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隨著一枚閃亮的獵鷹9火箭呼嘯著騰空而起,矽谷科技大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SpaceX公司的船員龍飛船(Crew Dragon)成功將4名太空人送人軌道,即將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標誌著美國宇航局歷史性的商業船員計劃正式拉開序幕。
北京時間11月16日早晨8:27分,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SpaceX的船員龍飛船從歷史悠久的39A發射場,將三名NASA太空人邁克·霍普金斯, Victor Glover,Shannon Walker和1名日本太空人野口信一(Soichi Noguchi)成功送入軌道,大約9分鐘左右,獵鷹9一級火箭成功降落在SpaceX回收船「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上,一天前,由於大西洋海域風浪太大,回收船無法正常作業,導致本次發射任務被推遲到今天進行。
船員龍的這次發射是一次歷史性的發射任務,開創了多項紀錄,其中包括第一次從東海岸發射長期載人飛行任務,以及作為NASA商業船員計劃的一部分進行的第一次正式的商業飛行任務。從1981年第一架太空梭發射升空,到2011年7月21日最後一架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安全著陸,標誌著延續了30年的美國宇航局太空梭時代的結束,此後,美國宇航局一直租用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運送美國太空人。
2014年,美國宇航局與SpaceX和波音公司分別籤訂了兩項總價值68億美元的商業船員發射合同,按照合同規定,SpaceX和波音公司將成為未來NASA太空人往返空間站的主要交通工具。今天的成功發射,標誌著SpaceX的船員龍正式開始履行合同,將為美國宇航局執行6次載人發射任務。就在發射前一周,美國宇航局正式批准了船員龍的發射資質,這意味著馬斯克可以在下一次發射時使用回收的一級火箭,並且船員龍飛船也可以重複使用。
執行今天發射任務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場,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設施。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的阿波羅11號飛船就是從這裡發射升空的,而美國宇航局的第一架和最後一架太空梭也是從這裡發射的,實際上,總共有82架次太空梭從39a發射場發射升空。該發射場目前被租讓給馬斯克使用,為了保護歷史性的硬體設施,美國宇航局規定馬斯克不能對該發射場的硬體設施進行大規模改造,只能進行功能改進。
由於發射被推遲了24小時進行,因此,船員龍將要花費27個小時才能趕上空間站,在此期間,4名太空人將可以在艙內活動,吃食物,甚至是睡眠休息。飛船的整個飛行過程將是完全自動的,雖然太空人也可以手動操控,但是除非發生緊急情況,整個飛行過程無需人工參與。到達空間站後,4名太空人將在那裡就行6個月的科學研究工作,期間,還會執行太空行走,然後仍然乘坐龍飛船返回地球。
由於馬斯克被疑感染了新冠肺炎,因此,為了確保太空人安全,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作為SpaceX創始人兼董事長,馬斯克被拒之門外,無法親臨現場觀看發射,算是一件比較遺憾的事情。
本次乘坐龍飛船的4名太空人中,日本太空人野口信一是唯一一個乘坐過3個不同太空飛行器的人。2005年,野口信一乘坐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到達空間站,2009年,他又改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到空間站,這次,乘坐馬斯克充滿現代感的龍飛船,體驗一定與之前的兩種太空飛行器完全不同。
有趣的是,由於空間站上已經有3名太空人,因此,當龍飛船抵達空間站之後,空間站將歷史性地再次迎來7名客人,而空間站上的睡袋只有6個,因此,任務指揮官麥可·霍普金斯將只能睡在龍飛船裡,也許,相對於空間站而言,在龍飛船中睡覺,可能是一個五星級酒店的待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