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準備星際殖民了?NASA提議在火星建設人造磁場!

2020-11-22 3DMGAME

要準備星際殖民了?NASA提議在火星建設人造磁場!

時間:2017-03-10 10:32:53

  • 來源:網際網路
  • 作者:Sophie周
  • 編輯:Sophie

NASA提議在火星建造磁場以保護大氣層。

上周,美國宇航局行星科學處(PSD)在華盛頓總部舉行了題為「行星科學展望2050」的研討會。該研討會從2月27日持續到3月1日,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研究者。期間,3月1日,Jim Green主任作了題為「未來火星的科學和探索環境」的報告,討論了磁場對於火星大氣層的增強作用,以此促進未來的載人任務。

當前科學界一致認為,火星曾經像地球一樣擁有磁場以保護自己的大氣層。約42億年前,火星的磁場突然消失,致使火星的大氣層逐漸散失到宇宙之中。隨後的5億年裡,火星環境從溫暖溼潤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知的寒冷荒涼。

沒有充分的大氣層,火星將一直保持寒冷、乾燥、荒涼的環境,對NASA希望將在2030年代實現的載人任務造成如輻射和窒息等諸多阻礙。對此,NASA行星科學處和科研小組主任Jim Green博士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想法。大致上,他建議在火星的L1拉格朗日點放置磁偶極子,製造環繞整個星球的人工磁層阻擋太陽風和輻射。

為了測試這個想法,由來自阿姆斯研究中心、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科羅拉多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以及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針對他們的人造磁層進行了一系列的微縮實驗。研究發現,火星L1拉格朗日點的偶極磁場能夠抵消太陽風,實現火星大氣層的新平衡。目前,火星大氣通過火山噴發和凝結達到了平衡,但表面氣壓僅為6毫巴(低於地球海平面氣壓的1%)。

如此,火星大氣層將隨時間自然變厚,增加了人類探索和殖民的可能性。據Green和他的同事稱,這將引起平均溫度上升4攝氏度,足以融化北極冰帽的乾冰並引起溫室效應,從而進一步加熱大氣,融化冰帽的冰川。

根據計算,Green和他的同事估計這將使火星的海洋規模恢復到數十億年前的七分之一,促進當前和世紀中葉的人類探索。「一個在氣壓和溫度方面增強的火星大氣層,能使地表存在大量的流動水,對科學和2040年代以後的人類探索大有助益。此外,增強的大氣層將允許更大重量裝備降落到地表,防禦大部分宇宙和太陽粒子輻射,擴展氧氣提取的能力,提供『流動空氣』溫室使得植物生長生存。」 Green舉例道。

Green和他的同事說,這些條件同樣將允許人類探索者進行更細緻的星球研究,幫助他們決定星球的宜居性,因為諸多顯示這裡曾經適宜居住(比如液態水)的跡象正逐漸浮出表面。如果該提議可以在幾十年內實現,無疑將幫助推進殖民進程。

0

相關焦點

  • 為了讓火星宜居,NASA提出瘋狂計劃:給它裝巨型人造磁場
    為了讓火星宜居,NASA提出瘋狂計劃:給它裝巨型人造磁場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實習生 熊曉宇 2017-03-07 08:32
  • 【文匯報】人造磁場為火星留住大氣和水
    火星能重回宜居環境嗎?科學家透露一個「大計劃」——本報首席記者 許琦敏有大氣、有水痕,火星是否如地球一般曾適合人類居住?隨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飛赴火星,人們對於這顆紅色星球的遐想再次升溫。
  • 美國曾經殖民了美洲,如今他們準備殖民火星
    火星是人類繼月球以來探索的第二顆行星。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有一些可以讓人類生存的條件,也許去火星生活並不是什麼異想天開的事情。於是美國打起了火星的主意,他們想要殖民火星!下面是他的計劃:​大約有100個人會被送到一個新的SpaceX發射系統進行發射升空 這個系統叫做星際間運輸系統
  • 火星改造計劃:給火星加裝人造磁氣圈.火星磁場將重現?
    在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就是火星,儘管火星滿足生命生存的大部分條件,但其自身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陷那就是沒有磁場,火星要想成為人類的居住地就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磁場去地獄來自外太空的宇宙輻射以及猛烈的太陽風.所以開展移居火星的首先前提就是開展火星改造計劃,給火星的外圍軌道上人工加裝磁氣圈.
  • 殖民火星的吃飯問題,思路1人造生物圈自己生產糧食
    、荒涼、幾乎沒有空氣的巖石星球,距離地球約2.25億公裡,但是人類終將徵服火星。涉足火星將是人類歷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在地球以外的空間生活是人類千百年的夢想,但要想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持續發展,人類必須掌控它的環境。同時,在火星上人造生物圈進而生產食物終究是避免不了的根本問題。畢竟單靠地球運送補給是不現實也是不可持續的。
  • 馬斯克再談「星際飛船」與「火星殖民」未來,這些或許都將會實現?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水,這些問題人類一直都非常急切地想要獲得答案,為此人們發射了不少的探測器前往火星,結果證明火星上確實有水,不過另一個問題「火星到底有沒有生命」目前還有待考究。當然在研究火星的同時,人們也曾多次嚮往殖民於火星,那麼火星殖民到底有沒有可能呢?
  • 馬斯克詳解火星殖民計劃:2020年開始測試 計劃100萬人
    在這篇文章中,馬斯克對人類殖民火星的運輸方式、成本、時間等多個方面都作了解讀。運輸方式:可重複使用的星際運輸系統在馬斯克的構想中,人類殖民火星的運輸方式是「星際運輸系統」(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System,簡稱ITS)。
  • 人造重力版「星際飛船」設想:通過旋轉的部分產生重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YouTube用戶smallstars提出了「重力鏈星際飛船」(GLS)設想。GLS是SpaceX「星際飛船」的變種,能夠提供人造重力。SpaceX是否對這一設想感興趣,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也許,埃隆 馬斯克和他的團隊早已提出了他們自己的人造重力設想。
  • 大氣雄厚的土衛六,它或許比火星更適合人類殖民
    土衛六比火星有一些優勢,這可能使土衛六成為人類殖民的更好選擇。土衛六的優勢:土衛六的大氣層很厚,主要由氮氣組成。其地表壓力大約是地球大氣壓的1.45倍。另一方面,火星大氣層非常稀薄,它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且壓力不到地球海平面大氣壓的1%。土衛六較厚的大氣層有以下幾個優點:氣閘的設計要簡單得多。飛行器或生活環境內部的壓力可以等於外部的壓力。你最需要擔心的是寒冷。而且,你不需要太擔心你的生活環境或太空出艙服增壓的問題。
  • 殖民火星:馬斯克表示,SpaceX將在周三發射星際飛船,挑戰15公裡
    在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我們很快就會看到SpaceX公司的星際飛船原型機SN8(Starship SN8)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的博卡奇卡(Boca Chica)海灘上方升起。此次發射將是該公司的不鏽鋼星際飛船原型機進行的首次高空測試飛行,研發該飛行器的目的是為人類殖民火星做準備。
  • 瘋狂馬斯克:是改造火星還是星際大戰?
    火星,距離地球大約40億公裡,在人類的視覺上,它呈現暗紅色,古代西方稱之為馬爾斯,在古代中國則被稱為熒惑。 雖然相隔數億公裡,人類卻從來沒有停止對火星的探索,從1971年至今,人類一共在火星上部署了7輛火星車,這些功能各不相同的人造設備向地球世界傳回了大量火星資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火星曾經擁有海洋。
  • 為殖民火星,NASA不顧倫理道德,打算與動物雜交!
    日前在紐約科學院主辦的網絡研討會上,休斯敦月球與行星研究所的天體生物學家和地球微生物學家肯達·林奇提出了一個計劃,稱基因工程應該在人類殖民太空的過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比如將人類的基因與動物優秀基因相結合,以應對複雜的火星以及更嚴酷的木衛和土衛環境!
  • 人造重力版「星際飛船」的設想,通過旋轉產生重力是否可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YouTube用戶smallstars提出了「重力鏈星際飛船」(GLS)設想。GLS是SpaceX「星際飛船」的變種,能夠提供人造重力。SpaceX是否對這一設想感興趣,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也許,埃隆馬斯克和他的團隊早已提出了他們自己的人造重力設想。
  • 在火星如何正確殖民?生存遊戲《火星殖民》詳解
    殖民火星,從第一艘火星太空船降落火星開始,你有自動機器人以及基本物資,要用自動機器人,開始在火星上收集物資,並且一步一步的蓋起殖民地的基本要素。沒有水?那就蓋空氣集水廠,效果緩慢,可是算是基本的水源進帳。沒有空氣?那就蓋空氣生產器,人類嘛,要有基本的水與空氣才能生存,可是單單只有這樣,人類一降落到火星來,仍然是不夠的。
  • 為了完成人類殖民火星計劃,可以提前用微生物「感染」火星嗎?
    當設備被送往太空前,通常每樣東西都經過仔細消毒,不受細菌和汙染物的侵害,就像醫院準備手術刀做手術一樣。若將微生物帶入外太空,有可能破壞我們所研究星球的原始環境。在我們開始向這顆紅色星球發射細菌之前,還有很多研究要做。微生物殖民火星提出者認為,該理論只是呼籲人們改變對太空微生物的態度,認為它們是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
  • 星際殖民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當然星際殖民的意義可遠遠不止讓人類避免滅絕的宿命,星際殖民意味著開發宇宙中海量的資源,創造難以計算的財富,當然討論人類星際殖民必須先定義兩個基本不變。第一,真空中的光速不可超越,光速約等於300000km/s第二,人類始終以肉身的形式存在,不會數據化;若人類信息化,像電影《黑客帝國》那樣虛擬生存,則人類沒有動力和必要進行星際殖民。
  • 馬斯克「火星計劃」全回顧:80天,一套房子的錢,換一場火星殖民冒險
    然而,要實現一次成功的火星殖民,需要完成哪些小目標?在一小時的演講裡,馬斯克解答了我們可能有的一些疑惑。● ● ●火星離我們有多遠?去年,一部《火星救援》口碑爆棚,也引起了大眾對火星的關注。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對火星殖民計劃一直三緘其口的馬斯克終於在一次採訪上透露了火星計劃。當時他已經透露了每兩年發射一艘飛船的計劃,初期將建立「通往火星的貨運航線」,準備在 2018 年開始首次發射。
  • Space X火星探索計劃提上日程,殖民火星或成現實?
    近日,美國商業航空公司Space 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稱將會在4年內完善相關技術,爭取在2024年向火星發射一枚無人探測器,驗證「地球-火星」星際飛船的重複利用可行性,同時初步對火星進行技術探索,為將來載人登陸做準備。
  • 如果火星殖民成功,未來會是什麼樣?看看科學家的分析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科學家們開始將目光從地球投向無垠的星空,認為星際殖民是解決這種矛盾的唯一辦法,而且也是人類文明未來必將選擇的一條道路。因為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無法進行遠距離的宇宙航行,所以在經過仔細的研究之後,科學家們將星際殖民的目光放到了火星上。為什麼火星能夠得到科學家們的青睞呢?
  • 殖民火星是人類成為星際文明的第一步
    (若當下人類可以用所有的軍費投入殖民火星的行動中,殖民火星應在10年內成功)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種手段向太空要生存空間和資源。以人來目前的科技水平,月球,火星,泰坦是進行太空殖民的首選。(火星,金星,月球都處於太陽系宜居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