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開啟火星「殖民」時代?
40多年來,火星一直是美國太空探測的重點目標之一。在不斷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同時,美國也在研究人類「遠徵」火星的可能性。
NASA:發射21顆探測器
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共向火星發射了21顆探測器。
NASA火星探索的首次成功是在1964年,當年「水手4號」太空飛行器飛越火星,傳回了21張模糊的火星特寫圖片。1971年,美國「水手9號」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枚成功進入環繞火星軌道的探測器。此外,還有「海盜1號」,「火星探路者」號釋放的第一輛火星車「索傑納」,壽命已超過十餘年「火星奧德賽」飛船等等。現階段,2011年11月升空的「好奇號」火星車,正和「機遇」號火星車一起在火星表面不斷向地球傳回數據。
私人公司:讓人類「殖民」火星
目前,眾多私人公司紛紛計劃自己的火星之旅。荷蘭「火星一號」公司想要在2023年實現殖民火星的目標,並計劃在2018年向火星發送一個著陸器。不過有科學家質疑,這個計劃「很不靠譜」,很可能是一場商業炒作。
美國億萬富翁、首位太空遊客丹尼斯·蒂託發起「靈感火星」計劃,耗資10億美元,預計在2021年將一對夫婦送上太空,繞火星飛行一圈。
科學家:為登陸做準備
相對於私人公司的計劃,科學家給出的登陸火星時間更保守。NASA的計劃是,在本世紀30年代讓人類登陸火星。
在太空裡,國際空間站的兩名太空人正在探索人類長途太空旅行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其他太空人則在太空種起了蔬菜,研究人類在前往火星的旅途中如何在食物上自給自足。
同時,科學家在地球上模擬在火星上過日子。今年8月,6名科學家進入了位於夏威夷一個模擬火星環境的「居住艙」居住一年。仲新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