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火星後,人類身體將發生重大變化,新人類將誕生!

2020-12-05 藍星公民阿信

火星,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四個行星,介於地球和木星軌道之間。火星表面土地中富含鐵元素,因此在地球的夜空中,火星是一顆略帶紅色的亮星。火星的直徑是6794公裡,約為地球的一半;火星平均密度3.94克/立方釐米,約為地球的0.8倍;質量則是地球的0.1倍。根據重力加速度g的計算公式:g=引力常數*星球質量/ (星球半徑^2),可以得出火星g為3.9米/秒,而地球則是9.8米/秒。一個太空人在地球和火星上,感受到自身的重量會有很大差別,會覺得自己變輕了,在火星地表輕輕一跳就能跳出超越地球奧運會跳遠運動員的最好成績。

經過望遠鏡、繞火星軌道無人飛船以及最接地氣的火星車的考察,科學家發現火星上含有儲量觀的水,有水就意味著具備殖民的基本條件。人稱現實社會中的鋼鐵俠的馬斯克麾下的航天公司SpaceX,聯合NASA發布了他們大膽的火星移民時間表,將在10年內憑藉超大型火箭的強大動力、運輸能力,將火星拓荒者送往火星,並在火星表面實現軟著陸,開啟太空移民的新篇章。

前文已經介紹過,火星的表面重力是只有地球的0.4倍,半徑約為地球的1/2,根據逃逸速度計算公式可以得出火星的逃逸速度是5km/秒,還不到地球(11.2km/秒)的一半。若殖民火星成功,人類將以火星為更遠處太空探索的前沿基地。因為逃逸速度小,屆時的宇宙飛船可以以更小的能量就能進入太空,星際探索的難度、成本都將下降,當然,前提是人類能在火星基地上用來自火星的原材料製造飛船。

大家在乘坐飛機、電梯等交通工具時,都有失重的體驗,感覺身體變輕,心裡空落落的不踏實。若身處火星表面,相比於在地球上,你的身體會感覺到自身好像變輕了一半多。你的骨骼強度、肌肉力量可以讓你在火星上跳得更高、更遠;同時,在直立狀態,心臟向身體頂端的大腦供血也將變得輕鬆許多。已經適應了地球重力環境的人類身體,突然一下子處於低重力的火星上,身體各方面與重力有關的特性無疑是能力過剩的。

人類的身體適應環境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如果在火星上殖民,人類身體用不了多久就將變得和身處地球時有很大差別。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可以從太空人在太空中的例行骨骼及肌肉鍛鍊就可以看出端倪,若太空人在太空的失重環境中待得太久而不進行身體鍛鍊,那麼因為肌肉、骨骼長期未承受重力帶來的負擔,肌肉力量就會變小而萎縮,骨骼因為不需要承擔體重的負荷而強度變小。但現階段的航天員還是要回到地球上的來,在太空中不進行足夠的鍛鍊,導致肌肉萎縮、骨質疏鬆,一旦回到地球就很可能舉步維艱甚至被地球重力壓垮。

航天員太空鍛鍊

而當人類文明進入了火星殖民時代,第一代殖民者們將在火星上開荒,建設人類社會並繁衍生息,他們中很多人將不再返回地球,從第二代開始,他們的母星就不再是地球,而是火星了。火星上的人類,因為所處環境重力更小,隨著第一代移民逐漸適應火星重力,他們的肌肉將一定程度的萎縮,骨質也會流失一部分,同時,心臟也會因為泵血壓力變小而適度萎縮,直到肌肉、骨骼、心臟等器官完美適應火星重力。

因為低重力的影響,肌肉適度萎縮會導致人類四肢變得更纖細,而且移民的後代很可能身高基因會因為生長環境的低重力而表達得更強勢。可以推斷,在火星移民時代,火星上的移民的體型將會變得修長,甚至比現在地球上體型修長的模特還要更加纖細,久而久之,就將形成與地球人形態差異很大的星際移民新人類了。

走出自己的母星,是文明發展進程的必經之路,地球環境變化無法預知,如果偏安一隅不往外走出去,那麼相當於整個人類文明將未來全部押在了地球上,這其中的風險還是很大的。走出去,是未來的唯一出路,讀者朋友們你怎麼看?你覺得距離移民火星還有多遙遠呢?歡迎在下方與大家一起討論你的看法,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人類殖民火星的意義?
    火星是太陽系的大獎,它是人類可以定居的最近的行星,這顆最近的行星擁有生命和文明所有必需的資源。火星一直以來都是廣受關注的星球,很多人都想著要殖民火星。甚至於有公司列出了人類殖民火星的計劃,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反響。既然計劃都已經有了,那麼肯定是有緣由的,不然人類不會無緣無故的將矛頭對準火星。
  • 科學家警告:殖民火星,遠非將人類送到火星那麼簡單
    馬斯克是人類殖民火星計劃的狂熱追求者,按照這位矽谷大俠的計劃,最遲在2035年代,人類的足跡將能夠踏上火星的土壤,並且在未來50年以內,將100萬人送往火星,在火星建立一個人類永久居住地。目前看來,即使是將幾名太空人送往火星,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運輸工具,而這個看起來簡單的問題迄今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 火星疑似誕生過遠古文明、火星最適宜人類移民,人類何時殖民火星
    (火星隕石坑中的乾冰)若火星40億年前誕生過生命,甚至進化出文明,那麼火星文明的結局呢?火星遠古文明之謎,人類在火星成功建立社區之後或可解密。二,人類何時移民火星。火星是太陽系中最適宜人類移民的星球。第二,火星有稀薄的大氣和水,而且太陽系宜居帶在未來將向火星轉移。換句話說相較於其他天體,火星最像地球,對人類移民的友善度最高,火星極有可能是人類的首選地點。
  • 「超級人類」即將誕生?科學家:人類或在20年後殖民火星!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但人類無節制的資源開採正在導致地球環境加速惡化,氣候變暖愈發不可逆轉,為人類文明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著名物理學家史蒂文·霍金曾預言,未來100年內,人類將時刻面臨自我毀滅的危險。部分有識之士如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由此提出規模宏大的「殖民火星」計劃,準備通過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在紅色星球建造可容納數萬人的殖民地。火星和地球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以人類目前的航天技術前往火星至少需要6個月之久,旅程中航天員承受的輻射水平是地球表面的700倍,使得火星之旅成為一項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 火星殖民的重大突破-火星將迎來第一架無人機
    人類要殖民太陽系,最佳星球就是火星。火星適合人類殖民的四大因素:
  • 殖民火星:人類將在火星上哪個地方定居?
    當世界各地的生物學家為新冠病毒的疫苗而戰時,科學家們正在解決一個同樣雄心勃勃的任務,火星上的哪個地區,適合歷史上第一批徵服火星的太空人著陸?人類必須做好有拯救的選擇,如果在火星上出現新的可怕的威脅,那犯錯的代價太高了。因為人類的生命和昂貴的設備都處於危險之中,人類在火星上是否會準確踏上這片土地,是什麼使這個地區成為著陸點的必備條件?
  • 人類能否殖民火星?首先需要在火星建立自給自足基地
    近期,馬斯克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召開的西南偏南大會(South by Southwest)發言稱,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基地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發生戰爭時,火星基地距離地球足夠遠,並且人類在火星基地比月球基地更有可能生存下來。  但是成功創建火星基地需要什麼條件呢?
  • 火星作為人類首選外星殖民地的優勢,殖民火星的步驟及巨大意義
    以人類未來一百年內的科技水平,火星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殖民外星的唯一選擇。一,火星作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殖民地的優勢。a,火星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5%,質量為11%,表面積相當於地球陸地面積。密度約為月球的兩倍、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約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
  • 火星移民新挑戰,科學家發現太空人身體變化,類似腫瘤發生過程
    今年1月,馬斯克披露計劃在2050年之前用火箭把100萬人送上火星,並且要在火星建立人類的第二根據地,甚至就在不久之前,網上已經曝光了馬斯克為火星殖民所制定的火星法律底層框架,這是多麼地瘋狂?據外媒報導,有30項新研究已經表明,太空飛行隊太空人的身體造成了影響,他們體內的端粒延長和線粒體功能異常,其原因在於在太空中有一些東西在失去地球磁場的保護後,在太空能直接侵入人體,比如輻射,另外還有失重、與外界隔離、睡眠時間安排不穩定對身體造成的實質性的影響。
  • 太空殖民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其次是工業化生產有機物(人工製造葉綠體)有了這兩個條件,人類就算不改造人類身體,人類的生存和生活也不再局限於土地、陽光,空氣。人類的跨星際生活將成為現實,而不只是人類的科幻想像。但是跨星際生存將對人類文明造成重大的影響,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在以光年計算距離的宇宙,千差萬別的星球環境將對人類文明造成什麼影響呢?
  • 別那麼樂觀:人類許永遠都無法殖民火星
    很多人對以下這件事感到理所當然:人類將在不遠的將來,在火星上建立起欣欣向榮的,長期存在的定居點。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觀點可能過於樂觀了,它低估了定居火星可能將要面臨的挑戰和困難。除非我們極大地調整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去適應火星的極端環境,否則這顆紅色星球將永遠不適宜我們定居。
  • 太空殖民-2030年人類將開始徵服星辰大海?
    人類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開啟大航天時代,開始星際殖民。人類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宇宙間無數的超級地球等待著人類去徵服。人類殖民太空必須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首先在哪裡殖民。很顯然,人類首先要徵服的是太陽系。太陽系適合人類殖民的固態行星有月球,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塔)等,這幾個星球都有固態表面和水,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坦)還有大氣層。(NASA拍攝的火星照片,這是火星的一個蝌蚪型撞擊坑。
  • 殖民火星是人類成為星際文明的第一步
    (若當下人類可以用所有的軍費投入殖民火星的行動中,殖民火星應在10年內成功)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種手段向太空要生存空間和資源。以人來目前的科技水平,月球,火星,泰坦是進行太空殖民的首選。(火星,金星,月球都處於太陽系宜居帶內。)
  • 人類殖民太空首選火星的原因
    1,火星跟金星都位於地球宜居帶附近,月球位於地球宜居帶內。但金星環境極為惡劣宛如地獄,人類殖民太空的選擇不多,就是月球跟火星。3,火星跟月球殖民地建造難度對比。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但人類的可控核聚變技術遙遙無期。火星上有巨量的二氧化碳,人類可以改造火星使之適宜人類生存。
  • 為了殖民火星,人類必須進行一場激進的基因改造
    編者按:馬斯克有殖民火星的雄心。但是他目前只考慮了如何將人運輸過去的問題,但是人類要想殖民火星需要經過基因編輯才能抵擋輻射,減少對氧氣的依賴,改進記憶以及體味,這樣才能完成火星計劃並適應火星的惡劣環境。可是,如果對人類進行如此激進的改變在倫理上是否說得過去呢?
  • 特斯拉的CEO馬科斯強推火星計劃,2025年開始100萬人將殖民火星
    當代鋼鐵俠SpaceX公司CEO伊隆·馬斯克2017年9月29日闡述了其最新的火星移民計劃,從2025年開始計劃將100萬人殖民火星。1 馬科斯的新版火箭的有效載荷更高,不僅承擔殖民火星的任務,還可以承擔往返月球的太空載人服務。2.
  • 特斯拉的CEO馬科斯強推火星計劃,2025年開始100萬人將殖民火星。
    當代鋼鐵俠SpaceX公司CEO伊隆·馬斯克2017年9月29日闡述了其最新的火星移民計劃,從2025年開始計劃將100萬人殖民火星。1 馬科斯的新版火箭的有效載荷更高,不僅承擔殖民火星的任務,還可以承擔往返月球的太空載人服務。2. 馬斯克認為既然人類可以星際旅行,那太空技術也就可以用在地球上,若用於太空探測的火星技術應用到地球上,從紐約到上海僅需39分鐘。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
  • 「火星VS地球」人類殖民火星漫談 千年大計始於當下
    火星,太陽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外行星。自從1964年人類第一次發射探測器對其近距離探索後,已經過去五十多年。我們對火星了解多少呢?【火星VS地球】不同點火星表面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38%,人類的骨骼及身體構造適應了地球的重力,如果人類長期在火星生活,低重力會給人類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
  • 火星男孩預言,未來人類的「保護神」將誕生於中國
    還記得那個預言2020年,地球將發生一場瘟疫的大型傳染疾病的火星男孩波利斯卡嗎?他出生於1996年,當他還是個幼童的時候,就口出狂言稱自己來自於火星,因為和同伴乘坐的飛行器發生故障,只能降落在地球上,等到未來時機成熟了,他還是會回到火星生活,並聲稱自己生活的火星遠高於地球的文明。
  • 火星男孩預言,未來人類的「保護神」將誕生於中國
    還記得那個預言2020年,地球將發生一場瘟疫的大型傳染疾病的火星男孩波利斯卡嗎?他出生於1996年,當他還是個幼童的時候,就口出狂言稱自己來自於火星,因為和同伴乘坐的飛行器發生故障,只能降落在地球上,等到未來時機成熟了,他還是會回到火星生活,並聲稱自己生活的火星遠高於地球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