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是三個蘋果改變了人類:第一個是亞當和夏娃吃的那個;第二個是砸中牛頓的那個;第三是賈伯斯發明的那個。牛頓,我們太熟悉了,他的三大定律我們都知道吧!記得周星馳先生在他的電影裡有句臺詞這樣說:你們眼裡的大俠都是你們幻想出來的,現實中並不是每個大俠都玉樹臨風,一表人才。是的,我們對現實裡牛頓的理解又有多少呢?就像國外的一個所謂的名人,從身高到他幹的所有壞事。屠殺、集中營,都被包裝了起來。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不信自己曾經的偶像是一個大魔頭。而歷史上真實的牛頓又是什麼樣子呢?
·牛頓為何改行去做偵探
我們都知道牛頓是著名的大科學家,是當時和今天很多人崇拜的偶像,但牛頓為何不好好待在建橋當他的教授,卻跑去倫敦去當廠長和偵探呢?這裡面的原因就打破了我們很多人固有的常識,以為名人就沒有缺陷。其實,那些都是塑造出來的。
名人和我們一樣吃喝拉撒,七情六慾,甚至做的壞事更過分。有種說法是建橋在牛頓的年代太小了,人們天天見名人,就沒有神秘感了,甚至有越來越多的人討厭牛頓,這才是牛頓想換個環境工作的理由。另一傳說法是說牛頓在建橋由於某種原因得罪了人,有人要找他決鬥,就是你死我活。但牛頓才不會像財經部長漢密爾頓那麼傻帽,於是他就跑到倫敦皇家造幣廠當督辦去了,那這和他當偵探有和關係呢?
·從廠長到偵探
無論是什麼原因,牛頓放棄了大學裡教授生活來到了大英帝國皇家造幣廠當了一位督辦。啥叫督辦?就是負責馬匹的安排和工人的薪水之類的,說難聽點就是一個後勤。他的上面還有廠長和監理,他們才是真正的負責人。但金子到哪裡都是會發光的,牛頓就是一個跨行業成功人士的典型案例。
由於常年嚴禁的科學態度,牛頓到了廠裡之後,查閱了造幣廠200多年的所有資料,整理了5柜子文件,熟悉了所有流程和操作,並改進了所有的工藝流程和人員安排。他的一系列操作,直接讓生產效率提高了7倍,用僅僅兩年半的時間,製造了以往30年的生產量,讓整個歐洲刮目相看。啥叫科學?啥叫科學精神?這就才叫實幹家。正是靠著自己的成就,牛頓成功打垮了是皇室關係戶的廠長,成了造幣廠名副其實的執行人。但接下來,他面對更大的挑戰居然是假幣案。
·科學家當偵探什麼樣子
據牛頓統計,當時英國的假幣率是10:1,也就是每十個銀幣就有一個假的。更加可怕的是,在某些地區和時期這個比例達2000:1,你沒看錯,是兩千個銀幣裡才有一個是真的。這不僅大大影響了當時英國的經濟,嚴重的金融混亂甚至還影響了當時英國的社會穩定,發生了軍人譁變的現象。當然,造成這種原因的根源是英國的連年的戰爭和社會轉型期。而牛頓當前最大的任務除了造幣之外,就是破案,用法律的工具揪出假幣兇手。而這個人卻多次被捕,卻一次次被無罪釋放,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狡詐的假幣狂人
曾經有部電影叫樹大招風,裡面有一位江湖大佬在英國眼皮子底下一次次擺脫法律制裁的故事。英國是一個法治國家,判刑講究的是證據。而這位假幣中心的領導人,不但技術高超,還手段高明。他利用當時不能全國聯網,信息極為不發達和使用替罪羊的方式,一次次入獄,又一次次又重獲自由。但這次他遇到了牛頓,而此人居然找死到先去皇室那裡告了牛頓一狀,說牛頓借職務之便中飽私囊。而他這樣做的目的有兩點:一是借皇室之力殺了牛頓,二是想自己當造幣廠的廠長。但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拿自己的智慧和牛頓比。
·巔峰較量
當牛頓知道這件事後,並沒有驚訝。因為想在幕後傷害他的人太多了,不在乎這一個。而牛頓卻並沒有閒著,他像對待研究科學一樣,對這個帶有政治背景的造價販子展開了全面的調查。牛頓為了搞清楚這個人的老底,個人花巨資僱傭了大量的私家偵探,整理出了這個罪犯的200多宗案卷,600多頁的起訴書。當開庭之時,這個一次次在英國法官手裡逃跑的、有極大官方背景的假幣製造者,被當場宣布死刑,立即執行。
牛頓表面打擊的是這個造假頭子,其實他真正下手的這個造假販子背後的那些個保護傘。牛頓做事,就是如此。要不不做,做就要用心去做。什麼是專家?什麼是學者?什麼是科學家?牛頓做的這兩件事告訴了我們,這才是真正的科學家。很多人還不知道,牛頓還是一位炒股專家。對於牛頓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讀者您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