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太空「殖民」時代到來? 探索火星徵途知多少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美國外太空「殖民」時代到來? 探索火星徵途知多少

2015-09-28 23:38: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葛雨帆

  中新網9月28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宇航局日前再次放出公布「重磅消息」預報:將於美國東部時間9月28日上午11點30分宣布有關火星探索的重要科學發現,解開火星部分之謎。40多年來,火星一直是美國太空探測的重點目標之一。在不斷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同時,美國也在研究人類「遠徵」火星的可能性。此次美國宇航局公布重要發現,是否意味著人類「殖民」火星的時代已經到來?

  那些年,NASA發射的探測器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探索火星,到此次獲得「重大發現」,美國宇航局(NASA)一共向火星發射了21顆探測器,其中15顆幾乎取得了完全的或超出計劃的成功。

  NASA火星探索的首次成功是在1964年,當年「水手4號」太空飛行器飛越火星,傳回了21張模糊的火星特寫圖片。1971年,美國「水手9號」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枚成功進入環繞火星軌道的探測器。此外,還有「海盜1號」,「火星探路者」號釋放的第一輛火星車「索傑納」,壽命已超過十餘年「火星奧德賽」飛船等等。

  現階段,2011年11月升空「好奇號」火星車,正和超期服役12年的「機遇」號火星車一起在火星表面進行探索,並不斷向地球傳回數據。

  私人公司豪言:讓人類「殖民」火星

  在發射探測器「實地」探索火星的同時,人們也逐漸將目光轉向人類火星旅行。目前,眾多私人公司紛紛計劃自己的火星之旅。

  已經開始招募火星永久居民的荷蘭「火星一號」公司想要在2023年實現殖民火星的目標,並計劃在2018年向火星發送一個著陸器。不過,「火星一號」公司計劃的實際可行性引發了人們質疑。有科學家表示,這個計劃「很不靠譜」,很可能是一場商業炒作。

  相對於荷蘭公司放出的豪言,美國億萬富翁、人類首位太空遊客丹尼斯•蒂託發起的「靈感火星」計劃聽起來則更靠譜。該計劃耗資10億美元,預計在2021年將一對夫婦送上太空,繞火星飛行一圈。

  科學家太空地球兩頭忙:為登陸做準備

  相對於私人公司的火星計劃,科學家們給出的登陸火星時間更為保守。美國宇航局的計劃是,在本世紀30年代讓人類登陸火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科學家們正在太空和地球「雙管齊下」,為人類遠徵火星做準備。

  在太空裡,國際空間站的兩名太空人正在進行一項「一年任務」實驗,在國際空間站停留342天,探索人類長途太空旅行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國際空間站裡的其他太空人則在太空種起了蔬菜,研究人類在前往火星的旅途中如何在食物上自給自足。

  與此同時,科學家也開始在地球上模擬在火星上過日子。今年8月,6名科學家進入了位於美國夏威夷冒納羅亞火山山麓上一個「居住艙」,他們將在那裡「閉關」生活一年,體驗與世隔絕的火星生活。

相關焦點

  • 美開啟火星「殖民」時代?
    原標題:美開啟火星「殖民」時代?  40多年來,火星一直是美國太空探測的重點目標之一。在不斷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同時,美國也在研究人類「遠徵」火星的可能性。   NASA:發射21顆探測器   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共向火星發射了21顆探測器。
  • 火星爭霸:新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而如今太空探索的主角,卻是資本家與政府。 馬斯克在2001年就曾研究過「火星綠洲」計劃,2011年,在訪談中馬斯克表達了他的雄心壯志,在2020年左右,殖民火星。2015年,美國航天局NASA發布了一則研究計劃以及戰略,如何探索並殖民火星,計劃2030年將送人上火星。而作為美洲殖民者的老本家,2019年歐洲航天局ESA也立即發表了聲明「Europe to Mars-and back」, 從歐洲到火星,是一場回歸。
  • 人類開啟太空移民時代的兩個宏偉計劃
    現在很多人期盼著人類像中世紀大航海時代那樣,探索和移民太空,這個時代還需要多久才能夠來臨呢?太空移民看起來還是一個很遙遠很科幻的事情,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這件事情已經早就在醞釀中,甚至已經啟動。時空通訊覺得所謂深空「大航海」時代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回答,一是人類何時能夠地外殖民,二是何時能夠飛出太陽系。如果只是在地外殖民,在太陽系以內殖民,應該在本世紀就可以開始了,殖民多少不敢說,但只要有一個人在外星球生活就應該算吧?這樣的話,本世紀就一定能夠實現了。
  • 防止重蹈晶片覆轍,防止美國殖民太空
    最近,美國「卡脖子」我們的晶片,大家都在議論紛紛,國內科學家和企業也都不等不靠,奮起直追。實際上,一個更加長遠但重要的問題,也需要我們關注,就是美國正在野心勃勃地想殖民太空。pursued our Manifest Destiny in to the stars」,這裡「Manifest Destiny」是顯然的使命的意思,也被翻譯做昭昭天命,因為​美國人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美利堅合眾國的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就是不斷地向外擴張,在美洲不斷的拓展疆域。
  • 劉慈欣:殖民火星之前,先把南極洲殖民了再說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你說殖民火星,在我看來還是一個很瘋狂的想法。為什麼這麼說?我舉個例子。你在殖民火星之前,先把南極洲殖民了再說。南極洲雖然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自然條件很嚴酷的地方,但與火星的環境相比,可以說是一個四季如春的天堂了,至少在南極洲有空氣啊,人能呼吸,還有水,這個火星上都很缺乏。
  • 太空殖民時代來了?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9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百年星艦」(Hundred Year Starship)的宇宙探索和移民計劃,此計劃於9月7日獲得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支持,並得到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資助,9月13日的休斯敦研討會,標誌著這一現代星際「五月花」計劃的開啟。
  • 「桌遊推薦」未來科技的想像,探索太空的展望——《殖民火星》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也越來越頻繁。作為最靠近地球且已被證實有水存在過的火星,是目前最適合人類移民的太陽系星球。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這一次為大家介紹的就是2016年出版的桌遊——《殖民火星》。《殖民火星》是一款特色鮮明的德式桌遊,至2019年為止已經出版了5個擴充,漢化了4個擴充。
  • Space X火星探索計劃提上日程,殖民火星或成現實?
    近日,美國商業航空公司Space 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稱將會在4年內完善相關技術,爭取在2024年向火星發射一枚無人探測器,驗證「地球-火星」星際飛船的重複利用可行性,同時初步對火星進行技術探索,為將來載人登陸做準備。
  • 馬斯克表示,2050年前建立火星殖民城市
    短短一二百年,人類社會從農業時代發展為工業時代,走進電氣時代。未來不久,人類就要飛出地球,建立太空殖民地。據外媒報導,SpaceX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 · 馬斯克近日透露了其殖民火星的時間表:在2024年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在2050年前建立人類殖民城市。
  • 馬斯克表示,2050年前建立火星殖民城市
    短短一二百年,人類社會從農業時代發展為工業時代,走進電氣時代。未來不久,人類就要飛出地球,建立太空殖民地。據外媒報導,SpaceX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 · 馬斯克近日透露了其殖民火星的時間表:在2024年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在2050年前建立人類殖民城市。
  • 中國太空探索一大步:「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其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在 7 月 20 日,由日本 H2A 運載火箭從日本鹿兒島發射升空。除了緊隨其後的「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也計劃於本月底飛往火星。人類迄今四十多次探索火星的嘗試中,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成功率僅為 40%。曾經的中俄聯合火星探測由於俄方衛星在停泊軌道上姿態失控,最終未飛出地球而墜入海洋。
  • 2030年人類就可能殖民火星 制氧成一大難題
    人類能在世界末日到來之前做好太空殖民的準備嗎?參加Futurism民調的70%讀者認為,人類能夠在21世紀前50年建立起太空殖民地。此外,36%的參與者認為2030年左右就能實現這個目標。軟體工程師薩蒂什·瓦爾莫(Satish Varma)解釋稱,人類在太空飛行器設計技術、人工智慧(AI)以及仿生學方面的進步將成為新的驅動力,最終推動我們進入太空時代。
  • 影評:《火星時代》向偉大的先驅者致敬,開拓視野的紀實戲劇
    在紀實方面的內容,《火星時代》從最早的月球探索開始梳理人類的太空探險歷史,一路介紹到現在最受矚目的SpaceX火箭計畫,從1969年成功登陸月球至今,已經過了半個世紀,為什麼人類還沒有成功抵達那個一直都是終極目標的火星呢?
  • 大家丨重返月球,殖民火星:今天的人類能重啟太空時代嗎
    他們對為什麼的回答已經不再是重塑輝煌,而是真正把月球當作太空探索的基地和試驗場,這四個問題都是人類太空探索至關重要的問題,也是重返月球,對未來太空探索而言最直接的意義。 第三、重啟太空時代,需要什麼?
  • SpaceX星艦計劃實驗初步成功,距離人類可以太空殖民還有多久?
    ,其主要目標就是幫助人類在月球、火星或其他宜居星球上定居,以達到太空移民的目的。從而就有了人類移居後的各種食物來源,支撐著人類移居後進行的各種生存探索活動。關於人類在外星球穩定生存的問題,電影《火星救援》給了我們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
  • 人類能否殖民火星?首先需要在火星建立自給自足基地
    考慮到北美洲第一個英國永久殖民地——詹姆斯敦,是將國旗插入領地上的一種殖民地方式,在火星上建小型哨所,是更易實現的目標,但在火星全面建造殖民基地將是下個世紀能實現的目標。」  儘管詹姆斯敦現在是一處殖民地遺址,但它在維吉尼亞州有基地,與火星相比,是一個條件相對較完善的殖民基地。
  • 技術狂人伊隆·馬斯克系列:馬斯克的太空火星殖民夢想終將實現
    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想探索太空,做太空人的夢想。時至今日,你還在為夢想奮鬥嗎? 你是否有想過,或許在不久將來,真的可能實現移民太空的夢想。探索太空,做太空人的夢想本文所介紹的主角,就是這麼一位夢想移民外星,同時還付出實踐的人。
  • 學術界的爭論:如果殖民火星,能否攜帶微生物?
    比起擔心汙染外太空天體這些美國宇航局和其他太空機構會特別注意避免的事,洛佩茲和他的合著者認為我們更應該故意把微生物傳入外太空,而微生物的傳播應該作為定居策略的一部分來改變火星上的氣候。研究人員提出的一個關鍵論點是防止汙染是幾乎不可能的,正如作者在研究中所說的一樣。『微生物的引入不應被認為是偶然,而是必然的。』
  • 美國曾經殖民了美洲,如今他們準備殖民火星
    火星是人類繼月球以來探索的第二顆行星。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有一些可以讓人類生存的條件,也許去火星生活並不是什麼異想天開的事情。於是美國打起了火星的主意,他們想要殖民火星!一旦進入太空,助推器和乘客艙會分離,助推器會回到地球,在它發射的地方著陸
  • 人類未來有可能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以此來殖民外星球
    同時人類也激發了另一個強烈的欲望,那就是殖民更多的外星球,讓人類的腳步遍布宇宙的各個角落。人類想要實現太空殖民,除了要有速度越來越快的宇宙飛船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太空繁殖。人類想要在太空中生存,想要實現太空殖民,就需要有龐大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