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純愛日劇《月之戀人》成為最受關注的劇集。因為臺灣第一美女「林志玲」的加入,在國內亦造成巨大聲勢。曲折的劇情,使得眾多的影迷將視線轉向編劇淺野妙子女士。
本年度夏季,最新評選出前八位金牌日劇編劇就是如下幾位。他們才是純美日劇背後真正的操盤手。
北川悅吏子ERIKO KITAGAWA★★★★★
野島伸司SHINJI NOJIMA★★★★★
野澤尚NOZAWA HISASI★★★★
三谷幸喜KOWUKI MITANI★★★★
青柳佑美子YUMIKO AOYAGI★★★
千住明AKIRA SENJU★★★
服部隆之TAKAYUKI HATTORI★★
日向大介CAGNET★★
從日劇走進夢裡
這些熟悉的面孔,一個個都珍藏在心底。也許還曾伴隨著年少的我們,一點點長大。如今,回過頭去,他們依然美麗,永遠美麗……
北川悅史子——戀愛之神
北川悅吏子,(1961年12月24日 )是日本的電視劇劇作家。岐阜縣美濃加茂市出身。血型B型。主要以戀愛劇、趨勢劇(Trendy Drama)為中心,連續寫出優秀作品,被日本劇作界譽為「戀愛之神」。
主要作品簡介:
《橙色歲月》 、《唯愛》 、《美麗人生》 、《跟我說愛我》 、《悠長假期》 、《最後之戀》 、《從天而降億萬顆星星》 、《love story》 、《前路漫漫》(電影,導演處女作) 、《天國的郵遞員》
《無法坦誠相對》……
作品海報大賞:
《橙色歲月》 主演:妻夫木聰 柴崎幸
《唯愛》 主演:龜梨和也 綾瀨遙
《美麗人生》 主演:木村拓哉 常盤貴子
《跟我說愛我》 主演:豐川悅司 常盤貴子
《悠長假期》 主演:木村拓哉 山口智子
《從天而降億萬顆星星》 主演:明石家秋刀魚 木村拓哉 深津繪裡
野島伸司——變態美男子
野島伸司(1963年3月4日 - )是日本編劇。酒井法子前男友,近年來在詩、畫本、小說、作詞方面也有參與。 曾就讀中央法學系,中途退學,在美國UCLA留學一陣子,回國以後,過著自由打工的日子,連類似詐欺的電話販賣工作都作過。邂逅山田太一的作品,於是有著-我應該也有這樣的才能才對-的想法,除了重寫山田太一的劇本集,還去伴一彥的編劇教室上課。
十八歲的深田恭子與他傳出新戀情,前一陣子恭子妹妹和連續劇腳本家野島伸司過從甚密的消息傳出,只不過一直沒有人親眼目睹,且在出版的「星期五」雜誌拍攝到二人親密吃烤肉的鏡頭。
天真又可愛的深田恭子與野島伸司陷入熱戀的消息在日本演藝圈傳了好一陣子,二人從2008年七月因連續劇「大胃王」而結識。野島伸司雖然是三十七歲的歐吉桑,但是才華洋溢加上一表人才,接連與多位美女演員傳出戀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酒井法子,不過1997年時這段金童玉女的戀情就畫下句點。
恭子妹妹與野島伸司在十一月進入密切交往的時期,野島伸司不但常常邀請恭子到自家用餐,二人也會前往東京都內的烤肉店裡親密進餐。雖然星期五雜誌拍攝到恭子與野島伸司的幽會鏡頭,然而恭子所屬經紀公司HORIPRO卻澄清二人並不是情人關係,而是因為商談明年一月的新連續劇「蛋糕上的草莓」才會私下見面。
同時HORIPRO公司也強調,野島伸司的作品裡主角人物特別注重心理層面,因此才會當面指導恭子的演技,而且這幾次的會面都有經紀公司及連續劇的工作人員在旁陪伴。自從2007年十一月恭子與東山紀之傳出緋聞後,野島伸司是第二位與這位可愛妹妹有曖昧關係的演藝圈人士。
野島伸司的腳本依舊透露出一種對社會的批判論調: 對於等級觀念的抨擊,對於弱勢群體的同情,對於大眾輿論的排斥,對於既有制度的質疑,對於純真年代的讚美,對於民主自由的呼喚學院賞中腳本賞的幾位常客中,野島算是比較另類且內省的一位。
雖然至今看過的兩部作品都有浪漫主義地美化結局之嫌,而以那種鮮烈的筆調表現出其觀察社會的角度和深度,都是令人側目的。
據說大冢愛也是野島的fan,對於愛ちゃん的好感又上升了一位,還有いしだ壱成的演技果然了得,不管是天真無邪的永遠,還是有點痞的博人。 他都表現得十分自然且真實,在「未成年」中我終於開始fan這個俳優了。
對於野島伸司的作品,則較少以單純的愛情為主線,可能男性編劇的角度畢竟不同於女性,他通常會將社會問題反映在愛情故事中。這也是野島伸司的最大特色。比方說他早期的《高校教師》,就牽涉到「師生戀」這類禁忌性的話題,還由此而掀起野島伸司的「另類」風格浪潮。 《等你說愛我》 、《聖者的行進》講述了殘障者的問題,而《唇膏》又以廣末涼子飾演的不良少女為主角,觸及到連串的社會問題。此外,最近由田村正和、常盤貴子主演的《美人》 ,又在技巧上有了新突破,劇中不時穿插著如詩一般的獨白,藉著田村正和內心的聲音,揭開野島伸司戲劇世界的另一幕。
野島伸司-「變態三部曲」
《高校教師》、《人間失格》、《未成年》
代表作品:
《愛情打獵族》、《大家相信愛嗎?》 、《愛的迴旋曲》、《情人節會發生什麼事?》、《101次求婚》、《壯志驕陽》、《愛沒有明天》
野澤尚——孤獨者的標籤
1960年出生於多拉家常的名古屋市。1985年,野澤尚當上了一名職業劇作家,相繼寫出了《最佳拍檔》、《戀人啊》等著名劇本。之後,野澤尚以自己創作的《青鳥》、《沉睡森林》、《冰的世界》以及《星期三的情事》等,一舉獲得有多拉家常奧斯卡之稱的日劇學院獎的最佳編劇獎,《沉睡森林》同時還獲得以多拉家常著名女作家向田邦子名字命名的向田邦子大獎。2004年6月多拉家常著名電視。
2004年6月28日,在自己的事務所裡上吊自殺的日本著名劇作家野澤尚告別儀式,7月4日在東京築地本願寺的第二傳道會館舉行,大約有550人參加了告別儀式。據和野澤尚在電視劇等工作方面合作了接近20年的鶴橋康夫透露,野澤尚在遺書中寫有「給各位添了很多麻煩。我還有著各種夢想,但是真的很抱歉。」等等這般的句。
據悉野澤尚的工作預定甚至已經安排到了2007年,其中還包括將於2007年在NHK電視臺播放的特別版大河劇《坡上的雲》。而周圍的人對於野澤尚突然的死訊紛紛表示出不解。鶴叫康夫也說:「是個謎。他的工作可以說是一帆風順。是否各種事情都重疊在一起了呢?」鶴橋康夫還透露,在野澤尚去世的4天前,野澤尚還打電話給他約定7月7日去參加七夕的遊園會,而且當時還一副非常期待的樣子。
鶴橋康夫同時還指出,其實野澤尚是一個相當寂寞的人,他對任何人都始終保持著一種疏離。說著說著,鶴橋康夫開始傷心落淚,很激動地稱:「野澤尚的作品魅力就在於完美地把現代人的孤獨都活生生地躍然紙上,但其實他本人也非常孤獨,但是是他自己把自己給孤立了。
躺在棺材裡的野澤尚的臉很安詳,摘下了他一向防人的面具。那不是野澤尚!」而另一邊,野澤尚事務所的工作人員表示,野澤尚把傳真機的使用說明書攤開放在桌子上顯眼的地方,讓其餘的人可以在他死後也能順利使用傳真機。這些都是野澤尚在用行動暗示自己尋死的決心。
野澤尚與妻子由紀子育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野澤尚也曾表示希望《坡上的雲》是留給兩個孩子最好的作品。野澤尚的告別儀式上,按照日本人的佛教習俗,取法名釋法尚。並把野澤尚在領取江戶川亂步獎時的的照片作為遺像掛在祭壇上,還在祭壇的供桌上放上野澤尚最愛使用的一支鋼筆和原稿用紙作為供奉。
三谷幸喜——懸疑聖手
(1961年7月8日),日本著名編劇。其劇作風格十分獨特,一般的戲劇中有主、配角之分,所有的焦點跟主題都集中在主角身上,配角的存在只是一種陪襯而已。但在三谷的作品中,配角也是相當有意思的人物,在劇中無論是男是女、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有自己的舞臺,也因此在三谷的故事裡,注目的焦點不只一個,每一個人物都有他的故事。其代表作品有極為著名的《古畑任三郎》《奇蹟餐廳》《別叫我總理》等。
1961年7月8日三谷出生於東京。他是科班出生,就讀於日大藝術學院演劇科。在求學時,他偶爾以編寫小劇本來打散工,組織劇團(因此認識了西村雅彥)並成為其靈魂人物。1986年創作了電視劇處女作同時又異常活躍於舞臺劇。
1994年隨著劇團的解散,他重新回到電視界來。不僅佳作迭出,而且其辛辣諷刺的筆觸、充滿智慧的笑料使他自成一派。代表作有:《回首又見他》、《警部補古畑任三郎》、《奇蹟餐廳》,《不要叫我總理》。從他的創作手法來說,他向以男性為主角尤其喜歡在劇中設定兩位男主角來描寫男人之間的友誼和衝突。不太涉足男女情愛這個日劇通常主題卻把眼光放在更有社會意義的人性、醫德、團體精神等問題上。作為現實派作家他又有別於野島伸司的憤世忌俗,而以溫情、略顯誇張的手法孕理於平淡中。在電影方面,91年他曾憑《12個優秀的日本人》榮獲"日本映畫腳本賞"。家庭方面,95年10月10日他和日本藝壇著名女星小林聰美結婚。
日本各類型的連續劇中,大部分是以懸疑推理為主。每周電視臺都會推出許多「懸疑劇場」要跟觀眾大玩推理遊戲。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三谷幸喜的《古畑任三郎》系列。三部長篇劇集、兩次特別篇、還有兩部新年特別節目、都吸引了相當多的觀眾收看。
案件的發生過程緊張刺激,跟一般推理劇不同的是,兇手往往跟警察主角有相當多的機智辯答,是本片的重點,此外跟助手今泉的搞笑對戲,讓懸疑的過程加入一些幽默的酵素,配合男主角古怪的性格,加上爵士的音樂,整個故事的風格非常獨樹一格。
於是「古畑任三郎」這個虛構角色,變成全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男主角田村正和成功的詮釋,讓人覺得彷佛真有其人。而「古畑任三郎」便成為日本的福爾摩斯。
對於風格各異、才華驚人的日本劇集的編劇們。要羅列他們的所有作品,講述他們編劇背後的所有精彩故事,那工作量洪大的嚇人,我也只能拋磚引玉,列舉二三。其實,他們已將自己如火的激情,電光火石的想像力,全部投入到寫作的小說和劇集中去了。想了解那其中的魅力,就自己去看吧。一部部,一集集,一點點……慢慢走入他們的世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