學:宇宙中最先進的文明,太空文明專題記錄去的20萬年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並經歷了許多的變化,如果存在零點,那麼在137億的巨大宇宙年齡中,人類的出現時間僅佔0.0015%然而人類卻已經克服了當時最艱巨的任務,從狩獵和採集到非洲殖民,再到如今的網際網路,人類已經殖民了整個星球
  • SpaceX星艦計劃實驗初步成功,距離人類可以太空殖民還有多久?
    ,其主要目標就是幫助人類在月球、火星或其他宜居星球上定居,以達到太空移民的目的。未來SpaceX希望可以增加星艦的動力,讓星艦可以在45分鐘以內,到達太陽系的任一位置,並且提供類似於太空旅遊、太空冒險等載人深空旅行的任務,星艦內設計的空間可承載100個成年人。這個計劃看似天馬行空、不切實際。可地球的資源始終是有限的,為了人類文明的更好延續和發展,將一部分人移民至外太空的星球上去獲取更多為人類所需的資源似乎是必然之舉。那麼,我們距離真正的太空移民還有多久?
  • 「超級人類」即將誕生?科學家:人類或在20年後殖民火星!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但人類無節制的資源開採正在導致地球環境加速惡化,氣候變暖愈發不可逆轉,為人類文明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著名物理學家史蒂文·霍金曾預言,未來100年內,人類將時刻面臨自我毀滅的危險。部分有識之士如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由此提出規模宏大的「殖民火星」計劃,準備通過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在紅色星球建造可容納數萬人的殖民地。火星和地球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以人類目前的航天技術前往火星至少需要6個月之久,旅程中航天員承受的輻射水平是地球表面的700倍,使得火星之旅成為一項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 這部科幻小說說,人類太空殖民從太陽系大開發開始
    光速尚要跑上4年多的地方,除非出現類似「超空間躍遷」等宇航動力的顛覆性技術,否則人類是抵達不了任何一顆類地行星的。讓幻想的翅膀收一收,就把眼光放進太陽系內。近來SpaceX和特斯拉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頻頻在媒體上曝光他的太空殖民夢想:近期他公布了一項殖民太陽系的宏偉計劃,他擬定的殖民地點包括:火星、木衛二和土衛二。
  • 火星疑似誕生過遠古文明、火星最適宜人類移民,人類何時殖民火星
    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史上首枚探測器,但在到達火星環繞軌道之前,就墜毀於太空中。此後60年間,人類不斷地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那麼火星文明的結局呢?火星文明留存了遺蹟嗎?火星遠古文明之謎,人類在火星成功建立社區之後或可解密。二,人類何時移民火星。火星是太陽系中最適宜人類移民的星球。
  • 火星作為人類首選外星殖民地的優勢,殖民火星的步驟及巨大意義
    以人類未來一百年內的科技水平,火星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殖民外星的唯一選擇。一,火星作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殖民地的優勢。a,火星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5%,質量為11%,表面積相當於地球陸地面積。密度約為月球的兩倍、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約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