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 牛頓大哥一統江湖背後的那些血淚史...

2020-11-24 騰訊網

伽利略去世於1642 年,這一年,牛頓誕生。這暗示著要有大哥替伽利略出頭平事兒,完成其未竟的事業了。牛頓的生日,不管是按照儒略曆的12 月25 日,還是格里高利曆的第二年1月4日,他都屬於摩羯座。

摩羯座,你懂的。

這是一個「神奇」的星座,除了工作狂以外,性格上也透露著讓人無法琢磨的無語氣息。生於摩羯座的牛頓,再加上無與倫比的智力,平易近人應該跟這位大師無緣了,在他眼中,很少有人不是弱智。

牛頓是個早產兒,生下來就差點夭折了。別說進口奶粉,就是富含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也沒喝著。還沒出生,爹就死了。長到三歲,老媽改嫁,把他扔到了鄉下的姥姥家。一代科學天才,就這樣成了留守兒童。

牛頓的姥姥基本是個文盲,能給牛頓講的故事十分有限。牛頓沒上過任何親子班、早教班、右腦開發班、嬰兒情商提高班,也沒有機會學習鋼琴、美術、薩克斯、擊劍和冰球。

牛頓的整個童年是在極度信息閉塞和無聊中度過的,上學之前大腦裡基本上是一盆糨糊。孤獨的童年養成了牛頓自娛自樂的優秀品質。按照牛頓的粉絲,文科生伏爾泰的說法,童年的牛頓主要的工作就是坐在蘋果樹底下挨砸。

然而,天才是擋不住的。

本來牛頓的人生規劃,基本被定義為了上個技校就去裝修隊刮大白的命運。上小學的時候,由於童年沒有早期智力開發,「輸在了起跑線上」,結果要補的課太多,還沒有展示出天才的一面。到了中學,牛頓終於一騎絕塵趕了上來,光語言就學會了好幾種。

牛頓老媽也是個苦命的女人,改嫁以後又成了寡婦,生活困苦,只好把牛頓叫回來務農。結果牛頓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搞機械是把好手,玩兒鋤頭確實不靈,只能遊手好閒、無所事事。

他舅舅一看這孩子雖然務農不行,但學術上不是凡人,就把他推薦到了劍橋大學。從此牛頓一發不可收拾,一路小跑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我們不禁要問,他舅舅到底是何許人也?推薦進個劍橋跟玩兒似的。

上了劍橋以後,地球人就不能阻止牛頓了。他20多歲就當了盧卡斯教席的終身教授,30 歲以前就發明了微積分,發現了萬有引力、建立了力學體系,還順道發明了分光計和反射式望遠鏡。

這些成就隨便拿出一個,放到任何一個科學家身上,都夠名垂科技史了。上帝偏偏如此的不公平,將這些成就在短短幾年時間內,一股腦兒地全砸在了他一個人身上,實在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

有人說,牛頓的這些成就,放到今天,怎麼也能得個好幾次諾貝爾獎。我就不明白了,您這是抬舉諾貝爾呢,還是埋汰牛頓呢?要說為了獎金,那更是不可能。牛頓後來已經官至皇家造幣局局長,錢已經到了想要多少就自己造的地步,還差你諾貝爾獎獎金那仨瓜倆棗?

牛頓靠著展示自己的反射式望遠鏡,加入了英國皇家學會,成了會員。當時的折射式望遠鏡使個大勁才能放大十幾倍,牛頓的反射式望遠鏡一出場就是38倍的放大率,不讓他入會也難。

牛頓在研究力學和天體運行規律的過程中,發現沒有什麼好用的數學工具。得咧,牛大哥為了自己研究方便,捎帶手就把微積分發明了,殊不知這坑苦了幾百年後多少需要學習高等數學的大學生。

人家順手發明自己玩兒的東西,咱們全國玩命考上大學的大學生竟然學了兩個學期都不知所云——同樣都是地球人,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有了微積分,研究天體運行的規律就方便多了。很快牛頓就弄明白放一邊了。可能是由於太簡單,牛頓一直沒往心裡去。

直到他的朋友哈雷(就是發現哈雷彗星的哈雷)發現了牛頓的工作,大驚失色,極力鼓勵他把自己的發現寫出來。因為哈雷知道,只有正規出版物,才能獲得版權保護哦!

牛頓開始不想寫,研究出來這點東西真不算事兒,但哈雷老是督促,那就順手寫寫。於是只用了一年半,科學史上的皇皇大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就誕生了。結果皇家學會這個廢柴竟然經費不足,於是哈雷就自費資助了這本書的出版,也是蠻拼的了。

此時,牛頓的成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英國詩人波普有詩為證:

大自然和他的規律

隱藏在黑暗之中

上帝說

讓牛頓去吧

於是一片光明

頓哥雖然在學術上成就輝煌、受人崇拜,但生活上卻是個難以相處、性格怪異之人。他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樹立的敵人遠比自己的朋友多。他能有哈雷這樣的朋友,真算得上奇蹟。

他同時代的一個主要戰鬥對象就是胡克,胡克也不是凡人,彈性力學裡的基本定律「胡克定律」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另外,胡克還發明了顯微鏡,提出了「細胞」的概念。這些成就現在看來,也十分了得。

無奈,既生克,何生頓。

胡克當時研究出了天體引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規律,但是他數學實在太差,無法證明,也算不出行星軌道,只好向牛頓寫信求助。結果牛頓數學十分了得,順著胡克的思路一算,把萬有引力的問題完美地闡述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

不過這下胡克不幹了,你這不是赤裸裸的剽竊嗎?結果兩個人在皇家學會吵翻了天,像媳婦和婆婆一樣幹起了仗來。

牛頓這個人雖是天才,但也只是反映在智力方面。其悲慘的童年,還是沒能逃過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規律,性格難免出現問題,心理健康水平也實在堪憂。要說牛頓人品有問題也不為過,但我們更願意相信一輩子沒有朋友、沒結過婚的孤獨者

牛頓,是一個兒時缺少父愛母愛的早期心理創傷受害者。牛頓人品有問題,有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可以成為佐證:「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們一直認為這句話是牛頓的自謙,或者我們寧願相信偉人都是謙虛的。但事實上這句話是牛頓諷刺胡克的。因為胡克是個矮子,還有些駝背,當胡克跟牛頓爭執自己的學術成果被剽竊時,牛頓就甩了這麼句「名言」,意思是我是站在你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呢!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牛爺您學術爭論也就罷了,怎麼還搞上人身攻擊了?脾氣不好的牛頓可不管那一套,跟胡克PK 夠了,又跟另外一個死敵萊布尼茨大打口水戰。因為萊布尼茨和牛頓幾乎同一時期發明了微積分,兩人對於微積分的冠名權爭執不休。

牛頓為了噁心萊布尼茨,僱了一堆槍手和水軍,對萊布尼茨展開全面攻擊。幸虧當時沒有網際網路,要不牛頓非炒作幾個萊布尼茨的緋聞放到網上不可。

他的這種為人處世的作風基本沒法讓人接近,他跟自己的同事,還有其他院士的關係也是一塌糊塗。牛爺的一生,基本是恃才傲物的一生,誰都敢得罪,誰也惹不起。

他的另一句名言,也是對他的傲慢最好的註解:「我好像只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不時為撿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麗的貝殼而歡欣,而我面前的真理的海洋,卻完全是個謎。」

其實牛頓的真實意思是,我這種水平的大師,才能撿到幾個貝殼,你們這些笨蛋,睜著大眼睛,連貝殼都看不到,更別提撿了。

到了晚年,牛頓開始挑戰高難度動作,迷上了鍊金術,不過這下完蛋了。因為之前咱們說過鍊金術,迷上就走上了不歸路,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過牛頓的一生也夠本了。一個早產兒,活到了85 歲高齡。死後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那可是安葬英國有頭有臉的名人的地方,相當於中國的八寶山革命公墓。

當時法國文科生伏爾泰恰好目睹了牛頓葬禮的宏大場面,甚至許多社會名流都以為牛頓扶柩為榮,他的精神受到極大刺激,回到法國後便參與發動了啟蒙運動。

牛頓大哥,至此一統江湖。

圖源:網絡

編輯:葉丹薴

作者:姜萌 著,邵孟奇 繪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書是用脫口秀的形式,描述了從古希臘時期到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它有別於學術性科學技術通史類書籍或者著作,主要是選取了重要和典型的科技史時間進行發揮和表演,降低了篇幅和理解的難度,更為重要的是本書的寫作風格相對通俗、幽默和口語化,能夠比較好地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特別適合科學傳播。

歡迎各位愛書的朋友

踴躍在文末點讚及留言

我們將不定期選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費贈送一本圖書

無論你是否愛過,贊都先點一個吧

相關焦點

  • 深井冰是什麼意思 深扒網絡語言深井冰背後意思
    深井冰是什麼意思 深扒網絡語言深井冰背後意思時間:2019-12-01 14: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深井冰是什麼意思 深扒網絡語言深井冰背後意思 現在網絡用語特別的多,很多明星都表示跟不上網友們的速度了,很多網絡用語都不是特別的清楚,深井冰就是一個現在使用特別多的網絡用語,
  • 協同市場「一統江湖」到「一桶漿糊」,潭深鯊至魚蝦驚
    舉報   曾幾何時,OA賽道(協同辦公前身)座次分明,排頭大佬南北劃江而治,好似ERP江湖的小鏡像
  • Grab領投國字號錢包,一統印尼行動支付江湖?
    Grab即將「一統江湖」?Grab、OVO、Tokoepedia、Dana背後有著阿里、軟銀各種持股的影子,合縱連橫或許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只是現在大家都忙著如何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增強以後的話語權。
  • 輻射4個主要角色有哪些 深扒學院背後的陰謀
    輻射4中學院作為科技最發達的一個勢力,其背後也布置了許多陰謀深扒學院背後的陰謀,到底學院裡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1、輻射4是個找兒子的故事。
  • 沒有哪種食物像螃蟹這樣,廟堂與江湖一統
    街面上那些亂七八糟的生煎,都是蒙你們這些外地人都好伐。Tony的爺爺在民國的時候做實業,買賣不小,用他的話說,咱祖上也是闊過的。家道中落後,生活用度不如從前,但吃喝規矩還是保留了不少。有一年秋天,家宴吃蟹。落座後,先上來就是一盤大閘蟹,一碗小清粥。 清蒸大閘蟹。
  • 今天說說牛頓,牛爵爺到底有多牛
    今天說說牛頓,牛爵爺到底有多牛!牛頓大器早成!他的科學貢獻,都是在26歲前完成的!牛頓是個敗家子,上帝給了他無與倫比的頭腦,讓他在那個時代孤獨求敗,未嘗一敗!因此,從30歲開始他決定揭開上帝的神秘面紗,當然他失敗了!不過他的戰鬥精神卻給未來人樹立了典範!牛頓的科學成就,至今無人敢與之爭鋒!一個人在一個領域成為大師很難,牛頓在很多領域成為了宗師!
  • 開局一個牛頓和若干定律,如何一統力學江湖?
    假設你生活在牛頓那個時代,你要如何根據已有的經驗和規律開宗立派,創建一個完整的力學體系?這篇文章我們來嘗試復盤一下牛頓一統力學江湖的過程。牛頓出生於1642年,我們先來大致了解一下時代背景。大半個世紀以前,克卜勒通過觀察第谷的行星運動數據,總結出了行星運動三大定律,這三大定律的背後肯定隱藏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規律,去發現它就成了後面科學家的任務,牛頓憑藉他驚人的數學才能首先發現了支配行星運動的萬有引力定律公式:其中,F為行星受到的力,M和m分別為兩個物體的引力質量,r為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 牛頓是如何統一力學江湖,發現萬有引力的?
    上一篇文章我簡單介紹了牛頓對力學所做的貢獻,其實核心就是牛頓的三定律:1、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用通俗易懂話表達就是一個物體如果做運動直線運動不需要力,當一個力施加給一個做運動直線運動的物體,那麼這個物體速度就會變化。
  • 扒一扒 | 七匹狼到底是做男裝的, 還是做房地產的?
    原標題:扒一扒 | 七匹狼到底是做男裝的, 還是做房地產的? 又到了周四的扒一扒時間。大家好像也都有無限的好奇心,對各種各樣的品牌都感興趣。 估計也就某一天晚上 7 個兄弟喝酒喝大了,大哥一拍大腿,幹!就這樣,七匹狼就成立了。
  • 扒扒亞視經典劇《霍東閣》12大主演之生存現狀
    2017-07-25 18:04:27 來源: 兩點半段子 舉報   扒扒亞視經典劇
  • 重慶九街娛樂教父,冉巍背後的地產江湖
    這背後有啥秘密? 他說沒啥秘密。那麼,究竟有沒有秘密?海盜今天就為各位夥伴,弄個究竟。 02. 冉光頭就是冉巍。
  • 人如流水馬如龍,那個最兇最可愛的臺味老爸把江湖帶走了
    馬如龍演了鳳小嶽的爸爸——一個霸氣十足但卻可以和小輩坐在門檻上啃雞腿的老派黑道大哥。大哥真不是隨便誰都能演的。演好一個神形皆備的大哥,跟男主角沒差,他們的兇神惡煞和洶湧氣勢,都是老天爺賞飯吃,一出場就是力敵千軍的氣場,但馬如龍的神奇之處在於,換上一身造型又秒變熱愛做飯的呆萌老爸,角色變換之間,人物的江湖氣和厚重感撲面而來。
  • 《流浪地球》經典20字臺詞,是段「血淚史」,藝術源於生活是真的
    導語:《流浪地球》經典20字臺詞,是段「血淚史」,藝術源於生活是真的!因為有吳京的加入,也讓一句臺詞成為了《流浪地球》這部作品中的經典臺詞,那就是20個字的「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要知道這句話,並不是無緣無故出現在劇中的,首先這句話是真實發生在劇組人員身上的,這個人就是吳京,2006年的時候,吳京和朋友喝完酒,準備走的時候叫了代駕,可是在等待代駕的過程,被保安通知要求挪一下車,結果吳京就被交警抓到了酒駕,這段13年前的「血淚史
  • 扒一扒那些誤導吃貨的「標題黨」!
    文:@偶腳得偶還可以搶救一下本人作為一個硬核吃貨導師,正義感必須特別的強,三觀必須特別的正,必須看不上那些所謂美食營銷號慣用的一些炒作手段!拍胸市超級蛋必須有貓!炸個饅頭片也必須饞死個隔壁小孩。下面就扒一扒這兩年經常讓不少吃貨都傻傻分不清的「標題黨」食材。一、松茸與姬松茸松茸和姬松茸完全就是兩個品種的東西,硬核科普一下:松茸是真菌界-擔子菌門-擔子菌綱-傘菌目-口蘑科-口蘑屬-鬆口蘑種。
  • 成龍大哥練過白眉拳,對,就是殺死比爾裡的那個白眉
    成龍大哥的電影大家都看過,自成一派的喜劇功夫片享譽國際,成龍大哥幼年學戲,更是兼學多家武術,用大哥自己的話說,就是「雜家小子」。成龍大哥曾經練過空手道,合氣道,還專門練過殺傷力很強的白眉拳,成龍大哥還在綜藝節目上表演過白眉拳,並專門強調過,白眉拳要走牙,腰,根,深得其中三昧。
  • 牛頓除了是大科學家,誰知道他還是一位破案高手?牛頓如何破案
    是的,我們對現實裡牛頓的理解又有多少呢?就像國外的一個所謂的名人,從身高到他幹的所有壞事。屠殺、集中營,都被包裝了起來。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不信自己曾經的偶像是一個大魔頭。而歷史上真實的牛頓又是什麼樣子呢?·牛頓為何改行去做偵探我們都知道牛頓是著名的大科學家,是當時和今天很多人崇拜的偶像,但牛頓為何不好好待在建橋當他的教授,卻跑去倫敦去當廠長和偵探呢?
  • 香港富豪林建名離世,深扒其父林百欣背後的「妻妾宮鬥史」
    林百欣一生,娶了四房太太,生了八個子女,背後也有數不清的故事,其宮鬥程度比賭王家還精彩。據港媒報導,林百欣對四房太太講究「一碗水端平」:一周七天,每位太太兩天,周日去原配那裡度過。一切看似和諧,但在和諧之下,卻藏著看不見的暗流湧動。1、書香門第出身的原配:賴元芳林百欣20歲時,娶了原配賴元芳,其父是香港大學中文系的創始人賴際熙。
  • 扒一扒那些有趣的基因冷知識
    那麼,就讓小因帶著大家扒一扒那些有趣的基因。
  • 農村大哥花3000元成本發明鑽井機,可以鑽到地下40多米深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朋友那裡看到,請一個人鑽40米深的水井就需要高達兩萬多元的費用,於是這名男子就想著自己去發明一個鑽井機。一個鑽井機能有如此高的收費,這位農村大哥坐不住了。這農村大哥運用的是德國進口電鑽,連續工作幾個小時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德國貨,質量我們是了解的,槓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