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鋼鐵的相互眷戀一直是機甲動漫題材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即便再戰火紛飛,這種設定都似乎成為一種機甲動漫中的人性餘溫,在無聲無息中,以一種淡淡的溫暖與感動,點綴著那個鋼鐵的世界。
《太空堡壘》
該作品是國內青年一代對機甲動漫的萌芽認識,整部劇集對整個人類社會進行了另類闡述。政治、民主、法律、道德、善惡、忠誠、信任、愛情、親情、權利等。你很難用一兩個詞語闡述這部作品。每一集的故事,都可以延展出上萬字的東西出來。但毋庸置疑的是,與人類時刻緊密相連的龐大機器人,無疑是片中最出彩的元素。
《高達》
自1979年出現伊始,該作就被視為日式機甲動漫的鼻祖,如果你仔細端詳一下高達的機體列表,你會發現,相比太空堡壘不同,高達更多是以一種精確的定位,將機器人全面角色化,甚至對本身的刻畫超過了人類。導演富野喜幸的這部作品打破了「機器人動畫只是30分鐘的模型宣傳片」這個規則。富野賦予了《高達》本身更多的內涵,除了商業價值外,機器人動畫真正的具有了社會價值。
《宇宙騎士》
該題材的主角並不親切,也不友好,對他而言,快樂這個詞彙只屬於字典,微笑這個動作只屬於別人。他唯一的眷戀似乎自由自己的那副機甲,一個不同於普通人的戰士,從來不向任何人訴說他的心事,只是默默的獨自承受那些讓人抓狂的痛苦,但也就是這樣一人一機的設定,造就了一個經典的出現。末世、人類存亡、救星的出現,無一不是經典機甲動漫的必需元素。
《EVA》
EVA(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推出,在動漫史上差不多是一種另類的高潮,EVA的創作背景複雜並分支龐大,它的深邃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最重要得價值是讓當時日本的年輕一代從文化代謝的迷惘中走出來,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走出孤獨,解開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動畫中的A.T.Field之心之壁就是指的這層隔閡)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認識這個世界。影片中主角與機器人(EVA)是形同一體的,這種相輔相成血肉一脈的設定,無疑將生命與鋼鐵徹底結合,並引起了觀眾強烈的認同感。
《機戰》
在這裡提到機戰的原因,除了因為它是國內首款機甲類遊戲以外,還在於它身上借鑑了上述幾部經典的影子。這種借鑑在該作推出時褒貶不一,作為一個新生代,背負著強大的矚目壓力在所難免,但值得認可的是,《機戰》的出現彌補了國產科幻動漫產業中的一項空白,從07年推出,到今年的新資料片,該作強調著「人與機甲的共生精神」,並一直以一種不屈者的姿態,在諸多歐美日系的科幻經典包圍壓力中前行,儘管在刻畫功力上與頂尖作品還有差距,但該作完善的世界構架,流暢爽快的打鬥感與精良的美術做工還是贏得了許多玩家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