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已經進入太空旅遊的時代,龍飛船探秘

2020-08-28 彩虹泰國

前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已經不能滿足與海邊衝浪、曠野露營、草地燒烤等旅遊和娛樂方式了,環遊世界也開始變得沒有那麼新奇了,人類總是不會安於現狀,他們有更加腦洞大開的想法,太空旅遊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逐漸開始認真了起來。

俄羅斯

迄今為止唯一進行過商業太空旅遊的是俄羅斯,在2001年至2009年期間,有7位太空遊客乘坐在俄羅斯太空探索公司(Space Adventures)的幫助下乘坐俄羅斯聯盟號飛船進行了地球太空軌道旅行,並進入國際空間站。

俄羅斯聯盟號飛船

丹尼斯·蒂託(Dennis Tito)是第一位以私人身份進行太空旅遊的人,這位美國富商擁有七百多億美元的資產,2001年他支付了2000萬美元完成了7天的太空旅行,由於國際空間站留守人員升至三人,而聯盟號飛船僅有三個座位,所以2010年太空旅遊計劃被終止。

左一為丹尼斯·蒂託

SpaceX公司

在2019年6月7,美國航空航天局宣布,開始在2020年,國際空間再次允許私人進入,意味著私人太空旅行再一次被啟動,而該旅行項目的將由SpaceX公司的船員龍飛船和波音公司的Starliner飛船執行。

SpaceX公司的龍飛船


波音公司的Starliner飛船

2019年3月龍飛船完成了首次無人飛行,2020年5月30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3點22分,龍飛船首次載人飛行,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由私人公司完成的載人太空飛行。航員Robert L. Behnken和Douglas G. Hurley順利進入的國際空間站,標誌著SpaceX公司商業載人太空飛行項目正式開啟的新的篇章,而波音公司的Starliner飛船2019年也完成了第一次飛行,預計今年會完成第二次無人飛行。

搭乘龍飛船的太空人Robert L. Behnken


搭乘龍飛船的太空人Douglas G. Hurley

龍2飛船

龍 2是美國航空製造商SpaceX開發和製造的一種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其前身型號龍1飛船為貨運飛船。相比龍1號貨運飛船,龍 2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以後,仍然可以自主運作,在緊急情況發生的時候可以以11.8m/s的速度迅速逃離。龍 2飛船可以自主飛行7天,或者停靠國際空間站210天,最多可以乘坐7名乘客。

龍2飛船七座布局


龍2飛船五座布局


龍2飛船四座布局


龍2飛船搭在四面太空人試驗

龍飛船最初期望採用陸地著陸的方式,後來在美國宇航局的建議下採用的海面回收的著陸方式,根據SpaceX公布的信息,龍飛船發射的目標價格為每次1.6億美元,如果每次乘坐7名太空人,每個座位的價格約是2300萬美元,同時每個宇航局每年至少要訂購四次發射。

龍2與龍1飛船對比


龍2飛船示意圖


龍2飛船與目前世界其他太空飛行器對比

目前國際空間站的留守人員只有三人,這就意味著龍2飛船未來可以每次搭載四名付費的遊客進行商業太空旅遊,而目前太空旅行的價格還是非常昂貴的,但是隨著SpaceX的努力,可回收的飛船和火箭將使發射成本繼續降低,SpaceX宣傳最終將實現移民火星,這個宏偉的項目確實讓人聽起來感覺腦洞大開。


獵鷹火箭

然而這一切的實現都要依靠著名的獵鷹火箭,這個人類歷史上第一種可以回收的商業火箭,而這枚火箭的名字是源於好萊塢著名系列電影《星球大戰》中哈裡森.福特駕駛的千年獵鷹飛船,看來馬斯克也是一個星戰迷。


其中著名的獵鷹9號可將重達22,800千克的有效載荷送往近地軌道,對地靜止轉移軌道(GTO)的有效載荷為8,300千克,目前已經進行了85次發射,其中83次成功。自2010年首次發射以來,經過一系列的改進和調整,獵鷹9號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火箭家族。而且其最為引人注目的則是獵鷹火箭的回收技術,以至於很多航天愛好在觀看發射的時候沒有那麼激動,看到夢幻般的回收時則是激動萬分。



獵鷹火箭家族

而獵鷹重型火箭的近地軌道有限載荷達到了63,800千克,地球靜止軌道有效載荷為26700千克,有效火星載荷16,800千克,有效冥王星載荷為3500千克,在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期間研製的土星5號火箭(近地軌道有效載荷140噸)之後,獵鷹火箭再一次進入重型火箭的行列。

土星五號火箭

而獵鷹火箭更好的經濟性不斷降低的發射成本,使得其成為目前全世界最受矚目的火箭系列之一,而其先進的火箭回收技術,是世界上其他主流火箭所望塵莫及的。



結語

人類突破自我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過,人類也終將會走出地球、走向浩瀚的宇宙,在這條路上有無數人為之奉獻了畢生的精力,為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而拼搏,我們同在地球上,我們守護著同一個家園,請為了人類的每一次進步而喝彩!

SpaceX下一代的運載火箭將是人類又一個文明高峰:





相關焦點

  • 載人龍飛船商業首飛再度延誤,這次被連累
    原定美東時間10月31日2:40,SpaceX發射載人龍飛船商業首飛Crew-1任務,NASA宣布最新延期至11月上中旬。載人龍飛船商業首飛Crew-1任務最新發射時間:11月上中旬,也就是最早11月上旬發射,有可能11月中旬。
  • 載人龍飛船—美國在2011年以後重新獲得載人太空能力
    美國太空人 Robert Behnken 和 Douglas Hurley 宣布將這艘載人龍飛船命名為「奮進號」(Endeavour),以致敬美國「奮進號」太空梭。根據 NASA 計劃,下一艘載人龍飛船將於8月30日運送4名太空人前往空間站。
  • 維珍集團擬恢復太空船飛行試驗 太空旅遊或實現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外媒報導,維珍集團太空旅遊計劃的負責人表示,維珍將恢復「太空船二號」飛行試驗,這意味著私人太空旅遊可能將要實現。  據報導,維珍銀河公司行政總裁喬治·懷特霍茲表示,「太空船二號」應該可以在幾個月內進行次軌道太空飛行。
  • 龍飛船回來了,它著陸的方式為什麼一點不「馬斯克」?
    白色機殼,黑色鉚釘,自帶後工業主義朋克風的 SpaceX 載人龍飛船回來了。NASA 工作人員表示,載人龍飛船上的補給物資可維持三天。幸運的是,兩位太空人乘坐的龍飛船順利進入大氣層,降落傘打開。北京時間 8 月 3 日 2 時 48 分,龍飛船在墨西哥灣成功濺落。
  • SpaceX不懈努力,載人龍飛船終獲成功,場面堪比科幻大片
    此後,美國再無獨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能力。馬斯克雄心壯志,他創立這家公司就是想將人類帶入太空時代,徵服茫茫星辰。更加雪上加霜的是,spaceX研發的火箭已經經歷了三次失敗的發射。馬上進行的第四次發射可謂是孤注一擲。偏偏此時,公司已沒有資金來支持這關鍵的一擲。鋼鐵俠馬斯克立即變賣自己的跑車、房產,換來寶貴的資金用以支持火箭發射。
  • NASA為載人龍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回「開綠燈」
    美國宇航局(NASA)已經證實,該航天局和SpaceX仍然計劃在本周末讓「奮進號」載人龍飛船脫離國際空間站並返回地球,儘管人們擔心風暴可能會擾亂這次計劃。然而,儘管有可能受到天氣幹擾,但NASA和SpaceX已經決定,周六脫離國際空間站的行動仍然可以進行。「團隊將繼續密切監測熱帶風暴Isaias,並評估對佛羅裡達半島周圍天氣的影響,包括墨西哥灣和該州大西洋沿岸的潛在濺落地點,」NASA周五表示。「NASA和SpaceX將在周六脫離前約6小時對主要濺落目標做出決定。」
  • 為了開啟人類太空飛行新紀元,馬斯克炸了一枚造價3.4億元的火箭
    北京時間1月19日午夜時分,Space X對接國際空間站的載人航天計劃取得重要進展,他們成功完成發射前最後一項重要測試——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的飛行系統終止測試,以確保載人龍飛船能在獵鷹9號火箭出現意外時緊急脫離,保證人類太空人安全著陸。這項模擬火箭爆炸測試的結局非常圓滿。
  • 淺析美國載人龍飛船配套系統:堅持安全性和低成本,滿足NASA要求
    SpaceX不僅僅通過繼承一代龍飛船——貨運龍飛船(Cargo Dragon)的大量成熟設計,迭代出了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還根據載人發射任務的需要和實際情況,為其設計或改造配套系統或基礎設施,如獵鷹九號運載火箭、LC-39A發射臺、回收船等。
  • 2020年將成「太空旅遊元年」?這四家公司蓄勢待發
    SpaceX的龍飛船最早在今年1月11日,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將進行「龍飛船」(Crew Dragon)的發射逃逸系統的最終階段測試,龍飛船將將搭載「獵鷹9號」重型火箭進入太空,隨後回到地球著陸。如果順利,在接下來的幾周,龍飛船就將搭載NASA的兩名太空人進行載人飛行測試。
  • 2名太空人乘坐龍飛船從空間站成功返回地球,卻暴露了3個問題
    對於負責監督太空人鮑勃·貝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利(Doug Hurley)返回地球的SpaceX和NASA負責人而言,成功的定義不僅僅是看到由SpaceX設計、建造和操作的太空船安全地返回到墨西哥灣,更是看到整個載人航天歷史性突破的全部過程。
  • 載人龍飛船將於8月2日返回地球 天氣仍是主要因素
    據悉,兩名太空人於今年5月底乘坐載人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這也是NASA首次通過商業太空船將太空人送入軌道。目前,NASA計劃讓兩名太空人於8月1日登上載人龍飛船。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Jim Bridenstine)表示,他們將在8月2日的某個時候返回地面。布裡登斯汀稱天氣將是決定返回日期的主要因素。
  • 開拓人類視野,打破太空邊界,我們應如何面對太空旅遊時代的到來
    我們現在能進行太空旅行了嗎?確實如此,但是現在太空旅行行業的價格高昂,可不是平民所能負擔的起的,雖然萬事開頭難,但是一些太空旅遊公司已經開了一個好頭。現代太空旅遊現在太空旅行票價確實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參加太空旅行的旅客不需要科學資格證明,只需要在任務前接受健身測試和簡單培訓就可以了,這相對於太空人的訓練程度來說,難度已經下降了很多。太空旅行?這有什麼作用嗎?還是說太空很好玩嗎,或者說有什麼科學價值嗎?
  • 龍飛船載4名太空人升空,馬斯克被拒之門外,無法親臨現場觀看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上,一天前,由於大西洋海域風浪太大,回收船無法正常作業,導致本次發射任務被推遲到今天進行。從1981年第一架太空梭發射升空,到2011年7月21日最後一架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安全著陸,標誌著延續了30年的美國宇航局太空梭時代的結束,此後,美國宇航局一直租用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運送美國太空人。
  • SpaceX龍飛船平安返回地球 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
    這次試飛對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來說都是歷史性的。對SpaceX來說,它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家將太空人送入軌道的私營公司。美國航空航天局計劃每隔幾個月用SpaceX公司的太空飛行器將太空人送入太空,每個座位的費用估計為5500萬美元。
  • 第四次浪潮是太空時代嗎? 人類進入還需50年時間
    隨著中國首顆探月衛星的成功發射,人們又在思考——21世紀,人類是否會迎來第四次浪潮?第四次浪潮是太空時代嗎?什麼時候人類才能進入太空時代?對於即將來臨的太空時代,我們這個正在重新崛起的文明古國,又應如何面對?
  • 城市之窗|太空掘金:SpaceX邁出太空商業旅行第一步
    未來,SpaceX公司能向幾乎所有想去太空的人售票,太空旅行時代已經到來。此前俄羅斯的聯盟號是太空人往返空間站的唯一工具,但是聯盟號每次只能搭載三人,兩艘聯盟號飛船最多一次可以滿足6人往返,而載人龍飛船一次便可以容納
  • 載人龍飛船推遲發射,聯盟號高速發射在即,美國還要向俄羅斯低頭
    美國和蘇聯在冷戰時期進行了規模龐大的「太空爭霸」競賽,最終美國依靠阿波羅登月計劃獲得了航天探索霸主的地位。美蘇的「太空爭霸」競賽促進了航天探索的進步,時至今日美國和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還在享受當時競爭的紅利。美國曾經很長時間把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放在了太空梭上,以至於放棄了宇宙飛船的研製和裝備。
  • SpaceX龍飛船完美海面濺落!商業載人航天時代開啟
    這是龍飛船首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這也標誌著世界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的開始!SpaceX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完美收官,馬斯克發文表慶祝想必Bob Behnken在昨日早已按捺不住將要返回地球的激動心情,「我的行李已經打包好了,準備返航」。
  • 開啟私人太空旅行的新時代!厲害了SpaceX公司
    也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這標誌著一個商業太空飛行新時代的開始。SpaceX公司雖然有著發射貨物和有效載荷的歷史,但此次發射是該公司第一次將人類從地球上發射出去。此次載人飛行任務之所以被稱為Demo-2,是因為從技術上講,它仍然是一個「預演」,並不是一個成熟的太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